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屡配不孕奶牛在发情周期第11天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可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另对产后60天以上未配过的奶牛作同期发情处理,在第11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也明显可提高情期受胎率。结果显示:在屡配不孕牛组中A1组的受胎率40%(4/10),A2组的受胎率10%(1/10);同期发情组中B1组的受胎率43.8%(7/16).B2组的受胎率30.8%(4/13)。以上结果显示应用PMSG可明显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母牛适宜的产犊间隔(12~13个月),我们采用氯前列烯醇对乏情奶牛进行促情效果的实验。1材料和方法选择年龄4~8岁,中等膘情,产后120d以上不发情,直检未孕,卵巢上有黄体的黑白花奶牛为试验牛168例,按随机选择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A组为子宫内投用氯前列烯醇药物;B组为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药物。氯前列烯醇(0.2mg/支),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制,批号970318。2结果见表1,子宫内灌注氯前列烯醇0.2mg、0.3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灌注给药0.2mg、…  相似文献   

3.
奶牛受胎率直接影响到奶牛的饲养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硒和维生素E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我们在龙镇农场(缺硒地区)选择了100头奶牛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将试验牛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头,于2004年2月至2004年10月对两组牛分别按常规进行直肠把握输精。试验组在输精前1周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输精完毕后1小时内再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和维生素E注射液250毫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 ̄3个月后进行妊娠检查。奶牛配种输精前后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能明显提高受胎率。试验组确定妊娠48头,比对照组妊娠…  相似文献   

4.
氯前列烯醇控制受体黄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件母牛进行周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为95.1,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h,在38-62h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对74头母牛注射氯前列烯醇后排卵及黄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72头排卵,其中8头没有形成功能黄体,占发情母牛11.0%,氯前列烯醇处理的受体黄牛移植成功率与自然发情受体牛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在移植胚胎前对受体牛进行2次同期发情药物处理,每头牛每次肌注氯前列稀醇4mL,VE30mL。第1次药物处理杂种黄牛182头,第二次药物处理受体牛177头,发情率为65%。经直肠检查移植45头,发情率53%;受体合格率为39.1%;经连续跟踪调查受体牛未返情率55.6%,直肠检查确认受胎率为37.8%,产犊率为24.4%。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半舍饲条件下西门塔尔杂交牛(西杂牛)同期发情率及情期受胎率,试验选择适繁西杂牛85头,采用孕酮阴道栓(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同期发情和适时输精,并对不同种类前列腺素(律胎素、氯前列烯醇)进行同期发情效果比较;另外还选择适繁西杂牛133头,分别进行CIDR结合前列腺素适时输精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定时输精,对情期受胎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同期发情适时输精时,使用律胎素效果优于氯前列烯醇,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GnRH定时输精情期受胎率高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同期发情适时输精,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采用CIDR结合前列腺素进行适时输精时选择律胎素同期发情效果明显;采用GnRH定时输精总受胎率高于CIDR结合前列腺素适时输精,而且定时输精不需要观察发情,输精时间固定,便于有计划安排生产,更适于在规模化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2年以来,应用交巢穴注射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牛发情10O 多例,有效率达91%,配种受胎率达82.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氯前列烯酸是由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生产,每支2毫升,内含2毫克,批号920326.试验牛为红山牧场产后65天不发情的母牛.将牛尾高举并吊起来,选好交巢穴(尾根底部,肛门上之凹陷处),取2毫升氯前列烯醇,用注射器缓慢注入交巢穴.  相似文献   

8.
河池市肉牛繁育中心新购进一批本地母黄牛 ,经过直肠检查 ,其中有 12头已受孕。为了能尽快利用利木赞或西门塔尔等中大型肉用黄牛冻精人工授精 ,以达到品种改良的目的 ,决定用氯前列烯醇能溶解妊娠黄体和刺激子宫肌收缩的机理来终止妊娠 ,使其重新发情配种。1 材料与方法作材料氯前列烯醇 :宁波市激素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冷冻干燥剂 ,0 2毫克 /支。试验母牛 :妊娠 2 - 3个月和 4 - 7个月的本地母黄牛 ,前者 4头 ,后者 8头。1.2 方法直肠检查法检查 ,确诊 12头受孕 ,用药剂量 :氯前列烯醇 0 4毫克 /头 ,用灭菌注射用水5毫升稀释 ,颈部肌肉…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7,(16):49-52
为了研究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对母猪发情率、妊娠率及产仔数的影响。试验1:将200头后备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所有后备母猪连续饲喂四烯雌酮(ATL)(15 mg/d)14 d,第15 d开始查情。试验组后备母猪停止饲喂ATL 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后开始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后备母猪停止饲喂四烯雌酮后有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试验2:将200头断奶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断奶第2 d开始查情。试验组断奶母猪断奶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进行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断奶母猪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精液剂量为80 ml(2×109个精子细胞)。试验1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后备母猪的静立率(P>0.05)、妊娠率(P<0.05)、分娩率(P<0.05)、窝产仔数(P>0.05)均高于对照组。试验2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妊娠率、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窝产仔数也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母猪肌注PMSG和Gn RH,可改善母猪的发情率、分娩率、窝产仔数,减少隐性发情母猪的漏配率。  相似文献   

10.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0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的试验。结果表明,肌注1次氯旬烯醇0.4mg或肌注1次氯前裂烯醇0.4mg,隔11d再肌注0.4mg,其供试牛的同期发情率均以空怀牛效果最佳,育成牛次之,带犊牛最差。且处理2次的供试牛,其同期发情率均高于处理1次的供试牛,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或1次的供试牛,其受胎率均以育成牛效果最佳,空怀牛次之带和犊牛最差,且处理2次的供试牛,其受胎率均高于处理1  相似文献   

11.
冬季奶牛用氯前列烯醇同期发情定时输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地区冬季寒冷,对青年奶牛的发情检查很困难因而一年之中奶牛受胎率很不稳定,有较大差异。经多年实践观察与统计表明,春季奶牛的受胎率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严重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200年以来,我们采用注射氯前列烯醇同期发情,定时输精配种,获得较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在856农场5队、13队,选择16~18月龄,体重在330~360kg的荷斯坦青年母牛36头,直肠检查卵巢上均有可触摸到的正常黄体。在12d内分2次肌注氯前列烯醇,第1次注射不考虑发情阶段,第2次注射在第10d的下午。注射后65~82h进行人工授精,40~45d子宫触诊做妊娠诊断。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德国长白与德国汉普夏杂种母猪进行诱导分娩试验。 87头青年母猪和 2 0 7头经产母猪妊娠至1 1 3d随机分成 3组 :第 1组为D 氯前列烯醇组 ,每头母猪肌注 75 μgD 氯前列烯醇 ;第 2组为氯前列烯醇组 ,每头母猪肌注 1 75 μg氯前列烯醇 ;第 3组为对照组 ,每头母猪肌注 2mL生理盐水。结果D 氯前列烯醇和氯前列烯醇组处理至分娩开始的间隔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 )。氯前列烯醇组的处理至分娩的间隔比D 氯前列烯醇组短约2h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对照组的产程明显比诱导分娩组的长 (P <0 .0 5 )。D 氯前列烯醇和氯前列烯醇组的死胎率比对照组低 (分别为 4 .0 %,4 .7%和 5 .5 %)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果表明 :D 氯前列烯醇和氯前列烯醇一样 ,能用来诱导母猪同期分娩 ,并能缩短母猪产程 ,降低死胎率。诱导分娩对仔猪的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对奶牛产后不发情的诊治,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子宫内注前列腺素法较为理想。具体作法是将输精玻璃管插入子宫腔内,用注射器抽取4毫升的氯前列烯醇,对准输精玻璃管的开口处注入即可,一般在3~5天内发情。原因是:氯前列烯醇直接注入子宫腔内,溶解持久黄体的速度加快,雌激素的合成能力增强,促进了卵泡的发育,加快了奶牛的发情奶牛产后不发情的诊治@王少飞$山东省莱西市日庄畜牧兽医站!266614  相似文献   

14.
选取发情正常、无生殖系统疾病、发情后未经配种就排红的荷斯坦奶牛38头,由技术人员做直肠检查,并做好排卵与未排卵的记录。参试牛无论排卵与否,均立即进行输精1次。在输精后2个月和4个月,分别进行1次妊娠检查,确诊受胎情况。结果表明,38头参试牛中,有9头尚未排卵,输精后受胎7头,受胎率为77.78%;已排卵的29头,输精后受胎1头,受胎率为3.45%。  相似文献   

15.
153头健康经产中国荷斯坦牛分为3组,用3种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第2组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第3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例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2、3组发情率分别为32.65%(16/49)、45.59%(31/68)和91.30%(42/46),第3组发情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同期发情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 ,以寻找适合本地环境的同期发情方案。 15 3头健康经产的中国荷斯坦牛分为 3个组 ,用 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 1组 :注射 1次氯前列烯醇 ;第 2组 :注射 2次氯前列烯醇 ;第 3组 :注射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 -促排 3号。结果表明 :第 1组、第 2组和第 3组发情率分别为 32 6 5 % (16 4 9) ,4 5 5 9% (31 6 8)和 91 30 %(42 4 6 ) ,第 3组的发情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组 (P <0 0 5 )。结果提示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促排 3号可能是较适合中国荷斯坦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氯前列烯醇诱导绵羊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氯前列烯醇1次注射法和氯前列烯醇2次注射法对两组空怀绵羊进行了1次同期发情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1次注射法和2次注射法的诱导发情率分别为68.8%和80.0%,差异显著(P<0.05);绵羊1次肌肉注射0.1mg或0.2mg氯前列烯醇均能起到同期发情作用。  相似文献   

18.
1调节母畜发情据报道,用氯前列烯醇0.4毫克/头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年母黄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95.1%(98/103),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小时,在38~62小时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91/103)。对74头母牛  相似文献   

19.
153头健康经产中国荷斯坦牛分为3组,用3种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第2组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第3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例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2、3组发情率分剐为32.65%(16/49)、45.59%(31/68)和91.30%(42/46),第3组发情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  相似文献   

20.
应用氯前列烯醇进行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是提高水牛繁殖力的有效措施。我们于1988年开始水牛同期发情的研究,主要采用15甲基PGF_2ā和进口的利特时(Lu-tyse)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因这两种激素价格较贵,于1991年采用以成本较低的氯前列烯醇为主,配合PMSG、FSH、HOG等不同配伍对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1992年继续进行配伍组合配方的探讨。现将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