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研究西兰花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响应,以西兰花‘台绿1 号’为材料,在4~38℃温度区间进行种子萌发实验,结合Logistic 函数和积温模型公式计算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积温。结果表明:西兰花‘台绿1 号’种子在16~32℃温度区间发芽率在93%以上,发芽率较高,而4、10℃低温条件下平均发芽时间最长,发芽势为0,38℃高温发芽率较低,低温和高温明显抑制西兰花种子萌发;西兰花‘台绿1 号’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是20~32℃,最适温度为32℃,最低温度Tb为3.98℃;西兰花‘台绿1 号’种子累积萌发率达50%所需要的积温值是22.70℃·d;西兰花种子萌发时间t 可利用公式t=22.70/(T-3.98)进行预测(T代表萌发温度)。利用模型方法定量分析西兰花种子萌发对温度的需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茶叶加工工艺制作的金银花叶片绿茶,测定在制茶工艺过程中,不同烘干温度对制作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实验建立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标准曲线,测得50、80、110、140℃温度下金银花叶绿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39%、0.33%、0.30%、0.19%,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44%、1.42%、1.27%、1.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和99.6%。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样品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在80℃条件下烘干,烘干时间短,样品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高。该方法可有效测定不同烘干温度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不同烘干温度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80℃为最佳的烘干温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在不同冷冻温度不同储藏时间下核桃‘温185’、核桃‘新2’枝条的抗寒性。采用室温(CK)、人工模拟低温等不同温度分别储藏5、12、24 h的核桃枝条,并测定比较了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储藏时间不同冷冻温度下不同品种核桃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大。-10℃低温处理5 h,‘温185’和‘新2’的可溶性糖含量较其他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高,分别比室温增高2.54%、0.56%。‘温185’在受到低温胁迫后MDA含量逐渐降低,而‘新2’枝条MDA含量随着储藏温度的降低呈升高、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低温对核桃枝条有一定的伤害,但由于整个过程中脯氨酸变化幅度不大,枝条内脯氨酸积累量的高低与冻害程度相关性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各个品种的SOD酶活性呈降低的变化趋势,‘温185’在5、12、24 h处理时间下枝条SOD酶活性随着储藏温度的降低呈降低、升高、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但总的变化趋势是降低。‘新2’在5、12、24 h处理时间下枝条SOD酶活性随着储藏温度的降低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对核桃枝条抗寒性有较大影响。综合分析各品种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可初步推测‘温185’抗寒性比‘新2’高。  相似文献   

4.
1.工艺流程   苦荞粉(皮粉)→浸泡→煮制(糊化)→干燥→焙烤→包装→入库、贮藏.   2.操作要点   ①浸泡,苦荞与水按1∶1.5的比例,防止酸败;②煮制,在60 ℃~90 ℃水浴中煮40 min;③烘干,在50 ℃~55 ℃条件下鼓风烘干;④焙烤,在120 ℃~240 ℃的条件下进行焙烤.   ……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花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物种濒危及自然繁育困难的问题,在不同的种子贮藏条件下,检测种子贮藏特性及其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结果表明:1)红花瘤果茶种子在常温保存、干燥冷藏、干燥冷冻、拌沙冷藏、拌沙冷冻等5种条件下贮藏60 d后,种子的生活力均开始下降、拌沙冷藏60 d是最适宜的贮藏时间,种子生活力最高可达90.00%,而在贮藏120 d时生活力下降为30.00%。贮藏120 d后,种子劣变程度加深、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冷冻贮藏的种子基本不发芽。2)在5种贮藏条件下,种子的粗脂肪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呈上升态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未经贮藏的种子在15℃、25℃、35℃条件下均能发芽,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差异显著,在萌发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5℃最高,25℃最低。35℃条件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15℃和25℃条件下的,25℃条件下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15℃和35℃条件下的,温度一定时,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红花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是贵州特有珍稀植物,颇具经济价值。为加强其保护利用和解决种子育苗技术问题,本研究检测分析了红花瘤果茶种子萌发的温度与光照调控及其萌发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红花瘤果茶种子在15~35 ℃均能正常萌发,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 20 ℃时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可达到72.00%和40.33%,在0、10、24 h 3个光照梯度中发芽率差异不显著;2)浓度为200 mg ·L^-1 的赤霉素溶液不仅能促进红花瘤果茶种子的提早萌发,还能显著提高红花瘤果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和聚乙二醇溶液处理不能促进红花瘤果茶种子的发芽;3)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红花瘤果茶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在种子萌发初期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在25 ℃时可溶性蛋白质下降速率最快;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正向上升,在35 ℃下的丙二醛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4)在恒温条件下,不同光照时间对红花瘤果茶种子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红花瘤果茶种子可归属于光中性种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色差仪综合分析不同清洗剂、清洗剂浓度、清洗时间及烘干条件对杏干表面色泽的影响,寻找影响杏干色泽变化的主要因素,筛选杏干清洗及烘干工艺.结果表明,用柠檬酸和抗坏血酸作为清洗剂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杏干的褐变程度,提升杏干外观色泽品质;抗坏血酸作为清洗剂保持杏干色泽较好的工艺条件为:抗坏血酸浓度20 g/L,清洗时间30 min,烘干温度40℃,烘干时间30 min;柠檬酸作为清洗剂保持杏干色泽较好的工艺条件为:柠檬酸20 g/L,清洗时间10 min,烘干温度40℃,烘干时间30 min;柠檬酸(浓度20 g/L)和抗坏血酸(浓度20 g/L)(比例为1:1)混合清洗组,在温度较高条件下,依旧能很好地保持杏干的色泽品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20℃烘干温度条件下,不同烘干时间测定的小麦、玉米、稻谷水分数据,与GB 5497-85中105℃恒重法及定温定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探讨粮食水分快速、实用、简便、经济的测定方法。试验表明:120℃烘干温度条件下,烘干30min、40min、1h的测定数据在90%置信区间内与GB 5497-85中的105℃恒重法比较,其准确度、精确度无显著差异,其中烘干30min是最经济、最易控制的测定方法。试验省去了空置称量盒恒重过程,用烘干后倒掉样品的称重盒重量代替,缩短了测定时间。试验为粮食水分便捷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烤烟叶片发生、成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红花大金元’和‘K326’不同移栽时间和不同施肥条件下第4、10、16叶位的烟叶发生、成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分析对烟株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时间的第4叶位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304.9~370.6℃,第10叶位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569~706℃,第16叶位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758.3~812℃。综合分析说明,相同叶位烟叶成熟时其有效积温的积累量是相对稳定的区段范围,可以通过大田试验验证利用不同叶位发生、成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指导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和时间热加工处理对核桃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热加工处理对核桃油品质的影响,模拟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核桃油常见热加工条件,以20℃室温存放核桃油为对照,对冷榨核桃油分别进行60、90、120、150、180、210℃条件下5 min和10 min热处理,测定不同温度处理组核桃油的过氧化值(POV)、茴香胺值(An V)、全过氧化值、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和VE含量,分析不同热加工处理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及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油的过氧化值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50℃达到最大值,180℃热处理后下降;茴香胺值随加热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油酸含量随加热温度升高逐渐下降,但210℃热处理组含量降幅较小;在60~12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降低,但在150℃以上,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出现升高现象,并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表现出降低趋势;低于150℃热处理对生育酚含量影响不大,而高于180℃的加热则导致生育酚含量下降,时间越长,生育酚含量下降越多。因此,建议核桃油热加工处理温度不超过150℃,并尽量缩短加热时间,以保持核桃油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3个品种红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干旱梯度对不同红花品种发芽的影响,以3个红花品种‘吉红1号’、‘新红4号’和‘裕民无刺’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渗透势的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观测红花种子发芽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干旱梯度对红花种子发芽率有影响。当水势≤-0.4 MPa时,红花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它不仅降低了发芽率,而且延迟了发芽时间,导致发芽指数的降低;随着水势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品种间受到的抑制程度有显著差异。3个品种红花种子发芽中,PEG胁迫耐受能力大小排序为:‘裕民无刺’>‘吉红1号’>‘新红4号’。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红花的种内变异,为进一步进行红花种质资源选育奠定基础.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的19份红花材料醇溶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红花种子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共分离出13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8~11条不等,平均10条.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59,变幅为0.385-1.000.在GS值为0.25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表明,红花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其地理分布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马梦雪  赵玲玲  唐思  陈贤军  覃瑞 《作物杂志》2018,34(6):162-3591
红花(Carthamus tinotorius L.)种子在发芽和组培中染菌情况严重,发芽率较低,针对这一现象,对供试红花种子进行消毒以降低染菌率并提高发芽率。选择种子预浸泡时间、消毒剂种类、消毒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 4)正交试验,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染菌率为考察指标,综合分析种子消毒效果。结果表明,消毒剂种类是影响红花种子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红花种子最佳消毒方法为种子消毒前用无菌水预浸泡12h,再经2% NaClO消毒10min,染菌率仅为8%,发芽率高达90.67%。另外,对分离纯化消毒后种子所带的细菌16S rDNA(GenBank登录号:MH190221)进行了PCR扩增,序列Blast结果显示,该菌为阿耶波多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i),初步判断该菌可能为红花种子内生菌。该研究结果为快速获得生长良好的无菌苗、后续的组织培养以及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玉米种传真菌病害的发生,需探索合理的种子处理方法以降低带菌率。以‘郑58’为试材,用PDA平板培养和滤纸发芽试验方法,测得不同温度处理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和发芽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30℃~50℃处理的种子均能带菌,带菌率在3.3%~23.3%之间,且随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真菌种类也随之减少。40℃和45℃(10~2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10%~13.5%,显著低于对照(P<0.05),45℃(30 min)和50℃处理的种子带菌率最低,为3.3%~6.7%。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0℃无影响,35℃和40℃(10~20 min)明显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40℃(30 min)使发芽率下降,45℃~50℃显著降低了各发芽指标(P<0.05)。40℃处理10~20 min,能有效降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33.5%~50.0%,促进种子发芽,可用于播前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5.
探讨80个红花品种羟基黄色素A含量(HSYA)差异及其与花色的相关性,评价不同红花品种间的HSYA和花色的差别。以来源于不同产地的80份红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HunterLab EasyMatch QC4.41型色差仪分析红花HSYA和花色差异。不同基因型红花HSYA差异显著,变异幅度为0.05~14.99 mg/g,相差近288倍,平均为11.31 mg/g。在所有供试材料中,有43个红花品种的HSYA高于平均值。不同地理来源红花品种的HSYA差异较大,欧洲红花品种的HSYA高于亚洲和非洲;中国红花的HSYA高于土耳其、印度和肯尼亚等;河南红花品种的HSYA高于新疆。视觉法将80份红花分为四个花色型,红色型红花HSYA高于橘色、黄色和白色型红花。白色、黄色、橘色和红色型红花的L分别为50.99、36.22、33.51和33.13,a分别为6.37、21.32、26.80和27.66,b分别为50.99、21.32、33.80和32.65。不同红花品种花色与L、a和b值呈显著正相关;黄色型和橘色型红花的HSYA与a值、色调值和色光值呈显著正相关;红色型红花HSYA与a值、b值和色光值呈显著正相关,表明a值越高,颜色越偏红,b值越高,颜色越偏橙。  相似文献   

16.
‘砀山酥梨’花柱可授性及蜜蜂授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半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研究了‘砀山酥梨’花粉萌发特性和柱头可授性。通过对‘酥梨’的最适授粉时间以及7种授粉处理坐果率的研究,探讨其授粉特性。结果表明:开花后每天酥梨柱头活性最佳的时间是11时至15时,柱头最佳授粉时间为开花后第4~5天;‘酥梨’花粉最适萌发温度为25℃,花粉管生长最有利的温度为22~25℃,在相同温度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7种授粉处理‘酥梨’的花朵坐果率中,没有昆虫授粉的‘酥梨’坐果率为0.48%和0.44%,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坐果率分别为2.83%和13.05%,‘酥梨’ב雪花梨’组蜜蜂授粉的坐果率为32.95%,新鲜花粉和商品花粉坐果率分别为70.2%和13.05%。由此可见,‘酥梨’是异花虫媒果树,蜜蜂可以在‘酥梨’柱头活性最高时进行授粉,从而提高‘酥梨’的坐果率,同时通过对‘酥梨’花器官生理活性和坐果习性的研究,为‘酥梨’的授粉和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官玲亮  吴卫  郑有良  刘仁建  周宇 《种子》2007,26(4):6-10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国家的79份油用型红花材料醇溶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油用型红花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共分离出15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3—12条不等,平均8.5条。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303,变幅为0.1333—1.000,且各洲间遗传多样性大于洲内遗传多样性。在GS值为0.51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六大类,聚类结果表明,红花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55-258
为了解不同播期对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及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规律,以‘苏啤6号’和‘藏青25’为试验材料,在2年3个播期下,测定开花后多个时期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苏啤6号’籽粒β-葡聚糖含量无差异,‘藏青25’籽粒β-葡聚糖含量差异显著,播期为11月上旬时β-葡聚糖含量最高;在正常播期下(10月下旬),大麦β-葡聚糖含量从开花到开花后30天间,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开花后30天以后趋于稳定;花后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积累速率在花后1~5天、20~25天积累速率呈现峰值。播期对不同大麦品种籽粒β-葡聚糖影响不同,花后1~5天、20~25天是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积累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9.
选用6个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差异较大的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杂交组合,测定2015年和2016年2年亲本及其后代F1和F2红花中的HSYA含量。运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发现:在HSYA含量的遗传体系中,母体遗传效应影响最大,胚效应次之,细胞质效应影响最小。3套遗传体系均表现出基因主效应大于环境互作效应。机误方差较大,说明HSYA含量还受环境机误或抽样误差的影响。亲本遗传效应分析表明,豫红花1号(P1)做亲本表现稳定,有利于增加杂交后代HSYA含量,达到提高品质、改良品种的效果。胚显性方差和母体显性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同时存在种子杂种优势和母体杂种优势,而且其主效应基因不受环境影响。综合考虑遗传主效应、胚显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亲本组合(P1×P5)有利于提高后代杂交品种的HSYA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后代材料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滨海盐渍土养分和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作用,选择木本植物沙枣、杜梨和草本植物红花、胡卢巴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间作模式(T1:胡卢巴+沙枣;T2:第1年红花+沙枣、第2年胡卢巴+沙枣;T3:红花+杜梨;T4:红花+沙枣),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滨海盐渍土0~10 cm、10~30 cm和30~50 cm 3个土层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按照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土壤中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4种间作模式种植后均提高了土壤0~50 cm土层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但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中各物质增幅影响效果有显著差异。间作种植后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在0~10 cm、10~30 cm和30~50 cm 3个土层中增幅最高的间作模式分别为:水解氮——T2(92.1%)、T2(199.8%)和T2(370.5%),速效磷-T4(69.1%)、T1(558.9%)和T1(245.7%),速效钾——T1(144.9%)、T2(119.5%)和T1(132.0%),有机质——T2(82.5%)、T2(212.3%)和T1(180.6%)。综合分析,T1和T2模式在4种间作模式中改良滨海盐渍土效果较好,可作为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