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究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兽医诊断与治疗方法,并统计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养猪场2017年12月10日选购的60例仔猪,均在半个月后发病(死亡15例),总结猪群的诊断与治疗过程。结果: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给予隔离、消毒与药物治疗后,病猪症状逐渐改善,但还是有4头仔猪死亡。结论: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严重影响仔猪的成长发育,应加强诊断与防治,以抑制病情发展进程,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毕玉海  李志杰  吴昊  丁壮 《猪业科学》2007,24(12):70-72
猪副黏病毒病(porcine paramyxovirus disease)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猪病,包括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尼帕病毒病(nipah virus disease)、梅那哥病毒病(menangle virus disease)及我国出现的猪副黏病毒病(本研究室称之为猪源禽1型副黏病毒病,即猪源新城疫),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本文简单介绍猪副黏病毒病家族各成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 ,主要侵害怀孕母猪和仔猪 ,其特征为厌食、发热 ,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2 0 0 3年 3月上旬 ,黑龙江省汤原县振兴村徐某家饲养的2 5头仔猪和 16头育肥猪相继发生以类似感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 ,死亡 4头。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 (又名蓝耳病 )与猪瘟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1 剖检变化剖检 1头病死猪和 1头迫杀病猪 ,病理变化基本相同。病死猪皮下脂肪发黄 ,有…  相似文献   

4.
2003年6~10月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猪场的猪出现大批死亡,其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耳、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呈蓝紫色,死亡率达60%。经疫情调查、对病死猪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而养殖户对具有较低死亡率的PCV2并不重视,导致PCV2疫病流行,不仅造成猪群免疫抑制,更是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使得与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越来越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018年7月山东泰安某规模化自繁自养猪场,保育猪大量发病,对送检的1例病猪进行检测,结合病死猪临床观察、剖检诊断、细菌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最终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对猪场免疫程序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解决因疫病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2019年1月,广西河池某养殖户的猪群发生以咳嗽、呼吸困难、喘气、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学诊断、微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试验,确诊为猪圆环Ⅱ型病毒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采取可疑病猪及时隔离,加强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健康猪群免疫圆环病毒Ⅱ型灭活疫苗;对病猪用氟苯尼考或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注射,以控制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7.
许瑞 《中国猪业》2013,8(7):41-42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猪户的猪群发病,病猪表现为突然呕吐,体温达38℃。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绒毛心、胸腔积液、后肢关节腔内存在胶冻样积液等现象。采集病猪的肺脏、肝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猪副嗜血杆菌病。药敏试验证实该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敏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猪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特种野猪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数量也越来越多,已逐步发展到集约化养殖。由于特种野猪进入饲养环境中并与家猪接触,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现将1例长白山野猪和黑猪杂交的特种野猪发生2型猪圆环病毒病(PCV2)的实验室诊断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吉林市郊区某猪场最近几年进行特种野猪养殖,零星出现一些"僵猪",将其中1头病猪送我动物医院进行诊断。该猪是长白山野猪和黑猪杂交的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临朐某猪场疑似感染猪伪狂犬病的病猪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研究。通过对猪场内的仔猪、种猪、哺乳母猪的临床症状观察和病死猪的剖检,表现出典型的临床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该猪场有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采集病死猪样品进行了血清学、细菌学和接种动物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血清抗体阳性,接种动物表现出特征性症状,确诊为猪伪狂犬病。对该猪群进行弱毒冻干疫苗免疫,对发病猪只采取隔离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1例疑似患猪圆环病毒病的病猪进行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结果在该猪的淋巴结、肺脏中扩展出2型猪圆环病毒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片段大小相符,说明该猪确实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取病死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淋巴结生发中心存在嗜两性病毒包涵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多个猪场进行的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制模式研究的试验表明,用强化料对256例病猪的控制率为87.5%,比对照组提高了56.8个百分点,经生物统计t检验差异显著(P≤0.05),表明强化料对断奶发病猪控制效果突出.对其它1024例病例的控制效果相同。对360例断奶仔猪的保健结果为,试验组仔猪的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14.5个百分点,控制腹泻也有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对猪圆环病毒病及综合征的防制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凯里地区几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凝集试验(LA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微量凝集试验(MAT)对凯里地区种猪场、规模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送检的200份猪血清样本分别进行了猪伪狂犬病(PRV)、猪细小病毒病(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及猪萎缩性鼻炎(AR)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未免疫猪群中,PRV、PPV、PCV2、PRRS、APP及AR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15%、0、14.0%、0.6%、19.15%和0;而在免疫猪群中,PRV、PPV、PRRS、APP及AR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72.5%、7.5%、75%和90%。这表明,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凯里地区母猪繁殖障碍的两大主要疫病,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一个重要疾病;同时显示,猪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细小病毒病的免疫效果较好,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不确实,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免疫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 病例一 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乡赵某饲养的29头猪,2月龄。2006年10月18日,其中4头猪突然发病.接着又有14头猪发病,当地兽医按猪感冒治疗,肌肉注射安痛定、青霉素、链霉素、猪病克等药物治疗2天,不见好转.并死亡3头。后带病死猪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猪气喘病.经过诊治,除症状较严重的3头病猪死亡外,其它病猪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对几种常见猪病(猪流行性感冒、猪蓝耳病及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邢兰君 《中国猪业》2010,5(12):20-21
2010年10月河北省威县某养猪场50多头育肥猪相继发病,病猪体重多在40~50kg,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红、厌食、呼吸困难。畜主自行用药几天后无效,于10月19日带病死猪来邢台兽医院诊治,经剖检化验诊断为猪瘟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于猪受到圆环病毒的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毒病,本病的发生可以造成猪群出现生长发育不良、体质消瘦、皮肤苍白以及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甚至可以导致病猪出现死亡.本病毒主要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使得本病发生后给其他病原感染创造了机会.所以,本病不仅能够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能够给养殖场造成长期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2020年4月,山东省威海市某猪场发生一起以哺乳仔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以及头部、颈部、背部、四肢出现多处皮肤化脓性坏死结痂为基本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32.43%,病死率为16.67%。为确诊病原,探究病因,采集病猪血液与患处脓液进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和胶体金试纸检测。结果显示:胶体金试纸检测为猪圆环病毒阳性,生化试验结果符合葡萄球菌特性,结合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感的头孢噻呋钠对病猪进行注射治疗,并在产房内外喷洒消毒液,同时全猪群紧急免疫接种猪圆环病毒Ⅱ型灭活疫苗,由此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提示,规模化猪场既要重视免疫抑制性疫病的控制,也要加强猪场环境卫生与猪群饲养管理。本研究可为猪圆环病毒病并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多个猪场进行的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制模式研究的试验表明,用强化料对256例病猪的控制率专87.5%,比对照组提高了56.8个百分点,经生物统计t检验差异显著(P≤0.05).表明强化料对断奶发病猪控制效果突出.对其综1024例病例的控制效果相同。对360例断奶仔猪的保健结果为,试验组仔猪的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14.5个百分点,控制腹泻也有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对猪圆环病毒病及综合征的防制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月,湖南省某大型规模猪场发生以母猪流产、死胎、弱仔及断奶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为基本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及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PMWS)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混合发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一定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又称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其临床特征为病猪体质消瘦、皮肤苍白、黄疸、腹泻、呼吸困难、衰弱、死亡等;病理特征为全身组织器官炎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