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云南、贵州和安徽等地的紫色土无机胶体 (<0 0 0 2mm粘粒 )的含量状况和矿物学组成特征作了初步探讨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紫色土 <0 0 0 2mm胶粒含量均小于贵州的对照土壤———黄壤的胶体含量 ;紫色土含较多 2∶1型黏土矿物和间层型矿物质、含较少的 1∶1型黏土矿物和胶粒中含较多石英。对照土壤———黄壤则主要含 1∶1型黏土矿物和石英。并且分析了无机胶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5.0的条件下,多酸纳米粒子Ag3PW12O40可以与多巴胺相互作用.以光散射信号为表征手段,可以得出在多巴胺浓度为3.0×10 8~1.2×10-5 mol/L的范围内光散射信号随着多巴胺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强,检出限(3σ)为1.4×10-8 mol/L.这种多巴胺的光散射测定方法被成功应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离子特异性效应在固/液界面反应中普遍存在.土壤溶液中包含众多阴离子和阳离子,由于土壤带净负电荷,其中阴离子对土壤颗粒凝聚的影响被认为很微弱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被忽略.以蒙脱石胶体悬液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了几种不同的一价阴离子(H2PO4-,Cl-和NO3-)对蒙脱石胶体凝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2PO4-,Cl-和NO3-体系下的凝聚速率显著不同,临界聚沉浓度分别为79.29,13.91,17.07mmol/L,活化能表征的离子特异性效应序列由大到小为H2PO4-,NO3-,Cl-,这意味着阴离子特异性效应会显著影响带负电荷胶体的凝聚.上述差异主要是由几种阴离子核外电子云结构的差异带来...  相似文献   

4.
将右旋糖酐侧链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备了一种富含醛基的改性多糖.利用这种改性多糖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银纳米粒子,并研究了该银纳米粒子与阿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表明,体系的lg(ΔIRLS)值与阿霉素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g(ΔIRLS)=0.874 4+0.704 7c,线性范围为1.36×10-6~4.08×10-6mol/L,检出限(3σ)为1.30×10-7mol/L.  相似文献   

5.
以酸性黄壤、中性紫色土、钙质紫色土3种土壤,以及草炭、蛭石、谷壳、锯末、河沙等为主要基质,按照不同比例配制,进行直杆蓝桉容器育苗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株高、干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根干重差异极显著;3种土壤以中性紫色土育苗效果最好;添加一定量的草炭、河沙和蛭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谷壳和锯末影响幼苗生长.综合育苗效果和成本,选择T4(中性紫色土:草炭(体积比)=4:1)、T5(中性紫色土:河沙(体积比)=4:1)为直杆蓝桉容器育苗最好基质配方,可用于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6.
pH对酸性紫色土中硝化作用与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硝化作用是对pH高度敏感的典型生物学过程.本实验以重庆市永川区pH=3.8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pH=6.5紫色土为对照,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土壤硝化动力学过程,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定量.结果显示:pH=3.8的紫色土净硝化速率为0.56mg/(kg·d)(全文均以N质量分数计),而pH=6.5紫色土的净硝化速率是pH=3.8紫色土的12.8倍,为7.14mg/(kg·d).研究同时发现不同pH的紫色土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拟合参数表明pH高的紫色土具有更高的潜在硝化速率.硝化反应底物NH_3质量分数随土壤pH增加呈数量级增加,经计算pH=6.5紫色土中NH_3质量分数为1.08×10~(-1) mg/kg,是pH=3.8紫色土(2.46×10~(-4) mg/kg)的439倍.土壤中AOB,AOA丰度测定显示,pH=3.8紫色土中AOB,AOA的氨单加氧酶(amoA)基因拷贝数分别为3.23×10~6,7.17×10~6/g干土,而pH=6.5的紫色土中AOB,AOA的amoA基因拷贝数分别为3.58×10~7,1.67×10~8/g干土.虽然结果显示pH=6.5的紫色土中氨氧化微生物丰度明显高于pH=3.8的紫色土,但pH=3.8的紫色土中氨氧化微生物仍有较高的硝化潜力.结论认为,pH主要通过影响硝化底物NH_3质量分数而直接影响紫色土的硝化强度.  相似文献   

7.
对毕节烟区4种土壤类型的345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养分分析,结果表明:(1)pH值介于4.46~7.65之间,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91.43%)黄壤(85.78%)紫色土(69.57%)石灰土(52.22%)。(2)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依次为黄壤(28.75 g/kg)石灰土(27.54 g/kg)黄棕壤(26.35 g/kg)紫色土(23.76 g/kg)。(3)速效磷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80.00%)紫色土(73.92%)石灰土(73.34%)黄壤(70.56%)。(4)速效钾在临界值以上的比例为黄棕壤(88.56%)石灰土(83.33%)黄壤(83.6%)紫色土(56.52%)。(5)紫色土水溶性氯均在30 mg/kg以下,大于30 mg/kg所占比例分别为黄壤(4.57%)黄棕壤(2.86%)石灰土(2.22%)。(6)有效硼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黄壤(54.82%)黄棕壤(48.57%)石灰土(26.67%)紫色土(26.07%);有效铜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以黄棕壤最高14.29%,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02%和1.11%,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8.79%和10.00%,黄棕壤和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全部为高或极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4种土壤(水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中树莓的株高及根、茎、叶的生长量,计算其生物量,分析树莓最佳种植土壤。结果表明:在树莓生长和生物量方面,水稻土和黄棕壤无显著差异,紫色土和黄壤无显著差异,但水稻土、黄棕壤同紫色土、黄壤存在显著差异。黄棕壤、水稻土是较适合种植树莓的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9.
将右旋糖酐侧链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备了一种富舍醛基的改性多糖.利用这种改性多糖作为还原荆和稳定剂合成银纳米粒子,并研究了该银纳米粒子与阿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表明,体系的lg(△IRLS)值与阿霉素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g(△IRLS)=0.874 4+0.704 7c,线性范围为1.36×10-6~4.08×10-6mol/L,检出限(3σ)为1.30×10-7mol/L.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对直杆蓝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酸性黄壤、中性紫色土、钙质紫色土3种土壤,以及草炭、蛭石、谷壳、锯末、河沙等为主要基质,按照不同比例配制,进行直杆蓝桉容器育苗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株高、干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根干重差异极显著;3种土壤以中性紫色土育苗效果最好;添加一定量的草炭、河沙和蛭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谷壳和锯末影响幼苗生长。综合育苗效果和成本,选择T4(中性紫色土∶草炭(体积比)=4∶1)、T5(中性紫色土∶河沙(体积比)=4∶1)为直杆蓝桉容器育苗最好基质配方,可用于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1.
对毕节烟区4种土壤类型的345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养分分析,结果表明:(1)pH值介于4.467.65之间,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91.43%)>黄壤(85.78%)>紫色土(69.57%)>石灰土(52.22%)。(2)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依次为黄壤(28.75 g/kg)>石灰土(27.54 g/kg)>黄棕壤(26.35 g/kg)>紫色土(23.76 g/kg)。(3)速效磷适宜烤烟生长的比例分别为黄棕壤(80.00%)>紫色土(73.92%)>石灰土(73.34%)>黄壤(70.56%)。(4)速效钾在临界值以上的比例为黄棕壤(88.56%)>石灰土(83.33%)>黄壤(83.6%)>紫色土(56.52%)。(5)紫色土水溶性氯均在30 mg/kg以下,大于30 mg/kg所占比例分别为黄壤(4.57%)>黄棕壤(2.86%)>石灰土(2.22%)。(6)有效硼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黄壤(54.82%)>黄棕壤(48.57%)>石灰土(26.67%)>紫色土(26.07%);有效铜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以黄棕壤最高14.29%,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02%和1.11%,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黄壤和石灰土分别为18.79%和10.00%,黄棕壤和紫色土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全部为高或极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稀释平板法和基于ITS r DNA基因序列的分析方法对宽阔水自然保护区3种类型的土壤进行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得到353株真菌,归为34个不同的属。对土壤真菌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紫色土真菌优势属为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黄棕壤真菌优势属为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黄壤真菌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土壤真菌Margalef丰富度指数(R)最高的是黄壤,最低的是黄棕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是紫色土;Pielou均匀度指数(J)黄棕壤最高;Jaccard相似性指数(Cj)为0.444~0.536,表明3种类型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均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应用OECD 106批平衡方法,研究了毒死蜱的有毒代谢物3,5,6-TCP在6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能较好地拟合3,5,6-TCP在第四纪红土、黑土、黄壤和褐土中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而对紫色土和潮沙土的拟合度较低(拟合相关系数小于0.85);应用Freundlich方程和线性方程拟合第四纪红土、黑土、黄壤和褐土的经验常数nfads均小于1(非线性吸附),而紫色土和潮沙土的nfads值则接近于1(线性吸附);3,5,6-TCP在6种土壤中解吸的滞后系数H值均大于1,即解吸速率大于吸附速率.6种土壤对3,5,6-TCP的吸附常数Kfads从1.37~6.74μg1-nf·mLnf·g-1,吸附系数Kd值从0.50~1.30mL·g-1,其中第四纪红土和黑土对其吸持力较强(Kd>1),因而更应注意环境安全;其他4种土壤的Kd值则均小于1,淋溶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4.
铜(Ⅱ)与1,10-菲略啉和曙红Y相互作用,在370 nm处可见显著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信号,且增强的散射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10.4~127.1 n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铜(Ⅱ)的共振光散射方法,检测限(3σ)为1.0 ng/mL.研究了体系酸度、离子强度等影响因素.利用本方法测定了自来水和江水中钼离子,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  相似文献   

15.
将腺苷的核酸适配体设计成两段DNA链,一段修饰在硅包银纳米颗粒上,另一段修饰在磁性颗粒上.利用腺苷与其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检测磁性分离后上清液中硅包银纳米颗粒的光散射信号变化,实现了腺苷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6)~5.0×10~(-4)mol/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81 8,其他的核苷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6.
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综合评价氯虫苯甲酰胺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特性,采用恒温批处理平衡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在黑土、黄壤、紫色土、红土以及潮土5种典型农业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结果表明,5种土壤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吸附等温线系数(Kf)为1.06~4.45 L/kg,其吸附的强弱次序依次为黑土>黄壤>紫色土>红土>潮土。5种土壤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行为以物理吸附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粉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吸附和解吸氯虫苯甲酰胺的关键影响因素。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有机碳标化的分配常数(KOC)为120~379,平均值为238,表明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弱。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的解吸过程均存在迟滞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根据育种目标利用矩阵代数来求综合选择指数(I)中的各项偏回归系数(bi)。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方程式Pb=Aa和b=P~(-1)Aa。为了列出表型矩阵P、遗传矩阵A和相对育种重要性a向量,需要利用h_i~2、σ_i~2、σ_(Ai)~2、rxij和rAij等参数,求出各矩阵的元素:P_(ii)=V(x_i)=σ_i~2,P_(ij)=COV(x_i,x_j)=r_(ij)σ_iσ_j,A_(ii)=V(A_i)=σ_(Ai)~2=h_i~2σ_i~2,A_(ij)=COV(A_i,A_j)=r_(A_(ij))h_ih_jσ_iσ_j,a_i=w_i/σ_i。其中w_i是育种工作者确定的百分比。然后再求表型的逆阵P~(-1),由P~(-1)Aa求出各项偏回归系数bi。这时各性状的相关反应即遗传改进量的估计值为利用选择指数选择的准确性为。如果我们希望在指数中把育种目标和各项信息的亲缘关系考虑进去,则以Q表示要改良的性状的目标值与现有生产水平之差的向量,用R表示各信息的亲缘系数向量。选择指数里包括的性状及其数目(m)与育种目标里包括的性状及其数目(n)完全一致,即m=n时这时的选择准确性不用R_(HI),而用q=σJ/i代替,它表示达到育种目标所需的世代数愈少,选择指数的效率愈高。  相似文献   

18.
在pH 值为2.87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质子化 的乙基紫(EV)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增强的散射信号(ΔIRLS)与PFOS浓度在一定范 围内具有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PFOS的共振光散射(ResonanceLightScattering,RLS)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 0.02~10.0μmol/L,检测限为2.0nmol/L.表征了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镜显微成像(SEM),优化了实验条件, 并探讨了反应机理.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三峡库区嘉陵江水样中PFOS的测定,相树标准误差小于等于4.5%.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型的多酸纳米颗粒Ag3PW12O40,并以此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散射纳米探针,用于生化分析.研究发现, Ag3PW12O40与溶菌酶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光散射信号的增强信号,且增强程度与0.5~140μg/mL 的溶菌酶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04μg/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试验旨在完善禽用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药渗透性的准确测定方法。[方法]选取高渗透性内参药物美托洛尔,通过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法和体外过表达鸡P-gp的MDCK-chAbcb1单层细胞模型,探讨pH值(5、6和7)、药物浓度(4、40和400μg·mL~(-1))和小肠灌流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对美托洛尔渗透性测定的影响,为禽用药物BCS分类中渗透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结果]比较小肠不同部位在各自生理pH值条件下对美托洛尔的有效渗透系数(P_(eff))值时,发现回肠部位测得的P_(eff)最高(P0.01),分别为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测得的2.2倍和2.3倍;原位灌流试验结果显示,灌流液pH值升高会增强药物在回肠的P_(eff)值,pH7时的P_(eff)值(1.35×10~(-4) cm·s~(-1))显著高于pH5时(0.72×10~(-4) cm·s~(-1)),同样在MDCK细胞中,随着pH值升高,药物渗透系数(P_(app))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进一步采用受pH影响较小的空肠段进行灌流试验探讨不同药物浓度对渗透性测定的影响,发现增加肠灌流液中美托洛尔的浓度会极显著增加其P_(eff)值(P0.01),4、40和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eff)分别为-0.48×10~(-4)、0.27×10~(-4)和3.04×10~(-4) cm·s~(-1),且在MDCK和MDCK-chAbcb1细胞测定的结果也显示,40和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app)值均显著高于4μg·mL~(-1)的(P0.05),而40、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app)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体内环境的pH值、药物浓度以及小肠灌流部位均可以影响体内外试验模型中药物渗透性测定的结果,故在建立药物渗透性测定方法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