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中晚熟桃树的养分吸收规律桃树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吸收量为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桃树花期主要吸收树体贮藏的养分。中晚熟桃树对氮素在花期、坐果期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硬核期吸收量较小,采收前为最大效率期;磷素在硬核期吸收量达到最大值,以后比较稳定;钾素在硬核期后,吸收量大增,呈直线上升趋势,以果实成熟前吸收量达到  相似文献   

2.
大石早生李树体营养积累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在大石早生李果帝成熟期,对树体进行了解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营养含量,全树含氮314.83g,磷68.91g,钾276.19g,钙440.31g,镁100.76g;分别占树体干重的0.514%,0.113%,0.651%,0.719%,0.165%。果实中钾的积累最多,为114.20g,占总钾量41.35%;其次为叶片,为69.36g,占总钾量的25.11%。枝干中钾总积累量虽多,乃是10年的积累量。同理,氮、磷、钙、镁的积累量亦以叶片为最高,分别为86.61g,27.51%;11.01g,15.98%;98.36g,22.34%;46.51g,45.80%。每生产100kg果实当年吸收氮754.08g,磷145.22g,钾898.78g,钙892.65g,镁114.08g,其比例为10:1.9:11.9:11.8:1.5。叶片4、5月份氮钾含量最高,以后随着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钾、硼、锌肥配施对砂田西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砂田注水补灌基础上,探讨钾、硼、锌肥不同配施处理对西瓜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西瓜‘陇抗九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施肥方法,测定不同处理的西瓜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和氮、磷、钾吸收及积累量。【结果】与对照氮磷肥处理相比,所有施钾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西瓜光合参数、产量、品质指标及养分的积累利用率。施硼有利于西瓜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和氮的吸收积累,NPKB处理的西瓜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氮素总积累量较NPK分别提高了9.94%和16.87%;施锌则有利于西瓜果实含糖量的提高和钾素的吸收,NPKZn处理的西瓜果实边糖含量和钾素吸收量较NPK分别提高了6.52%和12.96%,且果实糖分梯度显著降低,糖酸比增加。钾、硼、锌3者配施除具有以上单因素效应外,西瓜产量、磷素总积累量较NPK处理分别提高了10.27%和22.59%,而钾素总积累量及利用率则显著高于钾肥单施或钾硼、钾锌两者配施。【结论】钾、硼、锌肥同时配施对促进西瓜生长,提高产量、品质及养分的吸收利用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莲藕地方品种"齐头"为试材,采用田间池栽试验,在莲藕不同生育期动态取样,测定各器官的干物质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养分积累量,明确莲藕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以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莲藕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莲藕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膨大茎形成期是莲藕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积累速率为每株29.27 g·d^-1。根状茎膨大之前,干物质主要集中在叶片和叶柄中,膨大之后,叶片和叶柄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向膨大茎中转移,膨大茎中干物质最终积累量占全株的66.68%。不同时期莲藕氮、磷、钾的吸收积累量不同。膨大茎形成期莲藕对氮、磷、钾的积累速率最大,分别为每株0.46、0.18、0.56 g·d^-1,积累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49.50%、31.49%、39.56%。整个生育期莲藕氮、磷、钾吸收积累量的比例为1∶0.62∶1.53。根状茎膨大之前,莲藕氮和磷主要集中在叶片中,钾主要集中在叶柄中,之后随着地下根状茎的膨大,叶片和叶柄中的养分逐渐向地下部分转移,成熟期地下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占全株积累总量的71.97%、69.54%和87.89%。综上所述,莲藕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根状茎膨大之后,以贮藏生长为主,膨大茎形成期为莲藕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地区枸杞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省柴达木地区目前栽培较广的"宁杞5号"为研究对象,研究滴灌施肥条件枸杞干物质积累、枸杞产量与氮磷钾含量、氮磷钾积累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枸杞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呈"S型"曲线变化,在盛果期至秋果期干物质积累达到最高峰,叶片在不同时期总干物质积累量中的比例在77.5%~6.64%变化。柴达木地区枸杞养分主要限制因子为氮,其次为钾和磷,且养分吸收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的盛果期。每生产100kg枸杞干果养分的需求量平均为N 11.2kg、P2O52.2kg、K2O 6.7kg。当年新生油条是氮、磷、钾养分的优先分配部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取样、~(15)N示踪、~(32)P根外追肥等手段分析了黄瓜地膜覆盖后干物质的积累与氮、磷、钾的吸收和分配。覆膜促进了结瓜盛期以前干物质、氮、钾的积累吸收以及结瓜盛期磷素的吸收。覆膜区较对照前期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加21.8%,积累量增加34.9%。氮素吸收强度增加57.1%,吸收量增加43.3%。磷素前期未见增长,盛瓜期吸收量增加45.9%。钾素前期吸收量增加22.7%。盛瓜期以前以氮的代谢为主。对黄瓜植株四个生育阶段中各器官氮、磷、钾吸收分配状况的分析表明,盛瓜期前以叶的生长为中心,中、后期以瓜条的生长为中心,营养物质主要流向中心器官,此时中心器官的各元素吸收强度达到高峰。通过~(15)N示踪等表明结瓜前控制肥水使覆膜黄瓜提早结瓜,结瓜期促、控结合,补充营养保证叶的生长及瓜条不断接续,并调整植株营养吸收转向瓜条生长。结瓜盛期分次追肥可以提高植株营养元素的含量,促进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核桃树体生物量构成及矿质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梁智  周勃  邹耀湘 《果树学报》2012,(1):139-142
为了给核桃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5 a生温185早实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生物量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核桃树总干质量为32 814 g.plant-1,其中当年新生营养器官占16.36%,果实占13.59%,老营养器官占70.05%。N含量以种仁最高,叶片次之;P含量以叶柄最高,青皮次之;K含量以青皮最高,叶片、叶柄次之。核桃树N、P、K、Ca、Mg总累积量为366.67、48.92、247.37、440.19和62.32 g.plant-1,其中,N主要分配到种仁、叶片、多年生枝和主根,P主要分配到主根、种仁、多年生枝、叶片和青皮,K主要分配到青皮和叶片。每生产1 000 kg干商品核桃需吸收N 77.05 kg、P 9.70 kg、K 62.24 kg、Ca 75.41 kg、Mg13.35 kg。核桃树对N、K、Ca的需求较多,对P、Mg的需求较少;营养器官累积N、Ca较多,累积P、K、Mg较少;生殖器官累积N、K较多,累积P、Ca、Mg较少。  相似文献   

8.
以黔南州8个县(市)核桃优树叶片与土壤为试材,对土壤性质和叶片营养元素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期研究土壤性质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钾含量显著影响叶片钙的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影响叶片钾的含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影响叶片锰的含量;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影响叶片镁的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影响叶片氮的含量。试验表明核桃优树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土壤养分状况显著影响核桃优树叶片营养元素的供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西乐业县低产核桃园区内核桃树根区土壤及叶片的营养元素分析,结合园区周屡环境调查,明确了核桃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钾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缺乏。  相似文献   

10.
氮素对大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以及在适宜施氮量的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kg大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8.5kg、磷1.4kg、钾5.2kg。从播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180d),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相对较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0.7%、36.8%和46.1%;从鳞芽花芽分化期到收获(52d),蒜薹伸长、鳞茎膨大,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迅速增加,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69.3%、63.2%和53.9%,到收获前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达到高峰。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氮素用量为240kg·hm-2,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为0.710、0.114和0.434g·株-1,吸收比例为1∶0.16∶0.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