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带捕集阱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凯特、金太阳和魁金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在3个杏品种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香气成分56种,主要为醇类和酯类。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香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均以酯类为主。魁金杏的香气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金太阳、凯特。3个品种的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已酯、2-甲基丙酸己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丁酸乙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癸醛是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3个品种百香果果汁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3个品种百香果果汁中共分离出9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25种,各品种均以酯类、醇类、醛类、烯类、酮类化合物为主,但各品种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黄金果"果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特有挥发性物质最多,"台农"果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特有的挥发性成分最少。酯类是百香果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但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中的主要呈味物质不同,"黄金果"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台农"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紫果1号"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3.
梁艳英  张莉  王华 《北方园艺》2012,(20):13-17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树挂期"户太9号"葡萄果实进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户太9号"葡萄果实共检测到5类97种香气化合物,分别为7种醛类物质,16种酮类物质,12种酸类物质,15种醇类物质,24种酯类物质,13种烃类物质以及10种杂环化合物。随着树挂期的延长,果实香气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由醛类、酮类转化为酯类物质,最终呈现出了以酯类物质为主的热带水果的甜香,带有部分醇类物质散发出来的青香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地区主栽酿酒葡萄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果实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探究不同的酿酒品种香气化合物和香气特征之间的差异,以期为地区酿酒葡萄品种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5个酿酒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到89种香气化合物,其中"西拉"果实中检测到香气化合物种类最多,在"美乐"果实中检测到30种酯类物质,且总含量最高;在"赤霞珠"葡萄果实中烯烃类香气物质含量占比为51.55%.5个酿酒葡萄中"美乐"葡萄果实中水果香OAVs(气味活性值)值最高,"赤霞珠"葡萄花香OAVs值显著高于其它4个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7.52%,其中"美乐""品丽珠""西拉"是以具有花果香为主香气的品种,"马瑟兰"葡萄中含有较高的奶酪香物质.前3个主成分得分表明果实中特征香气含量为"西拉">"美乐">"马瑟兰">"赤霞珠">"品丽珠".  相似文献   

5.
采用‘香白杏’原汁发酵杏原酒,分别检测了杏原汁和杏原酒的香气成分。经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杏原汁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80种,总含量为460.12μg/L,杏原酒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93种,总含量为1 555.13μg/L;酯类和醇类物质为杏原汁和杏原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以杏原汁发酵的杏原酒保留了57种原有香气成分,并且60%挥发性物质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发酵后新增挥发性物质38种,极大地丰富了杏原酒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品质差异较大的山农黄金1号、Sweet delight(美国)和Takami(日本)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和相对含量不同。山农黄金1号、Sweet delight和Takami果实成熟过程中共分离出15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类、醛类和醇类等化合物。山农黄金1号甜瓜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近成熟时醇类、醛类物质含量急剧降低,酯类物质含量迅速升高;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酯类物质为主。Sweet delight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醇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醇类物质含量逐渐降低,醛类、酯类物质含量逐渐升高;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物质为主。Takami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醇类、醛类物质为主;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酯类、醛类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7.
不同薄皮甜瓜品种成熟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薄皮甜瓜品种类群成熟果实中芳香物质主要构成成分的异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甜瓜果实中的芳香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仪(GC-FID)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5大类群薄皮甜瓜代表品种玉美人、龙甜3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果实成熟时香气以酯类物质为主,同时含有少量醛类、酮类、醇类、酸及其他物质。其中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和乙酸苯甲酯是各品种果实中共有的酯类,其相对含量在不同品种中占总芳香成分的49.71%~84.95%。同时,各品种甜瓜均含有特有酯类。对这4种酯类物质的定量分析表明,乙酸乙酯在各品种中含量均为最高,龙甜3号和香沙蜜果实中4种酯类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品种。各香气成分种类、含量和相互之间构成比例的差异是导致薄皮甜瓜果实风味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9个燕山板栗品种为材料,分析燕山板栗在成熟时的果实香气构成特点及品种间差异,探索影响板栗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育种和贮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板栗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个品种共检测到36种化合物,其中酚类物质7种,醇类、烷烃类和酯类物质各5种,酸类4种,酚类3种,醚类和酮类物质各1种,其他物质5种,9个品种都是以醛类物质为主。确定了每个品种主要香气物质,9个燕山板栗品种的特征香气成分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燕山板栗成熟时的特征香气物质以醛类为主,然后是醇类和酯类。癸醛是9个品种都含有的香气物质,而且相对含量均较高。9个燕山板栗品种成熟时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是癸醛、壬醛、棕榈酸甲酯和肉豆蔻酸异丙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品种(系)橄榄果实香气成分特征及差异,为橄榄的果实香气品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个不同品种(系)橄榄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品种(系)橄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鼻实验可以将11个品种(系)橄榄进行区分,说明参试11个品种(系)橄榄香气特征存在差异。HS-SPME-GC-MS实验结果表明,11个不同品种(系)橄榄共检测出57个挥发性物质成分,其中有23个挥发性物质是不同品种(系)橄榄主要差异物质。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进一步筛选出α-蒎烯、石竹烯、α-石竹烯等香气物质,这些化合物可能是构成橄榄果实香气特征差异的主要香气活性物质;可以将不同橄榄产区11个橄榄品种(系)分为两类,即以平阳1号、平阳3号等为代表的木香型品种(系),以梅埔2号、刘族本等为代表的清香型品种(系)。【结论】烯萜类化合物为橄榄主要香气物质,11个不同品种(系)橄榄香气成分与含量均存在差异,经过OAV分析,α-蒎烯和石竹烯等为主要特征香气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9,(8):229-230
<正>目的与意义:薄皮甜瓜可以作为研究果实成熟特性尤其是香气特性的模式植物。甜瓜成熟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大量的酯类物质,这些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与甜瓜品种密切相关。香气浓郁的甜瓜通常含有大量直链和支链酯类,其中直链酯类是薄皮甜瓜的主要香气物质。植物中直链酯类主要通过脂肪酸途径进行,脂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山刺番荔枝青果期、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进行挥发性气体的鉴定,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刺番荔枝各个阶段果实中共检测出16种相对含量超过1%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醇类和酸类。其中青果期挥发性物质以(E)-2-己烯醛为主,转白期挥发性物质以辛酸甲酯为主,在成熟期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梨醇酯。果实发育过程中,酯类挥发性物质逐渐增加。对果实挥发性物质的香韵进行分析,发现青果期果实中包含14种香型,其中青香荷载较大;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中分别包含23种香型和21种香型,果香荷载最大。【结论】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挥发性物质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有较大的变化。随着果实成熟,香韵明显增多,由青香型向果香型转变。转白期香型种类最多,香韵特征最明显,是食用或精油提取的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山刺番荔枝青果期、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进行挥发性气体的鉴定,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刺番荔枝各个阶段果实中共检测出16种相对含量超过1%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醇类和酸类。其中青果期挥发性物质以(E)-2-己烯醛为主,转白期挥发性物质以辛酸甲酯为主,在成熟期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梨醇酯。果实发育过程中,酯类挥发性物质逐渐增加。对果实挥发性物质的香韵进行分析,发现青果期果实中包含14种香型,其中青香荷载较大;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中分别包含23种香型和21种香型,果香荷载最大。【结论】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挥发性物质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有较大的变化。随着果实成熟,香韵明显增多,由青香型向果香型转变。转白期香型种类最多,香韵特征最明显,是食用或精油提取的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13.
南疆栽培杏风味物质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气—质联用(GC - MS) 及毛细管电泳(CE) 技术对30个南疆栽培杏品种风味物质组分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与4个华北栽培杏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①在参试的30个南疆杏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及杂环类等9类213种成分, 各品种挥发性化合物成分种类数、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及其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离比率与含量等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②南疆杏醇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华北杏, 但酯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低于华北杏; ③参试南疆杏果糖、葡萄糖与蔗糖以及苹果酸与柠檬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9%以上, 变异幅度广; ④南疆杏总糖含量(146.58 mg·g- 1 ) 是华北杏品种(65.73 mg·g- 1 ) 的2.23倍, 果糖平均含量(32.36 mg·g- 1 ) 是华北杏品种(4.12 mg·g- 1 ) 的7.85倍; 南疆杏属于苹果酸/柠檬酸优势型。  相似文献   

14.
9个菠萝蜜品系香气成分及特征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系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方法】以9个菠萝蜜品系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9个菠萝蜜品系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30种,其中含有71种酯、16种醇、19种醛、8种酮、3种酸、6种烃类和7种其他物质。9个品系都是以酯类物质为主,醇类物质次之,酸类物质最少;采用聚类分析将‘海大2号’‘20号’‘四季’‘28号’‘45号’‘红肉327’‘305’和‘湿苞’8个品系聚为一类,‘92号’单独为一类;9个菠萝蜜品系的特征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酯类为主,醛类次之;不同品系的香气成分不同,各品系间的亲缘关系也不相同;特征香气存在差异,经过OAV值法分析,异戊醇是9个品系都含有的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5.
番茄果实呈香组分及其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了关于番茄果实呈香组分的组成及其代谢途径的相关资料,以香气活力值大于1为标准,对番茄果实中200多种挥发性组分的香气活力进行排序和筛选,确定顺-3-己烯醛、β-紫罗酮、己醛、β-大马酮、1-戊烯-3-酮、2,3-甲基丁醛、反-2-庚烯醛、苯乙醛、6-甲基-5-庚基-2-酮、顺-3-己烯醇和水杨酸甲酯等11种组分是番茄果实主要呈香成分,分别来源于脂肪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和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进而综述了上述呈香组分在脂肪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和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的形成过程,确定脂肪酸代谢途径是影响番茄果实特征风味的关键过程,其中脂肪氧合酶和乙醇脱氢酶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中对呈香组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蓓蕾’和‘长白山1号’2个品种(系)果实坐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蓝果忍冬果实所包含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烃类和醛类为主。2个品种(系)的蓝果忍冬果实在3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出78种香气成分。随着蓝果忍冬果实成熟,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并检测到2个品种(系)成熟期主要以二丁基羟基甲苯、(E)-2-己烯醛、己醛、α-松油醇、1-丁醇、三甲胺-硼烷、辛烷为主。【结论】蓝果忍冬不同品种(系)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香气成分构成明显不同,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香气成分由以醛类为主,逐渐变化为以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各时期‘长白山1号’比‘蓓蕾’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蓓蕾’和‘长白山1号’2个品种(系)果实坐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蓝果忍冬果实所包含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烃类和醛类为主。2个品种(系)的蓝果忍冬果实在3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出78种香气成分。随着蓝果忍冬果实成熟,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并检测到2个品种(系)成熟期主要以二丁基羟基甲苯、(E)-2-己烯醛、己醛、α-松油醇、1-丁醇、三甲胺-硼烷、辛烷为主。【结论】蓝果忍冬不同品种(系)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香气成分构成明显不同,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香气成分由以醛类为主,逐渐变化为以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各时期‘长白山1号’比‘蓓蕾’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不同采收期对猕猴桃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HS-SPME),提取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不同采收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在10月18日、28日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51种、48种香气成分,占各自总峰面积的97.75%和98.36%.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以酶类、醇类、醛类为主.在两种采收期果实中,除酯类物质呈下降趋势外,醇类、醛类、羧酸类及酮类等香气物质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根域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对苹果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同时筛选出渭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根域水肥一体化最佳施肥量,为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施肥量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处理的香气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共检测出玉华早富苹果挥发性成分31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分为酯类、醛类、醇类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的酸类和其他类物质,其中酯类24种,醛类3种,醇类2种,酸类1种,其他类1种。在苹果果实挥发性成分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下检测到苹果挥发性物质种类差异显著,其中水肥一体化施肥WF2处理果实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共检测到29种,水肥一体化施肥WF1最低,为21种。在香气物质总含量方面,其中常规施肥处理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最高,为2 699.41μg/kg,WF1处理最低,为1 328.10μg/kg。根据6个施肥处理中香气物质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百分数为数据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WF4处理更接近于常规施肥处理,说明其挥发性物质成分与常规施肥处理的相似性更大。WF2处理在减施化肥37.07%的情况下,挥发性物质种...  相似文献   

20.
苹果红色芽变香气组分及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富士、国光与红将军等苹果品种及其红色芽变品系的果实香气成分;进一步研究了国光及其红色芽变品系果实发育期间香气脂肪酸代谢途径相关酶的活性。①从8个参试苹果品种成熟果实中共鉴定出共8类116种香气成分,酯类67种(57.8%),占绝对优势;②红色芽变品系与其对照相比,香气成分种类无规律性变化,但共有组分的含量、特征香气成分的香气值总和、酯类含量及香气总含量等均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③在果实发育末期,红色芽变的脂肪酸代谢途径4个关键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