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设计了一套由氧化沟、生物膜池、上下行滤池、蓄水池、紫外消毒器五部分组成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并直接应用于鳗鲡养殖生产.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浊度、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2%、52.2%、46.1%、77.4%和52.6%;处理后的出水,上述各指标的量依次为0.471mg/L、0.039mg/L、0.270mg/L、3.6NTU、6.25mg/L;经紫外消毒后的出水,细菌总数从2.87×10^3CFU/mL减少到5.63×10^2CFU/mL,弧菌去除率达100%.养殖实验期间鳗鲡生长良好,本水处理系统进一步改良完善后可应用于鳗鲡等水产动物的循环水养殖.  相似文献   

2.
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物理性状及除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迪  杨凤林  周军  安鹏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99-103,129
采用气升式内循环序批反应器(ICSBAR)分别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3种颗粒污泥的物理性状、除磷能力及除磷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种颗粒污泥在结构和处理效果上都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其中乙酸钠和葡萄糖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具有相对密实的内部结构和较好的沉降性。在进水COD600mg/L,总磷15mg/L时,葡萄糖、乙酸钠、乙醇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2%、88%、52%,其中对总磷去除效果较好的2种好氧颗粒污泥(乙酸钠、葡萄糖)在反应初期均有比较明显的释磷现象发生。考察了乙酸钠为碳源的反应器在加大COD负荷下除磷能力的变化,其中在COD浓度为800mg/L时TP的去除率达到92%,而进一步加大COD负荷会使好氧颗粒的除磷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SBR工艺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厉建苗  刘志强  李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81-20483
[目的]探讨采用好氧SBR工艺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SBR反应器,接种污泥进行活性污泥的驯化,通过调整出水回流、添加氨氮吹脱技术,处理化粪池中高浓度粪便污水。[结果]SBR反应器运行稳定,对COD、总氮、氨氮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原水氨吹脱50%,且出水100%回流的条件下,出水COD浓度有80%可达150 mg/L以下,总氮的去除率可达到60%~70%,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出水浓度可稳定达到25 mg/L以下,出水SS含量低于200 mg/L。[结论]整个SBR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的性状保持良好,活性污泥指数保持在100左右,沉降性能良好,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都低于200 mg/L,达到预期目标。MLSS/MLVSS值保持在0.65~0.70,污泥的活性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小试,研究了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与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h,曝气/停曝时间为90min/30min等试验条件下,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对城市污水中的DOC,CODc,,NH4-N,T—N和T—P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90%,95%,80%和50%;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CODCr由265mg/L增加到1000mg/L时,出水CODCr仍能维持在100mg/L以下;在停运30d后,这种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有机物的性能在2d内可恢复,去除氨氮的性能在8d内可恢复;在3种膜清洗方法中,化学清洗效果最好,水力清洗效果次之,曝气清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压力条件下,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及总磷、正磷酸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处理后的固体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压力增大,反应后出水水质较好,COD去除效果提高,COD去除率最高为95.80%;随反应压力增大,总氮去除效果提高,总氮去除率最高为85.27%;总氮主要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氨氮去除率最高为50.81%。反应压力在27 MPa时,液相中正磷酸盐的转化率达到97.23%。反应后污泥中的磷元素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于污泥残渣中。处理后残渣主要还包含O、Si、Al、Fe,P,S和Ca。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剩余污泥具有较好的无害化和减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楠  王强  张玉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5014-15016
[目的]研究膜序批式反应器系统(MSBR)对城市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方法]采用厌氧-好氧-缺氧+膜出水的运行方式(AOA—MSBR)。考察MSBR系统对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去除效果,并分析氮磷的去除机理。[结果]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1h,污泥浓度为4000—5000mg/L的条件下,通过AOA—MSBR运行方式可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功能,对COD,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97%、89%和90%,且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MSBR系统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现象,分别占总氮和总磷的总去除率的15.5%和16.5%。[结论]在厌氧-好氧-缺氧的环境下,MSBR系统具备很好的硝化和反硝化条件,有利于氮磷的去除,同时系统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瞵现象,增强了对氮磷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明辉  姚俊芹  张健  李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70-6772
[目的]研究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方法]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建成雅山污水处理厂,设曝气沉砂池1组,初沉池2座,曝气生物滤池3座,气浮池3座,对该厂进出水中的CODCr、SS、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分析污水处理效果不达标的原因。[结果]CODCr的进水平均浓度为650 mg/L,出水平均值400 mg/L,平均去除率为40%;SS的进水平均值是250 mg/L,出水的平均值是230 mg/L,去除率为6%;氨氮的进水平均值为58 mg/L,出水的平均值为50 mg/L,去除率为14%。总氮的进水平均值为63mg/L,出水平均值为56 mg/L,去除率为11%。总磷的进水平均值为9 mg/L,出水平均值为5 mg/L,去除率为44%。[结论]CODCr、SS、氨氮等的去除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主要是因水力停留时间短、没有反冲洗装置、不能连续生产等因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工配水的多级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缺氧、厌氧、好氧脱氮除磷试验,采用2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得到了在低碳源下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在最佳工况下,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的去除率高达80%以上,铵态氮的去除率约99%,出水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系统运行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安龙  潘洪艳  张佳  王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39-1641,1644
采用高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HUASB)联合供气式低压射流(FAS-Jet)曝气氧化沟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对整个工艺及调试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总排放口出水COD≤90 mg/L、SS≤30 mg/L、BOD5≤20mg/L,出水水质可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要求。且该工艺基本达到封闭运行,实现了系统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采用SBR反应器处理污水,对剩余污泥的氮磷元素释放与回收进行了分析。稳定运行中COD去除率均为88.7%,出水达到城镇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出水氨氮、正磷酸盐浓度分别为9.8,2.7 mg/L;臭氧对剩余污泥氮、磷元素的吹脱作用均小于其氧化作用,吹脱作用对氨氮、磷元素释放率的贡献值分别6.50%和3.40%。经臭氧氧化后,氨氮浓度由9.56 mg/L迅速增加至23.58 mg/L,释放率为146.75%;磷的浓度在2.93~3.30 mg/L变化,释放率为12.79%,臭氧氧化过程氨氮的释放作用明显高于磷,磷的总体浓度变化平稳,释放率呈现波动趋势;用磷酸铵镁法对臭氧处理上清液中氮磷进行回收,氨氮回收率达6.18%,磷回收率为97.8%,达到了对磷高效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采用DE型氧化沟工艺的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在选用聚合硫酸铁实施化学除磷的基础上,对DE型氧化沟处理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影响DE型氧化沟对BOD5、COD的去除效果,平均水温为15.9℃的3、4月份去除率分别为91.8%和86.6%;而平均水温上升到21.5℃的5、6月份BOD5、COD的去除率上升至96.5%和90.0%。由于聚合硫酸铁的作用,SS去除不受温度的限制,达到92.0%的良好去除效果。DE型氧化沟对TN、NH3-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均值分别为19.65和4.91 mg/L。DE型氧化沟对TP的去除效果不佳,在添加聚合硫酸铁实施化学除磷的情况下,出水TP均值也仅为1.2 m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溶解氧条件对氧化沟的脱氮除磷效果。[方法]通过在2.0、1.0和0.5 mg/L溶解氧浓度下对氧化沟脱氮除磷效果进行的分析比较,选择溶解氧浓度范围为0.5~1.0mg/L,进行连续低氧运行与间歇低氧运行2种运行方式的中试试验。间歇运行根据曝气/停止曝气时间分为工况1(60 min/20min),以及工况2(70 min/20 min)进行试验。[结果]连续低氧运行时,氨氮与COD处理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为84%和91%,TN和TP平均去除率为46%和70.1%;间歇运行时,工况1中,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仍然较好,同时反硝化程度提高,出水TN平均去除率为61%,TP平均去除率仅能达到55%;工况2中,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与工况一相似,TN平均去除率增至63%,出水TP平均去除率可达72%。[结论]间歇工况2是3种运行模式中较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生态型氧化沟中美人蕉、茭白、通菜、水浮莲4种常见植物对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态型氧化沟对低浓度生活污水中的COD、SS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分别达到51.02%、58.92%,但对TP、NH4+-N、TN的去除效果较差.不同植物在氧化沟系统中的作用有较大差异,美人蕉对氮、磷的去除量最大(分别为152.3、22.6 g/m2),水浮莲次之,茭白和通菜较小.从植物去除的氮、磷量占总去除量的比例来看,美人蕉去除的氮、磷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0.24%和0.18%;茭白去除的氮、磷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0.11%和0.03%;通菜去除的氮、磷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0.09%和0.06%;水浮莲去除的氮、磷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0.12%和0.09%.另外,植物对系统中剩余污泥的清除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TN为0.936mg/L,TP为0.032mg/L)相比,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较高,对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水平具有重要贡献;在沿程变化上,其含量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为沿程下降。农田沟渠系统对氮磷均有一定的截留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解幸幸  顾年福  缪应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75-4376,4378
对张家港第二污水处理厂DE型氧化沟系统的各个阶段处理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DE型氧化沟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显著。COD、TN、TP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84.6%、68.3%、88.3%,处理水质优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利用选择池的吸附作用和氧化沟的生化作用达到高去除率是DE型氧化沟系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结构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流过不同结构型式混播草皮缓冲带径流中污染物迁移影响的分析,研究其对农田径流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TN、TP进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7.89 mg/L和1.04 mg/L的试验条件下,混播草皮缓冲带结构对农田径流TN、TP的去除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含有生态草沟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对TN、TP的去除能力明显强于单一缓坡和缓坡-阶梯结构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其对径流水TN和渗流水TN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08%和58.75%,对径流水TP和渗流水TP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31%和65.29%。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紫萼、鸭舌草、泽泻、红蓼和水蓼为试材进行水培试验,观察其对含不同质量浓度氮、磷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5种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均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在水体中生长5 d总氮去除率均在80%以上,总磷去除率(10 d)也达到70%以上。5种植物对总磷浓度为0.051 6 mg/L和0.516 0 mg/L水体的总磷去除率极显著高于对总磷浓度为0.010 3 mg/L水体中的总磷去除率,但总磷浓度为0.516 0 mg/L水体与0.051 6 mg/L水体中植物对总磷的去除率差异不显著。5种植物之间对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差异均不显著,紫萼、泽泻和红蓼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生物淋滤法对污泥中Zn Cu的去除效果及污泥养分损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序批式摇床培养,在污泥中分别接种10%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与氧化硫硫杆菌菌液,研究了不同菌种对生物淋滤法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Zn和Cu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够较快速启动生物淋滤,使污泥系统中的Zn在第2d就有了97.8%的去除,并保持到结束;Cu在第4d有了37%的去除并持续升高。而氧化硫硫杆菌则在第6d才对Zn和Cu有了较好的去除。2种金属的溶出与pH值有一定的相关性,zn在pH值3.0~4,0时就有很高的去除率,而Cu在pH〈3.0时才有较好的去除。在去除重金属的同时,污泥中营养成分(TN、TP、TK、有机质)的损失也较高,特别是TP的损失量最高可达到70%。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优势的生物淋滤系统中污泥的营养损失大于氧化硫硫杆菌为优势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水葫芦和香蒲对富营养化水体及其底泥养分的吸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水葫芦、香蒲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效果及其对底泥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其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分析其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及其底泥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显示:水葫芦比香蒲有更好的适应性,在不同浓度的水体中生物量快速增加,而香蒲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在总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2~14.2 mg/L和0.2~1.0 mg/L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水葫芦、香蒲均可有效地消减上覆水中总氮和总磷。处理3个月后,水葫芦净化系统的总氮、总磷浓度分别降至0.84~0.86 mg/L、0.035~0.044 mg/L,对水体总氮、总磷的去除量分别为72.0%~94.0%、82.5%~98.1%,总氮、总磷的负荷去除量分别为18.4~105.8 mg/(m2.d)、1.3~7.6mg/(m2.d);香蒲净化系统的总氮、总磷的浓度分别降至0.96~1.09 mg/L、0.030~0.062 mg/L,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6.0%~92.8%、77.0%~93.8%,总氮、总磷的负荷去除量分别为8.4~52.3 mg/(m2.d)、0.6~3.7 mg/(m2.d)。表明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香蒲可有效消减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氮、磷等内源污染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小燕  张铁坚  刘俊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58+20465-20458,20465
[目的]探讨溶解氧(DO)对复合式MBR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各环境要素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不同的DO浓度来观察生活污水中的化学COD、TN、TP的去除效果,以此来确定最佳的DO浓度。[结果]COD的去除效率由DO为0.5 mg/L时的68.3%上升至DO为1.5 mg/L时的97.05%,而当DO〉1.5 mg/L时,COD的去除效果则随着DO的升高变化不大;TN的去除效率由DO为0.5 mg/L时的34.6%上升至DO为1.5 mg/L时的66.58%,而当DO〉1.5 mg/L时,TN的去除效率反而下降;TP的去除效果在DO为0.5 mg/L时是64.63%,随着DO的升高,TP的去除效果略有下降,但当DO〉1.5 mg/L时,TP的去除效果明显下降。[结论]综合DO对于各项指标的去除影响可以断定,当DO为1.5 mg/L时,MBR工艺对于COD、TN、TP的综合去除效果可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