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养殖业正经历三大历史性转变。即由从属副业向专业化养猪转变,由小农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由传统农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转变。养猪业也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畜牧业正逐步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芜湖市畜牧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畜牧业正逐步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由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元谋县肉牛养殖区位优势及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肉牛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加快推进肉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数量兼顾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由传统养牛方式向现代肉牛养殖产业模式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养殖小区建设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要标志,是转变畜牧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它促进厂千家万户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促进了畜禽排泄物由污染环境向清洁养殖转变,促进了动物防疫由无序控制向有序控制转变,促进了畜牧生产由小农经济向产业化经营转变,推动和实现了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的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2005年1-6月,我县生猪存栏总量及生产总量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经深入调查.发现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规律促使农村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生猪生产由传统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波动。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宁波市家禽生产发展迅速,规模经营持续发展,家禽生产实现从传统的一家一户散养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向商品化、产业化生产模式的转变。2005年全市家禽饲养量达5000万羽,家禽业已由过去的家庭副业转变为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年产值近10亿元,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养猪生产形式也发生了质变:即由分散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型转变。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使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引种、猪苗及生猪流通渠道增多。而现阶段猪病综合防治体系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一些新的传染病快速传播和已控制的疫病重新流行,给当今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猪生产方式已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作为养殖场或养殖户,提高仔猪育成率已成为实现养猪生产增效、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畜牧业生产的结构上实行由“粮畜型”向“节粮型”转变,经营方式上由“小农型”向“适度规模型”转变,在开发方向上由“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变,在体制上由“分割化”向“一体化”转变,建立新的管理制度,是进一步发展山区畜牧业,促进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黄英 《蚕学通讯》2007,27(2):39-41
随着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的转变,蚕桑生产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过去单纯地注重数量扩张,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蚕桑生产效益的提高;转变到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蚕业的高效和生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广东养禽业快速发展的30年,更是黄羽肉鸡产业快速发展的30年。在此期间,生产逐步实现了从分散零星饲养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向集约化、专业化模式转变,由传统饲养向科学饲养转变,由小农经济向现代商品化经济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向注重质量型转变,取得了连续30年高速发展。广东饲养量由1978年的4363万只到目前的近十亿只,生产的商品鸡苗销售覆盖至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浠水县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由农村副业向支柱产业地位的转变,由传统分散经营向现代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2010年,浠水县委、县政府蓄势待发,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多层  相似文献   

13.
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养猪生产已逐步发生了三个转变: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规模化养猪的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贸易往来渐多,加上猪病综合防治体系不完善、认识不统一,尤其是疫苗的研制相对滞后,导致  相似文献   

14.
《中国饲料》2019,(8):2-2
今年初,经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全省29家单位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分批建设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是适应农业生产新形势的举措,将促进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德宏的畜牧业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前,随着畜牧兽医新科技的推广,市场拉动和广大农民商品意识的不断提高,现阶段我州的畜牧业正逐步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新时期。我州畜产品供应虽然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需要,但在质量上仍有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决,畜牧业生产格局产生了由增量向提质、由传统型向科技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标准化畜牧业、绿色畜牧业、精品畜牧业成为时尚。广阔的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效益,强大的市场推动力使绿色畜牧业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绿色优质畜产品得到了广大农民、企业、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我们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绿色畜禽产品这一载体,抓住我国人世这一契机,努力打造绿色畜牧大产业。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养猪生产发展速度明显减缓的大趋势,从生猪结构、种猪生产、规模经营、猪肉加工和市场体系等五个方面,对陕西省养猪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突出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生猪三元杂交,努力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肉类加工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养猪产业升级,推动养猪生产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陕西养猪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提高了牛奶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了饲养成本,使奶牛场牛群由以往偏重整群管理水平向注重个体精细化管理水平转变,牛场也由以往的偏重提高奶产量向提高牛奶质量转变,因此运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对有针对性的在短期内提高该区奶牛规模养殖水平和提高全区奶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建坤  黄英 《四川蚕业》2008,36(4):31-32
<正>随着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的转变,蚕桑生产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过去单纯地注重数量扩张,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收缩发展牧区畜牧业”的总体战略,以牲畜种子工程、畜牧业保障工程和营养工程为重点,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重点,按照现代畜牧业“三退、三进、六远离”的建设原则,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特别是农区畜牧业通过强基础、扩规模、增总量,畜牧业生产初步实现了由传统散养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