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有机营养肥料对设施连作番茄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地区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研究了氨基酸肥、腐植酸肥、生物炭肥等有机营养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有机肥和有机肥+生物炭肥3 t·(667 m~2)~(-1),单一腐植酸肥和腐植酸肥+氨基酸肥均能较好地改善土壤酸碱度;腐植酸肥施用后,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腐植酸肥均能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腐植酸肥+氨基酸肥处理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单独施加腐植酸肥,真菌与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有机肥1 t·(667 m~2)~(-1)+生物炭肥6 t·(667 m~2)~(-1)处理番茄产量最高。综上,腐植酸肥0.4 t·(667m~2)~(-1)+氨基酸肥0.03 t·(667 m~2)~(-1)、腐植酸肥0.4 t·(667 m~2)~(-1)+氨基酸肥0.03 t·(667 m~2)~(-1)+生物炭肥3 t·(667 m~2)~(-1)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番茄产量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辽园多丽"番茄种植土壤为试材,利用日光温室微区试验,设置蚓粪(VM)替代化肥(CF)6种不同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100CF和75CF处理为对比,采用修正后的Hedley磷分级方法对土壤磷进行分组,研究不同用量蚓粪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磷素组分和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100CF处理相比较,75CF+25VM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总磷含量,提高17.7%。75CF+25VM、100VM处理在提高Resin-P含量上效果相当,分别提高14.9%、16.9%;75CF+25VM处理在提高NaHCO_3-Pi含量上表现突出,提高58.9%;各处理对NaOH-Pi含量的影响趋势和NaHCO_3-Pi大体相同。各处理均降低了DHCl-Pi含量,其中75CF+25VM处理降低幅度最小,降低3.38%;2)与100CF处理相比较,各处理均降低了NaHCO_3-Po、NaOH-Po 2种形态有机磷含量,其中100VM处理NaHCO_3-Po含量降低幅度最小,降低17.8%;75CF+25VM、100VM处理NaOH-Po含量差异不显著。Residual-P含量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不显著。3)与100CF处理相比较,75CF+25VM处理使番茄平均增产为25.7%。综上所述,75CF+25VM处理更有利于提高设施土壤总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并促进有机磷向无机磷的形态转化,提高了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率。75CF+25VM处理番茄产量远高于其它处理也验证了以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以盆栽M9T337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了盆土生物炭添加量0、15、30、60 g/kg分别对苹果幼苗生长、磷素吸收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M9T337植株根、茎、叶生物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最高。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植株磷积累量最大,较对照(0 g/kg)提高了24.61%;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也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24%和28.37%。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磷肥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降低了磷损失,其中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效果最显著,磷肥利用率比对照提高了24.61%,损失率降低了35.70%。综上,适量生物炭显著促进了M9T337苹果幼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提高了磷利用效率,减少了磷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有机肥与生物炭对设施菜地种植及环境效应的影响,利用设施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田间小区进行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化肥单施和配施及添加生物炭对青菜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和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且添加生物炭的处理(T6),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可溶性盐含量分别降低了44.22%、25.19%、12.82%、41.97%;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分别增加了15.35%和7.16%;青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5.35%、8.13%;增产1.46%。有机无机肥配施且添加生物炭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化肥用量,促进青菜地上部磷钾养分的累积,提高青菜产量,改善青菜品质;同时减轻了设施菜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加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孔隙度。  相似文献   

5.
余高  陈芬  王海 《北方园艺》2023,(14):79-86
以“施太1号”太子参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100%NPK化肥(T1)、70%NPK化肥+1 350 kg·hm-2生物有机肥(T2),50%NPK化肥+2 250 kg·hm-2生物有机肥(T3),30%NPK化肥+3 15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单施4 5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共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太子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太子参化肥科学减量、有机肥合理配施和贵州省中药材太子参产业高产高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T5处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17.13%~74.26%和16.69%~78.08%,且达到显著水平。T3处理太子参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T3、T4、T5处理间太子参折干率和可溶性浸出物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6.
李妍  石岩  项娟  李冰  冯磊 《北方园艺》2023,(12):15-22
以速生“绿秀”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空白对照(T1)、常规施肥(T2)、化肥优化施肥(T3)、替代15%有机无机配施(T4)、替代30%有机无机配施(T5)、替代15%氮(T6)、替代30%氮(T7)、替代30%磷(T8)、替代60%磷(T9)共9个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潮土性状、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有机肥替代量。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对照相比,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8.80%,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90.48%;土壤容重和水溶性盐分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除T8外,土壤的pH均高于化学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氮、磷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化学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83%、165.48%、59.30%,有机肥替代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速效钾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产...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苹果园磷素投入调查及磷环境负荷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山东省苹果园土壤基础地力调查、农户肥料投入量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磷盈余法从区域角度分析了山东省胶东、鲁中南和鲁西南苹果产区果园生产体系中土壤磷素输入输出特点、磷养分盈余和土壤磷环境负荷风险。结果表明,山东省苹果园磷肥平均投入量(P_2O_5,下同)为676.17kg·hm~(-2),其中无机化肥投入的磷为477.36 kg·hm~(-2),占总投入的比例高达70.60%。不同产区间磷素投入存在显著差异,磷投入量以胶东苹果产区最高,为776.52 kg·hm~(-2),其中无机化肥带入的磷占总投入的69.14%,为3个产区最低;鲁西南苹果产区磷投入量最低,为348.90 kg·hm~(-2),但无机化肥带入的磷占总投入的比例最高(82.95%)。山东省97.82%的苹果园磷素处于盈余状态,平均盈余量为407.45 kg·hm~(-2),其中胶东苹果产区最高(615.62 kg·hm~(-2))、鲁中南苹果产区次之(342.81 kg·hm~(-2)),鲁西南苹果产区最低(263.92 kg·hm~(-2))。胶东、鲁中南和鲁西南苹果产区苹果园土壤Olsen-P含量高于风险阈值(50mg·kg~(-1))的样本比例分别为67.34%、40.51%和19.13%。整体来看,山东苹果园土壤Olsen-P含量超过风险阈值的样本比例高达56.69%,高于临界值的样本土壤Olsen-P平均含量为108.34 mg·kg~(-1),是土壤磷淋失环境风险临界值的2.17倍。  相似文献   

8.
以适宜宁夏栽植的"黄莺1号"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以常规生物有机肥(CK)为对照,设置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基肥+腐殖酸(T1)、基肥+腐殖酸+豆饼(T2)、基肥+腐殖酸+豆饼+熟豆粉(T3)、基肥+腐殖酸+豆饼+熟豆粉+甜菊糖(T4)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物料配比对番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有效提高樱桃番茄品质及有效改良土壤环境的有机物料配比。结果表明:相对CK,T1和T3处理株高的相对生长率显著提高,T2和T4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数相对生长率;相对CK,各有机物料添加处理均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实糖酸比;相对CK,T1、T2、T3处理显著增加土壤EC,各有机物料添加处理土壤全氮含量,碳氮比无显著差异,T3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T1和T3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22.36%和19.61%,T4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57.98%;相对CK,T1和T4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T2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综合得分为T3>T1>T4>CK>T2,即基肥+腐殖酸+豆饼+熟豆粉=5∶2∶5+5 kg·m^-3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正> 1 试验材料与设计本试验在福建省长乐县金峰镇仙高村进行.供试土壤为乌棣田土,西瓜品种为‘多利新红宝’.栽培管理与一般生产田相同。试验设6种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1)6叶期(6月5日)喷0.03%稀土(下称喷1次稀土).(2)6叶期喷0.03%稀土+幼瓜膨大期(7月4日)喷0.06%稀土(下称喷2次稀土).(3)6叶期喷0.03%稀土+雄花盛开期(6月22日)、幼瓜膨大期各喷1次0.06%稀土(下称喷3次稀土).(4)6叶期、幼瓜膨大期各喷1次1ppm 三十烷醇.  相似文献   

10.
以柑橘砧木枳(Poncirus trifoliata)为研究植株,以华南红壤柑橘园分离出的1株解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PSB)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Y8为研究菌株,通过盆栽试验探究PSB Y8对枳生长以及土壤磷素、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解磷机制。结果表明:接种PSB Y8极显著增加了枳的生物量以及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了土壤中与磷活化相关的碱性磷酸酶编码基因pho D的丰度,极显著增加了葡萄糖酸编码基因gcd的丰度;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无机磷中Al-P的含量,显著增加了有机磷总含量和MLPo含量,影响了土壤中不同磷素的转化。综上,PSB Y8的解磷机制可以归纳为其通过上调磷酸酶相关功能基因pho D的丰度,增加土壤磷酸酶活性,从而影响土壤磷素组分的转化,增加土壤有机磷和MLPo的含量,可能促进枳对磷素的吸收,进而增加枳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董璐  王立新 《北方园艺》2023,(17):61-69
以万寿菊“安提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设置生物炭(BC)、生物炭+胶质芽孢杆菌(BJZ)、生物炭+侧孢芽孢杆菌(BCB)、生物炭+贝莱斯芽孢杆菌(BLS),以不施生物炭+不施菌剂处理为对照(CK),探索了生物炭与不同芽孢杆菌菌剂配施对万寿菊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期为芽孢杆菌和生物炭用于培育万寿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相关生物炭处理(BC、BJZ、BCB、BLS)均提高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性能(CEC)、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溶解性有机碳、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及土壤酶活性(亚硝酸还原酶、脲酶、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各处理整体表现为CK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适宜安全利用类耕地辣椒镉(Cd)安全生产的碳基复混肥,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形态氮肥配施,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铵态氮+生物炭、硝态氮+生物炭,对辣椒产量、品质、Cd吸收转运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生物炭处理果实产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辣椒果实鲜质量比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和铵态氮+生物炭处理分别提高了36.07%和130.15%,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39%和11.5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且低于中国食品安全限值(0.05 mg·kg-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Cd从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铵态氮+生物炭处理。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较其他两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可利用部位(根、茎、叶)Cd累积量。综上,硝态氮与生物炭配施能够实现辣椒产量与维生素C增加,果实Cd安全生产,推荐生物炭与硝态氮作为制备碳基功能型复混肥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拉林露天菜田黑土为对象,对比分析常规水肥(WF)、减肥处理(W80%F)、减水处理(80%WF)、减水减肥配施秸秆处理(80%W80%F+S)下的土壤磷转化的变化,以期探究减水减肥处理下露天菜田土壤磷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土壤全磷、有效磷垂直变化特征明显,呈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且0~20 cm土层中的全磷、有效磷含量均高于其它土层,减水减肥配施秸秆处理显著降低了深层土中的有效磷含量(P<0.05),降低幅度为57.0%,抑制了磷向深层土移动。随着白菜生育的延长,减肥、常规水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不断升高;而减水、减水减肥配施秸秆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不断下降;减水、减肥、常规水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白菜生长的中后期达到最高后又缓慢下降。认为减水减肥配秸秆处理可减少土壤磷素淋溶的风险,降低淋溶液中全磷的含量,是对环境影响风险最小的可行水肥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黄瓜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以土壤添加不同梯度量(5、10、20、40、60t·hm-2)生物炭为处理,以温室土壤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CK),研究不同梯度量生物炭对黄瓜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20~40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土壤经一定量生物炭处理后,在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可不同程度提高黄瓜根际20~40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并且在结果盛期作用最为显著;20t·hm~(-2)生物炭量处理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在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均显著提高黄瓜20~40cm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活性。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能改变黄瓜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为生物炭在黄瓜生产应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营养平衡调节对缓解大蒜连作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为试材,为缓解中牟大蒜连作障碍,试验从调节土壤营养平衡的农艺措施入手,研究了常规施肥作对照(CK)、常规施肥+抗重茬剂(T1处理)、常规施肥+硫酸锌22.5kg/hm2+钼酸铵0.45kg/hm2(T2处理)、常规施肥+腐植酸900kg/hm2(T3处理)、常规施肥+石膏300kg/hm2(T4处理)对缓解大蒜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解连作障碍效果最好的是T3处理,与CK相比大蒜产量提高了10.36%,达到显著水平;土壤pH值为8.32,有机质含量达到1.69%,钼、锌、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也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下降,使三大菌群的比例更为合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植株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16.
炭基肥连续两年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试材,基于等养分供给,设置化肥(T1)、炭基肥(T2)、炭基肥化肥配施(T3)、缓释肥(T4)、有机肥化肥配施(T5)5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化学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结构性状改良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比化肥,炭基肥化肥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WSA>0.25 mm)75.7%和64.4%;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18.6%、过氧化氢酶活性5.3%、脲酶活性59.4%,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具有和有机肥化肥配施相同的效果。综上所述,炭基肥化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改善灰钙土物理、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东坡 《蔬菜》2020,(9):32-39
为解决因常年不合理灌溉和施肥等造成的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开发了以专利土壤改良技术和生物菌肥为基础的"双核"土壤改良技术。以黄瓜为例,设置了5个处理(CK:不施生物菌肥和调理剂;T1:1 500 kg/hm~2生物菌肥;T2:1 500 kg/hm~2生物菌肥+750 kg/hm~2调理剂;T3:1 500 kg/hm~2生物菌肥+1 500 kg/hm~2调理剂;T4:1 500 kg/hm~2生物菌肥+2 250 kg/hm~2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处理T4效果最优,黄瓜总产量达到125.76 t/hm~2,较CK增加31.0%;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分别增加22.4%和12.6%,可滴定酸含量、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11.2%和15.4%;耕层土壤容重、pH值、EC值、全盐量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机质、有效钾、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耕地质量、减量施用化学肥料,开展了腐植酸应用田间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T1常规施肥、T2常规施肥+600 k g/h m2腐植酸、T3常规施肥+1200 k g/h m2腐植酸、T4常规施肥+1800 k g/h m2腐植酸,研究了不同用量腐植酸对河西走廊灌漠土理化性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漠土耕层中施入腐植酸后,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p H值降低0.27%~0.69%,容重降低3.5%~6.9%,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3.3%~4.7%、8.6%~23.7%、7.6%~21.1%、15.9%~36.5%,洋葱增产3.5%~5.3%;施入不同量的腐植酸,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有效铅、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镉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7.7%~18.5%、4.4%~13.7%、39.5%~44.7%、17.1%~35.8%.可根据不同土壤特点和腐植酸特性,制定相应合理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荠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解决因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问题。采取有机氮(生物有机肥中氮)等量替代化肥氮(复合肥),不设磷和钾等量替代处理。共设6个处理:100%复合肥900 kg·hm-2(CK),有机氮替代化肥氮20%(T1)、40%(T2)、60%(T3)、80%(T4)、100%(T5)。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荠菜采收后土壤有机质不断增加,而氮、磷、钾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先增加后减少,综合评价T1、T2、T3、T4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酶活性,T2处理综合效果最佳。同时,T1、T2、T3、T4处理荠菜产量比CK增加2.21%~22.11%,T2处理产量最高,达19 920.0 kg·hm-2,且提升品质综合效果最好。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荠菜产量、提升品质,生物有机肥氮替代40%化肥氮为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采用生物模拟方法,以外源添加镉的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骨炭粉、生物炭、纳米腐殖质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和对小白菜富集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骨炭粉、生物炭和纳米腐殖质总添加量为2%、5%,配施比例为1∶5∶2时,钝化效果最为显著。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12.72%~15.73%,更易使Cd形态从弱酸提取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土壤pH值显著升高0.22~0.34个单位,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增长15.28%~23.73%,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显著升高,增幅分别为23.21%~52.98%、57.75%~67.75%。添加量为5%时,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降低14.67%;总添加量为2%时,小白菜根部Cd含量显著降低14.47%。(2)其他处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钝化效果。总添加量为5%,配施比例为1∶2∶2时,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了10.93%。总添加量为2%、5%,配施比例为1∶5∶5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7.49%~7.56%。(3)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的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