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树纸浆材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选择在山东省速生性好、栽培面积大的 14个杨树品种为研究对象 ,测试了木材的纤维性状、化学成分 ,研究了杨树纸浆林的品种选择、合理栽植密度、采伐年龄及抚育管理措施 ,评价了定向培育技术的经济效果。结果表明 :14个杨树品种 6a生林分的平均纤维长度为 0 86 3~ 1 0 5 1mm ,纤维素含量为 5 1 37%~ 5 8 17% ,均适合制浆造纸 ,综合考虑生长量和纤维性状 ,中林 4 6杨、中林 2 3杨、I- 6 9杨、中林 2 8杨可作为营造纸浆林的首选品种 ,也可选用I- 72杨、中林 14杨、中林 4 5杨、露伊莎杨、西玛杨 ;速生杨树品种林木适宜制浆造纸的年龄为 6~ 8a,造纸用材林密度以每公顷 84 0~ 16 6 5株为宜 ,在集约经营条件下 ,每公顷为 16 6 5、1110、84 0株 ,分别于 6a、6~ 7a、7~ 8a生时采伐 ,不仅可获得较高产量且木材纤维适合制浆造纸 ;农林间作 ,以耕代抚 ,结合农作物管理进行浇水、施肥、中耕 ,是提高造纸用材林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措施 ;采用综合定向培育技术措施营造纸浆材林 ,每公顷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可达 2 7~ 31 5m3,年平均利润可达 36 87 0元 ,成本利润率 16 7% ,投资效果系数达 0 2 2 ,内部受益率 2 5 5 % ,净现值为 94 72 5元 ,净现值指数为 1 80 ,投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鲁×山、山×哈、72×山杨树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克斯杨(Populus deltoides cv. ‘Lux’)×山海关杨(P. delioides cv. ‘Shanhaiguan’)(简称鲁×山),山海关杨×哈佛杨(P. deltoides cv. ‘Harvard’)(简称山×哈),圣马丁诺杨(又称Ⅰ-72)(P.×euramericana cv.‘Sanmartino’)×山海关杨(简称72×山),是1982年人工切枝水培杂交集团选择的。它们的特点生长快、主干直、抗病性强,是当前速生丰产林和造纸林的优良品种,深受群众的欢迎。这3个优良品种均属美洲黑杨类,目前国内外美洲黑杨类的品种,硬枝扦插成活率较低。例如,意大利卡萨列蒙菲拉托的杨树栽培研究,在1957~1969年的哈佛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41%,鲁克斯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62%,  相似文献   

3.
利用美洲黑杨3个cv.和1个欧美杨cv.搭配成3个杂交组合。经11年试验研究,成功的选择出鲁×山,命名为辽宁杨(populus ×Liao ningnsis Z.Wang et H.D.Chen cv.nov));山×哈,命名为辽河杨(P.×Liao henica Z.Wang et H.D.Chen cv.nov);圣×山,命名为盖杨(P.×Gaixianesis Z.Wang et H.D.Chen cv.nov)。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目前已在我省栽植0.533万hm~2。7年生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沙兰杨高120%,80%和110%。这3个新杂交种人工离体接种结果比沙兰杨发病率低69%~89%。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沙兰杨的118%~150%和116%~135%,沙兰杨木材比重为0.309,3个新杂交种平均比重为0.389。  相似文献   

4.
单叶省藤与石梓间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了13a经营期内5种采收方式下单叶省藤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了间种对上层林木生长收获的影响以及对林地经济收益贡献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13a单叶省藤人工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单叶省藤以9a初采和4a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分别为20255元·hm-2、20 08%、1 38;单叶省藤种植后对上层林木石梓的生长与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20年生石梓林分的纯收益和净现值比未间种时分别减少4000、1500元·hm-2。通过综合分析,5种采收方式对整个林地经济收益仍有较大贡献,林藤间种产生的林地增益水平和净现值增量分别为12 49%~91 10%、706~5145元·hm-2。  相似文献   

5.
杨树是灯塔县西部平原沿河区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最佳树种,而利用“鲁×山”杨树营造速生丰产林则是优中选优。从1988年春开始引进“鲁×山”杨树营造连生丰产林,经多年观察,该树种很适于本区栽培,株型好,抗病虫能力强,适生范围广,且生长速度快。1988年4月造林,1991年8月调查,3.5年生平均胸径16.74cm,最大胸径20.Ocm,平均树高11.2m,最高13.4m,最大单株材积为0.2204m~3,是目前灯塔县杨树品种中生长量最大的一个无性系。  相似文献   

6.
几种主要杨树生长状况及抗性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树市自“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净增林地面积3.1万hm2。其中杨树人工林2.6万hm2,占人工林总面积的84%。并且品种多,分布广、面积大、通过对7个主要杨树品种的现状调查、对比分析得出具体结果是,年生长量大、抗性强的树种有西+加、美×青,其次是小黑杨,建议各地今后更新造林时要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几个杨树优良品种光合净生产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半叶法,测定了小黑杨、黑林1号杨、拟青杨×山海关杨、中黑防1号杨、银中杨等5个杨树优良品种的光合速率、净生产力,结果表明:几个品种光合净生产力差异明显,生长量最优的品种为拟青杨×山海关杨。  相似文献   

8.
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对6种杨树10个树龄造纸用材的理化性能及未漂浆质量进行综合评判,选出了造纸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树种和最佳林龄,其结果是Ⅰ-45杨以7年生为最好;9年生健杨居于第2;9年生Ⅰ-45杨树居于第3;5年生Ⅰ-45杨树居于第4;10年生小钻杨排第5。这弥补了林业上定性决策的不足,为进一步发展造纸用材的提供讯息和科学依据。该方法在林业系统的其它方面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金系列杨树新品种特性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金系列杨树概述中金系列杨树是中国林科院黄东升教授等用速生性的美洲黑杨与抗性、干形优良的欧洲黑杨、青杨进行杂交后 ,在省杨树林局铺设试验林 ,从 30 0 0多个杂交单株中选育出来的。中金 2号杨由美洲黑杨× (美×黑 )杂交 ,中金 3号、中金 8号由 I- 69×青杨杂交 ,中金 7号由美洲黑杨×箭黑杂交 ,中金 10号由美黑×青杨杂交。这些杨树品种已于 1999年 12月 1日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 ,并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晋科鉴定〔1999〕第 2 31号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该项研究在杨树多样性选育和选育方法上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10.
几种主要杨枝生长状况及抗性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树市自“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净增林地面积3.1万hm^2,其中杨树人工林2.6万hm^2,占人工林总面积的84%,并且品种多,分布广,面积大,通过对7个主要杨树品种的现状调查,对比分析得出具体结果是,年生长量大,抗性强的树种有西+加、美×青,其次是小黑杨,建议各地今后更新造林时要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源马尾松造林效果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不同地位指数级,对比分析了广西容县种源和贵州龙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以现实林分蓄积量为基础,结合材种出材量(率)预测模型和研究区的技术经济指标,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贵州引种广西容县种源是可行的,在相同立地条件,容县种源林分生产力高于贵州龙里种源,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高15.0—21.7%、5.4—19.1%和28—40%。经济效益、净现值高38.96—61.28%和69.78—91.76%。两种源单株材积随林龄加大,差异增大,但增长百分比随之减少。经济效益、净现值、益本比均随地位指数的增大而加大。  相似文献   

12.
高洪亮  李凤日  贾炜玮 《森林工程》2009,25(4):10-13,36
根据人工用材林培育目标和对木材分级利用的观念,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模型预估得到各个径阶的详细收获量和各材种的出材量。由此得到不同利用方式的经营收入,结合生产投入,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动态分析法中的效益成本比、净现值指标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济轮伐期为:13~18a。林分密度为1000株/hm^2时,效益成本比RBG最大值为3.8653,净现值胛矿最大值为9574.3元;l500株/hm^2时,RBC为4.2486,NPV为14408.6元;2000株/hm^2时,RBC为4.4937,NPV为16705.9元;2500株/hm^2时,RBC为4.685,NPV为19256.3元;3000株/hm^2时,RBC为4.8671,NPV为21749.7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越大,经济轮伐期越大。  相似文献   

13.
民勤绿洲枣树、杨树防护林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民勤绿洲枣树林带、杨树林带及其防护下的作物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枣树林带防护下小麦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7.9% ,玉米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4 .2 % ;枣树林带胁地范围比杨树林带小 3~ 6m ;枣树林带的年均净收入是 6 584 .2 3元 / (hm2 林网 ) ,投入产出比是 9.2 8,分别是杨树林带的 16 .7倍和 3.78倍。枣树林带相对杨树林带经济效益明显。近林带 30m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曲线呈“S”型 ,可分为强烈减产带、平稳过渡带和产量恢复带。适宜在民勤地区大力推广经济型枣树防护林  相似文献   

14.
白银地区优良林草品种选择与林草复合经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良林草品种的选择和林草复合经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引进的速生杨、速生柳各无性系间的扦插繁育和植苗造林成活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速生杨、柳苗期生长量与对照 (新疆杨、旱柳 )相比差异显著 ,90 %以上可当年育成一级壮苗 ,造林后速生杨、柳幼树初期生长量显著快于对照 ;引进的美国紫花苜蓿品种在林草复合经营中的品质和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明显优势 ;林草间作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种植 ,林草复合系统中草的收益完全可以保证林木成材前幼林的抚育费用 ,并可实现盈利 90 0~ 15 0 0元 /hm2 。  相似文献   

15.
China’s state-owned forest enterprises have been important national timber production bases and their timber resources have been severely degrad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About one-third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land has been classified as commercial forestland, but no economic mechanisms have been laid out on governing timber plantations under market econom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investment returns and analyzes factors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returns of fast-growing poplar plantations in a state owned-forest enterprise, China Jilin Forest Industry Group (CJFIG), in northeastern China. We examined practically possible ranges of mean annual increment (MAI), general inflation rate, rate of forest fund, and interest rate in the study area. We then computed net present values (NPV), equivalent annual income (EAI) an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by using the minimum, medium, and maximum values of the each determinant above. Results showed NPV ranged from $1,024 to $6,925 ha?1, EAI ranged from $120 to $623 ha?1 year?1, and IRR ranged from 13.2 to 29.3 %. We show that growing poplar plantations could be two times more profitable than managing the existing natural forests in CJFIG by referring to EAI values. Improving MAI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both NPV and IRR while changes in the one-time tax at timber harvesting or changes in inflation rate have the least effect on NPV and IRR among the determinants studied. Discount rate, which can be easily manipulated by obtaining subsidies and policy-based loans, also has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NPV. The state owned forest 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special advantages to obtain relatively high economic returns in developing fast-growing plantation forests under market economy.  相似文献   

16.
应用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对黑荆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项目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该项目的净现值(NPV)为16146.95元/hm^2。净现值率(NPVR)0.74,效益成本率(B/C)为1.90,结果表明,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栽培以生产栲胶原料(树皮)和木炭、活性炭原料(树杆)为经营目标的黑荆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项目经济效益可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郁闭后杨树林下养鸡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郁闭后杨树林下养鸡对林木生长、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郁闭后的杨树林下套养本地鸡种2年后,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分别比对照提高6.8%、7.1%和20.6%,6年生杨树蓄积增加14.2 m3/hm2。不同土层土壤的各主要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速效N的含量提高最大,上土层提高186.3%,中土层提高296.5%;其次是上土层的速效P含量提高了50.5%;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K含量均提高11.5%~26.3%不等。在不计林木增产收入、不支付地租的前提下,年均利润达22 237.5元/hm2,纯养殖投资回报率为25.8%;支付1 500元/(hm2.年)的地租成本后,还有20 737.5元/hm2的年均利润,套养2年的总利润为41 475元/hm2。因此,在郁闭的杨树林下养鸡是一种很好的"林禽"模式,适合在洞庭湖区郁闭后杨树林下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藤类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白藤、单叶省藤和红藤人工林的投入与产出。利用经济效益动态评价方法,采用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三个动态指标及收益成本比、投资回收期两个静态指标进行藤林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25年的经营期内,三种藤林的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3 494.63、4 657.72、16 785.12元/ha和25.95%、21.20%、28.71%;收益成本比和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71、2.13、4.77和5.5、10.3、10.2年。经济效益高低依次为:红藤林>单叶省藤林>白藤林。经营这三种藤林在财务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树烂皮病优化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杨树—杨树烂皮病 (ValsasordidaNits )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在杨树生长模型和杨树烂皮病流行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杨树烂皮病危害的损失量模型和多维动态经济阈值模型。模拟了杨树—杨树烂皮病的系统动态 ,并根据杨树烂皮病常用的管理措施的防治效果 ,结合经济核算确定不同条件组合下的经济阈值 ,建立了杨树烂皮病的优化管理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