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更是茶界同仁的大喜事。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与世界博览会有缘,历届世博会都有茶的身影,特别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国茶叶获得多项奖章,上海世博会将是一届展现国际名茶与茶文化的重要平台。经征求中国茶叶学会等国字号社团组织及世博会等有关部门的认可。拟定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茶评选组委会",  相似文献   

2.
《福建茶叶》2010,(5):64-64
<正>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组委会沪博茶会(2010)001号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更是茶界同仁的大喜事。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与世界博览会有缘,历届世博会都有茶的身影,特别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国茶叶获得多项奖章。上海世博会将是一届展现国际名茶与茶文化的重要平台。经  相似文献   

3.
《福建茶叶》2010,(6):64-64
<正>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组委会沪博茶会(2010)001号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更是茶界同仁的大喜事。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与世界博览会有缘,历届世博会都有茶的身影,特别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国茶叶获得多项奖章,上海世博会将是一届展现国际名茶与茶文化的重要平台。经  相似文献   

4.
《福建茶叶》2010,(1):78-78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更是茶界同仁的大喜事。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与世界博览会有缘,历届世博会都有茶的身影,特别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国茶叶获得多项奖章,上海世博会将是一届展现国际名茶与茶文化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福建茶叶》2010,(7):62-63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更是茶界同仁的大喜事。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与世界博览会有缘,历届世博会都有茶的身影,特别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国茶叶获得多项奖章,上海世博会将是一届展现国际名茶与茶文化的重要平台。经征求中国茶叶学会等国字号社团组织及世博会等有关部门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福建茶叶》2010,(3):94-9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更是茶界同仁的大喜事。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与世界博览会有缘,历届世博会都有茶的身影,特别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国茶叶获得多项奖章,  相似文献   

7.
《福建茶叶》2010,(9):58-63
<正>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更是茶界同仁的大喜事。中国茶与世界博览会有缘,历届世博会都有茶的身影,特别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国茶叶获得多项奖章,为祖国争得了荣光。上海世博会是办在家门口的一次博览会,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业应该在世博会上占有一席之  相似文献   

8.
陈靖 《福建茶叶》2010,32(1):1-5
福建是中国的茶叶大省,也是最重要的外销茶区,17世纪最先流入欧洲的中国茶就是武夷茶.自1851年首届世博会举办以来,闽茶就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如期而至,它必将成为闽茶展现风采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9,31(10):4-5
2008年,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茶人抓住一切机会,借北京奥运会这个大平台展示中国茶文化。那么,中国茶人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为世界人民奉献什么?毫无疑问,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茶人而言,就是新一届茶叶“世博会”,要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茶科技、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的颠峰盛会。更关键的是,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中国的茶产业更有可能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世博茶经济。茶文化与世博经济结合而产生的世博茶产业,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世博茶经济注定将成为一种全新的茶叶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10.
协会动态     
《茶世界》2015,(8)
<正>赴云南西双版纳开展茶叶生产专项技术培训6月30日-7月2日,中茶协派员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组织开展云南省茶叶生产与古茶树保护项目专业技术培训。应邀参加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揭晓发布会7月9日,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组委会在京举办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揭晓发布会,中茶协常务副会长王庆应邀参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10,(6):1-1
一、基本情况《CHA》是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量身定制的舞台秀,于上海世博会期间举行全球首演。全剧以中国茶为主题,融合武术、魔术、绝技、歌舞等艺术样式,艺术地再现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是一台表现中华传统文化永恒魅力的精品杂技剧。世博会期间,5月1日至6月30日每天在综艺大厅演出4场,每场45分钟,总场次244场。  相似文献   

12.
经世界茶联合会授权,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将于2010年在台湾举行。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世界茶联合会承办单位:台湾茶协会暨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组织委员会协办单位:台湾茶商同业公会联合会、中华茶艺联合促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9月9日从贵州省黎平县茶叶协会获悉,黎平县茶叶协会在首届中国西部名茶节被推荐为"中国西部百佳基层茶叶组织"。同时,黎平茶协的石伟昌被推荐为"中国西部茶行业百佳基层社会组织优秀带头人"。此次名茶节由四川省流通协会、重庆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昆明市茶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名茶节于9月25日至10月7日在成都举办。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宣布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这是何时由谁最早倡议的呢?时间推移至十年前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由福建省茶叶学会领雁请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项目执行机构、国际信息发展组织等三十多个国内外权威机构及社团、五十多家知名企业、二百多位国内外茶叶界专家及社会名士、发起申请倡建联合国"国际茶文化日"。本文就当年百年"世博会"开启中国茶新纪元、倡建活动的美好回顾及圆梦后的活动等作一记叙。  相似文献   

15.
陈新森 《茶叶》2012,38(4):262-264
2012年10月11日,浙江省磐安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这是中国茶叶学会、全国茶界专家对磐安茶业悠久发展历史、优良生产环境、深厚文化底蕴、扎实产业基础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县推动茶产业提升发展的鼓励和鞭策。我县将以此次命名为契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入实施“名乡产名茶,名茶创名牌,名牌显名茶”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0日,来自于全国30所高等院校的41名优秀茶人大学生汇聚浙江杭州,参加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大学生茶艺团公开面试选拔,选拔评审内容包括茶知识、外语口语、形象气质、个人才艺等。据了解,米兰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举办"中国茶文化周"活动,以"中国故事、中国茶"为主题,吸引全国50家茶企业和20个公共茶品牌参与世博会,通过舞台表演、茶艺展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4,(2):42
正经世界茶联合会授权,"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由Cajomir(捷克)承办,颁奖大会于2014年在捷克布拉格举行。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世界茶联合会二、奖项设立本次评比决出世界佳茗大奖、金奖、银奖。得奖的参评茶,均可获得由"世界茶联合会"、"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组织委员会"联合颁发的证书,并编入《2014国际名茶评比年鉴》,评比获奖情况将在相应的杂志、媒体、网站等公布。三、评审组织及办法由世界茶联合会聘请全球茶业界权威性评茶人士组成本届"国际名茶评审团",由评审团对参评茶样按既定审评方法进行分组密码审评。并邀请茶企业代表和业界专家一起参与监评.组成"监评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广、建设在解放前一度几濒失传的历史名茶——平水日铸茶及其品牌,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品质评价与精制拼配岗位与绍兴市柯桥区林业局进行了产品加工工艺规范化、技术与产品标准化研究。2010年至今,建设了平水日铸茶生产线2条,其生产出的产品品质达到并超过原来单机生产的产品品质,并总结出了一套平水日铸茶的标准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芳华 《中国茶叶》2005,27(1):38-39
云南普洱茶是唐宋以来就久享盛誉的传统历史名茶.一千多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长期以来,我国权威茶叶书籍和茶叶辞典,都把普洱茶列入黑茶类.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将普洱茶作为条形黑茶之一,<中国茶经>(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将普洱茶归于黑茶类,<中国茶学辞典>将普洱茶称为黑茶或绿茶的一种,<中国名茶志>载:"普洱茶为历史名茶,属黑茶类."<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同样将普洱茶析为:"产于云南思茅、西双版纳和昆明、宜良的条形黑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10,(9):29-29
继进驻上海世博会后,安化黑茶在宣传营销上再推重大举措:以“世博名茶,健康之饮”为主题的安化黑茶大型户外宣传广告,日前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号、2号航站楼正式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