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关注的话题,目前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各区域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以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为基础,采用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泰尔指数这3个指标,结合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分析各指标的变动趋势,并对趋势进行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分析,认为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假说。  相似文献   

2.
周冰  索志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1):204-206
选取1990—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关数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的投入要素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二元经济结构系数的增大,反而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非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比和工业化并未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严重阻碍了烟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制约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抑止农村的投资,还带来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等现象。文章从烟台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出发,通过与山东省以及全国城乡居民历年收入状况、城乡差距演变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回归分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论证了当前过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将呈现扩大趋势的发展方向,同时给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大的可能就是贫富差距.为了缩小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文章通过分析找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居民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支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和政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农业的弱质性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五个影响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为黑龙江省政府制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提供相...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128-131
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城乡利益机制分析基础上,运用"两部门"模型测度法,测算出1981~2011年这三十年间云南省城乡居民主要收入差距与非主要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率。另外,选取与公共政策紧密相关的指标构建计量模型并结合贡献率测算数值,得出如下结论:二十一世纪以来,公共政策"城市偏向"造成云南省城乡居民非主要收入差距扩大,进而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政策偏向导致城镇化缩小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广东具体数据的分析,建立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及测评手段,深人剖析影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因素,选择"随即通达"的生活质量改善路径,在城乡建设中各扬其长,各避其短,不断缩减差距,才能促使城乡生活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张吉庆  喻科  何伦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509-6511,6515
根据新疆历年统计年鉴数据,从城乡居民收入变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差额变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4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指出自然地理条件、城乡隔离、教育投入差距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是导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育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14-9916
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差值法对基尼系数进行探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运用集中率和贡献率将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在各分项收入中进行具体分解,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在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分配的均衡程度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从而揭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线加快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的角度,分析了城乡关系不和谐,突出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现实,认为我国已进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城乡居民收入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了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杨慧  田贵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57-18358
根据1990~2009年的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回归分析,对2010~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并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原因主要为居民受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提高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大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贷款转换能力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乐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2-21443
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环比经济增长率3项指标,根据1980~2009年统计年鉴中的时序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广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不适于解释广西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滴流效应"对缓解城乡收入的持续扩大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更多的是受到发展政策和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制约而并非经济发展本身的影响。只有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阻隔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贵州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本文选取了2008——2016年间的贵州以及全国数据,采取描述统计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找出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表明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在逐步扩大,且相对于全国,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存在一定滞后,最后提出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熊德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94-17096
以协整理论为基本计量分析方法,以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为研究变量,通过对1978~2006年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建立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长期对数模型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弹性系数为1.06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受农村各生产要素制约效率难以发挥造成,并提出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省为例,探究我国二元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利用1978-2009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对外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对外贸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计量模型,经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对外贸易导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结论,阐释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贸易诱因,从外贸角度提出二元经济背景下应对城乡居民收入分化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内部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扩大、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就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研究,财政在均衡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存在功能"缺失"。所以,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  相似文献   

17.
王昊 《甘肃农业》2005,(11):68-6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成为我国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课题。准确了解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找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134-136
在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基础上,以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作为衡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的标尺,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劳动力投入要素、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及城乡二元结构6个因素,对影响我国居民收人差距的因素做出实证分析,认为城市化水平、城乡二元结构这两个因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较大,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成为我国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课题。准确了解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找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乡差距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城乡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城乡居民消费比和收入比的关系不仅能体现出城乡收入消费差距,还能体现城乡差距的发展趋势是否合理。首先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比与收入比的变化趋势,然后对城乡收入比对消费比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两者比值绝大多数年份大于1.0;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