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3,(6):47-50
6月份,全国各地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南方地区气温迅速升高,水温达到20℃~30℃;北方地区水温也随之升高,达到18℃~25℃。6月将经历“芒种”、“夏至”两个节气,南方地区随着雨季的来临,高温闷热天气需要加强水质的调控,保证充足的溶氧量;北方地区也需注意水温骤变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7月江苏省气温23℃~35℃,养殖水温25℃以上,高温闷热的天气将会持续,养殖需要加强水质的调控,适量投喂优质鱼饵。  相似文献   

3.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温达到15℃~22℃,水产养殖进入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水温从零下开始上升至10℃~15℃,养殖鱼类在经历了漫长的越冬期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受细菌、寄生虫等的感染.同时,4月将经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南方地区应注意"清明"期间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北方地区"谷雨"过后虽然寒潮基本结束,但仍需注意防范"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信息集粹     
《齐鲁渔业》2011,(8):56-59
战高温 保生产 高青夏季是渔业生产的关键季节,气温急剧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为确保养殖水产品安全度夏,高青县渔业科技人户专家组全体成员冒着高温酷暑,进村入户(养殖企业)开展以“高温期病害防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为内容的面对面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指导做好“防病害、防浮头、防泛池、防洪涝”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3,(4):47-49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温达到15℃~22℃,水产养殖进入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水温从零下开始上升至10℃~15℃,养殖鱼类在经历了漫长的越冬期后,  相似文献   

6.
正5月份进入"立夏"和"小满"节气,气温逐渐上升,全国各地普遍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动物发病情况总体随气温、水温的增高而增加。从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动物发病情况看,5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7.
六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6):43-43
6月份,农历节气是芒种到夏至,长江中下游、江淮一带进入进入梅雨季节,气温、水温持续升高,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较多,气候多变,降雨量充足,日照时间明显延长。本月是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季节,鱼、虾、蟹、蚌、蛙、龟、鳖等水产养殖动物吃食旺盛生长快,但也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季节,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8.
王文彬 《科学养鱼》2003,(12):59-59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喂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益。现将八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常规标准鱼类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随气候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确定投喂数量的一般标准。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  相似文献   

9.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但一些养殖户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无法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影响了单产和经济效益。现将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掌握常规标准 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也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这时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14,(4):49-52
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水产苗种繁育期;北方地区随着冰封期的结束,由越冬末期逐步进入养殖生产期,养殖水生动物由于体质相对虚弱,较易发生病毒病、真菌病等。“清明”节气期间,各地要注意雨水增多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谷雨”节气过后寒潮基本结束,各地仍需防范“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5月份部分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加上南方地区多地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节奏。6月份,全国各地水产养殖将集中进入生产旺季,投饵量会迅速增加;另外"芒种"、"夏至"节气将至,阴雨天增多、天气闷热,要特别关注池塘养殖中溶解氧的问题,水质调控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2.
5月份,随着各地气温的上升,水温也逐步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会有所增加,要特别注意温度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南方地区要注意保持养殖水质清新,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全国各地区要做好放苗前的池塘清塘及放苗过程中苗种和工具的消毒工作,避免因携带病原菌而引发疾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6,(5):58-64
5月份进入"立夏"和"小满"节气,气温逐渐上升,全国各地普遍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动物发病情况总体随气温、水温的增高而增加.从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动物发病情况看,5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重点关注疾病 1."鳃出血"病(病原是鲤疱疹病毒Ⅱ型):主要危害异育银鲫,该病流行时间长,流行温度15℃~33℃,以20℃~28℃最为严重.4月~10月份均有爆发,5月~6月份进入发病高峰期.近几年在异育银鲫主养区江苏等地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在河北、天津、江西等也监测到该病发生,呈现出多地蔓延的趋势.江苏、河北、江西、安徽、湖北、浙江等鲫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其他地区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七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7):44-44
7月份,农历节气是小暑到大暑季节,盛夏高温开始了。水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多数的水产养殖品种进入了适宜水温的上限,因此是养殖鱼类、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但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时常出现台风(或热带气旋)和干旱等灾害性的天气,同时常有强对流的雷阵雨发生,这也对渔业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期。此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了确保水产养殖健康生长,安全度过盛夏季节,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之目的,根据7月份气候和养殖生产特点,广大养殖户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正5月,随着"立夏"节气的来临,全国的气温、水温将逐步升高,各地普遍进入生产旺季。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对5月份易发疾病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供参考。病情预测5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鲤春病毒血症、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草鱼出血病、白斑综合征等病毒病,  相似文献   

16.
8月份全省连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42.8℃,干旱少雨。进入9月份,全省气温将会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当月气温可能在23℃~34℃之间,水温可能为25℃~30℃,鱼类生长旺盛。此时水体鱼载量、投喂量进入全年最高峰,池塘水质老化,易诱发水生动物细菌性和寄生虫病疾病。广大养殖户应加强管理,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17.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能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常规标准春季水温低,个体小,摄食量少,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14,(5):49-53
<正>审批颁发:王德芬审核:李清分析员:朱健祥5月份,全国天气普遍转暖,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今年全国气温较往年升温快,随着气温、水温不断升高,适宜养殖水生动物生长加快,投饵量也会不断增加,水质调控愈发重要。另外,5月将遇"立夏"和"小满"节气,应防范多雨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并尽量做到"昼夜守鱼塘,情况了指掌,发现新问题,处理不过晌"。一、病害预测  相似文献   

19.
<正>9月份,农历节气已进入秋季,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该季节养殖水体鱼载量、投喂量进入全年最高峰,池塘水质老化,易诱发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广大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预防病害发生。南方地区还需注意台风、暴雨等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9月份,农历节气将进入秋季的"白露"和"秋分",全国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该季节养殖水体鱼载量、投喂量进入全年最高峰,池塘水质老化,易诱发水生动物细菌性、寄生虫等疾病。广大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继续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南方地区还需密切注意台风、暴雨等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