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巴旦木的外形尺寸和破壳间隙进行了测定,按巴旦木厚度级差1.5mm进行了分级和破壳,可将分级和破壳装置分成3级设计.通过巴旦木破壳试验,确定了选择最佳破壳间隙和破壳转速的方法,使破壳率和碎仁率能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锥篮式核桃破壳机高路仁率和壳仁分离率低、碎仁率较高的现象,进行了改进设计,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探究定筒转速A、定筒与动筒最小间距B、定筒游动间隙C对核桃破壳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动筒转速为65 r/min、定筒与动筒最小间距为19 mm、定筒游动间隙为2 mm时,综合破壳效果较好,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栅栏式核桃二次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核桃二次破壳机用于核桃加工生产线中弥补一次破壳带来的不足。栅栏式核桃二次破壳机应用挤压揉搓原理,通过内滚筒与栅栏间的间隙实现二次破壳。对该机关键部分进行设计,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参数。栅栏式核桃二次破壳机能适应不同大小和不同开口程度的核桃,在破壳过程中,内滚筒转速和栅栏与内滚筒间的间隙是影响脱仁率和破壳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得到,在滚筒转速70 r/min,滚筒长度80 cm,喂入量3 kg/min时,有较高的核桃脱仁率和核桃高露仁率,能运用于核桃破壳取仁生产线中,为核桃壳仁分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短风道核桃壳仁分选机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核桃破壳取仁主要依靠手工,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介绍了项目组新研制的小型短风道核桃壳仁分选机的结构、工艺、工作原理、特点及试验情况,该设备集核桃破壳、壳仁分级和壳仁分离于一体,可以同时完成核桃破壳、壳仁分级与风选分离,为实现核桃壳仁机械化分离加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坚果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核桃果壳完全破裂所需的变形量大于壳仁间隙,用一般的机械挤压方法破壳会造成大量碎仁等问题,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山核桃的几何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山核桃破壳受力模型,并对山核桃进行了受力模拟与分析。根据不同受力方向和不同载荷下山核桃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确定山核桃壳变形量不大且产生局部裂纹点多、裂纹点易扩展的最佳施力方式,为山核桃破壳取仁设备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的香榧假种皮青果、坚果和内仁的物理特性,包括其三轴尺寸、类球度、表面积等,对各种基本物理参数进行了分析总结;测定了不同含水率香榧坚果和内仁的破坏力、变形量,计算了香榧坚果和内仁的破坏能、刚性量。同时,分析了各压缩指标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为香榧的采收、去皮加工、品质评价以及有关去假种皮机和破壳机械设备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松籽壳体工程特性参数的测试与静力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松籽壳体工程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和松籽三向尺寸、壳皮厚度、壳仁间隙与静滑动摩擦系数等测试数据,给出了籽壳含水率对破壳力的影响规律,认为沿Y向(松籽宽度方向)加载可减少籽仁破损率并能提高破壳生产率。还介绍了以等厚度椭球薄壳作为松籽壳体的计算模型,运用静力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得出与实测基本吻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油棕果壳破壳不完全和壳仁分离不彻底导致棕仁油提炼不纯的问题,基于敲击式破壳机理和摩擦分离原理设计一种小型油棕果壳破碎分离机,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滚筒的几何参数,打击机构的压缩弹簧的自由长度为95 mm、有效圈数为11圈以及分离机构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利用含水率为14%,横向长度为15~17 mm,纵向长度为17.5~20 mm的油棕果壳进行破碎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脱壳率为88.2%、分离率为79.7%。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人工破壳取仁的繁重劳动,通过对核桃破壳工艺路线及壳仁空气动力学特性差异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适合我国新品种核桃的破壳取仁加工生产线。生产线主要由3FJ―001型原核桃分级机、变间距挤压式核桃破壳机、滚筒式桃仁分级机、离心式二次破壳机及风选式壳仁分离机组成。整个生产线实现一次破壳率可达到80%以上,半仁率平均含量76%,1/4仁平均含量14%;经过二次破壳,破壳率比一次破壳平均提高18%,壳仁分离生产率可达到400kg/h以上,同时碎末和硬壳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山核桃物料风选机理与风选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壳后物料分离是山核桃深加工的关键技术,仿真分析了山核桃破壳后各种形状壳仁的物理特性。研究利用物料的壳与仁的含水率的区分度、物料的力学参数与其形状系数使壳、仁和壳仁嵌合物的悬浮速度重合区间减小,并且研究了风速均匀性和控制风速精度对复杂物料风选的影响。混合物料试验确定了在风速8. 2 m/s、仁含水率为23. 6%、壳含水率为5%、迎风面容量比为50%左右时,总体清选率为99. 2%、误选率为0. 8%,剩余物料在含水率均为23. 6%、风速为11. 7 m/s时使清选率达到100%、误选率2. 3%,含水率为23. 6%时物料最大碰撞力为0. 003 1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