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1.淘汰老弱病残鸡根据春、夏两季的产蛋情况,及时将蛋鸡群中的低产鸡、停产鸡、体弱鸡、软脚鸡以及有严重恶癖、产蛋期短、体重不标准(包括体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鸡枞菌的抚育技术,开展了贵州鸡枞菌分布、生境植被、土壤及其他真菌的调查,并通过补水及惊蕈试验研究了水分及声波对鸡枞菌抚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鸡枞菌在贵州东部、黔南、黔西南、黔北、黔中等均有分布,在六盘水、遵义、黔西南、贵阳等地较多;鸡枞菌菌塘周围的植被多种多样,包括桦木科、禾本科、车前科、茄科等41科,桦木属、白茅属、车前属、辣椒属、杨梅属等79属;鸡枞菌可以在黄壤、红壤、石灰土区生长,有关键影响的是土壤的质地,偏砂性土壤上白蚁不能构筑巢穴,所以没有鸡枞菌,有鸡枞菌区域的土壤偏穰性土和黏性土;鸡枞菌周围有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红菇Russula sp.、鹅膏Amanita sp.、半裸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seminudus等67种大型真菌;水分和声波对鸡枞菌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较对照鸡枞窝相比进行了水分补给及惊蕈的鸡枞窝如期发生了鸡枞菌;鸡枞窝的保护是鸡枞抚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鸡及输卵管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制药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鸡以其卓越的优势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转基因鸡最成功的制备方法即逆转录病毒介导法,并已成功制备出表达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鸡。本文主要综述了鸡作为生物反应器的优势、转基因鸡发展历程、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鸡的方法过程和转基因鸡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讨论了转基因鸡的意义和可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诊特征是病鸡呼吸困难、发出罗音、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本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及饲养用具等经消化道感染。现将一起肾病变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的鸡病防治与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鸡病防治中存在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如基层中鸡病诊断专家缺乏、鸡病防控不及时等。基于现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SQL数据库和ASP.NET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开发了基于网络的鸡病防治与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将鸡病诊断和鸡病防治知识进行集成,采用基于规则的模糊化的混合推理策略,实现了鸡病诊断和防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用户可通过网络实现鸡病诊断、鸡病防治、鸡群管理、知识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经验证性试验和专家评测,该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可以满足广大基层用户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健康的肉鸡产品成为市场的紧俏食品。如何养好生态鸡是养鸡场(户)必须掌握的技术,基本程序一般为鸡种选择—育雏—野外放养—出栏。一、鸡种选择生态养殖应选择适应性强、品质好、风味独特的地方鸡品种,如云南武定鸡、湖南湘黄鸡、郑州红鸡和岭南黄鸡等,这些鸡耐粗饲、好管理、适应性强、疾病少、生长发育速度适中、肉用性好,具有人们喜食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一、流行特点该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多发。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气管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为高发期,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有利于病毒的体外存活,致使病毒持续存在养鸡场,加大了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8.
哺鸡竹亲缘关系的AFLP和SRA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哺鸡竹类竹种(含2个变型)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359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9.7%,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779~0.978之间;24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58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4.0%,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721~0.958之间。UPGMA聚类分析表明,AFLP和SRAP标记均将哺鸡竹分成2大类:第Ⅰ类为富阳乌哺鸡竹、花哺鸡竹、黄纹竹、黄秆乌哺鸡竹、毛壳花哺鸡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第Ⅱ类为云和乌哺鸡竹、红哺鸡竹。对这两种标记相似性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AFLP与SRAP的结果呈极显著相关(r=0.934),但SRAP标记比AFLP标记可在竹类及其种下等级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理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使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果、茶)地,为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生产上一般选取地方鸡种进行林下养殖,但是地方鸡因遗传血缘不同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存在优劣。本试验选择固始鸡和草蛋鸡两个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在林下放养模式下考察母鸡育成期生产性能与养殖效益并进行比较,以期为林下放养模式选择适宜鸡种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选取均匀度好、健康的30日龄脱温固始鸡和草蛋鸡母鸡,固始鸡500只,草蛋鸡650只,共计1150只,  相似文献   

11.
TLR4基因SNP检测及在中外鸡种中的群体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以9个地方鸡种(北京油鸡、白耳鸡、溧阳鸡、河南斗鸡、泰和乌骨鸡、大骨鸡、狼山鸡、仙居鸡、茶花鸡)和3个引进品种(隐性白羽肉鸡、科宝鸡、来航蛋鸡)为素材,利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对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基因(登陆号为AY064697)的全部外显子、部分内含子及5`调控区共4373bp的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到36个SNPs,其中19个SNPs位于编码区(cSNPs),12个集中于第三外显子的特定区域上(蛋白的TRR结构域);10个为错义突变,21个为新发现的SNPs。对集中于第三外显子上的12个SNP位点,在十二个品种的688个个体进行了PCR-SBT检测,这些SNPs 产生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12个品种鸡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推测与该基因的功能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2.
林甸鸡和大骨鸡微卫星DNA标记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林甸鸡和大骨鸡的群体遗传结构,利用鸡基因组中5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林甸鸡和大骨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探讨了林甸鸡和大骨鸡在国内几个地方鸡种中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其中ADL0146位点的等位基因数5个,为最少,而ADL0136和ADL0185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9个,为最多;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个。林甸鸡群体内比大骨鸡群体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林甸鸡和大骨鸡与边鸡、日照麻鸡及寿光鸡之间有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而林甸鸡和大骨鸡与鲁西斗鸡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总体而言,该系统聚类结果与7个鸡种的分化与选育历史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正球虫病是鸡的常见病,春、秋多雨季节多发,15~45日龄鸡易感,因患鸡常排出血红色粪便,又称"血痢"。发病2~3天后,患鸡羽毛松乱、呆立不食,重症鸡站立不稳、瘫痪、倒地而死。球虫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但容易产生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笔者在此介绍一种简单易行、不用花钱的球虫治疗方法——山烟草治疗法。养殖户日常饲养过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病毒诱导黄粉虫抗病毒肽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鸡新城疫病毒(NDV)诱导黄粉虫是否产生抗鸡新城疫病毒肽。方法:先用鸡胚培养鸡新城疫病毒以扩增病毒,然后提取病毒液备用,接着用鸡新城疫病毒液接种刺伤黄粉虫幼虫,2~3天后提取黄粉虫体内的抗病毒物质,测定其血凝效价和鸡新城疫病毒诱导鸡胚发病抑制试验结果。结果 :黄粉虫抗病毒肽在血凝抑制试验中的效价为1∶64;在鸡新城疫病毒诱导鸡胚发病抑制试验中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鸡球虫病是球虫寄生于鸡肠道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生于育成鸡。患鸡临床症状以排血便、渐进性消瘦、贫血和机体抵抗力降低为特征。该病的传染性极强,球虫卵可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且对多数消毒药不敏感,可在鸡群中反复感染,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将一例鸡球虫病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从河南省某疑似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场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SPF鸡胚致侏儒实验,鸡红细胞凝集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增殖试验和RT-PCR试验确认该病毒为一变异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病毒尿囊液凝集鸡红细胞的HA价为0,经胰酶处理后为27;EID50(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0-5.5/0.1 mL;能够显著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可致SPF雏鸡出现肾脏肿大,呈花斑肾。其S1基因全长为1617 bp,经序列分析发现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Massachusetts株、T株、4/91株亲缘关系较远低于78%。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不同宿主上的培养特性,从河南省某疑似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鸡场采集病料,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初步筛选出IBDV毒株,并将毒株回归易感鸡,在SPF鸡胚及DF1细胞上培养。结果显示:培养出的病毒作为抗原与标准阳性血清之间均出现阳性沉淀线;回归SPF鸡试验显示发病率达100%,死亡达60%,病死鸡只出现法氏囊肿大、出血甚至出现紫葡萄样;该毒株能引起鸡胚CAM增厚、胚体出血,引起DF1细胞变圆脱落;ELD50与TCID50分别为10-4.6/0.1 mL、10-5.5/0.1 mL。试验证实IBDV分离株,属于超强毒株,该毒株可以在鸡胚和DF1细胞上适应增殖,将其命名为HN12号分离株。  相似文献   

18.
以鸡白细胞介素2(IL-2)为免疫刺激因子,探讨鸡IL-2重组杆状病毒(BV-LMI-IL-2)对鸡脏器的影响,为IL-2促进疫苗免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IL-2为目的基因,以p LMI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构建BV-LMI-IL-2。最终使用BV-LMI-IL-2与新城疫(NDV)抗原疫苗BV-LMI-F进行单独免疫和联合免疫,观察鸡腺胃、肝脏、心脏、十二指肠等器官病理变化情况。免疫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BV-LMI-F与BV-LMI-IL-2联合免疫时,保护率提高了12.5%,说明BV-LMI-IL-2对疫苗起到了免疫增强作用,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对攻毒后的对照组死亡鸡只和免疫组死亡的鸡只剖检,观察病变器官和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器官无明显病理变化,证明鸡IL-2重组杆状病毒提高了对鸡脏器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BLEC1基因(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 1)编码C型凝集素样受体区域,与CD69家族的激活抗原相关,密切联系于禽类的先天性免疫功能。为了探究BLEC1基因在鸡中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鸡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用苯酚和氯仿法提取26个不同鸡品种的DNA,对其BLEC1基因序列进行目标捕获测序,然后以NCBI上红色原鸡的BLEC1基因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序列号为NC_006103. 4,通过MEGA 6软件对26个鸡品种的BLEC1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筛选出不同鸡种BLEC1基因序列上的SNPs位点和Indels位点以及对应氨基酸的变化,并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运用邻接法系统聚类分析构建进化树。在26个鸡品种中共检测到14个SNPs位点和12个Indels位点,其中有5个SNPs位点和3个Indels位点在外显子上,外显子上的3个Indels位点在鸡种中广泛存在,且Indel1存在于除黑狼山鸡以外的所有鸡种中,这些SNPs位点和Indels位点导致氨基酸发生极大改变,外显子中氨基酸有3个发生错义突变,其余为同义突变。邻接法系统聚类分析将26个鸡品种分为3大类,其中,安卡鸡、SPF-来航鸡和泰和乌骨鸡聚为一类;萧山鸡单独为一类;其余鸡种聚为一类。综上表明,BLEC1基因在我国地方鸡品种中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与不同鸡种的先天性免疫功能和抗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喉、痘病毒易在上皮细胞中增殖这一共同特点,分别进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弱毒适应鸡胚皮肤细胞(CES)和对CES致细胞病变效应(CPE)试验.掌握其规律之后,选择病变快、含毒量高的第三代喉气管炎细胞毒(LTVCES_3)及第三代鸡痘细胞毒(APVCES_3)以1:1的比例同时接种CES细胞,并分别用鸡胚和细胞对喉、痘鸡胚毒、CES细胞毒及混合细胞毒进行毒价测定.喉、痘细胞毒的毒价平均高于同株鸡胚毒0.7—1个滴度,混合细胞毒毒价平均低于同株细胞毒0.25—0.3个滴度而高于鸡胚毒0.5—0.7个滴度,从而达到在同一细胞上同时增殖喉、痘病毒之目的,为研制喉、痘二联苗探索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