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我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教学相长。正所谓——开拓不惧远,在教师这个领域,一切教学方法与策略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每天我都在大环境的熏染下摄取着养料。人生的故事有很多,人生的经验也有很多,往往别人的灵魂就会感染我们,我们对他们怀有敬意。但我们不能依附在他们身上,要学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演绎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大多数人也都明白它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每到不同的人生阶段,社会对人的要求和人自身的处世态度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论贫穷富贵和轻壮中老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人有了定位和目标就找到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这是我妈常说的一句话,每当我面临困难及有畏难情绪的时候,我妈就用这句话来鼓励我。很多人有一样的困惑和吐槽,比如在自己的小家乡多么压抑,感觉自己的一生不甘心这样度过,自己的工作多么不满意,不知道该离开还是拔地而起去反击。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你应该怎么选择,人生都是自己的,谁也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21,(22):31-32
如果我们将自律变成了习惯,一切都将变得高效起来. 有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每天会产生超过6万个想法,其中有超过80%的想法是消极的.如果这个研究结果是有意的话,那么,在一个"消极"的海洋里,我们如何保持"初心"?我不由得想起查理斯·斯珀吉翁说过的一句话:"不要提防任何人,只提防你自己;我们最大的敌人就在我们心中."史蒂文·弗蒂克曾在其畅销书《摔碎碟碟不休的人》一书中写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不是心里有魔鬼,而是心里有自己,自己才是那个碟碟不休的人,要赢得与你灵魂深处的论战的人的战争,你就需要去知道怎么做,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哪里找到武器,如果你做到了,也不知道瞄准哪里.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文化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它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同的是,有的人非常了解自己的"性格",有的人模模糊糊,有的人却一无所知。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很多人都想通过改变自己的"性格"去适应环境,但是,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扬长避短,塑造自己的"性格",去适应环境从而达到目的。企业亦然,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所不同的是,人的性格先天的成分较多,要改变会很困难;而企业文化多为后天形成,可控性较大,改变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  相似文献   

6.
箴言辑录     
正别说你没有背景,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每天都应该满怀渴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而不能只为舞台的不合适感到不快。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冷静选择,尽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尼采曾说:"自制即控制自我。也就是说,你要抵制盘踞在心中的欲望,不被欲望所左右,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人生中,很多东西都不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成长,一种体验。欲望太多,只会增添人生的负累,明智的人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适时地放弃,能够果敢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有懂得放下过往,节制欲望,放下贪婪的人,才能过得更加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总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坎坷和挑战。聪明的人,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会被外在事物轻易地影响自己的心情,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说到底,很多人都毁在了自寻烦恼上。如果学会这三点,你将会快乐很多。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苏轼有一首诗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本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过往伤怀,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大多数人也都明白它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每到不同的人生阶段,社会对人的要求和人自身的处世态度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论贫穷富贵和轻壮中老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人有了定位和目标就找到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会朝着理想中的自己前进.这个虚幻的自己会在我们对梦想的追逐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逐渐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好自己所经历的每个角色,这就是精彩的自己.  相似文献   

10.
《北方牧业》2021,(12):30-31
很多人无法真正成为领袖,其实是他领导不了自己,或者约束不了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能领导自己的人,有两个重要的训练:一个是训练认知,理解环境;一个是训练能力,拓展可能性. 一、成为领袖,要先学会领导自己 《时代周刊》1987年11月刊的封面文章问"谁在掌管美国?"答案是"这个国家需要卓越的领导者,却没有人堪当大任".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需要卓越的领导人,但实际上很难找到真正卓越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1.
奉献     
<正>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会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是对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对于这两句诗的深  相似文献   

12.
饲料行业在发展时期会产生很多的企业.但最后能做大做强的是少数.一个区域也有很多同行业的经销商,但做得顺风顺水的也是少数。一句话,为什么大多数饲料企业都做不大呢?说白了,就是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质化了.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经销商发展的四个阶段最早是倒爷阶段。这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最开始的时候。大家看作家梁晓声,他写的关于北大荒一系列的作品,《今夜有暴风雪》、《年轮》、《返城年代》、《知青》等。很多人回了城后没事儿干,最后都当了"倒爷"。中国第一代兽药经销商,是从饲料行业来的。大家知道,在中国,最早的经销商的层面,是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外资企业有关,而恰恰第一个外资企业,又跟我们动保行业有关——正大。  相似文献   

14.
正卡夫卡曾写过一则寓言《巷战》,大意是这样的:一群士兵围住了一个城市,在巷子里寻找敌人,突然看见一个长了翅膀的老人,原来那个城市的人都是有翅膀的。"你们感到奇怪,"老头说,"我们大家都有翅膀,但它们对我们毫无用处,我们没有人利用翅膀让自己飞翔,更没有人想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殖技术》2008,(9):33-34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同时,我们还听过另外一句话:“现金为王。”这两句话分别在强调利润和现金流对企业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是正的,我们说它是赚钱的;而如果一家企业的现金流丰富,我们会说它是有钱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既是既是赚钱的又是有钱的,但是现实中却常会有赚钱的却没有钱的企业。那么在“赚钱”和“有钱”之间,到底谁更重要?对企业来说,究竟是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现金为王”呢? 笔者认为:“有钱”重要还是“赚钱”重要,要看行业特点。竞争激烈的行业风险也大,现金流比利润重要,竞争不激烈的行业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快看,那边有头猪!"这是比格犬沃尔夫冈曾流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街头时,常常听到的一句话.那段经历应该是它这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 沃尔夫冈虽是一头流浪犬,却并不像其他流浪犬一样骨瘦如柴.相反,它胖成了一只煤气罐躺在路边,连走路都十分困难.当地动物保护机构调查走访发现,当一身"幸福肥"的沃尔夫冈变成主人的累赘,原主人渐渐...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的喜怒哀乐。读别人时却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无端放大自己的优点或极度消沉悲观……古有一句话"读人时反思自己"。愈是读别人缺点的时候,愈应反思自己、读自己,以取长补短,使自己不犯与别人同样滑稽的错误。人们一直提倡读书,读好书,但是很少提及要好好读自己。看清别人  相似文献   

18.
农村职业教育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职业教育 探讨农村职业教育,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教育、职业教育的涵义。教育这个词被人们广泛使用,但究其范围却有不同的指向,应该如何理解呢?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一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教育卷里是这样定义的“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销售人员喜欢用"成事在天"这句话来表达对开拓市场这项工作的态度,认为自己把市场都跑了个遍,可没有客户想增加品牌操作,自己也很懊恼、无奈,面对公司每月对于开客户硬性数量的指标,实在是被罚款罚得已经没有脾气了。其实,我们都忽略了"成事在天"的下一句话——"谋事在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定而后动",必将事半功倍。得空总结一下开拓市场的一些思想碎片,与各位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个人的一生要做很多事情,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成功往往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如果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执著"这样一条绳索,去努力地做好手上的一件哪怕是平淡无奇的小事,它都会眷顾于你的。有时,成功更像是飞在空中的风筝,而线的另一端紧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可以选择放手,也可以选择紧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