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笔者以北京大兴、顺义、延庆3个区720个西瓜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种植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种植选择对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务农人口、所属区域、政府补贴政策等因素会对农户种植方式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次,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价格、成本、种植模式、灌溉方式、政府补贴政策会影响收益。本研究为西瓜种植农户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为使农户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户人力资本对蔬菜种植技术采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种植产业,农户对蔬菜种植技术的采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环渤海蔬菜主产区山东、辽宁和河北的农户样本调研数据,侧重于研究人力资本如何影响种植技术采用。在对农户人力资本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法从农户人力资本视角对农户蔬菜种植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蔬菜种植户的关键特征可分为年轻型农户、经验型农户和社会型农户3类;农户户主年龄及年龄二次项分别对蔬菜种植技术采用数量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村干部身份、蔬菜种植年限及接受政府组织培训指导的频次对种植技术采用数量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泽  穆月英  徐娜 《中国蔬菜》1981,1(9):64-70
蔬菜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种植产业,农户对蔬菜种植技术的采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环渤海蔬菜主产区山东、辽宁和河北的农户样本调研数据,侧重于研究人力资本如何影响种植技术采用。在对农户人力资本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法从农户人力资本视角对农户蔬菜种植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蔬菜种植户的关键特征可分为年轻型农户、经验型农户和社会型农户3 类;农户户主年龄及年龄二次项分别对蔬菜种植技术采用数量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村干部身份、蔬菜种植年限及接受政府组织培训指导的频次对种植技术采用数量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构建了农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借助江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分析农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据此探究江西省农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意愿。结果表明:农户的家庭禀赋、社会资源禀赋是影响其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农户的自身禀赋、经济资源禀赋是影响其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意愿的次要因素;区位禀赋对农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省13个地区的142位蔬菜种植户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农户种植蔬菜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认知现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种植蔬菜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认知受政府政策、农户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种植结构与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为提高农户蔬菜种植安全意识,应增强农户农药分类与使用意识、出台农药使用与蔬菜生产相关办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佳佳  宋玉兰 《北方园艺》2021,(17):157-164
基于新疆356份农户样本数据,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基础上采用优势分析法,比较成本收益与政策环境2个维度变量对种植大户及小农户植棉意愿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与差异性,并进一步探索了农户目标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成本收益与政策环境均为影响种植大户与小农户植棉意愿的重要因素,但小农户植棉意愿多受后者影响,其中补贴政策是否满意、棉花单产、补贴发放是否及时及自有土地面积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而农业纯收入、补贴发放是否及时、地块数、是否关注政策走向对种植大户植棉意愿影响较大.2)影响种植大户目标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棉花价格、单产及政策未来走向,而补贴发放是否及时、补贴政策是否满意及农业纯收入是影响小农户目标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对种植大户与小农户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建立二者互促共生机制;科学界定目标价格,不断扩宽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介绍了枣树间作套种不同蔬菜的栽培模式,并对各套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枣树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枣树冬闲期套种不同蔬菜,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园收益。其中套种香菜的经济收益相对较高,套种上海青、乌塌菜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且省工省时,农户可根据各地果园条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8.
王妍  刘莹  乔立娟 《北方园艺》2022,(2):135-140
通过对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丰宁县农户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积极性提供建议,进一步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河北省有机蔬菜产业的供需平衡。该研究基于对河北省丰宁县大滩镇、鱼儿山镇、外沟门乡和土城镇4个地区农村有机蔬菜种植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采用回归分析(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种植有机蔬菜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促进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的措施,提供有机蔬菜供给的途径。结果表明:丰宁县种植有机蔬菜的经济效益及种植技术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主要作用,农户的个人禀赋以及政府补贴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加强有机蔬菜生产技术重要性的宣传、发挥农户示范带动作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效提高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及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用菌种类多达936种(包括野生种类),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食用菌,增加种植业附加经济效益,投产比高[1]。传统的蔬菜秸秆利用率低,大多是直接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将蔬菜秸秆进一步发酵利用栽培食用菌,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秸秆长期浪费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蔬菜秸秆栽培食用菌充分发挥了秸秆使用价值,使其变害为利,符合农业健康发展的要求。综述了国内外蔬菜秸秆料栽培食用菌研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以寿光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从经济效益出发,结合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比较了山东寿光4种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的利与弊。结果表明,与3种离田处理模式(秸秆碳化模式、秸秆沼气-有机肥模式、生物质油模式)相比,秸秆就地沤堆还田循环利用模式是最为经济且可持续的模式;考虑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气候特点,3种离田处理模式在处理成本、处理量以及处理产物质量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解决蔬菜废弃物污染的问题。本文针对蔬菜废弃物处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农户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及安全生产行为又是保证蔬菜质量安全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现以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城郊农户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水平,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城郊农户的收入水平、文化水平、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水平对城郊农户在生产蔬菜时是否注重安全无公害有显著影响,以期促进城郊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政府应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法律知识、推进城郊农户蔬菜产销的组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来源、分布和研究内容本文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为样本选择方式,以入户按调查问卷内容做主线进行访谈为收集样本资料的主要方法,通过对石家庄市周围6个县(市)(滦城县、正定县、高邑县、平山县、藁城市、晋州市)8个有代表性的蔬菜生产村的160个农户在1999-2000年蔬菜生产状况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以取得的上万个数据为基础,对农户生产的不同种类蔬菜、同类蔬菜以不同的栽培方式生产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石家庄周围蔬菜生产的比较经济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为农户蔬菜生产提供参考,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温州地区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州市2009年4个县(市)60户蔬菜种植农户的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蔬菜生产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因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对蔬菜生产效益的影响大小不同,最高与最低县的平均每667m2效益差别高达7 535.32元;劳动者不同年龄对蔬菜种植效益也有较大的影响,40岁以下劳动者的蔬菜生产效益最高;蔬菜不同栽培方式对效益影响的可比性最强,设施的栽培面积只占露地的栽培面积的45%,但生产效益却是露地的3倍多;种植面积越大,投入成本越少,投入产出比越大。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蔬菜种植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六县农户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研海南省农户蔬菜种植情况,详细分析了青椒、豇豆、黄瓜、苦瓜和冬瓜5种蔬菜的生产成本和收益,并与全国大中城市的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海南蔬菜生产的优势和劣势。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小农户,主要是靠家庭成员在自家土地上种菜,最重要的成本是化肥和农药。(2)不同蔬菜的生产成本和收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豇豆的生产成本最高,青椒、黄瓜和苦瓜次之,冬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投入的农药化肥均较少;而黄瓜和冬瓜的每667 m2净收益相对较高一些。(3)海南农户的蔬菜优势主要是生产成本投入相对较少,且大多在冬季上市,菜价相对较高。(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海南在蔬菜生产方面的单产水平仍然较低,病虫害防治困难。建议政府在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降低投入,树立品牌,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升海南蔬菜产业发展和促进菜农增收。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来自北京2 个蔬菜主产地顺义和大兴的19 个行政村、197 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有序Logistic 回归模型综合考察了生产者个人特征、家庭投入、自然条件、技术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产业化经营条件、知识外溢状况、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对北京市蔬菜主产地形成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蔬菜大棚率、劳动力投入水平、种植蔬菜资金投入水平、土地资源、产业化经营模式及知识外溢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北京市蔬菜主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蔬菜种植农户对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浙江省蔬菜种植现状为出发点,对种植户蔬菜生产技术选择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对农户蔬菜生产技术选择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给出浙江省蔬菜种植过程中生产技术选择及使用中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土传性病虫害、土壤盐渍化并板结、蔬菜缺素症等连作障碍发生严重,解决设施蔬菜连作区域土壤连作障碍问题,对于提高设施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年实践,利用作物秸秆改良土壤栽培蔬菜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秸秆的利用方式有多种,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作为一种较为简约的栽培方式,是将秸秆直接埋入栽培畦下或栽培畦间,利用秸秆自然腐烂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热量、养分进行蔬菜栽培,以达到废物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新技术。1应用范围栽培黄瓜、番茄、甜椒等的日光温室。2秸秆的种类、用量玉米秸,2000~3000kg/666·7m2;麦秸,1000~1500kg/666·7m2。3秸秆填埋方式、3·1畦下槽填埋3·1·1填埋条件适于连茬3~4年以上日光温室及10月以后定植的蔬菜作物。3·1·2填埋方法于作物定植前,根据栽培畦宽度,沿栽培畦开挖宽40~50cm,深20~25cm的槽沟,填入玉米等秸秆,使秸秆排放方向与沟向一致,踩实后填至与沟沿齐平,平均每m填玉米秸10kg左右,将栽培槽两端的秸秆头部露出地面,留作透气孔。3·2畦间槽铺设3·2·1铺设条件适于新建温室及9月底前定...  相似文献   

18.
荔枝龙眼间伐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荔枝龙眼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农户的问卷调研,分析农户采用间伐技术情况,评估间伐技术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调查的257户农户中,117户采用了间伐技术.间伐后卖树的收益基本可以弥补砍树的成本支出,大多数果园间伐后每667m2收益比改造前明显增加.对间伐技术采用户和未采用户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总数、果树树龄、种植面积、水果收入比重、每667m2销售收入、人均管理种植面积等不同农户禀赋对农户是否采用间伐技术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占地时间短,种子产量高。农户利用自建的育苗设施制种,成本投入减少,管理上省工,制种效益好。但要注意小株采种的适用范围和采用合适的育苗方式。高质量商品种子可以提升蔬菜品种的潜能与竞争力,是保持品种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白菜类蔬菜(大白菜、小白菜)杂种一代推广面积的增加,大田种子用种量也随之猛增。大白菜、  相似文献   

20.
王丽佳  霍学喜 《北方园艺》2015,(15):182-187
以农户层面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基于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陕西苹果种植户生产成本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影响合作社成员和非合作社成员苹果种植成本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苹果生产成本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谈判成本对社员的苹果生产成本效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农户的苹果种植经验和信息成本对非社员的成本效率有比较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运输成本则与非社员的成本效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