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斜叶黄檀中的精油,并分析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主要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精油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斜叶黄檀精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75℃,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精油的得率为4.7573%;从斜叶黄檀精油中共鉴定出13种挥发性组分,主要成分是榄香素和甲基丁香酚,分别占92.33%和3.18%。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金柑籽油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金柑籽油的最佳工艺,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解析压力、解析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0 MPa、解析压力为10 MPa、解析温度为55℃和CO2流量为15 L·h^-1的条件下萃取率可达45.1%。  相似文献   

3.
葵花子油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超临界CO3提取葵花子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超声波诱导提取葵花子油的正交实验结果,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2MPa,温度32℃,CO2流量25kg/h,萃取时间80min,得率36.4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正己烷,物料质量与溶剂质量比例1:3,辐射时间7min,辐射功率720w,得率27.12%.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质量与溶剂质量比例1:7,溶剂为正己烷,浸泡时间18h,得率17.37%.结果表明超临界CO3萃取葵花子油品质最好,而且萃取也最高,质量最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优化亚麻籽油的提取工艺.探索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亚麻籽油的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亚麻籽油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得到超临界CO2萃取亚麻籽油的最佳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人参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人参籽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萃取人参籽油工艺参数,再将其与通过冷榨法及溶剂法提取的人参籽油进行对比,测定和比较了不同工艺制取的人参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26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 h工艺条件下,人参籽油得率为16.2%。经检测,人参籽油脂肪酸组成为不饱和脂肪酸占99%以上,其中油酸含量极高,可达73.93%。通过不同制取方法所得到的人参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所提取人参籽油的脂肪酸明显多于压榨法的脂肪酸成分;且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无有机化学试剂残留的明显优势,因此,是未来人参籽油提取中可以应用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提取工艺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6#溶剂油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以人参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了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提取时间10h,提取温度88℃,料液比1∶7g/ml.结论 该条件下人参挥发油的得率为2.64%,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具有高效性及安全性,适合工业化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金柑果皮精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超临界CO2流体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4 MPa,萃取温度31℃,萃取时间120 min,CO2流量26 L/h,在此优化条件下,金柑果皮精油得率为(5.08±0.03)%。金柑果皮精油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在20℃条件下,金柑果皮精油酸值为0.466 8、酯值为4.245 6、密度为0.838 g/mL、折光度为1.470 7、旋光度为1.366 8,精油与95%乙醇的互溶比例为1∶6.1。金柑果皮精油功能团鉴定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含有醇类、醛酮类、不饱和脂肪酸,不含酚类、羧酸衍生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超临界CO2萃取人参脂溶性成分,分析并测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和含量.方法 用超临界CO2萃取人参脂溶性成分.提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使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鉴定了44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和酯(34)、挥发油.结论用超临界萃取人参,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用超临界CO_2脱除绿茶中咖啡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岳鹏翔  吴守一 《茶叶科学》2002,22(2):131-134
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绿茶中咖啡碱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茶叶的含水率、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萃取时间对绿茶中咖啡碱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脱除绿茶中大部分的咖啡碱;较佳的茶叶含水量为40%左右;在此条件下,随操作压力的增大、操作温度的升高、萃取时间的延长,咖啡碱的脱除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子中含有大量杀虫活性较高的柠檬素类物质,印楝油可促进柠檬素类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本实验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含柠檬素类物质和印楝油混合的粗提物,以印楝素A为检测指标,使用均匀设计优化萃取工艺的压力、温度、时间和夹带剂的体积4个因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37MPa,温度43℃,时间165min,夹带剂的体积13mL,此时印楝种仁中印楝素A萃取率为0.37%。初步测定超临界CO2萃取产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驱避活性,并对该技术应用于印楝产业化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参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索氏提取法乙醚提取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确定化学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人参中的挥发油(即人参的脂溶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采取气质联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鉴定及含量测定。结果鉴定了71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和酯、挥发油。结论乙醚提取人参,得到的化合物经知网、万方数据库查询,在人参挥发油中未见报道的有23种。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6^#溶剂油提取亚麻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对6#溶剂油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对料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浸泡时间进行分析.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g/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h、浸泡时间38h。与超临界CO2萃取法相比,本方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出油率提高0.5%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优选当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当归中生物活性成分挥发油的含量并研究其提取工艺,提高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以挥发油收取量为指标,以药材粉碎度(A)、加水量(B)、浸泡时间(C)、提取时间(D)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当归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粉碎过10目筛,加10倍量,浸泡5 h,水蒸气蒸馏提取8 h。结论本工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4.
正交设计优化亚麻籽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亚麻籽中亚麻籽油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以亚麻籽油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液料比,反应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四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超声波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10,温度50℃,时间30min,功率280w。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亚麻籽油的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