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日光温室土质梯形截面墙体温度与热流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光温室土质梯形截面墙体热量环境,测定了温室墙体内表面上、中、下3点太阳辐射照度、热通量及3点距墙内表面0.05m和0.30m处2个层次测点的温度。结果表明:墙体表面上、中、下3点太阳辐射和墙内温度由上向下均逐步升高,3点日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别为2.21、2.30、3.08MJ·m~(-2);0.05m处上、中、下3点平均温度分别为2.37、13.83、14.13℃,0.30m处分别为11.13、12.62、13.34℃;3点吸热量也是由上向下依次升高,试验期间3点分别累计吸热85.60、85.80、92.89MJ·m~(-2);墙体上部平均放热量最小,下部次之,中部最大,上、中、下3点放热量分别为76.47、96.88、93.70MJ·m~(-2);墙体吸热和太阳辐射直接相关,也和墙体放热显著相关,墙体放热又与墙内温度相关,因此太阳辐射直接影响到墙体热量环境。试验证实日光温室土质梯形截面墙体不同高度太阳辐射与热环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蓄热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如何提高冬季日光温室的温度,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研究一套应用于日光温室的太阳能蓄热系统,该系统白天将太阳能吸收并转化为水的热量,夜间通过地热管网将热量传递给土壤,进而提高气温。在3种不同气象条件下,根据热量流动规律,计算出太阳能集热器平均效率40.6%;太阳能蓄热系统平均蓄热效率70.9%,保温蓄水池水温升高18.0℃;太阳能蓄热系统的地下平均蓄热量55.6MJ,室内夜间平均气温13.9℃,提高4.4℃;室内-20cm和-40cm土壤温度均维持在19℃,提高3~5℃,表明太阳能蓄热系统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日光温室内气温与地温,为蔬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借助中国农业大学首创的日光温室光环境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不同屋面倾角对日光温室室内光照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日光温室跨度一定,均为8m,屋面倾角从26°增加到32°时,前屋面的平均透光率绝对值增加了0.5%;日光温室在指定时间段内,温室地面、墙面和后屋面的平均辐射照度分别增加了0.3%、10.9%和946%;单位温室长度的温室地面、墙面和后屋面的累计光辐射能量分别增加了0.2%、10.9%和1450%;单位温室长度的累计光辐射总能量增加了7.06MJ,增加率为15.1%,直散光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综合考虑,当温室跨度不变时,屋面倾角可以适当增大2°~4°,达到32°左右,有利于日光温室光照的累积和温室内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利用日光温室提供主动蓄热体参数研究所需的环境条件,测试了不同风速、空气温度以及空气-土壤温度差对主动蓄热体内空气-土壤热交换系统的管道内部温度、进出口温差以及蓄放热能力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主动蓄热体内部管道通风系统的传热效率及优化调控参数。结果表明:同一风速条件下,进出口温差随室内空气温度增加而增加。放热阶段,当进风口以风速0.5~4.0m·s-1运行时,系统放热量随着风速增加而增加,平均放热流量为9.8~73.9 W;蓄热阶段,当进风口以风速0.5~2.0m·s-1运行时,系统蓄热量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平均蓄热流量为21.4~70.2 W,当进风口以风速2.0、4.0m·s-1运行时,平均蓄热流量仅相差2.7 W,性能系数COP相差不大。同一风速条件下,随着室内空气-土壤温度差值不断增大,进出风口温差也不断增加,同时建议白天风机开启蓄热时设定的室内空气温度最少应该比蓄热体内土壤温度高4.5℃。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关岭县地处北纬25°~26°之间,海拔高度在350~1800m之间,地势起伏比较大。关岭境内气候呈立体状,跨越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主要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水热同季。境内12.5%的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累计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9℃,最低气温15.4℃,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5.1~1656.8mm,是全省降水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温室内环境日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温室娃娃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日光温室结构及极端低温条件下内部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内环境日变化曲线比较可知,此种温室结构均介于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之间,但其性能则类似日光温室,且温度方面性能低于日光温室,尤其是最低温时仅为日光温室的30%;比较3种跨度槽式温室内环境可知,12m优于10m,10m优于8m。在最低温度等极限条件(覆盖保温被条件下,短时间段内10℃空气温度0℃,8℃土壤温度3℃)能够满足韭菜等喜凉叶菜周年生产的需要,同时可进行果菜类蔬菜早春或秋延后栽培,填补日光温室和常规拱棚栽培之间的空档,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地下水位低于3m的地区较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陈英 《落叶果树》2015,(3):61-62
云南省华宁县青龙镇辖区总面积433.15km2,人口53279人。地处北纬20°19’02″~20°34’12″,东经102°53’9″~103°6’42″之间。海拔高度1135~2586m,多为红沙壤土和棕红壤土。年均气温16℃,降水量960mm左右。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于核桃的生长。经过近8年的发展,青龙镇已累计种植核桃4413hm2,结果核桃面积854.4hm2,进入盛果期面积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土壤新风系统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可行性,设置了不同风速(5.8、4.6、3.1m·s~(-1))条件,以监测土壤新风系统进出口空气温湿度及不同管道长度的气流温度,并计算了系统的热特性。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部≥50cm深土壤的温度比较恒定,日变化幅度≤0.3℃。在5.8、4.6、3.1m·s~(-1)的流速下,新风经过系统温度分别提高了7.8~8.9、9.8~11.9、6.3~7.8℃;出口空气湿度分别为42.3%~52.0%、35.4%~40.3%、61.6%~83.6%;进出口焓差分别为7.7~9.4、9.9~12.1、9.3~12.5kJ·kg~(-1);运行时段内吸收土壤的热量分别为23 160、23 492、14 884kJ。土壤新风系统可以显著提升新风温度,出口处新风湿度低于室内空气湿度,具有良好的吸热能力,说明土壤新风系统可以用于冬季日光温室空气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乐涛 《食用菌》1998,(6):3-4
鸡公山位于河南南部信阳县境内,东经114°01′~114°06′,北纬31°46′~31°52′。主峰报晓峰,海拔744.4m。年平均气温12.O℃,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20.2℃,年日照时效2364.3h,年平均降雨量1016~1108mm,年平均太阳总辐射4928.70MJ/m~2,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近90%,森林茂密,为大型真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三年来,笔者采集鸡公山真菌标本60多种,现将其中21种简述如下: 1.羊肚菌Morchell esculenta(L.)Pers. 食药用,生竹林边缘和沟下河边上沿。 2.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Vent.)Pets. 食药用,春末夏初生林中潮湿地及河边沼泽地上。 3.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Underw食药用,生阔叶树或针叶冷杉的枯木上。 4.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ut)Sacc. 食用,  相似文献   

10.
液态CO_2对香菇速冻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式流态化液态CO2速冻和缓冻,探讨了在选用不同的筛板、风速和食品层高,以及不同的冻结温度下香菇的流化状态,冻结速率与解冻后冻品汁液流失率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选用开孔率为50%,孔径为5mm的筛板,采用3.0m·s-1~3.5m·s-1循环风速对床层高度为6cm的新鲜香菇进行流态化速冻效果最佳。建议采用-60℃以下温度进行冻结,冻品在-26℃冰箱中贮藏6个月后,解冻时的汁液流失率低于3.3%。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对温室内部光温环境的控制,促进乌鲁木齐日光温室春季蔬菜合理生产,对春季乌鲁木齐典型天气下温室内部、土壤与温室前部、中部、后部不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光照日动态变化、墙体温度以及热流密度动态变化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早春日光温室内部光照条件较好,晴朗天气下12:00~16:00 光照强度最高可达55 554 lx,温度最高可达48 ℃。温室内部光照分布不均,晴天前部光照强度较后部高8 000~12 000 lx,温室距地面150 cm 高度的光照强度平均比50 cm 处高10 000~16 000 lx,呈现距离温室薄膜越近光照越强的特点。从温室跨度方向来看,晴天温室后部温度略高于中部和前部。温室后墙具有保温蓄热的能力,单位面积墙体蓄热量分别为1.97 MJ · m-2,放热量为0.79 MJ · m-2,放热量为蓄热量的40.10%;土壤温度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且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滞后时间也增加。  相似文献   

12.
对新近出现的阴阳结合型温室共用墙体的吸放热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休眠和通风时期,阴面的蓄热明显的低于阳面;露天生长时,阴面的吸热量在日出到8点时显著高于阳面,之后差异逐渐减小,但其吸热量始终小于阳面;不同季节,阴阳面的吸、放热量晴天均大于阴天;阳面在冬季蓄冷(2008年12月)到春季通风降温(2009年2月)期间,在测试的2点中,高度越高,蓄热量越多,散热量越少,其热量损失越小,3月份之后高度越高,蓄热量越少,散热量越多,其热量损失越大;而阴面全年中,均为高度越高,蓄热量越多,而散热量在冬季蓄冷的12月和1月时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少,其热量损失越小;而从春季通风到采收期间,则为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多,热量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 this communication, we hav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t drying processes i.e. flat plate solar collector, open sun and mechanical dryer with the preservative solution of Sodium Benzoate. Loqu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preservative solution and subject to the drying process. Drying kinetics in terms of moisture lost per hour and drying rate, texture and antioxidants retention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dry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drying process h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on the kinetics of loquat fruits with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of (α ≤ 0.05), whereas the preservative solution showed a non-significant effect on texture and antioxidants retention. High moisture lost per hour (5.4%) was recorded in mechanical dryer followed by flat plate solar collector dryer (3.7 %) while minimum (1.8%) was recorded in open sun drying. Good textured dried loquat with optimum hardness (313 g) and stiffness (141 g mm?1) was found in flat plate solar collector dried samples. Similarly more antioxidants (52%) retained in samples dried with hot air using flat plate solar collector followed by the mechanical dryer (47%) while minimum (41%) was recorded in open sun drying. Although mechanical drying is fast, it does not help to maintain a good texture and more antioxidants. From the study, it was concluded that hot air drying using a flat plate solar collector is better for drying process to get valuable dried loquat with good texture and more antioxidants.  相似文献   

14.
山核桃新品种‘亚优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优8号’是从浙江省建德市山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较大,坚果质量5.72 g,纵径25.19 mm,横径22.25 mm,果形指数1.13。出仁率44.8%,果仁含脂肪61.10%,蛋白质65.30 mg · g-1,钾2 820.2 μg · g-1,钙1 275.7 μg · g-1。7年生树平均坚果产量1 291.65 kg · hm-2,早实、丰产,综合性状优。  相似文献   

15.
不同保温被外覆盖对日光温室保温及黄瓜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对温度要求敏感的黄瓜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保温被外覆盖下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地温的变化以及越冬茬黄瓜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温室夜间旬平均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夜间温度的降低幅度,都表现为加厚保温被的保温效果最好,其次是普通保温被+牛皮纸被,普通保温被的保温效果最差;加厚保温被覆盖的温室内,黄瓜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及产量都明显优于其它2个处理。  相似文献   

16.
沈阳地区甜樱桃日光温室主要生态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沈阳地区,目光温室升温后,平均气温可很好的满足甜樱桃大小孢子发育和萌芽的需要,但最低气温仍是偏低,昼夜温差大,是导致日光温室甜樱桃生育期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光温室甜樱桃没有出现花蕾、花朵并有幼果的冻害现象.升温前期地温较低,影响了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应采取提前覆盖地膜等措施提高地温.相对于露地而言,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偏高,光照强度偏低,应注意通风透光,改善日光温室的湿度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温室冬季加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气源热泵配合管道通风的方式对日光温室进行加温处理,测量室内热环境、计算空气源热泵的性能系数(COP)以及与传统燃煤锅炉加温进行节能比较,研究空气源热泵冬季温室的加温效果。结果表明:典型晴天空气源热泵的平均COP 值为1.76,与燃煤锅炉加温相比节能23.4%。采用空气源热泵加温,温室白天平均温度可达23.09 ℃,夜间8.68 ℃,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6.95 ℃和3.99 ℃,增温效果明显;温室白天平均相对湿度为47.45%,夜间为70.02%,比对照温室分别降低18.56、18.75 个百分点,除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封闭式槽培黄瓜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农26"黄瓜为试材,采用封闭式槽培循环供液系统,设定低密度33 330株·hm-2(T1)、中密度49 995株·hm-2(T2)与高密度66 660株·hm-2(T3)3个种植密度处理,通过测定黄瓜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指标,结合叶片显微结构、叶片衰老速度及叶面积指数等分析,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期为黄瓜封闭式无土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黄瓜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及产量增高,而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单株产量降低。与T3处理相比,T2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群体光合速率较高,栅栏组织较为发达,表现了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T2处理果实的果形指数、含水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且T2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3处理提高了黄瓜总产量,但果实单株产量与品质显著低于T1、T2处理。综上,中密度49 995株·hm-2处理的叶片结构较好,植株上下层叶片光合能力强,能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