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镇地价监测点的土地价格是由点到面的对城镇地价的总体反映,其价格的测算与确定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对整个城市地价水平的把握和控制。为此,根据地价监测点在城镇内不同用地类型、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地级别中的分布,确定测算地价监测点最佳方法,然后具体分析和测算监测点的修正系数,最后计算出监测点地价,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地价监测点土地价格测算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价指数的编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海斌 《农机化研究》2006,(2):135-136,150
随着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土地市场越来越趋向规范化和市场化,土地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交易量越来越大,使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的建立越来越趋向客观和完善,并且为城市地价指数的动态编制创造了条件。为此,利用城市地价监测点地价资料编制城市地价指数,并以泰州市主城区为例,进行了地价指数的编制。通过WebGIS技术实现城市地价指数的发布,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GIS在立体基准地价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地价图是土地定级估价的成果。为此,以Mapinfo和Arcview为GIS的平台软件,将GIS技术应用于立体基准地价图的制作。创建出的基准地价图更加直观地表现出了土地级别之间的差异性,并为日后基准地价图的更新创建一个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而常规的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又难以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为此,通过分析土地与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把土地调控政策作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设计了土地供给、土地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和地价管理等土地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5.
综合用地是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新的用地类型,它体现了土地用途由一元向多元、由平面向立体空间发展的趋势。为此,探讨了应用基准地价结合地价楼层分配系数和基准地价结合面积分摊系数两种测算综合用地价格的方法,给出了案例分析,并用剩余法对测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还探讨方法适用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镇地籍调查是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基础任务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城镇地籍调查对城镇的土地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从而判断城镇的土地规划是否合理。为了更好实现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有必要在城镇地籍测绘中应用先进的测绘方法,强化城镇地籍调查的效果。本文从当前城镇地籍调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入手,全面展开城镇地籍调查中地籍测绘方法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在土地管理方面,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土地信息系统。为此,结合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建立,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评价业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是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的基础,规划实施监测是其实施的保障。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监测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保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利用0.5 m分辨率的World View-2卫星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针对基于知识规则分类特征选取及阈值确定难点,将CART决策树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结合,实现参与分类最优对象特征的选择以及特征阈值的自动确定。在分类基础上,对每个规划图斑计算地类规划实施完成率,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评价。最后,以北京市房山区某区域为研究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终分类总体精度达0.89,Kappa系数为0.87,表明构建的分类算法基本能满足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监测的需求。研究区东北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比西部好,公共绿地、水域等地类需重点调查监测,同时二类居住用地的建筑密度偏高,绿化率偏低。  相似文献   

9.
征地补偿制度是协调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和国家权益冲突的一项基本制度.为此,以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指导性意见》(暂行)为参照基础,以江苏省启东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项目为案例,提出了征地过程中的区片划分的方法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方法,并尝试探讨了方法的操作性、可行性与准确性,以期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征地补偿提供公平、客观与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容积率是评价地价的重要指标,它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此,通过对容积率内涵的挖掘,分析了容积率影响地价的几个主要方面;结合南京市六合区本次基准地价更新的调查资料,从样点地价的容积率修正和基准地价的容积率修正两个方面对容积率修正系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凌源市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农用地定级基础上建立基本回归模型并进行统计检验,获得农用地综合质量和价格之间的最佳关系模型,并揭示了二者的统计规律,最终测算基准地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基本回归模型有利于保证基准地价测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以凌源市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农用地定级基础上建立基本回归模型并进行统计检验,获得农用地综合质量和价格之间的最佳关系模型,并揭示了二者的统计规律,最终测算基准地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基本回归模型有利于保证基准地价测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陶春 《农业工程》2016,6(5):88-91
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区耕地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再利用工作,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毕节试验区作为西南喀斯特非试点农村宅基地复垦区域,近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使得城镇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和试验区城镇土地供需矛盾,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探索破解城镇用地难题,从试验区实际出发分析试验区农村土地利用状况,提出试验区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复垦的操作思路。对可能面对的无政策支持、组织部门不完善及具体操作中的困难3方面的问题,提出尽量结合试验区特殊区情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立省市县3级联动的组织管理模式,以及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更新数据库系统等对策。最终预测了试验区乃至非试点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过程是一个关涉利益调整的过程,随着土地稀缺性特点的进一步凸显,流转利益的配给合理与否也引起关注,本文将围绕城镇扩边型粗放式发展模式加速;土地非农化使用问题凸显;农民权益被侵犯,失地农民增多;土地上访成为农民上访的主要动因四个方面,分析吉林省的土地非农化问题,并提出促进土地合理、有序、健康流转的建议,以图在我国土地流转加速的背景下实现吉林省土地非农化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5.
冯帅华  方然 《农业工程》2015,5(2):59-64
为了研究城市发展适宜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湖北省黄陂区为例,从自然适宜度、区位适宜度、生态适宜度和土地转换适宜度4个方面共10个因子层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IS技术,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专家打分法综合确定因子指标权重与量化标准,评价了研究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发展适宜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各级城镇发展适宜性用地的占比紧密相关,适宜城镇发展的用地占比越大,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镇以及工业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每年大面积的林地以及农田都会转变成建设用地,尤其是道路工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占用的土地情况比较复杂,牵涉到的土地的类型以及面积也相对较广。道路工程的不同分区,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希望能够将项目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日前,淮阴县北吴集乡吴集村一组村民王某因长期抗缴国家电费被县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拘留15天,责令其缴清所欠电费2317无,料处以罚款100元,同时参加带头闹事的另一人也受到县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天的治安处罚。事情还得从当地的35千伏变电所说起,早在1975年初,由于电力发展的需要,淮阴县供电局征用该组7亩多土地建起了变电所。当时即办妥了一切征用手续和付清了土地赔偿金。到1991年底,各自相安无事,这期间农电站对该组的用电管理也处于正常的抄表收费状态。近年来,随着《土地法》的颁布买施,看到地价在逐年升高,从1992年上半年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提高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迅速调整,二三产业异军突起,农民的商品意识空前活跃,尤其是近郊区的农民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鲜事物快、商品意识强,他们已不安分于经营土地,出现了土地经营粗放,甚至弃耕、弃管的现象,导致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土地产出率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坚持郊区为城市服务的方针,搞好副食品生产的同时建立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方式,把粮食生产抓上去,走出城镇近郊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研究探讨的新课题。城镇近郊区,…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分析框架,基于重庆市1 82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及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退地补偿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影响农户土地退出意愿的重要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是影响户农户土地退出意愿的基础因素;土地经营与利用因素、社会保障因素、生计与生活因素是影响农户土地退出意愿的根本因素.具体来讲,户主年龄、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家庭是否有稳定非农收入来源、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参加新农保、“两地”是否闲置,以及对退地后住房、医疗与养老保险、生活质量的预期、退地补偿与购房补贴是否按时足额等,对农户土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是否长期在外非农务工、“两地”是否有位于城镇规划范围、退地政策是否多变以及退地后是否担心就业问题等对农户土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将发生深刻转变。内涵上,将由以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优化用地结构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并重等转变;范围上,将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综合整治转变,由农村土地整治延伸到城镇工矿、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目标上,将由单纯的建设性保护耕地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手段上,将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的综合运用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