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30个玉米自交系以及从中随机抽取的16个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在春、夏播中对玉米子粒铁含量、铁含量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供试玉米自交系铁含量变幅为14.98~26.83mg/kg,春、夏播杂交组合铁含量变幅分别为12.39~24.43mg/kg和14.18~27.25mg/kg;②铁含量除受遗传控制外,还明显受播期、基因型与播期互作的影响;③铁含量的GCA(一般配合力)、SCA(特殊配合力)、播期、GCA与播期互作、SCA与播期互作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④多数铁含量SCA效应值较高的组合,至少有一个亲本的GCA效应值较高,但也有部分铁含量SCA效应值较高的组合,其双亲的GCA效应值却较低,表明在选育杂交组合时,应在选择铁性状GCA较高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加强SCA选择;⑤亲本铁含量的表型值与GCA效应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70,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亲本铁含量表型值的水平来预测亲本GCA效应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按Griffing方法4,用6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配制15个组合,研究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子粒含油率高的双亲在组配时有可能表现出超亲优势;子粒含油率的一般配合力(GCA)在各亲本间及特殊配合力(SCA)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子粒含油率的GCA效应与SCA效应之间无明显关系;以提高子粒含油率为育种目标,应选择具有较高子粒含油率和GCA效应值的自交系作亲本;子粒含油率有较高的遗传力,加性方差在遗传变异中起主要作用,子粒含油率宜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籼型三系杂交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淀粉RVA谱特征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RVA谱特征值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遗传差异,其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杂交稻亲本RVA谱特征值一般配合力(GCA)效应高的,其后代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不一定高;杂交稻母本RVA谱特征值GCA方差在总的基因型方差中所占比重远远大于父本和组合SCA方差,表明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主要受不育系的影响;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竞争优势与母本的GCA极显著正相关,且决定系数较高,表明杂交稻母本的一般配合力高,其所配杂交稻组合的竞争优势也强;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峰值黏度存在明显的超高亲优势;糊化开始温度存在超低亲优势;其他性状存在中亲优势。  相似文献   

4.
特种稻米中微量元素铁、锌、锰含量的配合力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以米粒中微量元素铁、锌、锰含量各具差异的7个特种稻品种配制完全双列杂交,利用Griffing方法1模型I分析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配合力;利用变异系数分析法研究7个亲本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间微量元素含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铁、锌、锰3种微量元素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铁含量的SCA方差大于GCA方差,锌、锰含量GCA方差大于SCA方差,说明这3种元素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作用,铁含量以非加性效应为主,锌和锰含量则以加性效应为主。同一亲本3种元素间GCA效应差异较大,同一元素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同一元素不同组合间SCA表现较大变幅,并有GCA效应高的亲本其杂交组合的SCA效应多数表现较高的趋势,但亦有GCA低的亲本间杂交出现SCA高的组合。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7个亲本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表明稻米中铁、锌、锰含量除受遗传控制外,还明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并表现基因型×环境互作。  相似文献   

5.
糯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选自不同来源的5个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研究其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穗粒重、穗行数、小区产量等15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穗长、穗行数的SCA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穗行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其余13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本试验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N9603、N9605、N9606,SCA高的杂交组合为N9605×N9604、N9608×N9606、N9608×N9603。  相似文献   

6.
以属于5个杂种优势群的2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优良玉米自交系T138-1及其秭妹系T138-2为父本(P2),杂交获得了48个组合。分析了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效应,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各性状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1亲本,除出籽率GCA外,其他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2亲本,生育期、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棒三叶面积GCA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1与P2互作间的SCA方差除出籽率和小区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10个性状的SCA差异均极显著。P1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别很大,P2亲本T138-1出籽率一般配合力效应高于T138-2,其它性状GCA值均低于T138-2。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率SCA值与其性状均值之间达到了正的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性状总配合力效应与实际田间表现基本一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棒三叶面积、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总配合力效应与小区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油与普通玉米自交系子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为父本,21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母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组配168个F1组合为供试材料,对其子粒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高油玉米自交系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以及淀粉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GCA和SCA方差均存在极显著差异。GY220、GY246A、GY798A、P138、许178、8622油分含量的GCA较高,GY1007、GY237A、8085泰、沈137、改3、鲁原92蛋白质含量的GCA较高。P138×GY798A、87-1×GY246A、许178×GY798A和87-1×GY220组合油分含量高,鲁原92×GY1007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玉米不同遗传背景子粒和秸秆粗蛋白含量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省的南阳、郑州和浚县3个地点随机区组试验,用MARX-I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遗传背景,同时受环境条件的显著影响。子粒蛋白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显著互作效应,地点间子粒蛋白含量表现北高南低趋势(浚县郑州南阳),秸秆蛋白与其相反(南阳郑州浚县)。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分别排在前5位的组合中,80%来源于不同优势类群自交系间杂交,自交系E28和8085是可利用的高蛋白质种质资源。子粒、秸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表现负向和正向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76%和27.03%,但两者变异性均较大,组合间变幅分别为-18.56%~21.24%和-12.78%~95.30%。相关分析表明,子粒与秸秆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r=0.0224)。因此,通过基因重组,在广泛遗传变异中选择子粒和秸秆蛋白含量较高的组合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认知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选系的配合力差异以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12个外来玉米群体选系为母本、5个分属于不同杂优类群的代表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成60个杂交组合,在辽宁省4个不同生态区裂区试验,分析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以及60个杂交种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选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明显,单株产量GCA效应值高的自交系为ZL2116、ZL2436、ZL8344,其部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的GCA效应也较高,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不同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不同,ZL8344×昌7-2在单株产量SCA和对照杂种优势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水平,可对其生产应用价值进一步试验鉴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偏属于Reid种质,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和Lancaster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可形成一定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杂交不亲和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3个改良Ga糯玉米自交系为父本,与8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24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分析Ga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父、母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Ga糯玉米自交系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其中CM327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的杂优利用潜力。Ga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利用有助于糯玉米种质的扩增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对马铃薯9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18个杂种无性一代的8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①8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超中亲优势的大小顺序为:烂薯率>块茎产量>结薯数>淀粉含量>单个块茎重>薯形>块茎外观>结薯习性;超高亲优势的排列顺序则为:结薯数>单个块茎重>块茎产量>块茎外观>烂薯率>淀粉含量>薯形>结薯习性。②品种P(2L0031-17)、P(4陇薯3号)、P(7L0218-38)、P(995D-P-8)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是理想的亲本材料。③组合P1×P4、P2×P9在淀粉含量、块茎产量等性状上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在马铃薯高淀粉育种中应选择高淀粉材料作为亲本之一,选配组合时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配置组合。  相似文献   

12.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通过7×7的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玉米4个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亲子相关及优势值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最高,其次是油分含量,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则呈现负的杂种优势。各性状的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存在着较大变异。蛋白质、赖氨酸及油分含量的亲子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在亲本组配时应注意高值亲本的选择。蛋白质含量的中亲优势与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呈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与淀粉含量的中亲优势呈显著的负相关。赖氨酸、淀粉含量的中亲优势与行粒数的中亲优势分别达正的和负的极显著相关,油分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百粒重的中亲优势达正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不同类型的9个水稻品种,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在施氮和未施氮水平下对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期和孕穗期的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生理效率,在两种氮素水平下亲本的加性效应均对F1起主导作用,而收获期氮素利用生理效率在施氮条件下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加性效应,而未施氮条件下主要来自于非加性效应;产量的遗传变异在施氮条件下来自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而未施氮条件下主要来自基因加性效应。特殊配合力优良的组合,其亲本自身表现不一定优良,与一般配合力也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表明氮高效育种中利用亲本值和一般配合力很难正确预测杂种优势;另外,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利用生理效率的遗传特性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烤烟烤后中部烟叶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选用K326、NC89、翠碧一号和红花大金元等4个品种,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采用Griffing方法Ⅰ进行配合力分析,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K326×红花大金元组合P1、P2、F1和F2等4个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烤后中部叶淀粉含量的遗传主要受细胞核效应的影响,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翠碧一号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较高的正向效应,K326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较高的负向效应;K326×红花大金元组合烤后中部叶淀粉含量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1),主基因遗传率(h_(mg)~2)为49.53%。  相似文献   

15.
分类的方法和依据不同,小麦群内和群间杂种优势的测定结果也不同。为了客观评价各类方法的优劣,作者根据小麦产量性状、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RAPD标记等将小麦品种(系)分别归为不同的类群,试验结果表明:以RAPD标记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好,GroupI与Group Ⅲ间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它们F1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高达18.8%。以产量构成因素为分类依据效果稍差,但仍能区分开优势群和非优势群,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最高为15.06%。以一般配合力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差,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甚至不及群内杂种,最高的群内杂种优势也仅有12.1%。因此认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建立应以RAPD标记为主要依据,兼顾产量性状,而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无法准确预测杂种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4个常用自交系作母本,5个经过EMS化学诱变处理并经多代自交纯合的材料作父本,按NCII设计配成20个杂交种,研究了其中3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①杂交种在脂肪含量上的平均表现介于雌亲平均数和雄亲平均数之间;在淀粉含量上既低于雌亲平均数又低于雄亲平均数;在蛋白质含量上既高于雌亲平均数又高于雄亲平均数;②离中优势较为普遍,有53.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离中优势,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离中优势显著的组合达85%;③有18.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高亲优势,有11.7%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低亲优势;④在蛋白质含量上,材料M04003、M04008、M04010所配制的组合几乎都表现出超亲优势,为较好组合。  相似文献   

17.
以4个常用自交系作母本,5个经过EMS化学诱变处理并经多代自交纯合的材料作父本,按NCII设计配成20个杂交种,研究了其中3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①杂交种在脂肪含量上的平均表现介于雌亲平均数和雄亲平均数之间;在淀粉含量上既低于雌亲平均数又低于雄亲平均数;在蛋白质含量上既高于雌亲平均数又高于雄亲平均数;②离中优势较为普遍,有53.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离中优势,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离中优势显著的组合达85%;③有18.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高亲优势,有11.7%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低亲优势;④在蛋白质含量上,材料M04003、M04008、M04010所配制的组合几乎都表现出超亲优势,为较好组合。  相似文献   

18.
利用籼型水稻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配组的4 ×4 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 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85%,说明两者可以作为育种指标。(2)两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说明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根系活力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衰退值以加性效应为主。(3)龙特甫A和镇恢084具有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可作为优良亲本利用。(4)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均表现正向优势(衰退值负向优势为好),表明利用杂种优势改良根系生理活性这一性状比较困难,但通过亲本的适当选配仍能获得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