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露地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品种‘神韵’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芽的影响,以建立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菊‘神韵’在含NAA 1.0 mg·L-1+BA 1.0 mg· L-1的MS培养基上获得了最高的再生芽分化率.利用已经克隆的‘津田’芜菁BrDFR基因构建非抗生素筛选的表达载体.以露地菊‘神韵’的无菌苗叶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BrDFR基因的遗传转化.以载体的PMI基因为筛选标记,通过甘露糖筛选获得了‘神韵’的遗传转化再生植株.经过PCR验证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BrDFR基因已经整合到‘神韵’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虾青素是一种氧化型酮式红色类胡萝卜素,具有更强的抗光氧化能力。将β–胡萝卜素酮化酶(虾青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bkt构建入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获得植物表达载体p1301-bkt,转化根癌农杆菌EHA105,获得工程菌,以黄肉苹果‘Brookfield Gala’无菌试管苗叶片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筛选压确定结果表明:‘Brookfield Gala’对潮霉素(Hyg)很敏感,叶片再生最佳Hyg选择压为3 mg · L-1,试管苗增殖为4 mg · L-1,生根为2 mg · L-1;头孢霉素(Cef)浓度≤400 mg · L-1时对叶片再生芽数的影响不明显。GUS染色、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有8株转基因植株整合bkt基因并获得了表达,其表型有红色产生;转基因植株类胡萝卜素的HPLC测定显示,虾青素和角黄素在叶片中的积累量达到2.85和1.79 μg · g-1。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望通过调控代谢途径,在苹果中合成虾青素,提高果实自身的抗光氧化能力,防止日灼。  相似文献   

3.
洋葱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洋葱(Allium cepa L.)品种‘W465’的幼嫩花序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蕾为外植体材料,研究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再生和生根驯化的影响,以建立洋葱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洋葱幼嫩花序为最佳外植体材料,在含有1.0 mg · L-1 2,4-D + 1.0 mg · L-1 6-BA 的B5 培养基上愈伤诱导率为100%,在添加1.0 mg · L-1 TDZ 的B5 培养基上再生芽分化率为78.13%,在1/2 MS + 0.01 mg · L-1 NAA 培养基上可诱导生根,驯化移栽成活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4.
 以建立月季高频再生体系为目标,以‘月月红’月季叶片为外植体,探索了生长调节剂和光照条件对其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 · L-12,4-D + 0.5mg · L-1 TDZ的胚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12周后转入胚成熟培养基,置于红光(光强约为7.2 µmol · m-2 · s-1)条件下培养,能产生较多具肥厚子叶且有高频再生潜力的体细胞胚。暗培养条件下主要产生无子叶的芽状胚。 胚性愈伤组织在含  相似文献   

5.
大蒜未受精子房离体诱导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苍山大蒜品种‘糙蒜’为试材,通过花茎离体培养获得发育健壮的花器官。以其未受精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MS、B5、N6)及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大蒜单倍体诱导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未受精子房产生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愈伤组织及雌核发育胚总诱导率可达12.2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3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46.15%;将不定芽转移至B5 + 0.05 mg · L-1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发育成完整植株。以再生植株叶片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所得18株再生植株中有16株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6.
叶面施硒对甜柿果实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阳丰’、‘兴津20’和‘次郎’甜柿为试材,分别用0、50、100、150、200 mg · L-1 浓 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硒和重金属镉、铅、汞在甜柿机体内的积累情况以及硒对果实品质的 影响,探明硒对镉、铅和汞的互作效应,以期为叶面施硒改善甜柿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 明:硒处理浓度以150 mg · L-1 为最佳;甜柿叶片和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 ~ 150 mg · L-1 范围内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大,叶片和果实中的镉、铅、汞含量下降,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 C 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施硒浓度达到200 mg · L-1,叶片和果实中重金属含量 上升,果实品质下降;叶面喷硒可明显抑制3 种甜柿品种中镉、铅、汞的含量,并且对‘兴津20’的镉、 汞含量的抑制幅度最大,对‘次郎’中的铅含量抑制幅度最大。‘兴津20’综合表现优于‘次郎’和‘阳 丰’。  相似文献   

7.
陈泽雄  胡凯  刘奕清 《园艺学报》2013,40(12):2520-2526
 以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腋芽为材料,建立了一套适合工厂化 生产的离体再生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腋芽诱导培养基MB + 1.0 mg · L-1 6-BA + 0.2 mg · L-1 NAA,继代 增殖培养基MB + 1.0 mg · L-1 6-BA + 0.5 mg · L-1 IAA 和MB + 1.5 mg · L-1 6-BA + 0.8 mg · L-1 IAA 和生根 培养基1/2MB + 2.0 mg · L-1 IBA + 0.2 mg · L-1 IAA。分别从继代12、24、36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随机抽取8 株进行SRAP 分析其遗传的变化。在检出的147 条SRAP 条带中,继代12 个月的再生植株未发现变异, 继代24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有2 株发生变异,继代36 个月的再生植株中有4 株发生变异。结果表明,建 立的腋芽再生培养体系在一定继代周期内是稳定可靠的,适合灰毡毛忍冬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花青素生物合成晚期阶段的关键酶,属于NAD/NADP依赖型还原酶家族,催化从二氢黄酮醇转变成无色花色素苷的反应。利用UV-A处理‘津田’芜菁(‘Tsuda’turnip)和‘赤丸’芜菁(‘Yurugi Akamaru’turnip)块根24 h后提取总RNA,通过RT-PCR方法分别克隆了‘津田’芜菁BrDFR1和‘赤丸’芜菁BrDFR2基因。BrDFR1BrDFR2的开放读码框分别为1 158 bp和999 bp,分别编码385和33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BrDFR1和BrDFR2与大白菜DFR具有高度同源性,从第8到第302位氨基酸的肽段具有FR_SDR_e结构域。BrDFR1和BrDFR2基因组全长序列均含有5个位置与序列完全相同的内含子。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津田’芜菁BrDFR1和‘赤丸’芜菁BrDFR2基因均为单一拷贝。UV-A可以诱导BrDFR1基因表达,对BrDFR2基因表达的诱导效果不明显。BrDFR1BrDFR2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以表达并纯化出分子量约为42.8 kD的BrDFR1蛋白和37.5 kD的BrDFR2蛋白。过量表达BrDFR1BrDFR2基因的烟草花色加深。芜菁DFR基因的RNAi载体遗传转化烟草后,转基因植株的花色变浅。这些工作将为阐明依光型和非依光型花青素生物合成机理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雪兰红’葡萄是以‘左优红’作母本,‘北冰红’为父本杂交育成。果穗圆锥形,单穗质量145.2 g,果粒圆形,单粒质量1.39 g。果皮蓝黑色,果肉绿色,无肉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 ~ 21.8%,总酸12.4 ~ 15.6 g · L-1,单宁0.333 ~ 0.398 g · L-1,出汁率55.3% ~ 62.1%。酿制干红山葡萄酒,酒质好。在吉林省东南地区栽培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抗寒,丰产,产量20.3 t · hm-2,比对照品种‘左优红’增产16.0%。  相似文献   

10.
 ‘徽香’梨是从砂梨品种‘清香’的早熟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成熟期比‘清香’早7 d,果实阔卵圆形,果形指数0.97,平均单果质量228.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总酸含量0.88%,维生素C含量2.2 mg · kg-1,硬度11.8 kg · cm-2;果肉细腻,甜酸,微香,石细胞少;综合性状优于‘清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Mg2+、dNTPs和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量等5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到适于菊属植物的SCoT标记PCR反应体系,25 μL体系中含有:Mg2+ 1.2 mmol · L-1、dNTPs 0.15 mmol · L-1、引物0.8 μmol · L-1、TaqDNA聚合酶1 U、模板DNA 50 ng。优化的最适退火温度为49.4 ℃。改进电泳方法,采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染色。运用不同倍性菊属材料基因组DNA对优化的SCoT-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获得了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的扩增图谱,表明确立的菊属植物SCoT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稳定可靠。利用该体系及筛选出的12个SCoT引物,对18份菊花近缘种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0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189个,多态性比率为90.43%。应用NTSYS-pc2.1软件,计算菊花近缘种属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并采用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8份菊花近缘种属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4516 ~ 0.7035,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8。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0.530处可以将18份材料分成Ⅰ、Ⅱ两个大组,Ⅱ组包括芙蓉菊和绢毛蒿,其余16份材料属于Ⅰ组。Ⅰ组在相似系数0.615水平又分为6个亚组。结果表明SCoT分子标记体系适用于菊属及其近缘属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以紫红线茄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高效转基因体系。利用该方法,以获得茄子SmARF8基因RNA干涉转基因植株为目的,构建了以NPTⅡ基因为筛选标记的融合表达载体pCAMBIAI 35S-2300-SmARF8-INT,并通过农杆菌介导,侵染茄子下胚轴外植体。含有2 mg · L-1吲哚乙酸,0.5 mg · L-1玉米素,25 mg · L-1卡那霉素和500 mg · L-1头孢氨苄的MS选择培养基可直接诱导外植体产生转基因分化苗,再生率达到80%。转基因苗继续生长并在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产生健壮根系,最终获得转基因株系。RT-PCR和qRT-PCR分析验证了T0代转基因株系中内源基因SmARF8被干涉后不表达或表达量降低,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选择的T0代转基因株系中存在1个T-DNA插入拷贝。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转基因体系SmARF8基因在茄子中被成功敲除。  相似文献   

13.
以金莲花无菌种子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外植体种类、基本培养基和外源激素等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以期建立其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金莲花无菌种子苗的子叶为最佳外植体;MS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基本培养基;附加6-BA和2,4-D的浓度分别为2.0 mg·L-1和1.0 mg·L-1时,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最大,达到72.00%,长势最好;30 g·L-1芽麦糖作为碳源优于蔗糖;培养基添加75 mg·L-1的活性炭可有效的抑制褐化现象;金莲花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为NAA 0.5 mg·L-1和KT 1.0 mg·L-1。  相似文献   

14.
以乌饭树嫩枝作为外植体,对乌饭树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外植体获得、不定芽产生、生根培养等步骤进行研究,以期建立乌饭树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用0.1%氯化汞浸泡外植体10 min。WPM基本培养基适合诱导乌饭树外植体不定芽的产生,MS基本培养基不适合诱导乌饭树外植体产生不定芽。WPM+ZT 2.0 mg·L-1培养基上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97.7%。添加马铃薯切块的培养基明显促进了丛生不定芽的伸长,因此适合丛生不定芽伸长的培养基为WPM+ZT 1.0 mg·L-1+马铃薯切块100 g·L-1。已伸长的芽转移至1/2WPM+NAA 1.0 mg·L-1+活性炭500 mg·L-1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6周后可达到94.7%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15.
白姜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望  涂红艳  张爱玲 《园艺学报》2016,43(8):1605-1612
将白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未成熟花丝接种在MS + 4 mg ? L-1 2,4-D + 4 mg ? L-1 NAA + 1 mg ? L-1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180 d的培养,诱导出3种愈伤组织:Ⅰ,浅黄色松散易碎;Ⅱ,白色疏松半透明水渍状;Ⅲ,黄色致密颗粒状。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的2,4-D、NAA和6-BA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含有1 mg ? L-1 2,4-D、0.25 mg ? L-1 NAA、0.25 mg ? L-1 6-BA时可获得胚性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MS无机盐 + 0.25 mg ? L-1 NAA + 0.5 mg ? L-1 TDZ + 维生素B5 + 100 mg ? L-1谷氨酰胺 + 230 mg ? L-1脯氨酸 + 100 mg ? L-1麦芽提取物 + 45 g ? L-1蔗糖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30 d,1 g胚性愈伤组织可获得50 ~ 60个体胚。成熟体胚在MS + 0.2 mg ? L-1 IAA + 0. 5 mg ? L-1 6-BA的萌发培养基上培养20 d时,体胚萌发率为85%。萌发的体胚转移到1/2 MS + 1 g ? L-1活性炭的成苗培养基中可发育成正常植株,植株室外栽培成活率达90%。对100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进行分析,发现3株三倍体(2n = 3x = 51)、6株四倍体(2n = 4x = 68)和2株六倍体(2n = 6x = 102)。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台州紫山药’试管苗腋芽为材料,研究了组培容器培养基用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蔗糖浓度及光照强度对紫山药试管薯形成和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1/2MS + 6-BA 0.1 mg · L-1 + NAA 2.0 mg · L-1 + 0.02% 活性炭 + 蔗糖70 g · L-1、光照强度2 000 lx及每个组培容器(ZP17-440)培养基用量为60 mL的培养条件,有利于紫山药试管薯的形成和生长发育,试管薯在培养40 d左右开始形成,90 d诱导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以濒危植物太行花顶芽为试材,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太行花无菌苗丛生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以期为太行花快速繁殖、资源保护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MS+6-BA 0.6 mg·L-1+IBA 0.15 mg·L-1培养基中,太行花丛生芽增殖系数较高且无玻璃化现象,为优化的增殖培养基;在MS+IBA 1.5 mg·L-1培养基中太行花无菌苗生根率为100%,生根系数也最高,可达4.96,为优化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怀黄菊黑斑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亭    王苗  王添乐  李明军 《园艺学报》2015,42(1):174-182
对怀黄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Huaihuang’)上发生的一种叶片变黑枯死的主要病害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观察、产孢表型分析、致病力检测和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病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引起的怀黄菊黑斑病。从发病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致病菌株A1和A2;PDA培养基上的2个致病菌株菌落质地、颜色、边缘整齐度等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显微镜下产孢表型也存在差异,但致病力没有差异,其rDNA-ITS序列一致性达100%,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KF688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