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玉米生产在我国分布广阔,由于气候差异和历史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我国玉米栽培模式千差万别,玉米植株的产量、高度等生长特点差异较大。随着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明显地受到玉米农艺栽培技术的制约。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立项课题“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专设下课题“玉米标准化中种植体系与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对此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在北方种植,全国种植面积为0.24亿公顷。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收获机械产销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目前的机具数量和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分析其原因,其中既有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因素,也有操作技术、农艺条件的因素。为此,在农机与农艺结合中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农业部2011年在印发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求以地域性种植行距统一为重点逐步规范玉米种植,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完善适宜本地区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条件。农业部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玉米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付家斌 《南方农机》2023,(22):86-88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技术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在提高农民种植收益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就玉米种植而言,需要关注农机和农艺两方面的联系性,基于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提高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基于此,笔者阐述了农机农艺和机械化生产的概念,分析了机械化生产的内容及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在新时代下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 《农机科技推广》2012,(11):19-19
日前,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董佑福研究员强调,种植模式是当前制约我国玉米机收水平提高最重要的因素,是最需要进行农机农艺融合的地方。目前我国玉米种植模式多样,宽窄行种植、平作、套种、垄作等各种方式都有。种植行距也很不统一,40cm~80cm各种行距都有。种植不规范非常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尤其是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6.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历史与回顾 (1)研究开发阶段(1960年~1980年).20世纪60年代初由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引进前苏联技术进行改进设计,在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试制生产了丰收牌4YW-2型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全国玉米主产区进行了农机农艺结合研究,当时在玉米主产区的农业机械化试点县进行了试验,本着"边试验、边示范、边改进"的原则,不断完善和改进机具结构,编制机具操作规程,总结技术规范,为在全国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植模式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玉米种植制度因地域差异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干差万别,种植行距多样,对定行距、等行距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造成了障碍。自2009年起,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玉米生产技术集成与全程机械化试验与示范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节节上升,2012年玉米产量已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以上。玉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可用作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玉米生产的耕种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仅有40%,与玉米发展的战略需求差距很大。各级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密切部门配合,努力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1.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制约因素最近4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成绩喜人,但玉米机收仍是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作业环节。制约玉米机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1)农机与农艺适应性差。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玉米种植模式复杂,农机与农艺不配套,给玉米机收造成一定困难。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决定  相似文献   

9.
一、滨海县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1.农机和农艺不配套,土地比较分散,种植规模较小江苏省滨海县以种植夏玉米为主,由于种植和收获时间短,玉米种植的行距不一,农民种植品种多样化,玉米成熟期不同,给玉米机械化收获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土地分割过细、地块较小,不利于玉米机  相似文献   

10.
张烨 《农业机械》2023,(6):90-92+96
农机与农艺相互匹配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关键,通过总结昆明市2022年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机械化生产适应性为主攻点,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适用机具研发改造与推广应用、提高丘陵山区机械适应性、加强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深入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以及农机农艺示范基地建设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牡丹江市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但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薄弱环节,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1.玉米收获方面牡丹江市玉米种植面积近300万亩,但玉米机收一直是薄弱环节。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种植品种与使用机型不配套,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句容市大豆玉米的生产特点和农机配备情况,严格按照“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和机械,规范播种,保证行距、株距、播深和施肥量,便于机械收获的原则,设置带型密度。通过集成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并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国内现有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现有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指出现有种植模式与机械作业不配套的问题所在,对推进各地两熟区种植机械化栽培模式的规范化、加快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了以作物种植和机械作业配套为基础的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水平,提出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疏密种植模式,并研究该技术模式下玉米的增产效果.通过农艺与农机相融合,挖掘辽宁玉米的增产潜能,提高玉米产量,促进辽宁玉米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忻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26万hm2。目前,玉米生产过程的耕整地、播种、灌溉、植保等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收获环节已成为制约忻州市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瓶颈”。为了研究探索玉米种植行距对产量、收获质量的影响,加速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实现农机与农艺的互促共赢,忻州市农机推广站在山西省农机推广总站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了玉米机械化宽行密植增产技术的试验与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开发力度不够,玉米收获机械与种植农艺及播种行数不配套,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影响了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应从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将引进消化  相似文献   

17.
农机农艺联姻助推玉米全程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先进的农艺技术与农机化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农机农艺联成姻、配成对,是近几年来山东省莱州市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机械化的成功经验。1.破解农机农艺互相促进的技术难题,带动玉米传统种植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玉米生产农艺技术主要表现为代代相传的耕作模式。他们往往只根据种植习惯、地力条件和后茬作物的种植要求等因素,选择种植模式,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可变性。加之玉米不像小麦那样抢墒抢收时间要求紧,而且损失果穗容易捡拾,农民对农机农艺融合没有迫切的需求,直接影响农机农艺融合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东省夏玉米种植模式多样、种植行距不同,对要求定行距、等行距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造成了障碍的现状,在山东省章丘市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连续3年开展夏玉米种植技术模式试验。重点研究不同种植技术模式对玉米的产量、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和收获效率的影响。经过试验示范,研究出了一种夏玉米种植技术模式,可以在山东及周边一年两作夏玉米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枣阳市是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玉米是大宗粮食作物之一,2014年种植面积达到774 650亩(1hm2=15亩),年产量46.5万t,玉米生产在全市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枣阳市农机化办大力开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日臻完善。为了贯彻落实鄂农机发[2015]1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农机作业提升工程,推进枣阳市大宗粮食作物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河南省农机推广站承担了河南省科技厅下达的"玉米稳产、增产技术研究"课题之子课题"夏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稳产增产适应性研究"。为做好课题,笔者对河南省玉米栽培、收获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收集了许多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