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舍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  相似文献   

2.
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蛋鸭可以进行圈养。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一、圈养蛋鸭的好处 1.圈养蛋鸭能提高劳动效率,饲养规模大。一般每个劳力可饲养蛋鸭500~1000只。每批鸭可饲养二年,不需每年大批更换母鸭。这样,以同样的人力,圈养鸭数量是放养的几倍。 2.圈养后,母鸭受季节、气候、野外饲料等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活动范围缩小,减少了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  相似文献   

3.
我区放牧蛋鸭和蛋品加工历史悠久.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的不断发展,蛋鸭放牧饲养逐渐改为圈养.新的生产方式必须与新的生产技术配套,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现根据我区实际,就如何提高蛋鸭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进行初步探讨.1品种选择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饲养条件.有的品种如金定鸭、康贝尔鸭等,个体较大,步行速度慢,觅食能力较差,采用圈养方式,供应足够的配合料,可以发挥体大、蛋大的优势;而洞庭麻鸭,攸县鸭等品种则适于放政方式.1996年冬我们对几个品种在圈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作了调查,这些农户都是采用我区同一饲…  相似文献   

4.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圈养蛋鸭是近来新兴的饲养方式。但圈养蛋鸭低产蛋水平带来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实践,介绍保持蛋鸭高产稳产技术措施。回后备鸭选育我国南方圈养蛋鸭多为蛋用型麻鸭。其后备鸭的中维和大雏期,骨胳发育生长迅速,应使雏鸭体格得到充分发展,育成强健的鸭群。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两群蛋鸭鸭群大小相似,采用同一饲料,相同饲养条件,但两群的产蛋水平差距甚大,可见蛋鸭自身因素,即后备鸭培育选择十分重要。蛋用麻鸭后备鸭培育一般采用放牧育成的方式,人工育雏至25日龄,为了使雏鸭适应放牧采食,放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农林生产体制的改革,牧地受到限制,蛋鸭圈养数量不断增多。蛋鸭圈养可提高劳动效率,饲养规模大,一般每个劳力可饲养500~1000只,圈养鸭群受季节、气候、野外饲料等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同时蛋鸭圈养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鱼池、水库等水面圈养鸭群,便可综合利用,形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使鸭、鱼、蛋同获丰收。但是蛋鸭圈养和放牧的情况不同,饲料和饲养条件都由人为提供,一旦饲养不好,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要把圈养蛋鸭养好,必须掌握科学圈养技术,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产蛋的需要,才能提高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论肉鸭还是蛋鸭,也无论是圈养还是放牧饲养,有关节疾患的鸭只都不时会出现在鸭群中,甚至会有大流行的现象。随着快大型肉用鸭业和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关节疾患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总体趋势是:肉鸭和肉种鸭发病率高于轻型蛋鸭,圈养鸭发病率高于放牧饲养,在现代集约化...  相似文献   

7.
1选好鸭种蛋鸭应头万眼鼓,颈部细长,嘴长腿高,羽毛细密,身长紧凑,我省的攸县麻鸭为优良蛋鸭品种.2规模适度从目前农村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坚持适度规模,放牧饲养以每群150羽左右、圈养400羽左右较为合适.因为这种规模养鸭所需投由少,见效快,年盈利在5000~10000元之间,同时栏舍简便,管理方便,不影响家务和种植业生产.鸭为杂食动物,放牧既可丰富饲料种类,又可降低饲养成本,应提倡圈养与放牧结合的饲养方式.3搞好季节管理要促进蛋鸭高产,必须抓好催膘催蛋.立春前15天,当鸭子的毛长齐时就开始喂配合料,…  相似文献   

8.
产蛋鸭的饲养分为圈养和放牧两种形式。随着养鸭业的迅速发展,加上水域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在城镇郊区的养鸭多以圈养为主,农村小规模饲养多以放牧为主。对绍兴鸭、金定鸭和卡基——康贝尔鸭产蛋眭能的测定可知,14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至190~200日龄时可达90%以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鸭群高峰期可持续到450日龄以上,以后逐渐下降,因此,蛋鸭的产蛋期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圈养鸭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果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皆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  相似文献   

10.
圈养蛋鸭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投资省,灵活性大,有利于控制疫病和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但因圈养蛋鸭活动范围小,密度大,生产条件靠人为控制,因而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提高产蛋率的技术措施,供参考。1营造良好舒适的圈养小环境蛋鸭虽然喜欢在水中游泳、觅食、嘻戏,但也喜欢在干燥、清洁、安静的环境下休息。因此,圈养场所要选在地势较高、稍有坡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沙壤土的地方。鸭场应包括鸭舍、运动场和水池三部分,它们的占地面积比以1∶2∶1.5较适宜。鸭舍座北朝南、略偏东…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栏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圈养的优点 (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  相似文献   

12.
1 圈养的优点1.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2 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担任。1.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率。2 圈养鸭的分群与密度 青年鸭圈养的规模可大可小,但每个鸭群的组成不宜太大,以500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 圈养的优点1.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2 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动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即可担任。1.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  相似文献   

14.
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政策感召下,我开始与一些农户拼养绍鸭,每年养3批青年鸭。每批6.7千只,蛋鸭维持在1千只左右。1981年起,改放牧为圈养,把鸭场移回到绍兴县大和乡白洋村。1983  相似文献   

15.
圈养蛋鸭高产高效技术要点傅宪华(浙江省临安市畜牧兽医站311300)圈养蛋鸭具有①饲养环境稳定,劳动强度小,劳动生产率高;②长年产蛋均匀,产蛋量多,经济效益高;③可充分利用鸭棚、水面,单位面积饲养数多,比较经济;④较易控制疫病等优点,故在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规模化、集约化养鸭业发展迅速,年饲养量已达600多万只。2001年该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麻鸭之乡”,其饲养方式为放牧饲养和集约化圈养。蛋鸭圈养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因素较少,环境因素可以控制,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及标准化科学养鸭,有利于传染病的预防,使鸭群达到稳产、高产,养鸭户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集约化圈养蛋鸭饲养技术要点浅述如下:1建造鸭棚鸭棚宜建在依田靠水的鱼塘、河岸、湖边等地势较高且平坦、东西走向、座北朝南、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的地方。鸭棚多用毛竹和石棉瓦等简易搭成。鸭棚建的大小可依饲养量…  相似文献   

17.
麻鸭圈养育雏主要是将麻鸭圈养在固定的陆围、水围内,不外出放牧的一种饲养法。此法受自然制约因素较少,环境条件可以控制,有利于满足育雏的条件。既有效地解决了放牧时进出鸭会发生的踏死情况,也有效地减少了体力消耗,增加了增重速度,克服了放牧养鸭的季节性供求缺陷,便于科学育雏,集中管理,现就饲养管理技术作简介:1选好苗鸭,掌握习性,做好饮水、开食关1.1苗鸭选择选苗鸭时,以高邮麻鸭、小塘麻鸭、美国宝鸭与本地麻鸭的杂交苗为天。要求发育良好眼大有神,羽毛洁净;腹部柔软紧凑,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没有血迹和痴块,初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蛋鸭笼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蛋鸭养殖和消费第一大国,蛋鸭养殖及鸭蛋加工是我国传统优势畜牧产业,蛋鸭产业近十年来总体发展平稳。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民众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传统的蛋鸭全放牧、半放牧、散养、圈养等养殖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如集约化程度低,土地鸭舍利用率低,疾病防控难度大,产品安全隐患多,蛋鸭的笼养方式便应运而生。文章回顾了我国蛋鸭笼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蛋鸭笼养的应用现状、生产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解决蛋鸭笼养问题的对策,指出蛋鸭笼养是我国蛋鸭产业走向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 ,许多地方采用圈养办法养鸭 ,即育雏结束后 ,仍将青年种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 ,不外出放牧 ,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 圈养的优点1 1 可以控制环境条件 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 ,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 2 节约劳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般采用放牧饲养 ,一个劳动力只能管 2 0 0~ 3 0 0只鸭子 ,而且劳动强度大 ,采用圈养方法 ,如饲料运到场 ,一个人可管理鸭 1 0 0 0只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妇女、老人都可担任。1 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 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 ,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蛋鸭的圈养根据鸭舍的结构可分为全封闭式饲养和半开放式饲养。全封闭式饲养指鸭的所有活动场地都在室内(包括运动场及产蛋房);半开放式饲养指鸭的产蛋房在室内,运动场在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