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油杂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三系不育系盐1A、保持系Y 1B、恢复系TR 598,经"三系"配套育成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其籽粒含油量47.82%,芥酸含量1.13%、饼粕硫甙总含量18.21μmol/g。在2010—2011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77.1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8.01%;产油量1 271.2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3.15%;在2011—2012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791.0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7.8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油量为1 257.3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9.27%。在2012—2013年度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733.9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5.23%,产油量1 307.4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4.07%。适宜上海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制种要点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2.
宝油87是以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02 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YD 41 R为父本配制的高油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2],于2010年选送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在2010—2012年2年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132.18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5.08%;2年平均产油量62.59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24.85%[3]。平均含油量为45.66%,在该组试验中排名第一位;2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88%;平均硫甙含量为23.34μmol·g^-1(饼)。于2013年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福油508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923 A为母本,以双低恢复系18 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该组合在2009 ~ 2011年国家上游区试中,共22个试验点,有20个点增产.2年平均单产191.65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5.56%.2年产油量平均为85.69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77.99 kg/667 m2)增加9.87%.2年芥酸含量分别为0.7%和0.0%,硫甙含量分别20.26μmol/(g·饼)和26.82μmol/(g·饼),含油量平均为44.71%,居参试组第1位.2011年11月通过国家上游区试审定并定名为福油508.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2)
为选育适应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以双低质不育系南A 6为母本、双低恢复系83R为父本,成功配制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渝南油683。该品种在2012—2014年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21个试点中20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2年平均产量3 063.6kg/hm2,比对照南油12增产12.45%,产油量1 308kg/hm2,比对照增产14.49%,居试验第一位。芥酸含量平均为0.1%,硫甙含量平均为20.76μmol/g(饼),含油量42.68%。2015年3月参加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4003)。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作物茬口问题,选育出含油量高、广适性强、熟期适中的新品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仲衍种业联合选育,用自育的不育系蓉A 0068作母本,蓉C 2859作父本杂交配组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了四川省区试,2年17点次试验15点增产,平均产量2 781.75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9.4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油量1 180.65kg/hm2,比对照增加20.51%;产量、品质、抗性达标。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川审油2016004),定名旺成油8号。  相似文献   

6.
卓油058是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甘蓝型油菜双低核不育系U33A与恢复系X6-1组配而成的双低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国家长江下游区试2年17个试点油菜籽产量12增5减、增产点率70.6%,产油量14增3减、增产点率82.4%;2年平均单产油菜籽176.9kg/667m~2、产油量79.0kg/667m~2,分别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8%、5.5%。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油菜籽198.6kg/667m~2、产油量90.2kg/667m~2,分别比秦优10号增产2.4%、4.9%。  相似文献   

7.
盛湘油9号是以黄子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21A与双低恢复系20148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在长江中游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2347.8kg/hm2和1080.5kg/hm2,平均比CK中油杂2号分别减产0.8%和增产8.25%。两年平均含油率为46.02%;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18.45μmol/g.饼。于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 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陕审油 2 0 0 10 0 1) ,同年 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油 2 0 0 2 0 0 2 )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秦优 7号 1997- 1999年参加组合试验和预备试验 ,平均亩产 2 4 7.5 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4 .6 %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 ,两年平均亩产 2 0 8.4 kg,与对照秦油 2号持平 ,参加…  相似文献   

9.
秦信蓉  喻时周  沈奇  赵云  杜才富 《种子》2013,32(2):104-106
为了选育出优质丰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应生产需要,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0848 A作母本,双低恢复系18 R作父本,育成了高油分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818。在2010~2011年国家下游油菜区试中,共16个试验点,12个点产油量增产,增产率为75%。产油量2年平均为74.83 kg/667 m2,比对照秦优7号(68.84 kg/667 m2)增加8.70%。含油量平均为46.53%,在该组参试组合中位居第2。2年芥酸含量分别为0.2%和0.0%,硫甙含量分别为22.87μmol/g(饼)和22.25μmol/g(饼)。于2011年11月通过国家冬油菜下游区试审定并定名为油研818。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秦优7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通过陕西省审定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2 0 0 0年、2 0 0 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片区试 ,产量、品质和抗 (耐 )菌核病名列首位 ,两年平均亩产 2 11.6 kg,较对照秦油 2号增产 2 .9%。2 0 0 1年参加国家长江下游区试 ,比对照增产 8.1%。两年在黄淮长江流域六省区 2 5个点大面积示范 ,平均亩产 2 10 .0kg,比秦油 2号等品种增产 11.4 % ,说明秦优 7号是一个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