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东20个石榴品种花粉亚微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日立S-570扫描电镜对山东省20个石榴(Punica granatum)品种花粉的亚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花粉具3条萌发沟,属N3P4C5类型;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花粉粒极轴长23.08 ~ 28.57 μm,赤道轴宽13.07 ~ 19.74 μm;供试品种间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等均有明显差别。初步认为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石榴品种间分类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2.
胡枝子栽培食用菌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She基 《食用菌》2000,22(1):19-19
近年来,菌草栽培食用菌的应用推广,缓解了菌林矛盾,但仍不能完全摆脱消耗林本资源。胡枝子是豆科植物,营养成分丰富,且耐瘠耐旱易栽培,速生快长,是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良好原料。为此,我们开展了用胡枝子栽培食用菌配方筛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胡枝子的采集加工 新鲜的胡枝子茎秆采伐后用本片粉碎机(也可使用菌草粉碎机)切片、粉碎加工成木屑状,即可用于栽培食用菌或晒干备用。2试验配方 香菇、平菇配方:①胡枝子41%,杂木屑41%, 皮15%;②胡枝子43.5%,五节芒43.5%, 皮10%;③胡枝子92%, …  相似文献   

3.
杨晓红    陈晓阳  冷平生  胡增辉 《园艺学报》2018,45(Z2):2829-2830
‘波浪’是从美国引进的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植株中通过单株选择培育的新品种。丛生灌木,叶片边缘呈波状皱折,花量大,花序密实,花浅紫红色,在北京地区花期为8月下旬—9月中下旬。观赏价值高,有多种用途,抗逆性好,能够适应瘠薄立地,为边坡绿化的优良灌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3个猕猴桃栽培种的花粉形态学特征,了解其遗传变异特性、亲缘关系,为花粉的外观形态与种间分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30个品系的花粉粒进行形态观察。【结果】花粉粒外观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可看到3条内陷萌发沟。美味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8.08~31.48μm、萌发沟脊宽度4.65~11.42μm、极轴长度21.54~36.05μm、赤道轴长度9.60~17.66μm,极轴/赤道轴1.65~3.05、大小244.90~608.52μm2。中华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4.09~24.96μm、萌发沟脊宽度4.09~9.37μm、极轴长度15.60~30.11μm、赤道轴长度8.85~17.87μm、极轴/赤道轴1.26~2.65、大小182.58~443.18μm2。软枣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6.34~30.06μm、萌发沟脊宽度6.11~11.23μm、极轴长度18.66~32.11μm、赤道轴长度8.76~18.42μm、极轴/赤道轴1.33~2.68、大小166.62~547.07μm2。表面纹饰存在3种类型:(1)波纹状,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样品均包含,占样品总数的53.33%;(2)疣状,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样品均包含,占样品总数的36.67%;(3)颗粒状,均为软枣猕猴桃,占样品总数的10.00%。【结论】猕猴桃花粉外观形态和大小在相同种内和相同来源环境背景下存在一定的保守性;整体来看,美味猕猴桃花粉最大,其次是软枣猕猴桃花粉,显著大于中华猕猴桃花粉;花粉大小、萌发沟长度、萌发沟脊宽度、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中华猕猴桃均显著小于美味猕猴桃,可作为2者划分的孢粉学特征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花胡枝子在沙质条件下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壤土不同比例的2种土壤,对多花胡枝子和榛子2种植物进行栽培,探求豆科植物在沙质条件下其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和沙质土壤条件下,多花胡枝子和榛子的电导率均增加,榛子增加幅度较大,表明其电解质外渗严重;叶绿素含量、SOD活性、N和P含量均减少,但多花胡枝子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榛子,表明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在逆境条件下抗性较好;沙质条件下多花胡枝子MDA含量增加值大于榛子,表明其抗氧化能力强。因此在沙质土壤条件下,多花胡枝子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来源的龙荔种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龙荔种质均为单粒花粉,赤道面观为近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孔沟及条状纹饰,根据花粉外壁纹饰的差异,可将花粉划分为细密条状纹饰、粗短缠绕纹饰、中间类型3种类型;花粉粒极轴长21.08~24.13μm,赤道轴长18.93~21.43μm,均属于小型花粉,花粉粒均为近球形。不同龙荔种质间花粉粒大小和基本形态相似,只是在孔穴的疏密、条纹的排列以及粗细上有些差别,说明不同地理来源的龙荔单株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胡枝子作为秋季栽培黑木耳培养主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产量的影响及培养料拌料前预湿焖料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枝子培养料栽培添加30%以上阔叶木屑,拌料前预湿焖料,培育的黑木耳菌丝浓密、生长速度快、长势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扫描电镜,对野生浙江红山茶11个类型花粉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3孔沟,大小为极轴长38.6~59.8μm、赤道轴长15.4~38.1μm;根据穿孔大小及数量、脊的明显度将其花粉外壁纹饰分为皱波状、皱波状-有穿孔、皱波-颗粒状和网状4种类型;花粉形态对浙江红山茶类型划分有很大价值,依据其形态编制了类型分类检索表。最后,对11种类型浙江红山茶花粉形态的分类及演化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10.
60^COγ辐射对美丽胡枝子生理生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美丽胡枝子种子,测定其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和SOD活力.结果表明:对照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辐射后的叶片,并且其随不同剂量的变化较为复杂;辐射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且效果比较显著;当剂量超过300 Gy,细胞渗出液浓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而增加;随辐射剂量的增加,SOD活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100 Gy时,SOD活性变化不大,当剂量达到200 Gy以上时,SOD活性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盆栽达乌里胡枝子为试材,研究在0(CK)、1.944(T1)和3.002kJ.m-2.d-1(T2)3种UV-B辐射强度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类黄酮、总酚、花青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大部分情况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的UV-B辐射所引起的效应也略有不同,3.002kJ.m-2.d-1强度处理紫外吸收物质(花青素除外)和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在紫外辐射前期显著(P0.05)高于1.944kJ.m-2.d-1强度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UV-B辐射下大幅度下降,最终极显著(P0.01)低于CK,且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只有在1.944kJ.m-2.d-1处理第6天时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余情况下均未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增强UV-B辐射主要促进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增加,但是抑制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尤其是抑制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PEG(聚乙二醇)对胡萝卜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EG对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不同,PEG-6000较其他2种分子量的PEG促进花粉萌发的效果要好;3种分子量PEG的最适浓度不尽相同,其中PEG-6000促进胡萝卜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为100 g/L,而PEG-4000和PEG-10000促进胡萝卜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均150 g/L。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美味猕猴桃4个株系帮增1号、201、35-19N1、35-18N1为材料,测定不同株系花粉的活力和花粉萌发动态,并以蔗糖、硼酸、钙、锰、钼、氯化钠等作为环境因子,看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5-19N1萌发和活力最高,萌发率为51.73%;帮增1号萌发最差,萌发率为36.23%。在培养基中硼酸和蔗糖最适宜浓度分别为:150mg/L、10%;培养基中添加Ca(NO3)25mg/L,或Na6Mo7O2480mg/L、MnSO4100mg/L,能明显提高萌发率。不同株系花粉的发芽势高峰有差异。NaCl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自交系的新鲜混合花粉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花粉的萌发液体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浓度配比120 g/L蔗糖,120 mg/L硼酸,4 mg/L赤霉素和0.5 mg/L硫胺素的液体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硼酸、赤霉素和硫胺素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而蔗糖对花粉萌发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凤仙花属部分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扫描电镜对10种国产凤仙花属( Impatiens L. ) 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本属植物花粉为单粒花粉, 左右对称, 大小为1510~3112μm ×2511~4211μm, 具角萌发孔, 4沟, 沟细 而短; 花粉外壁具网状纹饰, 网眼明显, 大小不一。根据花粉形状, 可将凤仙花属花粉分为近圆形、椭圆 形和矩圆形3类。种间花粉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形状、网脊宽度、网眼内附属物等方面。花粉特征与植 物表型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从花粉萌发孔类型来看, 与水角属(Hydrocera Bl. ) 的3沟花粉相比, 凤仙花属在凤仙花科内处于较为进化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及花瓣张开角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采用I2-KI染色法和蔗糖培养基培养法对花瓣张开角度为A(0°~45°)、B(45°~90°)和C(90°~180°)的番茄花粉活力及花粉管长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及花瓣张开不同角度间的花粉活力存在显著差异。花瓣张开角度A的花粉活力随着贮藏时间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室温贮藏3 d的花粉染色率最高。花瓣张开角度B和C则以采摘当天活力最强,5 d后所有花粉活力均低于5%,基本丧失萌发能力。新采摘的有活力花粉散落于蔗糖15 g/L+H3BO30.03 g/L+CaCl20.02 g/L+琼脂6 g/L的培养基表面,1~2 min即开始萌动,20 min时,花粉管长度已达到花粉粒直径的2.75倍,60 min时达到7.5倍。花粉管在培养基上相互接触会出现相互作用,抑制部分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7.
测定百合花粉生命力的液体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以东方百合品种‘索蚌’的新鲜花粉为试材, 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及硼、钙、镁、钾对其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比较蔗糖、H3BO3 、CaCl2 对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蔗糖和H3BO3 对百合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适宜的花粉培养液为: 蔗糖100 g·L - 1 +H3BO3 20 mg·L - 1 +CaCl2 20~30 mg·L - 1。纯水培养液会造成花粉原生质体破裂, 内含物外流;高浓度的蔗糖和盐会造成原生质体失水萎缩, 质壁分离, 这两种情况都抑制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18.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R9为试材,以可育材料24为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可以形成部分外形正常的花粉囊,但囊内物质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解体,最终这种不正常的花粉囊全部解体消失。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形成之前,此时花粉囊内未见绒毡层,可能是其本身并未形成绒毡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