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萝卜主要农艺性状与肉质根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雪单一号"萝卜为试材,研究了萝卜主要农艺性状与肉质根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长、外露长、叶片数、株高与肉质根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根粗、叶片长、叶片宽与肉质根产量之间呈较弱负相关;各个性状对萝卜单株肉质根产量的总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株高>根长>外露长>叶片数>叶重>展开度>叶片长>根粗>叶片宽。因此,在选育萝卜品种和制定萝卜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在稳定萝卜根部性状的基础上,提高萝卜叶面积,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基于‘松滋野生’(Ws)和‘Amsterdam’(Af)胡萝卜转录组测序,挖掘胡萝卜FLC 同源 基因(DcFLCs),深入研究其对低温及光周期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胡萝卜中存在3 个具有完整MADS-box 和K-box 保守结构域的FLC 同源基因DcFLC1、DcFLC2、DcFLC3,分别编码209、212、219 个氨基酸 残基蛋白,进化树显示与其它植物FLC 亲缘关系较远。RT-PCR 表明DcFLC1 和DcFLC2 在供试材料中均 表达,而DcFLC3 仅在部分材料中表达。qPCR 结果显示低温能促进DcFLC1 和DcFLC3 在耐抽薹品种 Af 幼苗叶片和种根中表达,而DcFLC2 仅在Af 种根中表达显著,在幼苗叶片中表达不显著。DcFLC1 和 DcFLC2 在抽薹敏感的Ws 幼苗叶片和种根春化过程中表达规律不同,低温能促进DcFLC1 在幼苗叶片以 及DcFLC2 在种根中表达。连续光照能促进DcFLC1、DcFLC2 在Af 幼苗叶片中表达,但在Ws 中则不同。  相似文献   

3.
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工番茄11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估测加工番茄12个主要性状对单株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5和-0.7627;单株产量与果形指数、前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干物质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加工番茄丰产育种中可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4.
为发掘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辣椒半矮秆新种质,以辣椒自交系6421和其EMS诱变获得的半矮秆突变体E483为试验材料,对突变体表型、生物量、光合特性、生理指标及遗传规律进行分析,明确其半矮秆突变特征。结果表明,突变体E483植株节间距缩短,各发育时期植株株高约为6421的一半;叶片变小,叶面积极显著低于6421,叶色深绿;花朵变小,花瓣长、花药长、柱头长和花丝长均极显著低于6421;果实变短变宽,单果鲜质量和单株坐果数极显著低于6421;根长变短,根深、根宽、根开展面积均极显著低于6421,根系活力极显著高于6421;幼苗鲜质量及干质量均极显著低于6421,鲜质量根冠比显著低于6421;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光合参数Pn、Gs、Ci、Tr均极显著高于6421;MDA含量极显著低于6421,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6421,SOD、POD、CAT、GR活性和SA极显著高于6421。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半矮化突变性状为隐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5.
萝卜肉质根产量与主要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运用相关及通径分析,对萝卜杂交组合的株高、展开度、外露长、叶重、叶片长、叶片宽、叶片数、根长、根粗9个相关农艺性状与肉质根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杂交组合单根重与其相关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是:株高-0.3176、展开度0.3338、外露长0.7369、叶重-0.1175、叶片数0.0626、叶片宽-0.1773、叶片长0.0267、根长0.4839、根粗0.4420。外露长〉根长〉叶重〉株高〉展开度〉根粗〉叶片长〉叶柄长〉叶片数〉叶片宽〉叶柄宽。  相似文献   

6.
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7个安徽乌塌菜地方品种,对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叶片宽、叶柄厚、叶柄长及叶片长具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6674**、0.5479*、 0.5478*、0.4899*.单株产量与叶柄宽、叶片数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宽、叶片数、叶柄长是影响乌塌菜产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叶片宽、叶片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7.
黄瓜渐渗后代遗传变异分析及 QTL 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 = 14)渐渗酸黄瓜(C. hystrix Chakr.,2n = 24)遗传物质后的遗传变异情况,以12 个黄瓜-酸黄瓜渐渗系及其受体亲本栽培黄瓜‘北京截头’为试验材料,对表现酸黄瓜主要特征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相关QTL 检测。结果表明:各渐渗系的变异系数介于6.17% ~ 46.26%,平均为20.81%,在多数性状上与受体亲本差异极显著,表现出酸黄瓜的遗传特性。通过t 测验,以P ≤ 0.001 为阈值,在10 个性状上共检测到87 个QTL,平均每个性状9.67 个QTL,每个渐渗系7.25 个QTL,每个导入DNA 片段0.8 个QTL。上述结果证明控制相关性状的野生酸黄瓜遗传物质已渐渗进入栽培黄瓜,且使其遗传基础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8.
田梦妮 《长江蔬菜》2023,(14):46-48
以上海青为试验材料,开展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20 mg/L的GGR浸种及10 mg/L的GGR叶面喷施2种处理方式均对上海青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GGR叶面喷施能明显改善上海青的单株质量、叶片长度及宽度、根长、根质量及根干鲜质量比;GGR浸种能明显改善上海青的单株质量、叶片长度及宽度、根长、根干鲜质量比。  相似文献   

9.
对10种不同品系萝卜的主要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关联程度,为萝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加快萝卜育种进程。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数、木质部厚、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地上部质量、地上部高、根头长度、根颈长、韧皮部厚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综合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和交互作用综合对单株产量产生影响,使得直接通径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的大小不完全相同。本试验认为,木质部厚对萝卜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且呈显著相关,叶片数对单株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根头长度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负效应值,且根头长度与单株产量有显著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抗南方根结线虫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德友  钱春桃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11,38(12):2281-2285
 采用温室盆栽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通过对黄瓜—酸黄瓜种间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抗南方根结线虫鉴定、形态学观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出抗南方根结线虫的黄瓜—酸黄瓜渐渗系ILs-10-1。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渐渗系ILs-10-1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表现稳定;田间农艺性状和形态学观测发现,其具有小叶、短果、棕色瘤刺、多分枝的特点,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从30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的1对引物SSR18648,能够在渐渗系ILs-10-1中稳定重复地扩增出野生亲本酸黄瓜的特异DNA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渐渗系ILs-10-1为野生黄瓜与栽培黄瓜发生渐渗杂交的种间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1.
《蔬菜》2021,(4):68-68
正酸黄瓜为黄瓜的野生近缘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泰国、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具有耐低温弱光、高抗霜霉病、抗根结线虫等优良性状。南京农业大学陈劲枫教授于1997年在云南发现并采集到酸黄瓜,通过胚胎拯救和染色体加倍等技术成功实现了酸黄瓜和栽培黄瓜的种间杂交,创制出世界上首例甜瓜属种间杂种,进一步通过回交转育和系统筛选,创制了附加系、渐渗系等一系列特异种质,开创了野生资源用于栽培黄瓜品种改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以长度为10、15、20、25、30、35、40、45、50 cm富贵竹种苗为试材,研究了种苗下切口IBA处理和9种不同种苗长度对富贵竹的生根和幼苗黄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处理种苗根鲜重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显著;9种不同长度种苗间的根条数、根粗度、根总长、根鲜重、根干重、单株全黄化叶片数百分率、半黄化叶片数百分率、黄化叶<3 cm叶片数百分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种苗长度分别与根条数、根总长、根鲜重、根干重、单株全黄化叶片数百分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对种苗生根和幼苗黄化的指标及成本进行综合考虑,种苗下切口用10 mg/L IBA处理24 h,长度以30和35 cm的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松滋野生’胡萝卜和橘色栽培品种‘Amsterdam’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为试材,深入分析‘松滋野生’染色体片段对后代植株始花期、主薹高及单株种子量的遗传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始花期在两年间均为偏正态分布,而主薹高均呈正态分布,单株种子量仅在2015年表现为正态分布。方差分析表明,3个性状在基因型间、年份间、基因型 × 年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基于最新胡萝卜基因组数据构建了一张含有2 027个Bin(共154 776个SNP标记),总图距为1 436.433 cM,平均图距0.709 cM的遗传图谱。QTL定位分别获得了2、4、2个与始花期、主薹高和单株种子量相关位点,表型贡献率在14.6% ~ 23.8%之间,其中始花期位点DIF5-1和主薹高位点MSL5-1位置重叠。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分蘖洋葱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69份分蘖洋葱种质资源的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9份分蘖洋葱种质资源11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在6.42%~57.04%之间,其中单球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叶片数、株高、冠幅长、冠幅宽、单球质量、单株产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均与球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总黄酮含量与株高、冠幅长、单球质量、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分蘖洋葱的11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转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849%;利用主成分值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5的种质分别为M41、M31、M37、M30和M33。系统聚类将69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第Ⅲ和第Ⅳ类群分别具有产量高、生长势强和营养品质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吕晶  刘凡  宗梅  韩硕  王幼平  王桂香 《园艺学报》2014,41(3):456-468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结合形态学特征,分子标记和荧光原 位杂交(FISH)等群体分析技术,在16 份高代回交及自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花椰菜类型渐渗系材料12 份,偏花椰菜类型异附加系材料4 份。形态学调查及FISH 分析表明:12 份渐渗系材料除茎、叶等营养器 官特征与花椰菜近似外,已具有较正常的花球形成,染色体数为18 条,均来源于花椰菜;植株花粉母细 胞减数分裂行为基本正常。SSR 和AFLP 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渐渗系材料除扩增到数量不等的黑芥多态 性位点外,还扩增到埃塞俄比亚芥特异的多态性位点和少量新位点,另外发现渐渗系材料有丢失亲本花 椰菜多态性位点的现象。FISH 分析4 份异附加系材料的染色体组成,结果显示:PFCN29BC2S1-4 为9 条 花椰菜染色体附加8 条黑芥染色体;PFCN15-2S1BC5-6-2 和PFCN29BC4-37-7 为16 条花椰菜染色体分别 附加7 条和14 条黑芥染色体;PFCN29BC4-38-5 为花椰菜染色体附加了5 ~ 7 条黑芥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辣椒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种性状不同的辣椒为试材,分别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显性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辣椒的12个重要数量性状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杂交育种的选择效率,加快新品种选育的进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参试不同辣椒材料之间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范围在8.49%~37.77%。叶长与叶宽、始花节位、对椒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宽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对椒单果质量与维生素C含量、果肉厚呈显著正相关,与始花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横径与果果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肉厚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与对椒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它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株幅、单株产量、果肉厚、单株结果数,表现出较强的正向遗传优势;对椒单果质量、株高、叶长、果纵径、叶宽、维生素C含量,表现较强的负向遗传优势。主要数量性状对辣椒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果肉厚果纵径叶宽果横径。因此,可以根据育种目标对辣椒性状的要求,有目的的筛选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15个菠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力测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菠菜主要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菠菜单株质量与株高、开展度、叶面长、叶面宽、最大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叶柄/全长都存在正向相关;单株叶片数对单株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65,其它性状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最大叶面积(0.231)、叶面宽(0.229)、开展度(0.127)、叶长(0.102)、株高(0.054)、叶柄/全长(0.047)。  相似文献   

18.
韭菜产量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韭菜7个亲本及其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42个杂种F1 的7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1) 7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 超中亲优势的大小顺序为: 鞘长、叶片数>叶长>株高>单株质量>叶宽>鞘粗, 超高亲优势的顺序则为: 叶片数>鞘长、叶长>株高>叶宽、单株质量>鞘粗。(2) 品种天津大金钩、山东大青根、桂林韭、重庆大韭菜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 是理想的亲本材料。(3) 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和单株质量等5个性状均具极显著的反交效应, 其中株高、叶长和单株质量等3个性状具明显的母体效应。(4) 株高、叶长、单株质量3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和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鞘长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叶宽、鞘粗、叶片数则既受加性基因控制又受非加性基因(显性基因和上位性基因) 控制。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10个红皮洋葱品种(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洋葱的干物质、可溶性糖、蛋白质、维生素C等成分含量及产量差异明显,变幅较大;干物质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产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品质综合分析表明宝红系列洋葱新品系及改良紫玉表现最佳,是育种和推广中较为优质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25个新疆甜菜品系(种)为材料,对块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头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9.14%,根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86%。在相关性上,糖甜菜根宽、根颈周长、根头长与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甜菜含糖率与根体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含糖率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21%,对根重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53%。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含糖率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颈长度、根颈周长、根体长度大,根沟较深的品系(种)。在根重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宽、根颈周长、根颈长度大,根沟较浅的品系(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