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硅对镉胁迫下白菜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阿琳  李萍  李兆君  梁永超 《园艺学报》2011,38(9):1675-1684
 通过水培试验,采用前期以根系耐性指数为指标从12个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品种中筛选的两个对Cd耐性不同的白菜品种‘上海青’(Cd敏感型)和‘杭油冬’(Cd耐性)为试材,研究硅(Si,1.5 mmol · L-1)对镉(Cd,5.0 mg · L-1)胁迫下白菜生长、Cd含量、光合参数、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上海青’和‘杭油冬’与各自对照相比,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降低了33.8%,30.6%和33.0%,12.0%,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增加了55.2%,85.7%和73.2%,42.1%;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Ci)增加;叶片的叶绿体结构明显受到损伤,叶绿体膨胀,叶绿体的基质片层结构破坏,片层方向紊乱。施硅后与单独Cd处理相比,两品种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增加了24.9%,41.1%和31.9%,43.5%;地上部Cd含量显著降低了15.1%和26.3%,而地下部Cd含量显著增加了24.7%和33.6%;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而且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得完整。说明施硅减少了Cd从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运输,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这种缓解效应在耐Cd型品种‘杭油冬’中表现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20%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利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幼苗,探讨外源NO对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Fo显著上升,Fv/Fm、qP、ETR、Yield、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降低,qN在胁迫的前3 d呈上升趋势,之后大幅度下降;通过外施不同浓度的SNP(100 ~ 700 μmol · L-1)均使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 Fo上升及Fv/Fm、ETR、q P、Yield、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不同处理缓解作用为:300 μmol · L-1 SNP > 500 μmol · L-1 SNP > 100 μmol · L-1 SNP > 700 μmol · L-1 SNP,其中300 ~ 500 μmol · L-1 SNP处理缓解效应明显,但以300 μmol · L-1 SNP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钙对盐胁迫下西瓜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振兴  孙锦  郭世荣  童辉 《园艺学报》2011,38(10):1929-1938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以小型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nsfeld)品种‘秀丽’为试材,研究了营养液增补Ca2+对盐胁迫(100 mmol · L-1 NaCl)下西瓜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花粉萌发,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Ca2+浓度由4 mmol · L-1升高到6 mmol · L-1时:①显著提高盐胁迫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降低气孔限制值(Ls)和光抑制(1–qP/qN);②显著提高盐胁迫果实质量及果实中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有机酸的含量;同时降低果实中Na+含量,提高果实中Ca2+、Mg2+、Fe、Cu、Mn含量;③明显促进盐胁迫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表明Ca2+可有效降低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缓解盐胁迫对光合器官的伤害,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促进盐胁迫下西瓜的生殖生长,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平衡,进而改善果实品质。因此,Ca2+可通过调节光合代谢和生殖代谢来提高西瓜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外源NO对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中几种氮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平邑甜茶水培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20%的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进行了外源NO对水分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中几种氮代谢酶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幼苗叶片NR、GS、GOGAT活性均大幅度下降,而300 和500 μmol·L-1SNP处理对NR、GS和GOGAT活性下降明显缓解;不同处理前期均不同程度提高了GDH活性;300 和500 μmol·L-1SNP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显著降低了叶片内肽酶活性。由此表明:不同外源NO浓度处理均具有缓解效应,300 和500 μmol·L-1SNP处理缓解明显,其中以300 μmol·L-1SNP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外源H2S预处理对镉胁迫下黄瓜胚轴和胚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300、600、900和1 200 μmol · L-1的H2S供体NaHS预处理黄瓜种子均能显著缓解镉胁迫对其胚轴和胚根的抑制作用,其中以900 μmol · L-1 NaHS处理效果最好。NaHS处理显著提高了镉胁迫下黄瓜子叶中淀粉酶的活性及胚轴与胚根中SOD、POD、CAT和APX活性,提高了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 )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OH· )清除能力,从而降低了MDA和H2O2含量,而其他钠盐(Na2S、Na2SO4、NaHSO4、Na2SO3、NaHSO3和NaAc)处理效果甚微,表明NaHS缓解镉胁迫对黄瓜胚轴和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归因于其释放出的H2S。  相似文献   

6.
以枳砧纽荷尔脐橙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土壤淹水试验,试验分为对照处理和淹水处理,通过测定不同时间各处理脐橙幼苗叶片和根系中B、Mn、Fe、Cu、Zn 5种微量元素含量,研究淹水胁迫对纽荷尔脐橙幼苗根系和叶片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初期(5d),对上部叶B、Mn、Fe、Cu含量和根系Mn、Fe、Cu含量影响较大;相对短期(20d内)淹水胁迫,对上部叶B、Mn、Fe、Cu含量以及下部叶B、Cu含量和根系Mn、Fe、Cu、Zn含量影响较大;长期(45d)淹水胁迫,则对上部叶B、Mn、Zn含量以及下部叶Fe、Cu、Zn含量和根系B、Mn、Fe、Cu、Zn含量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淹水胁迫不仅显著降低了各部位的B含量,而且显著降低了下部叶Cu含量和根系Mn、Fe、Zn含量,增加了根系Cu含量。淹水胁迫促进了叶片Mn、Fe、Zn的吸收和根系Cu的吸收,但抑制了叶片B、Cu和根系B、Mn、Fe、Zn的吸收。微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植株的生长状况,长期淹水胁迫显著影响纽荷尔脐橙幼苗对必需微量元素B、Mn、Fe、Cu、Zn的吸收与分配。  相似文献   

7.
矮壮素对银杏叶片光合代谢与萜内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锋  张威威  孙楠楠  李琳玲  程水源  王燕 《园艺学报》2011,38(12):2253-2257
 为探讨矮壮素(CCC)调控银杏叶萜内酯生物合成的机理,以3年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0、0.5、1.0和2.0 g · L-1 CCC处理对银杏叶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萜内酯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了对银杏萜内酯合成途径中5个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和2.0 g · L-1 CCC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银杏叶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1.0和 2.0 g · L-1 CCC处理下,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白果内酯和总萜内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CC处理能显著上调银杏内酯合成途径中4个关键基因(DXS、DXR、GGPPS、LPS)的表达,表明CCC在分子水平上可能是通过诱导内酯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来促进内酯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8.
硒对酥梨叶片衰老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群龙  王朵  吴国良  郝国伟  郝燕燕  孙胜 《园艺学报》2011,38(11):2059-2066
 研究喷施Na2SeO3对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 Rehd.‘Dangshan Suli’)叶片衰老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低浓度的硒(5 mg · L-1),可明显延迟衰老叶片含水量、干样质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显著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H2O2、和MDA含量,平均延迟落叶7.25 d;喷施中等(10 mg · L-1)和高浓度(20 mg · L-1)的硒对延缓叶片衰老的效果变差,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差;叶面喷硒对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硒延缓梨树叶片衰老存在浓度差异,低浓度的硒可能通过提高SOD、GSH-Px等酶的活性参与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从而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延长叶片功能期。  相似文献   

9.
廉玉姬  林光哲  赵小梅 《园艺学报》2011,38(11):2099-2110
 为拓宽十字花科蔬菜育种种质资源,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青花菜(B. oleracea L. var. varitalica)和叶用芥菜(B. juncea L. Czern)的子叶、下胚轴为材料,分离、纯化原生质体,采用40%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融合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细胞在附加0.2 mg · L-1 2,4-D + 0.5 mg · L-1 6-BA + 0.1 mg · L-1 NAA + 0.1 mg · L-1 激动素(kinetin)的改良K8p培养基中液体培养,当细胞分裂至8 ~ 10细胞期时,将分裂的细胞包埋于0.15%琼脂糖,然后在添加0.3 mol · L-1蔗糖和2 mg · L-1 6-BA + 2 mg · L-1 玉米素(zeatin)+ 1 mg · L-1 NAA + 0.5 mg · L-1 kinetin的Kao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将培养获得的936个愈伤组织转到3种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 + 5 mg ? L-1 zeatin + 2 mg · L-1 IAA;MS + 2 mg · L-1 zeatin + 2 mg · L-1 IAA;MS + 0.5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上诱导芽分化,当芽长3 cm左右时,转到1/2 MS + 0.2 mg · L-1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共获得了96株再生植株,对其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观察显示再生植株表型变化大,包括3个亲本的中间型或两个亲本的中间型;PCR技术鉴定结果显示96株杂种植株中93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特性;染色体计数显示,再生的植株染色体数变化范围广(2n = 38 ~ 64),但未发现染色体数总和与3种融合亲本染色体数总数(2n = 74)相一致的个体。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出大白菜、青花菜、叶用芥菜的DNA片段,证实了大白菜、青花菜、叶用芥菜种间体细胞杂交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黄冠梨采后1-MCP和CaCl2处理对品质和果皮褐斑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后黄冠梨进行1 000 nL · L-1 1-MCP 熏蒸(1-MCP)、4% CaCl2(Ca)浸泡和二者结合(1-MCP +Ca)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1-MCP、Ca 处理)相比,Ca、1-MCP 和1-MCP + Ca 各处理保持了冷藏期间黄冠梨果实较高的硬度、可滴定酸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果皮褐斑指数,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 含量影响较小,并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峰值,还显著降低了果皮可溶性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抑制果皮细胞膜透性和H2O2 含量的升高,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Ca、1-MCP + Ca 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和果肉中钙含量。综合看来,以1-MCP + Ca 处理对维持冷藏期间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1-MCP 和Ca(主要是Ca)抑制果皮酚类物质生成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其明显减少黄冠梨果皮褐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东北百里香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杨丽鹏  张秀珍  马喜娟 《园艺学报》2011,38(6):1185-1190
 以中国特有地被植物东北百里香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腋芽萌发和茎段、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百里香茎段腋芽可直接诱导萌发,在MS + 6-BA 0.5 mg · L-1 + NAA 0.1 mg · L-1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74%,在MS + 6-BA 0.5 mg · L-1 + NAA 0.1 mg · L-1的培养基上增殖倍数为36.43。由茎段萌发的组培苗在1/2MS + IBA 0.5 mg · L-1的培养基中20 d后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76.7%。继代培养中叶片外植体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能进一步分化成苗。茎段愈伤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 · L-1 + 2,4-D 1.0 mg · L-1,再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0.1 ~ 1.0)mg · L-1 + GA3(0.1 ~ 0.5)mg · L-1,分化率为33.3%。  相似文献   

12.
君子兰未成熟胚四倍体诱导及染色体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冲  雷家军  邢桂梅  姜闯 《园艺学报》2011,38(7):1371-1376
 以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胜利’为试材,采用一种新型外植体未成熟胚,利用秋水仙素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和不同胚龄对未成熟胚诱导加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 + NAA 2.0 mg · L-1 + BA 1.5 mg · L-1培养基上,0.01%秋水仙素处理180 d胚龄的未成熟胚20 d诱变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最高,达30.8%,形态变化率达36.5%,死亡率为34.1%。经0.03%秋水仙素处理120 d胚龄的未成熟胚30 d诱变效果也较好,四倍体诱变率较高,达24.0%,形态变化率达21.1%,死亡率为46.7%。经染色体数观察,加倍处理后代中存在2x、4x和混倍体植株。随机调查了267株加倍处理植株,得到30株四倍体(2n = 4x = 44)、194株二倍体(2n = 2x = 22)和43株混倍体,平均四倍体诱变率为11.2%。秋水仙素处理出现的植株生长缓慢,生根明显较晚,叶片变宽变短等形态变化可以作为加倍的初期有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金冠苹果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然授粉的‘金冠’苹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技术和嵌合体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将完整胚在0.5%秋水仙素+1%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溶液中暗处理48 h,然后接种在MS+TDZ 1.0 mg·L-1+IBA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的再生培养基中,变异率高达10.6%。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试管苗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增大,叶形指数趋小化,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增大。经压片法鉴定茎尖染色体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表明多数变异植株为同质四倍体。利用叶片离体再生器官技术,从诱导获得的嵌合体植株中分离出同质突变体。  相似文献   

14.
二倍体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倍体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CE171和感青枯病基因型ED25的茎段为外植体,在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基础上,对不同基因型的组培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要求。固体-液体培养基双层看护培养对于二倍体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有效的,尤以固体培养基中NAA 2.0 mg · L-1 : 6-BA 2.0 mg · L-1的配比为佳。对于ED13而言,液体培养基中以2,4-D 2.5 mg · L-1 : KT 0.5 mg · L-1的配比为佳,相比之下CE171则以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为最好,二者的愈伤诱导率均达100%;对于基因型ED25,只有在NAA 2.0 mg · L-1 : 6-BA 1.0 mg · L-1和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时才能形成较好的愈伤。ZT在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单独使用ZT浓度为1.0 mg · L-1时,ED13和CE171的芽分化率均达95%以上;而ED25则只有在ZT和6-BA配合使用,配比为ZT 0.5 mg · L-1 : 6-BA 2.5 mg · L-1时才可获得较高的芽分化率。  相似文献   

15.
非洲菊试管苗叶片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非洲菊试管苗叶片作外植体获得了有再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和正常的再生植株。在适宜培养基上叶片切块的出愈率和出芽率最高可达96 %和90 %; 小苗4 周增殖倍数为10. 85 , 生根率99 % , 最快4周就能从叶片切块成苗。试管苗叶片快繁最适培养基为: 起始MS + 62BA 3. 0 mg·L-1 + NAA 0. 1 mg·L-1; 增殖MS + 62BA 3. 0 mg·L-1 + NAA 0. 2 mg·L-1; 生根1/ 2 MS + IAA 1. 0 mg·L-1 。用作外植体的试管苗以3~4叶期为佳, 叶片切块以4 mm ×4 mm为宜。  相似文献   

16.
采用0.28、0.40和1.00ml.L-1的锌肥禾丰锌〔氧化锌≥87%(W/V)〕进行叶面施肥,研究叶面施锌对苋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施锌处理均对苋菜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有促进作用,并能改善苋菜品质,降低硝酸盐积累,增加产量,其中浓度为0.40ml.L-1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扁桃与桃光合作用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在田间条件下对扁桃和桃的光合生理生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扁桃和桃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 峰值在11 时, 次峰值在15 时, 11~14 时有“午休”现象; 在10~15 时扁桃叶片的Pn 显著高于桃, 14 时差值最大。(2) 扁桃和桃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有显著差异: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7 ℃、23 ℃, 适宜温度范围分别为20~35 ℃、15~30 ℃; 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54mol·m-2·s-1和1 714μmol··m-2·s-1、23μmol··m-2·s-1和1 479μmol·m-2·s-1; 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68μL·L-1和838μL·L-1、55μL·L-1和717μL·L-1; 光合作用适宜空气湿度分别为≤0. 89 kPa、≤1. 31 kPa (相当于20 ℃下相对湿度38 %和56 %) 。(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显示: 扁桃叶片的Fv’/ Fm’、qP 和ΦPS Ⅱ均大于桃; 而扁桃叶片的qN 小于桃。说明在当地条件下, 扁桃叶片PS Ⅱ光化学效率、PS 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以及通过光化学猝灭转换光能的作用均显著高于桃; 而以非光化学猝灭方式耗散光能的作用小于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