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有记述的蓟马种类约6000多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400种,蔬菜上发生的蓟马种类有20多种,其中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的西花蓟马对蔬菜造成较大危害。由于蓟马个体小,并具有隐蔽性,肉眼难以观察到,同时繁殖速率快,种群数量大,成、若虫除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外,还传播番茄斑点萎凋病毒等多种病毒病,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甜瓜黄斑病毒(MYSV)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3组特异引物对,通过一系列优化,筛选并获得1组特异引物,建立了MYSV的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62~64℃,45 min内完成对样品的检测,并且能够特异性扩增MYSV,灵敏度为RT-PCR的100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对MYSV病样快速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蓟马已hj经成为我国果树、花卉、蔬菜和粮食作物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蓟马除直接取食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危害外,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引起植物病毒病,使农业生产损失惨重.蓟马传播病毒机制的研究及防控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蓟马传播的瓜菜和其他作物病毒种类(包括一些国内尚未发生的病毒)、寄...  相似文献   

4.
<正>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1925)又称为棕榈蓟马、节瓜蓟马,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小型昆虫,体长仅1 mm左右,主要为害茄子、瓜类、豆类和十字花科蔬菜,该虫不但通过吸吮植物汁液对农作物造成直接危害,还能传播多种病毒,近些年来危害呈上升趋势,且田间抗药性增强,成为温室蔬菜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瓜蓟马起源于东南亚地区,于1925年,  相似文献   

5.
北京昌平春棚西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8):109-114
为了解北京昌平春棚西瓜害虫主要种类及发生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依据。用黄板和田间调查方法对大棚西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进行连续2年调查。结果表明,昌平春棚西瓜主要害虫为瓜蚜、棕榈蓟马和二斑叶螨。西瓜大棚内黄板共诱到7目12科12种昆虫,优势种害虫为棕榈蓟马,2年占比都在73.27%以上。西瓜植株上共调查到4目4科4种昆虫及1种叶螨,优势种害虫为二斑叶螨和无翅瓜蚜,2年占比分别都在69.46%、20.76%以上。黄板诱到的瓜蚜高峰在5月中下旬,其后数量降低。棕榈蓟马从5月上中旬开始数量持续上升,7月上中旬达高峰。植株上的瓜蚜无翅蚜发生量明显高于有翅蚜,无翅蚜5月下旬到6月中旬达高峰;棕榈蓟马主要集中在花内危害,6月上旬后数量上升明显;二斑叶螨则从6月中下旬开始数量急剧上升,两者都在6月下旬—7月上旬达高峰,其后数量有所降低。蚜虫防治关键期应为5—6月,而蓟马和叶螨为6—7月。  相似文献   

6.
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orthotospovirus,MYSV)为番茄斑萎病毒科(Tospoviridae)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于1992年首次发现于日本的甜瓜种植基地。目前,该病毒在世界多个国家及我国多个省份均有报道,对甜瓜和黄瓜等葫芦科作物的生产造成较大威胁。以MYSV的发生和分布、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传播方式和媒介、检测方法以及防控对策为重点,系统综述了MYSV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今后在该病毒致病机制、与寄主互作机制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该病毒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棚蔬菜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地区大棚栽培蔬菜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和天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春茬甜椒在定植30 d内,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但进入开花期,其数量迅速增长,到6月后持续保持在高数量水平。秋茬甜椒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春季,也主要集中在花中取食。西花蓟马的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和花蝽类,以花蝽类昆虫最多,并对西花蓟马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京研迷你2号"黄瓜为试材,以日光温室中烟蓟马和瓜型棉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早春茬黄瓜从定植到拉秧期间2种害虫的发生动态及空间分布,以期为黄瓜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温室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以后,烟蓟马与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开始逐渐上升。烟蓟马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蒂增长,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烟蓟马和瓜型棉蚜在黄瓜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在日光温室内烟蓟马的分布随时间变化明显;而瓜型棉蚜以温室西部种群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寿光黄瓜保护地种植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的黄瓜病叶,采用RT-PCR对其进行检测,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EASY-T1 Simple克隆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显示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05bp,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黄瓜上MYSV寿光分离物与中国三亚的MYSV-Sanya分离物(甜瓜-GQ397254)和中国台湾MYSV-TW(西瓜-FJ386391)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10.
柑橘脉突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灵敏地检测柑橘脉突病毒(Citrus vein enation virus,CVEV),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EVq F4/EVq R4),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CVE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比常规RT-PCR高100倍;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扩增效率101.8%;检测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85%,重复性较好。利用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对柑橘植株进行检测发现,‘代代酸橙’和‘象山红’植株中CVEV分布不均匀,其中根部病毒滴度最高,分别为162.52和45.32拷贝·ng~(-1) RNA,皮及叶部病毒滴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蓟马对柑桔苗木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蓟马属昆虫纲,缨翅目,蓟马科,除塔六点蓟马等少数几种食螨蓟马属为益虫外,其余均为植食性昆虫,且多为杂食性害虫。尤以茄科类、茶、瓜果和水稻等作物受害重。对柑桔的危害日本报道较多,其危害性仅次于柑桔红蜘蛛。我国目前报道较少,报道为害柑桔的蓟马有茶黄蓟马、柑桔蓟马、温室蓟马、中华蓟马、日本蓟马、花蓟马、橙黄蓟马、蓝黄蓟马、褐条网纹蓟马、茶带蓟马、褐带蓟马和稻管蓟马等多种。除花蓟马、日本蓟马、橙黄蓟马和茶带蓟马主要取食柑桔花外,其余均取食嫩芽、嫩叶和果实。  相似文献   

12.
粘虫板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对温室蓟马诱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蓟马为试材,采用黄色和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的方法,研究黄板、蓝板在一天不同时段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对蓟马诱杀作用和黄板、蓝板悬挂高度在20、0、-20、-40、-60cm对蓟马诱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悬挂时间,黄板和蓝板均在一天的16:00时对蓟马有最好的诱杀效果。诱杀比例分析结果表明,蓝板诱杀蓟马高于黄板的诱杀,说明蓟马对蓝板的趋性高于黄板。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和蓝板悬挂高度均在20cm处诱杀蓟马的效果最好,越往下诱杀蓟马的效果越低,这可能与蓟马的取食习性有关。在生产中,科学地选择粘虫板类型和粘虫板的悬挂高度可有效控制蓟马成虫的数量,为蓟马的非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温室蓟马发生初期悬挂粘虫板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达到控制蓟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蓟马主要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等新嫩组织,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多种农作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蓟马虫体小、隐蔽性强、爬行迅速和善飞等特点,一般杀虫剂难以直接触杀虫体,加之农户长期加大药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蓟马,导致蓟马抗药性不断增强,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多种农药交替使用进行防治。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经过大量的室内生物测定,研制出了防治蓟马较理想的新型复配杀虫剂——16%多杀菌素·吡虫啉悬浮剂,可解决农业生产上蓟马难防治的问题。为明确16%多杀·吡虫啉悬浮剂对豆角蓟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2018年笔者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番茄斑萎病毒病在寄主植物之间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蓟马媒介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自行复制增殖,提高了病毒的传播效率。目前已报道至少有9种蓟马传播此病毒,其中西花蓟马是最重要的传毒介体。同时,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易引起发病,田间杂草丛生地块发病重。  相似文献   

15.
蓟马(thrips)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总称,有7 400 多种,其中约有1% 的种类可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西花蓟马〔Frankl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花蓟马〔F. intonsa(Trybom)〕、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和烟蓟马〔T. tabaci(Lindeman)〕等是世界性园艺作物上的重要害虫。蓟马类害虫为锉吸式口器害虫,主要为害辣椒、黄瓜、豆类、番茄等蔬菜及玫瑰、桃、杏、石竹、红掌等园艺作物,若虫和成虫均可取食植物叶片、花器、果实、嫩枝甚至果荚,造成叶片破损、皱缩扭曲,甚至黄化、干枯、枯萎,花器出现白色斑点或变成褐色,果实受害多留下创痕,甚至造成疮疤,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果实和花卉的商品和观赏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蓟马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蓟马本身的危害,目前尚无有效的防除办法。例如西花蓟马、烟蓟马等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列全世界10 种危害性最大的植物病毒的第2 位,曾在美国夏威夷、巴西、意大利和南非大流行,导致番茄、莴苣等作物近乎绝产。近年来的田间调查显示,蓟马类害虫的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对保护地栽培的园艺作物构成巨大威胁。2010年震惊全国的海南“豇豆事件”,就是由于菜农使用高毒农药防治蓟马所致,如何有效防治蓟马已成为我国园艺作物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甜瓜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在大棚、温室里必须具备3个条件:易感病的甜瓜植株;一定数量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1致病因素1.1易感病植株:病原物的存在是发病的先决条件,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这些病菌都有附着或寄生虫在一定物体上,待条件适宜时经过一定途径传播到植株上。其传播途径有:①种子带菌。种子带菌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方式。如甜瓜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河南省番茄主产区是否受到烟粉虱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侵染型褪绿病毒的复合侵染,采集叶片边缘卷曲、叶片皱缩、叶脉间黄化褪绿、植株矮化的疑似烟粉虱传播的3种病毒病的番茄植株样品,分别用TYLCV、ToCV和TICV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TYLCV和ToCV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得到约780 bp和460 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该条带与TYLCV和ToCV阳性对照大小一致,且与这2种病毒郑州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TICV特异性引物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说明河南主栽区番茄受到烟粉虱传播的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8.
棕黄蓟马(棕榈蓟马、节瓜蓟马)是节瓜、冬瓜、苦瓜、西瓜和茄子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若虫锉吸植株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使嫩芽、嫩叶卷缩,心叶不能张开,生长点皱缩变黑.幼果受害后,茸毛变黑,表皮为锈褐色,生长畸形,严重时造成落果.  相似文献   

19.
以感染不同种类和数量病毒的富嘎、维纳斯黄金、新2001富士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分别采用热处理(36℃)和热处理结合化学处理(36℃+25μg/mL病毒醚)脱毒。处理过程中,维纳斯黄金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富嘎耐热性较差,处理结束时,新2001富士2组脱毒处理植株株高和增殖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植株。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分析发现,维纳斯黄金平均成活率最高,为83.2%,富嘎和新2001富士的差别不大,分别为64.0%和59.2%。采用RT-PCR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富嘎、维纳斯黄金的脱毒率较高,分别为94.7%、88.9%;新2001富士的较低,为46.2%;ACLSV、ASGV和ASPV的平均脱除率分别为56.1%、41.0%和63.9%。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病毒的脱除效率发现,苹果病毒的脱除效率与病毒的数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与病毒的种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又名节瓜蓟马、瓜蓟马、棕黄蓟马、南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192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于烟草上首次发现,目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北部、美洲、澳大利亚和许多太平洋岛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