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97-298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其融合了医学、能源、环境等多元学科领域的内容,对探索生命的开始与生物的进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世界首个合成细胞的诞生,合成生物立即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欧美等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诸多成果。合成生物学在我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系统建立我国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和技术体系,是当前我国合成生物研究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糖类物质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和结构成分的研究由来已久,对糖链所携带的生物信息功能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细胞表面糖蛋白是细胞与外界沟通的重要信号分子,糖链的糖基种类和数目、排列顺序和分枝形式、糖链的长短及结合部位的差异,均构成了生物信号,传递着细胞对外界刺激的信息。在此,对细胞表面糖蛋白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教育》2009,(6):F0002-F0002,F0003,F0004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现设有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与技术系和蚕学系3个教学系,设有4个本科专业,即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蚕学,在校本科生645人。学院现有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招生专业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7个研究生专业,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0—100人。  相似文献   

4.
《农百·生物学》卷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与农业紧密相关的细胞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并介绍了国内外著名的生物科学研究机构和生物科学家以及生物学名著。  相似文献   

5.
《吉林林学院学报》2009,(5):F0002-F0002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成立于2007年5月12日,它的前身为北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学院目前设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心和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心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法医学、  相似文献   

6.
糖类属于生物体内分布广泛且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共价连接在特定种类的蛋白质上形成糖苷键,该修饰过程即为糖基化。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糖基化在病毒生物学中的功能被不断发掘,广泛应用在病毒诊断、疾病预防及治疗中,如抗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制等。以病毒糖蛋白和宿主细胞糖蛋白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糖基化修饰在囊膜病毒生物学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并对前沿方向和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2020年10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简称《生物安全法》)并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生物安全领域的带有基础性、全局性的框架法,只规定基本的原则和要求。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生物恐怖及生物武器威胁是《生物安全法》所涉及的8个方面生物安全风险中的3个主要内容,而合成生物学又与这3个方面紧密相关。合成生物学作为近几年全球的研究热点和颠覆性的前沿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人工合成病毒或细菌,存在制造生物恐怖和生物武器的风险及威胁,其监管也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生物安全法》的实施对生物技术安全发展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合成生物学面临的生态安全、生物防御和生物伦理三大风险,综述了合成生物学在各国的监管现状,指出《生物安全法》的出台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的管理制定了框架,最后,提出在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如何更好地加强合成生物学风险的预防及管控。  相似文献   

8.
<正>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10月23日正式批准建设。该工程实验室由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承担建设和管理,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学科和细胞生物学硕士点学科为支撑学科,以林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生物育种及其产业化技术研发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大豆灰斑病抗、感品种在受到病菌侵害时,大豆叶片细胞壁糖蛋白的变化进行了观察。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糖蛋白在细胞壁表面的积累,均呈现由薄到厚最终大部分的脱落这一有规律的变化。在抗病品种中糖蛋白在细胞壁表面的积累,较感病品种更为显著,菌丝侵染点周围的糖蛋白有成团聚增现象,形成凝固的团状,当细胞受到较严重损害时,糖蛋白呈块状的脱落于细胞间隙。而在感病品种中糖蛋白多呈现出絮状,常在病菌侵染的初期从细胞壁的表面脱落,此时细胞器大都完好。这一现象表明细胞壁表面糖蛋白的变化与大豆灰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在抗病品种中它的抗性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它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现代综合性技术。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世界生物技术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nnercellmas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克隆的。ES细胞在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生产、细胞工程、组织工程、临床克隆治疗和发育生物学等的研究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阐明了建立ES细胞系的技术要点以及ES细胞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物信息学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分析了生物信息学这一现代新兴学科的定义和内涵,据此提出现代生物信息学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论方法研究生命科学中各种生物信息的表述、采集、储存、传递、检索、分析和解读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高度交叉形成的学科,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现代生物信息学的认识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维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55-15056,15085
通过对近年来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切身体会和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的思考,结合国内外知名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并对此专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物的量变与质变、遗传与变异、生物发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等不同侧面。论述了生物发展的辩证法,阐明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生物的发展是生物系统的保持与变化这两个方向相反趋势的矛盾的统一,对于推动生物科学和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于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与现代生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科学是当代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科学,其中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前沿学科和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对生物学的各学科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改良生物的遗传性状和创造新的物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代生物技术已在基因工程医药生产,基因治疗,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等方面展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The culture of mammalian cell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biology and medical science. In this articl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cell cultiv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arrier and bioreactor on large-scale culture of mammalian ceils we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7.
从高斯 (Gauss)曲线出发 ,通过对生物繁衍特性的深层次理解 ,构造了一类生物繁衍微分方程。以理论讨论和实例拟合说明这类曲线所具有的良好生物特征。并根据不同应用者的需要 ,给出了此类模型相应的理论式、应用式和推广式 ,为某些生物型数据的拟合提供良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精原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可  朱宝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04-10007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指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基膜上,既能自我更新以维持自身群体数量恒定,又能定向分化形成精母细胞,最终形成精子的一类成体干细胞。鉴于SSCs独具的生物学特性,其在于细胞生物学、医学、畜牧业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其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对研究精子的发生机制、重建不育个体的生精功能等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哺乳动物SSCs的形态特性,增殖分化特性及其调控因素,以及SSCs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生物科学若干问题的世纪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前半期的生物学在动植物学分类和形态解剖学基础上建起了实验性学科,如生理、遗传和生物化学等,对机体各部分和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物质代谢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自60年代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兴起,导致今日生物科学的一次新飞跃,揭开了生命本质遗传密码的一致性和基因工程的新面貌,同时,由于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资源的流失,也引起了人类对环境和生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就生物科学中的生命起源、基因学说、光合作用、生物固氮、呼吸代谢和生物多样性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线索,参65。  相似文献   

20.
Schwille P 《Science (New York, N.Y.)》2011,333(6047):1252-1254
How synthetic can "synthetic biology" be? A lit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 of this new life science discipline invokes expectations of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systems with cells being built module by module--from the bottom up. But can this possibly be achiev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normous complexity and redundancy of living systems, which distinguish them quite remarkably from design features that characterize human inventions? There are sever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biology, in tight conjunction with quantitative disciplines, that may bring this literal perspective into the realm of the possible. However, such bottom-up engineering requires tools that were originally designed by nature's greatest tinkerer: 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