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国初期,推广新式农具是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和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了农具推广工作.虽然一些地区没有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盲目推广农具,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农具推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具的推广,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在这一过程中颇具典型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这一时期河北农村农具使用状况的分析与梳理,力求揭示出当时河北省农村农具使用的状况、改良的过程及其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国时期华北小麦生产的发展,小麦生产在华北农村经济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小麦生产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结构和产量结构中所占的较高比例以及小麦销售与农民收入的紧密联系共同决定的。民国华北小麦生产的进步还促进了华北麦作区畜牧业的发展和草帽辫业的繁盛。  相似文献   

4.
小麦的生长发育与农业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生产实践证明,各生育时期的气象条件造宜与否,直接影响这一时期小麦的正常生长并最终影响小麦产量。尤其是在小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农业气象与小麦生产的关系,从而合理利用,使其为提高小麦产量充分发挥作用,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开始的,离开了农具就没有农业可言。农业生产的发生和发展,是和农具的产生和发展并行的。作为传统的收割农具,镰的发展是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镰是镰刀的简称,古时称为铚、艾等。铚是专门用作收获禾穗的一种收割农具,在古书里被称为短柄的镰。《说文解字》:"铚,获禾短镰也。"《小尔雅·广物》:"禾穗谓之颖,截颖谓之铚。"《释名》:"铚,获禾铣也。铚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麦棉区域化调查研究工作,系由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山西省专县农业试验场合作进行,并有中国科学院同志参加。共设六个地方工作组,分驻晋中南平川地带临汾、运城、榆次三个专区十个县二十七个村庄,长期观察整理农民的经验,并且提高研究的准备工作,以使农业科学在提高农业生产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近华北农业机械总厂和山西省水利局又与该会合作进行农具及灌溉方面的试验研究;同时山西农学院亦参加力量组成太谷工作组。本文为各工作组经四个月的观察,所提出的山西省小麦增产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转变为机器生产,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进行土地翻耕、播种、  相似文献   

8.
江西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宋代是江西农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能代表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及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和普及,曾之谨专门论述农具的著作《农器谱》正是这一时期江西农耕文明进步发展的理论结晶。《农器谱》是一部最早系统记述各种农具的专著,对当时江西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占据较大比重,合理的栽培方式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向市场输送优质农作物。文章以小麦种植期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立足点,阐述农业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任党增 《河南农业》2019,(19):50-51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小麦平均单产有很大的提高,在诸多因素中,良种推广、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推广小麦集成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对促进小麦生产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集约型管理转变,解决小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麦单产水平,从而带动小麦生产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华北地区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1981—2015年河北、河南和山东3个华北地区粮食主产省的作物生产、农业生产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均显著减少,冬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冬小麦、玉米和花生总产量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总产量显著下降;1981—2015年所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冬小麦、玉米和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速率较快,大豆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速较慢;2)1981—2015年,华北地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均显著增加,增长速率分别为14.3万t/年、7.2万t/年、7.3万t/年和12.2万hm~2/年;3)旱灾是影响华北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1981—2015年各省旱灾受灾面积显著减少;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自然因素中旱灾是造成作物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华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2.
华北平原压采地下水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平原是我国农业主产区,长期以来,该区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大量抽取地下水维持,区域的水资源安全乃至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当前为实现地下水压采,该区域提出了以节水为核心,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量、低耗水作物的农业措施,而小麦又是该地区的主粮作物,同时也是高耗水作物,因此,在优化农业灌溉方式和调整种植结构方面明确小麦生产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对于实现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种植结构对小麦产量、耗水量的影响,进而探讨不同生产方式对小麦产量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分析认为各地在推进压采地下水措施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节水模式或节水技术,而不是简单地调减小麦种植面积乃至退出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3.
北方麦田水资源现状及其有效利用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初步分析了我国北方广大麦区的水资源现状及麦田土壤水分动态;阐明了小麦生产中水资源短缺严重,生育期间干旱,尤其是春旱发生强度大、频率高、范围广,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麦田节水潜力巨大,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走节水型道路是实现小麦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并就麦田节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区以小麦为核心的轮作复种模式,在其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种植技术与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自然环境条件来看,气候因素对种植制度影响最大。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性气候特点,是冬小麦成为该区域主要种植作物的重要因素,也是冬小麦成为该区域轮作制中核心作物的关键所在。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二年三熟制、一年两熟制及一年一熟制,熟制及轮作复种技术的选择,是综合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力恢复等多种因素的结果。时至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二年三熟制有所发展,一年二熟制也的所扩展,间作套种更加多样化,而这一区域的北部地区,如内蒙地区则采用轮作休闲制。本文试从环境影响的视角,考察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小麦为核心的轮作复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者认为麦作在南方的推广,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人口的增长以及饮食的需求,增加了对麦类的需求,促进了麦作在南方的推广。不过,从最近长沙地区出土的走马楼吴简来看,早在三国时期,麦作已经在长沙地区得到推广,其原因是南北军事对峙期间,喂养战马的需要,促进了麦作在这一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粟谷是明代华北平原最为重要的秋粮作物,不仅广为种植,而且品种多样。伴随着明代华北平原小麦、高粱种植区域的扩大,粟谷在粮食种植结构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其核心和主体地位并未动摇。《天工开物》所言北方"烝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之语,当是大体估测,而非实数,但却造成一种北方粟作地位无足轻重的错觉。事实上,"麦不熟小歉,谷不熟则大饥"仍然是明代华北平原粮食种植结构的基本写照。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以华北平原高产粮区——山东省桓台县的冬小麦生产体系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冬小麦两种不同管理措施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桓台县冬小麦常规管理措施下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能源耗竭、环境酸化、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139、0.126、0.093和0.060。采用推荐管理措施可使冬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由常规管理措施的0.063降低到0.032。能源耗竭和全球变暖影响主要来源于高耗能的农用化学品生产。环境酸化潜力主要来自过量施氮导致的NH,挥发和农用化学品生产中排放的SO2,水体富营养化潜力主要来自冬小麦生长季施氮引起的NH3挥发。实施化肥的节能与清洁生产并减少氮肥使用量,是控制华北平原冬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61-2010年中国主要麦区冬春气象干旱趋势及其可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冬春连旱事件已经严重威胁到冬小麦的安全生产和粮食增产,本研究以中国主要麦区为研究对象,分析1961-2010年中国北方主要麦区冬春季降水、无降水日数和极端干旱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当地冬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揭示冬春干旱在当前气候背景下的演变趋势,为科学应对冬春干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与Robust F线性显著性检验分析1961-2010年中国北方各站点冬春季降水、冬春季无降雨日数的线性倾向与显著性,揭示冬季、春季和冬春季的降水和无降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根据气象干旱等级的国家标准GB/T 20481-2006将干旱5个等级中的重旱和特旱定义为极端干旱,基于降水距平的滑动平均,计算1961-2010年各年冬春季极端干旱频次的线性倾向,分析极端干旱发生频次的年际变化趋势和干旱风险剧增区降水的时间变化,揭示干旱时间动态趋势。【结果】(1)1961-2010年,华北为中心的冬麦区冬春气象干旱呈加剧趋势,其中心区域山西、河北和山东西北部冬春两季极端干旱的频次呈现增加趋势,陕西东部和湖北西北部春极端干旱的频次也呈增加趋势;(2)1961-2010年华北冬麦区的冬季降水呈减少趋势,且无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即冬季气象干旱呈加剧趋势,其他区域的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无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3)1961-2010年华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中南部和西北春麦区南部的春季降水均呈减少趋势,且无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其他区域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无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4)从重点区域降水的时间动态看,近20来华北地区的冬季和春季降水呈急剧下降趋势,无降水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冬春气象干旱风险呈剧增趋势;近50年来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而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无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长江中下游麦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春季降水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华北地区冬春季降水呈急剧下降趋势,无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华北冬小麦冬、春干旱势必由于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和抗旱成本的增加而导致干旱风险加大;黄淮冬麦区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春季降水尽管也呈下降趋势,由于该区域春季平均降水量对小麦来说以偏多为主,降水减少还不会影响到小麦生长,该区域降水的减少可能对冬小麦生长有利;气候干旱区东北和内蒙春麦区、西北春麦区西部50年来的冬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有利于春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李刘艳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0):200-202
粮食安全问题,早已引起了两会代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中国要实现2020年粮食安全指标,要依靠12个粮食主产区,而华北是中国小麦玉米的主产区。利用SWTO战略对粮食主产区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区域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