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垦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粮食商品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机械化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国内领先的大型国有农场群.长期以来,垦区种植业一直以小麦、大豆和杂粮为主,机械化率较高(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5%),而水稻种植面积到1985年只有2.59万hm2.1986年,垦区提出了"压麦、稳豆、发展水稻"和"以稻治涝"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和发展战略,随着水稻生产"三化"栽培、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水稻生产"六化"建设的提出,垦区水稻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九五"期间发展更快.到2000年底,水稻种植面积超6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3%),公顷产超7500kg,总产超50亿kg(占粮食总产的64.9%).水稻已成为垦区粮食作物的主栽品种,是垦区粮食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云南垦区的茶叶生产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是重要的传统产业。目前,垦区的6个分局、39个农场中,从事茶叶生产的有5个分局、17个农场,其中有13个农场以茶叶为主产业;在垦区近30万人口中,有近10万人口以茶业为生计,从业人员10140人。2005年,17个茶叶农场已开垦利用土地47万亩,其中茶园面积63600亩,采摘面积59500亩,当年产干毛茶8724吨,产值10536万元。2005年,垦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8342元,茶叶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仅4800元。为此,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对推进垦区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垦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豫垦 《中国农垦》2006,(11):40-41
河南垦区有96个国有农场,35万亩耕地,10万人口.垦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居河南省前列,特别是小麦良种生产和生猪产业优势显著.近年来,垦区充分发挥产业和科技优势,扩大辐射示范作用,逐步探索出了以场带乡、场乡共建的几种模式,为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前。海南农垦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截止2007年,垦区产胶农场(所)共有86家,橡胶种植面积396.55万亩,已投产胶园311.4万亩,年产干胶17.1万吨(2004年达23.3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40%以上。海南垦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胶园更新改造滞后、产量增长缓慢、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种植布局不尽合理、栽培品种单一老化、优良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通过对垦区所属农场(所)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垦》2009,(12):I0001-I0001
江苏垦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场——谅港农场有限公司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突破口,确立了“特色立场、规模富场、转化强场”的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着力壮大国有经济、着力创新徒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淮南农场与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相连,中间有淮南市朝阳东路直通场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近几年来,淮南农场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力促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农场2.1万亩耕地已成功实现“旱改水”种植结构调整,全部为“一麦一稻”高效种植模式,而且实现了“吨粮田”目标。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农场农业经济发展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调整农场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实现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8.
地广人稀的黑龙江垦区如何成功地办好家庭农场,依笔者之拙见,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家庭农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是办好家庭农场的核心所在。众所周知,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先决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越雄厚。因此,家庭农场的长期发展目标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农业机械化,否则就没有出路。以垦区两个种植600亩水稻的家庭农场为例:一个因为机械化程度高,不误农时,成本低,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总产39万公斤,人均生产粮食19.5万公斤,人均收入12万元;另外一个家庭农场因机械化程度低,延误农时,成本高,水稻平均亩产只有480公斤,总产28.8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垦》2005,(4):61-61
李洪斌现任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副局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工作23年,是垦区及周边知名的农业专家。他以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农业理论知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为垦区农业生产的稳定提高,为企业增效、农工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垦区加快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拥有266.67万hm^2耕地的垦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垦企业以产品质量安全擎起了北大荒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垦区又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使命.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保障现代化大农业与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垦》2012,(3):16-19
重庆农垦经历10余年的改革改制和结构调整,已逐步转型为以农业产业链经营为核心主业的现代企业集团。区别于其他垦区的典型特征,重庆垦区基本没有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国有农场土地,总量不过1万亩的原农场土地已基本成为城市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巴彦农场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2006,(9):20-20
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以国际和国内市场为导向,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其羊毛和肉类出口分别占世界的第一、二位;小麦出口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农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生产。以专业化的大型农场为主体,兼营农场日益增加。全国现有农场12万多个.农牧产品严格按标准生产,安全有保证,拥有世界领先的肉奶产品和园艺产品。  相似文献   

14.
黄海农场是江苏农垦土地面积较大的农场,拥有耕地18万亩,常年麦稻两熟轮作,种植面积3l万亩。近年来,农场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垦区关于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围绕麦稻轮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目标,强化机农有机融合,促进农机科研创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与新机具,获得23项自主研发的农机新技术并获国家专利。已初步形成了麦稻轮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农艺新技术体系,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95%。  相似文献   

15.
粮食产量水平的突飞猛进一直是在吸收、利用高产创建典型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垦区作为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展示窗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农场",七星农场主要粮食作物的高产创建活动一直走在垦区前列。从事农业生产30多年,尤其是主管农场科技工作以  相似文献   

16.
1948年3月,中共太行行署在太行南麓、沁水之滨的博爱县西南的磨头乡,建起了博爱农场,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河南省第一个建立的国有农场,它标志着河南农垦事业的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河南垦区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垦区和谐稳定,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农业“走出去”成效显著。目前,河南农垦共有国有农场91个,总人口15万人,土地总面积近50万亩,2018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21亿元,利润2961万元。河南农垦现已成为以小麦良种繁育、种猪生产为主产业的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河南农业企业走出国门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新曹农场地处苏北沿海,有万多人口,职工7000多人,耕地10万余亩。以前,农业生产以旱粮为主,种植结构单一,农业产出和效益都相对较低。近两年来,农场深入开展“二次创业”活动,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抓手,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在推进规模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养项目,促进农场非公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弶港农场专注于高效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在创新中坚持以致富职工为出发点的小规模、大群体的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以大棚西瓜为主体的高效农业发展迅猛,西瓜产业已初步形成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基地产销一体化、市场流通信息化的高效农业产业雏形,成为职工致富的一项“甜蜜事业”。  相似文献   

19.
董艳波 《中国农垦》2014,(11):43-44
垦区耕地经营规模发展情况如何? ——耕地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大兴安岭垦区的目标。 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理念,近五年,大兴安岭垦区来不断扩大周边耕地的流转。流转规模从2000年的不足20万亩,到今年流转外部耕地97万亩。尤其今年甘河农场从莫旗北部乡镇整建制流转土地3万亩,使垦区总播种面积达到了220万亩,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大兴安岭垦区的目标。预计今年垦区粮食总产将突破10亿斤,开创垦区54年来粮食总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甘肃山丹农场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占地面积15.4万亩,现有耕地2.5万亩,在职职工690多名,离退休人员370人,是一个以农为主的中小型农业企业。近几年,山丹农场强化基础,优化结构,适应市场,高效增收,实现了农场管理和职工经营双赢的目标,成为甘肃垦区农业企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农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