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明确北方高寒地区普通日光温室内增施CO_2对温室嫁接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为材料,设CO_2(600±50)μL/L(B1)、(800±50)μL/L(B2)、(1 000±50)μL/L(B3)、(350±50)μL/L(CK)4个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内,随着CO_2浓度增加,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总体表现为B2处理B3处理B1处理CK,即(800±50)μL/L为最适宜CO_2施用量;CO_2加富可以促进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苗生长,但2种嫁接黄瓜对CO_2敏感性不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形态指标、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明显优于白籽南瓜嫁接的。  相似文献   

2.
以Micro-Tom番茄为试材,在营养液水培条件下,对果实发育成熟期补光(B)、果实发育期补光(B1)、果实成熟期补光(B2)下番茄植株生长、叶片光合参数、果实质量、果实品质、根系形态、矿物质离子平均吸收速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明确增补蓝光对番茄生长、果实品质、养分吸收的调控效果.结果 表明:B1处理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与果实膨大,增加果数、提高果实质量,与B处理的效果一致;B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根系生长各项指标,B1处理显著促进主根的伸长,而B2处理对番茄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B1处理或者B2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与不补光处理差异不显著;B1与B补光处理显著提高了NO3-N、PO4-P、K+、Ca2+、Mg2+平均吸收速率;B1与B补光处理通过促进PO4-P与K+吸收,间接促进坐果,加快番茄果实发育,促进成熟与果实着色.因此,B1补光处理能达到与B补光处理相同的效果,优于B2处理.在低耗能补光策略上可以考虑采用果实发育期补光.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内蒙古中部地区不同结构日光温室和增施CO_2对温室光温性能以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普通日光温室(A)及内保温日光温室(B)为试验温室,并设置4个试验处理:AE(普通日光温室A增施CO_2处理)、AN(普通日光温室A不增施CO_2处理)、BE(内保温日光温室B增施CO_2处理)、BN(内保温日光温室B不增施CO_2处理),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结构温室中增施CO_2对黄瓜生长、光合性能、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保温日光温室的光照强度及温度均高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全天平均光照强度比普通日光温室高21.05%。在相同温室结构条件下,增施CO_2处理(AE、BE)黄瓜的株高、茎粗,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增施CO_2处理(AN、BN)。在相同CO_2浓度下,内保温日光温室(BE、BN)中黄瓜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日光温室(AE、AN)。可见,内保温温室结构的优化在改善光温条件方面效果显著,同时结合增施CO_2作为该温室的配套应用技术,对于提升温室性能及提高温室蔬菜生产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CM160为试验材料,设育苗期加富CO_2(MC)、结果期加富CO_2(GC)、整个时期加富CO_2(C)处理,不施CO_2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施CO_2对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CO_2都能增加番茄的横径、纵径;但使番茄在不同成熟期果实硬度降低;不同时期施CO_2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含量增加,与CK相比,分别平均提高25.5%~96.4%、13.3%~91.3%、11.3%~80.7%;可滴定酸含量减少,与CK相比,平均降低9.8%~40.4%;不同处理均使番茄开花数,结果数与产量增加。试验表明:无论在什么时期增施CO_2,都可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与产量,尤其是整个时期加富CO_2使番茄果实生长最好。但各项指标与在结果期增施CO_2相比差异不显著,苗期加富CO_2比不加富CO_2果实品质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弱光区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措施,以番茄品种心里红为试验材料,在椰糠栽培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同施肥水平(T1、T2和T3)、顶补光(T4)和单杆整枝(T5),研究水肥管理、补光措施、整枝方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的单穗果质量在不同施肥处理(T1、T2和T3)下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在常规施用范围内变化不影响番茄产量,但适宜的低施氮量时果实的糖酸比更大,口感更佳;T4、T5处理与CK处理相比番茄品质无显著差异,但T4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7.39 kg·m-2)显著高于CK处理(6.93 kg·m-2),说明补光能有效地提高番茄产量。综上所述,补光是弱光区栽培提高番茄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氮肥基追比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基质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罗拉为试材,设置9个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基追比)处理,研究氮肥基追比对番茄品质、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结果期施氮量的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3处理(氮肥基施、苗期追施、结果期追施比为15%、0、85%)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最高,分别为14.14μmol·m~(-2)·s~(-1)、11 008 kg·(667 m~2)~(-1),较对照(氮肥基施、苗期追施、结果期追施比为0、0、100%)分别提高17.15%、21.75%;番茄果实VC、番茄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随结果期施氮量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3和T4处理糖酸比分别为8.76、8.14,口感较佳。T3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基质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均较高。综上,合理的氮肥基追比可显著提高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以T3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生产的补光技术,通过对马铃薯进行CK(未补光)、T1(揭帘前补光4 h)、T2(盖帘后补光4 h)处理的试验,研究不同时段补光对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未补光处理,T1、T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株高、茎粗、块茎产量及淀粉含量,且T1处理下块...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CO2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月光、合作903为试材,在CO2浓度为1 000 μmol·mol-1的条件下,研究了高浓度CO2对番茄生长量、干物质分配、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显著抑制番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的增长;有利于干物质向果实分配,减少了向茎、叶的分配;显著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净光合速率在处理前期显著提高,中期适应,后期再次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浓度钙和EBR复合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鑫研夏宝品种为试材,采用土培法,设置外源钙(CaCl_2)和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复合喷施处理,测定番茄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外源Ca、EBR单独或混合喷施均可促进番茄生长,改善其营养品质。与对照相比,外源喷施EBR和钙均可不同程度增加果实生物量和番茄红素、游离氨基酸、钙元素含量及糖酸比;其中,20 mmol·L~(-1)Ca+0.1μmol·L~(-1)EBR处理下番茄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91.31%、100.16%和196.91%,钙元素含量达141.75 mg·kg~(-1),较对照显著提高143.98%。综上所述,外源喷施Ca和EBR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果实生长,促进果实对钙素的吸收利用,改善果实品质,且以20 mmol·L~(-1)Ca和0.1μmol·L~(-1)EBR复合喷施处理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0.
以番茄品种丰收为试材,在封闭式循环无土栽培系统下研究锌肥和钾肥对番茄植株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锌肥、钾肥均能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提高番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番茄果实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均增加,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其中钾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高于锌肥,锌肥和钾肥同施的效果优于单独施用。  相似文献   

11.
以方形椒“曼迪”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环境中低温下增施CO2对辣椒形态、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辣椒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单独增施CO2,辣椒长势最好,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辣椒单果质量及总产量均达到最大。2)单独低温处理,辣椒长势最差,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显著降低。3)与单独低温处理相比,低温下增施CO2处理明显改善辣椒长势,辣椒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低温下增施CO2处理可缓解低温对辣椒的生长胁迫,有利于辣椒生长,增加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品种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温光条件下正常施钾(6mmol·L~(-1))为对照,研究了亚适宜温度〔(15~18)℃/(10~12)℃,昼/夜〕和光照强度(165~300μmol·m~(-2)·s~(-1))下正常施钾(6mmol·L~(-1))、增施0.5倍(9mmol·L~(-1))、1.0倍(12mmol·L~(-1))、1.5倍(15mmol·L~(-1))钾肥等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适宜温光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株高、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而亚适宜温光环境下增施适量钾肥处理显著增加了质膜H+-ATPase活性及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黄瓜根、茎、叶的K含量也逐渐增加,在增施1.5倍钾肥后,根、茎、叶中的含钾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3.53%、37.89%、16.77%,但Ca和Mg的含量比对照显著下降。综合比较,亚适宜温光环境下适量增施钾肥对黄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增施1.0倍钾肥用量,即钾离子浓度为12mmol·L~(-1)时黄瓜幼苗长势最佳,过量(15mmol·L~(-1))增施钾肥反而抑制黄瓜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纳米SiO_2(0、100、300、500 mg·L~(-1))对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浓度纳米SiO_2处理下草莓的光合-光响应、CO_2响应曲线和果实品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促进草莓最大净光合速率(An_(max))和光合能力(Pn_(max))的提高,使光补偿点(LCP)、CO_2补偿点(CCP)和光呼吸速率降低,初始羧化效率(α)和CO_2饱和点(CSP)上升,增强草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中300 mg·L~(-1)处理对草莓光合的促进作用最好。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Ⅱ、F_v/F_m、qP)均在300 mg·L~(-1)浓度处理下最大,而F_v′/F_m′在100 mg·L~(-1)处理下最大,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浓度的纳米SiO_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300 mg·L~(-1)处理最佳。300 mg·L~(-1)和500 mg·L~(-1)的纳米SiO_2处理显著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适量喷施纳米SiO_2可以增强草莓对光的利用效率,改善光合性能,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佳丽14"番茄品种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开展咸水灌溉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分浓度为0.4、3.4、6.4g·L~(-1),研究不同灌溉水盐分浓度对设施番茄生长、产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分浓度0.4g·L~(-1)处理相比,盐分浓度6.4g·L~(-1)处理番茄叶面积指数、茎干物质量、叶干物质量、茎叶比等生长指标均受到抑制,盐分浓度3.4g·L~(-1)处理番茄的各项指标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各处理番茄产量随着灌溉水盐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盐分浓度3.4g·L~(-1)处理番茄果实品质优于其它处理,盐分浓度6.4g·L~(-1)处理番茄品质指标最低。说明灌溉水中含有适当浓度的盐分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但高浓度灌溉水会对番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并导致果实品质下降。随着灌溉水盐分浓度的增加,番茄产量逐渐下降。因此,在利用咸水灌溉温室作物时,应加强对土壤盐分含量的监测和调控,以免作物根区盐分累积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补光时长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LED植物生长灯(红蓝光比例7∶2)为补光光源,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补光时长(1、2、3 h)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补光2 h和3 h均能明显提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补光3 h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产量,以及果实VC、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产量增加7.0%,每667 m~2利润增加528.9元。综上所述,补光3 h对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杭茄一号’茄子为试材,采用在设施大棚内分别设置紫外补光(UV-B剂量65μW·cm-2,R/B=5∶1)、普通补光(UV-B剂量为0μW·cm-2,R/B=5∶1)和不补光(CK)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补光手段对设施大棚内茄子果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的影响,以期为UV-B在设施茄子结果期栽培补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UV-B补光会对茄子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带来一定抑制作用,其横径与纵径的生长均小于其它处理,最终导致果实的果形指数偏小。同时UV-B补光处理改善了茄子果实的内在营养价值,相比对照(不补光)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总酚等品质含量均显著上升。另外UV-B补光在茄子果实产量和植株抗病性方面也有积极作用,所有处理中UV-B补光下的茄子小区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3.47%。UV-B补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茄子植株的抗性,并有效减轻了茄子病叶和病株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不同CO_2浓度下番茄苗期及果期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中杂105"为试验材料,以钢瓶CO2为碳源,设置700、1 000、1 300μmol/mol3个CO2浓度,对照组为不增施CO2,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O2对苗期及果期番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SPAD值以及开花日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显著提高了叶片的SPAD值,提高净光合速率,提高了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光补偿点,有利于开花节位数的降低以及开花日期的提前。  相似文献   

18.
以低温适应性能较好的"帅椒六号"甜椒为试材,设置(600±50)μL·L~(-1)(T1)与(1 200±50)μL·L~(-1)(T2)2个CO_2加富施肥处理,以不施用CO_2为对照(CK),门椒坐住后测定辣椒叶片光合生理指标SPAD值及Rubisco、RCA活性和耐低温性指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研究了长期加富CO_2对甜椒光合生理和低温适应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季在北方地区甜椒种植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随着气温降低,各处理甜椒净光合速率、叶片SPAD值、叶片Rubisco和RCA活性均呈显著下降趋势。T2处理在处理30d后甜椒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各时段均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较CK分别提高23.65%、37.51%、35.67%、16.86%、16.55%;处理60d后,T2净光合速率在11:00、13:00、15:00和17:00等4个时段均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较CK分别提高33.16%、30.14%、16.97%、24.71%。T2处理在处理30、60d时,甜椒叶片SPAD值均显著高于CK。处理30d和60d,Rubisco活性均表现为T2处理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分别比CK高15.8%、10.9%。RCA活性在处理30、60d均表现为T2处理均显著高于CK,比CK高9.96%、8.56%。不同处理下甜椒叶片SOD、POD和CAT活性表现为T2T1CK,T2处理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不同处理下甜椒叶片丙二醛含量T2处理显著低于T1处理和CK。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T2T1CK,各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上,在秋冬茬日光温室进行1 200μL·L~(-1) CO_2加富施肥可有效增强甜椒光合作用,提高甜椒在低温环境中的适应性,对于甜椒进行越冬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育期营养液钾氮比对日光温室基质培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圣尼斯红果7846"为试材,在日光温室采用复合基质盆栽法,研究了在番茄第1穗果坐果后改变营养液钾氮比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产量和植株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营养液钾氮比,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增幅均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大;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及各部位养分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改善,但产量有所减少。该试验条件下T4处理(K∶N=2.9∶1)下番茄果实品质最好,可用于生产高品质番茄;T2处理(K∶N=2.1∶1)的番茄果实,可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2年生盆栽'沃柑'大苗为试材,测定非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对'沃柑'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田间3年生'沃柑'结果树为试材,测定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对'沃柑'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果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白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沃柑'果实表面温度,环境温度越高降温越明显。非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的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38μmol·m~(-2)·s~(-1)、平均气孔导度为0.075mmol·m~(-2)·s~(-1)、平均胞间CO_2浓度为210.89μmol/mol、平均蒸腾速率为1.28 mmol·m~(-2)·s~(-1),4个光合特性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的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46μmol·m~(-2)·s~(-1)、平均气孔导度为0.118 mmol·m~(-2)·s~(-1)、平均胞间CO_2浓度为259.21μmol/mol、平均蒸腾速率为4.28 mmol·m~(-2)·s~(-1),4个光合特性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在'沃柑'园每公顷产量约57 t的条件下,喷白处理的果实生长发育速度、果实品质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树体整株喷白的处理方式可以在易发生日灼病的'沃柑'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