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丽梅  宫亚军  胡彬 《蔬菜》2019,(4):47-53
为筛选出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苗期接虫及叶面喷雾的方法进行15种常用杀螨剂对二斑叶螨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药后1 d, 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达94%,显著优于其他药剂;药后3 d,25%单甲脒水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大幅提高,达95.62%,与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差异均不显著;药后7 d,200 g/L双甲脒乳油1 000倍液、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240 g/L螺螨酯悬浮剂2 000倍液防效也随之升高,均达92%,而50 g/L氟虫脲可分散性液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0%丁氟螨酯悬浮剂1 5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1 500倍液、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液防治效果则表现较差;药后14 d,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单甲脒水剂1 000倍液、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40 g/L螺螨酯悬浮剂2 0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均保持很好效果,都在96%以上,建议在田间交替使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和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来防治二斑叶螨。由于99%绿颖矿物油200倍液(防治效果为83.24%~91.18%)无毒无残留,对环境、产品安全,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二斑叶螨为防治对象,在二斑叶螨自然发生程度较轻、中等和严重的草莓棚中,采用释放智利小植绥螨、喷洒43%联苯肼酯3 000倍液和二者联合使用技术进行处理,评价不同防控措施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草莓二斑叶螨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发生程度较轻的区域释放智利小植绥螨后,不同时期的防治效果均在88%以上,最高防效99.25%。二斑叶螨发生程度中等的区域释放智利小植绥螨的防治效果较慢,但后期的防治效果优于化学防治的效果。在叶螨发生严重的区域采取联合防治措施,第一次处理后7d的防效仅为51.55%,间隔6d第二次防治后第14、21、28、35、42天的防效逐渐升高。根据二斑叶螨发生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均可以得到较好的防控效果。建议在叶螨处于低密度时释放智利小植绥螨进行防治,高密度时先用联苯肼酯喷雾防治以压低叶螨基数,再释放智利小植绥螨。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48%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山楂叶螨3种苹果害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8%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对二斑叶螨的速效性较好,药后3天防效为92.51%93.67%,田间持效期可达30天,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48%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速效性也较好,药后3天防效均在77%以上,同时持效期可达30天,与当地常用药剂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效相当。48%联苯肼酯悬浮剂是防治3种苹果害螨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为3 00093.67%,田间持效期可达30天,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48%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速效性也较好,药后3天防效均在77%以上,同时持效期可达30天,与当地常用药剂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效相当。48%联苯肼酯悬浮剂是防治3种苹果害螨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为3 0004 000倍液。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梨园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4%螺螨酯悬浮剂是防治梨园二斑叶螨首选药剂,药后15 d防效仍在90%以上,在防治过程中可与浏阳霉素、哒螨灵、联苯肼酯、藜芦碱等交替使用,防止害螨产生抗药性;在二斑叶螨发生初期,推荐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24%螺螨酯悬浮剂2 5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湿法研磨工艺)性能和效果优良的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以降低柑桔全爪螨(柑桔红蜘蛛)防治的单剂用药量和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采用共毒系数法确定联苯肼酯和乙螨唑的配比,通过测试粒径、黏度、分散性、pH值、冷贮和热贮稳定性等指标筛选复配制剂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优化配方复配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优化配方为联苯肼酯原药25%+乙螨唑原药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萘磺酸盐2%+木质素磺酸钠6%+乙二醇5%+黄原胶0.1%+去离子水(补足100%)。当田间每叶达2~3头柑桔红蜘蛛时,该悬浮剂10 000倍液施药1次,药后30 d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仍达到90.1%。该配方复配剂的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对柑桔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防治早春大棚草莓白粉病和二斑叶螨的适宜药剂及剂量,以大棚草莓红颜为试验材料,选用氟吡菌酰胺、醚菌酯和四氟醚唑3种白粉病防治药剂,选择阿维菌素、阿维菌素+藜芦根茎提取物、阿维菌素+印楝素、阿维菌素+联苯肼酯4组二斑叶螨防治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最好的为氟吡菌酰胺,第2次药后第7d、10d和14d的防效分别为90.95%、96.70%和89.50%,其次为四氟醚唑;防治二斑叶螨效果最好的为阿维菌素+联苯肼酯组合,第2次药后的第3d和7d防效分别为96.86%和92.74%。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不同药剂对草莓叶螨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特开展相关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9%矿物油乳油和45%联肼·乙螨唑悬浮剂速效性最好,药后1~3 d平均防效达60%以上;45%联肼·乙螨唑悬浮剂和20%丁氟螨酯悬浮剂持效性较佳,药后14 d平均防效仍在90%以上。各类药剂均对草莓生长和蜜蜂安全,可在生产中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肼、毒死蜱、螺螨酯和哒螨灵)对山楂叶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杀螨活性最高的是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0.019 8mg/L和0.032 7mg/L;其次是联苯肼酯和毒死蜱,LC50分别为0.178 7mg/L和0.482 8mg/L;哒螨灵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17.5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4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40g/L螺螨酯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在73.35%~100%。鉴于山楂叶螨对杀螨剂的敏感性普遍较高,可根据当地温湿度条件尽量控制用药,推荐的杀螨剂为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和螺螨酯。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上的茶黄螨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杀螨剂对大棚黄瓜茶黄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1~14d防效均达93%以上;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 000倍液,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1~14d防效达90.60%~99.27%;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药后1d的防治效果不太理想,防效只有73.26%,可是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渐提高,药后7d和14d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240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和110g/L乙螨唑悬浮剂5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综合考虑,在保护地防治蔬菜上的茶黄螨,推荐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 000倍液,建议在茶黄螨发生初期使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于2012-2013年进行,针对梨二斑叶螨采用20%丁氟螨酯SC进行防效试验,结果显示,20%丁氟螨酯悬浮剂对果面无污染,对二斑叶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博州地区豇豆二斑叶螨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调查,并研究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月中旬博州二斑叶螨在豇豆上开始发生为害,高峰时期一直持续到9月10日。7月中旬施用1次30%乙唑螨腈悬浮剂4 000倍液+有机硅助剂防治豇豆二斑叶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对豇豆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14 d,以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效最佳,分别为91%和80.77%。药后7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防效分别为74.78%、50.93%、32.72%;药后14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防效分别为53.45%、53.22%、52.81%。综合来看,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不同施氮量对西北高原青花菜产量、水分利用效
率和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产量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最高,达2 035
kg·(667 m2-1,较产量最低的低水低氮(W3N3)处理高36.30%;而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减少而显
著提高,低水高氮(W3N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青花菜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水氮施用量的
增加大体呈增加的趋势,但超过一定量后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最高。不同水
氮处理下0~20 cm 土层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磷钾肥的施用量
远大于吸收量,土壤残留较多。综合评价,西北高原青花菜种植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效果最佳,即
施氮量为27.6 kg·(667 m2-1、灌水量为83.52 m 3·(667 m2-1。  相似文献   

14.
两种新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2种新杀菌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保护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4.04μg·mL~(-1)和10.79μg·mL~(-1),治疗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26.30μg·mL~(-1)和45.93μg·m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新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防效可达80%以上,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能够诱导瓠瓜产生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病抗性的化学诱抗剂,在瓠瓜幼苗上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2,1,3-苯并噻二唑(2,1,3-Benzothiodiazole,BTH)、芸薹素内酯(Brassinolide,BL)、壳聚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TS)、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后,人工摩擦接种CGMMV,评价它们的相对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接种前3 d用0.050 g·L-1 BTH、5.0×10-5 g·L-1 BL、1.0 g·L-1 CTS、0.138 g·L-1 SA处理均可使瓠瓜CGMMV的病情指数降低,其中5.0×10-5 g·L-1 BL防效最佳,达70.38%。进一步研究表明,BL、CTS、SA以喷药后3 d为最佳诱导时间,而BTH为喷药后1 d。4种化学物质均能诱导瓠瓜对CGMMV产生抗性,其抗性差异与诱抗剂种类、浓度及诱导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6.
割茎再生技术对黄秋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割茎再生技术,研究其对台湾五福、绿羊角、东京五角、早生五角、黄秋葵1号、黄秋葵2号等6种冬种黄秋葵品种的果实性状、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割茎再生技术可以使黄秋葵的采摘期提前40d左右,采收期延长30d左右;割茎再生技术可以在冬种黄秋葵种植采收末期应用,黄秋葵果实可作越夏蔬菜供应;割茎再生后的台湾五福黄秋葵的果实性状、品质及经济效益最好,每667m2纯收益增加8800~9750元,日均收益达62.0~68.7元,是最适宜在海南省三亚市进行割茎再生栽培的黄秋葵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蜜蜂和壁蜂两种授粉方式对大樱桃坐果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开展了蜜蜂与壁蜂的大樱桃授粉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效果最好,坐果率为62.8%,每667 m2产量为1151.5 kg;壁蜂授粉区次之,坐果率为45.3%,每667 m2产量为1147.5 kg;常规授粉区坐果率为25.3%,每667 m2产量为1071.5 kg;空白对照区坐果率为21.6%,每667 m2产量为1044.5 kg;授粉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选取5种新型或混配药剂〔20%辣根素水乳剂(EW)、99%矿物油乳油(EC)、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WG)、240g·L-1螺螨酯SC+20%烯啶虫胺WG、烟粉虱1号〕在彩椒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害试验,对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均未发生药害,其中混配药剂22.4%螺虫乙酯SC+20%烯啶虫胺WG对烟粉虱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d防效为65.6%,药后20d防效为84.5%,与对照20%烯啶虫胺WG相比持效性显著,可以作为防治烟粉虱的优选药剂;99%矿物油EC药后3d对烟粉虱的防效为53.0%,在有机和绿色农业生产中应用潜力很大;20%辣根素EW对烟粉虱有很好的速效性,药后3d防效达到70.9%,但是持效性不好,可在烟粉虱大量发生时使用该药剂进行快速处理,再结合其他持效期长的药剂进行防治;从防治效果、成本和易操作性等因素考虑,烟粉虱1号和混配药剂240g·L-1螺螨酯SC+20%烯啶虫胺WG不适合用于生产中防治烟粉虱。  相似文献   

19.
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抑制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抑菌测定和盆栽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和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韭菜水提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以及孢子萌发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75g·m L~(-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当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25g·mL~(-1),处理20h后观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5.47%;在盆栽试验中,基质中加入韭菜水提液浓度为0.086g·g~(-1)接种15d后,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效率可达40%,甘蓝死亡率下降27%。  相似文献   

20.
两种熏蒸剂对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黄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顺义黄瓜大棚中采用注射法施用二甲基二硫、混土法施用棉隆,对土壤进行熏蒸处理,施药后土壤表面覆盖完全不透膜,比较二甲基二硫与棉隆对黄瓜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治情况及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熏蒸剂对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和镰刀菌(Fusariumspp.)均有较好的防效,二甲基二硫40g·m~()-2)处理时对3种病原物的防效分别为84.29%、75.99%、79.94%,棉隆30.0g·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0.30%、92.36%、92.27%,而且二甲基二硫、棉隆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黄瓜净收入分别增加66%~85%和65%~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