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福建尖叶品种金线莲种植苗为材料,用LED蓝光进行不同光周期补光试验,研究补充光照对金线莲生长及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蓝光光照对金线莲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植株叶片数、茎粗、根长、鲜重、干重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尤其是8 h/d处理,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补充蓝光光照使植株总糖、多糖含量略有增长,但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植株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对照,且8 h/d处理植株增幅显著;3个补光处理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金线莲与台湾金线莲为试材,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自然高温,研究金线莲叶绿素荧光参数及SOD活性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台湾金线莲叶绿素a、叶绿素b与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福建金线莲变化不显著。台湾金线莲Fo的升高与Fv/Fm的下降水平均高于福建金线莲,而两者的Fm和Fv变化差异不明显;在热胁迫过程中,台湾金线莲ABS/RC的上升和φEo、φPo、ψo的下降均达到显著水平,而福建金线莲变化不显著。高温胁迫下台湾金线莲的SOD活性与电导率均呈显著变化,而福建金线莲则变化不显著。这说明福建金线莲对高温的耐受力优于台湾金线莲,因此,实地栽培台湾金线莲应选择比福建金线莲更加阴凉的种植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5个不同香蕉品种幼苗进行常规施肥管理,并对其长势和倒2叶的N、P、K、S含量进行观测和测定。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的假茎粗和假茎高增大趋势无显著差异,巴西蕉和贡蕉绿叶数有所减少。5个参试品种中,幼苗叶片N含量大小顺序为:巴西蕉>广粉1号>贡蕉>粉杂1号>热科1号;P含量大小顺序为:贡蕉>巴西蕉>广粉1号>热科1号>粉杂1号;贡蕉和热科1号幼苗叶片K的含量较大,粉杂1号最小;而含S量大小顺序为:广粉1号>粉杂1号>贡蕉>热科1号>巴西蕉。5个参试品种叶片的N、P、K、S含量的大小顺序一致,均为为:N>K>P>S。  相似文献   

4.
4个木薯品种地上部分生物量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观测木薯华南7号(SC7)、华南5号(SC5)、华南205(SC205)、桂热4号(GR4)4个品种年内7~10月地上部分株高、主茎粗、叶片数的生物量,分析不同品种的株高、主茎粗、叶片数的年生长规律及差异。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被观测时期内,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株高、茎粗、叶片数均呈增长趋势;且4个品种不同时期的生物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迎  陈青  梁晓  伍春玲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0):2898-2903
为筛选适宜的叶面肥种类,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提高其品质,以海南林下栽培的金钗石斛为试材,采用喷雾处理的方式,研究3种化学叶面肥和3种有机叶面肥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金钗石斛的分蘖数、叶片数、茎节数、茎粗和株高,不同程度提高了金钗石斛的鲜重、干重、干鲜比和叶绿素含量,同时也提高了金钗石斛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因此喷施叶面肥有利于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3种化学肥料中,沃生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的性能优于磷酸二氢钾,其次是碧护;与对照相比,沃生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茎粗、鲜重、干重、叶片SPAD值、多糖和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增长率分别达到21.87%、35.68%、39.50%、7.96%、15.01%和9.89%。3种有机肥料中,黄腐酸钾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的性能优于杜高活力藻,其次是海岛素;与对照相比,黄腐酸钾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茎粗、鲜重和干重,增长率分别达到20.68%、28.39%和34.50%。因此,沃生和黄腐酸钾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改善明显,可以作为海南林下栽培金钗石斛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LED光源在金线莲工厂化栽培中的应用,利用研发的具有不同比例红(R)、蓝光(B)的LED灯作为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CK),设置以下5个试验处理,T1:R/B(3/7), PPFD 20 μmol/(m2·s);T2:R/B(7/3), PPFD 20 μmol/(m2·s);T3:R/B(3/7), PPFD 30 μmol/(m2·s);T4:R/B(7/3), PPFD 30 μmol/(m2·s);T5:R/B(7/3), PPFD 50 μmol/(m2·s),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源及其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的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反应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T4、T5处理的金线莲株高、茎粗、植株干鲜重显著提高;T5处理的金线莲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1、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T2、T4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处理下金线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R/B(7/3)处理的金线莲叶片叶绿素含量大于R/B(3/7)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源处理的金线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II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红光比例减少,蓝光比例增加,可降低金线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II活性,同时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也随之降低。T2处理可有效提高金线莲叶片SOD和CAT活性,但POD活性降低;T4处理下金线莲叶片POD和CAT活性降低,SOD活性升高;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金线莲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较对照提高19.4%,而T5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各处理金线莲生长来看,T5处理R/B(7/3), PPFD 50 μmol/(m2·s)的金线莲生长最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及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盆栽试验,研究在pH=5下铝胁迫对甘蔗生长前期生长和植株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条件下,铝浓度与甘蔗的根鲜重、株高、茎粗、叶片数、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植株总干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根系体积、根干重量著负相关;与植株对P、K吸收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与Ca、Al的吸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铝浓度Al^3 百万分之12可作为甘蔗铝毒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春石斛杂交种多糖及生物碱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野生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组培金钗石斛(由种子无菌萌发、快繁,并移栽成活的成熟植株)和4种春石斛杂交种(Nobile-type Dendrobium)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通过与野生金钗石斛对比,以期为春石斛杂交种的药用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9月和12月份,‘Red Cat1’(10109)和‘Pink Star’(2810)两种石斛杂交种在茎多糖含量方面与野生金钗石斛无显著差异;不同器官多糖含量呈现茎>叶>花>根;茎段总生物碱含量方面,组培金钗石斛优于野生金钗石斛;野生金钗石斛明显优于春石斛杂交种,呈现组培金钗石斛>野生金钗石斛>10109>‘Little Bee’(10213)>‘Red Cat2’(9101)>2810,其中10109的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杂交种,且达到野生金钗石斛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9.
浙红3号是一个产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的红麻新品种。从经济性状对产量的相关分析得知,有效麻、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皮厚与产量呈较小负相关,经济性状间有效麻与茎粗、株高与皮厚呈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经济性状中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有效麻>株高>皮厚>茎粗。因此,浙红3号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有效麻的多少和植株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嫁接在8种砧木上的砂糖橘的生长指标,分析叶片、枝条解剖结构及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生长素氧化酶(IOD)活性,探讨树势与解剖结构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以枳壳、粗柠檬和枸头橙为砧木的砂糖橘树势较强,红黎檬次之,酸橘、枳橙、红橘和砂糖橘(本砧)较弱;各指标与树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叶片的海绵组织厚度与株高和树冠体积呈显著负相关,栅海比与树冠体积呈显著正相关;枝条的导管密度与株高和树冠体积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POD活性与株高和树冠体积均呈显著负相关,IOD活性与秋梢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无显著相关性。叶片中较低的栅海比、较高的海绵组织厚度和POD活性与枝条中较高的导管密度是影响树体矮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平贝母不同表现类型是否在总生物碱含量上存在差别,为其育种做准备。方法超声法提取总生物碱,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3%,另2种品系——紫茎紫叶、紫茎绿叶分别为0.1807%、0.1830%。结论不同平贝母表现类型在总生物碱含量上没在显著差异,需要转向对其他性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选育抗旱性强的狗牙根优质品种,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0份狗牙根种质的植株生长高度、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等9项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份种质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福建A478>海南A373>海南A185>海南A476>福建A492>江苏A72>江苏A25>上海A330>河南A237>云南A3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各因素对单株产量构成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及相对重要性,本文在遗传、表现、环境相关分析基础上,进行通径分析。其结果表明:株高、穴茎数、主茎粗和单株块茎鲜重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复叶数、分枝数和单株产量虽为正相关,但均不显著。株高、分枝数两因素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主茎粗和穴茎数;复叶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值。  相似文献   

14.
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91,自引:6,他引:91  
 以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在福建龙海和云南涛源研究分析了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的生物量。 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产量的高低,而收获指数对稻谷产量的贡献较小。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期和后期,产量随中期和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的增加而提高。中期和后期的群体生长率(CGR)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而前期CGR与产量的关系不密切。茎叶干物质输出量构成籽粒产量平均为24%(福建龙海)和33%(云南涛源),茎叶干物质输出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与稻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一地点,对干物质积累的作用,CGR显著大于生长日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植株茎叶淀粉含量、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重、单株茎数和块茎数等方面与块茎淀粉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叶片和茎秆中的淀粉含量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生育前中期叶片和生育中后期茎秆的淀粉含量,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始终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单株最大叶面积和任何生育时期的单株干物重,均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生理指标;(3)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故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某些株型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生产上主推的9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 、叶柄长度、茎直径 和比叶重( SLW)等参数的研究表明:大豆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 、茎直径和比叶重( SLW)随着年代的增 加而增加;老品种的冠层结构呈伞型,新品种的冠层结构呈宝塔型;大豆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 I)和茎 直径呈显著相关( P≤0. 05) ,株型可以作为大豆高产、高光效育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实验,以"云瑞47"为研究材料,Glomus mosseae(Gm)为接种菌剂,研究弱光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作用下,玉米根系的AMF侵染率明显降低,叶片数、茎粗和总叶面积减少,植株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总干重下降,株高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减弱。弱光胁迫下接种Gm,能够增加玉米的叶片数、茎粗、株高和总叶面积,促进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总干重的积累,提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强净光合速率。接种Gm真菌,能够缓解弱光对玉米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8.
265份田埂豆地方品种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田埂豆地方品种各性状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尤以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 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最大:茎粗的遗传率最高,结荚高度,分枝数、株高其次。各性状对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茎粗>百粒重。单株粒数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株高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小。从中选出10个生育期适中,分枝多、结荚多、株高适宜、单株生产力较高,可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系统选择了埂青81、埂青82两个田埂豆品种,且提纯改良了16个田埂豆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