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杜仲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且资源馈乏;为发展我国特有的药用经济林木,故对杜仲栽培方式与营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两次试验地每木调查和采皮,探讨了初植密度对林分采皮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郧西县现有杜仲基地面积10万亩,年产杜仲叶(干)8000吨.皮(干)1100吨,是全国著名的杜仲之乡和亚洲最大的四大杜仲基地之一。作为药材,以前主要采剥杜仲皮。对资源破坏性较大.虽然该县研发有杜仲环剥技术,但还是严重影响到杜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加工方法是形成中药质量的关键点,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不同。以杜仲皮作为药用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杜仲的其他部位做进一步的研究,以缓解杜仲皮资源的匮乏。综述了不同加工方法对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以及杜仲胶4个部位质量的影响,从而为杜仲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和杜仲皮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探讨它们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及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系列甲醇-水(50%至100%甲醇含量)为溶剂,对杜仲叶和杜仲皮进行超声提取,然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进行分别萃取,得到4组(包括水相)不同极性段的化合物.采用C18柱和C8柱进行色谱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杜仲叶和杜仲皮所含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比杜仲皮少许多,而且除少数几个成分外,含量也普遍低于杜仲皮.特别是在正丁醇溶剂中两者组成成分相差明显,叶中至少含有4种皮中不具有的化合物.结论:杜仲叶不含有杜仲皮中全部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杜仲皮不含有的成分,在代替杜仲皮入药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5.
<正> 主要的树皮药材有杜仲皮、黄柏皮、厚朴皮与肉桂皮等,可以按照下列方法采收和加工。一、采皮方法 1.砍树采皮法。即把需要间伐或主伐的树先行砍倒,再按一定的长度分节剥下枝皮和树干皮即可。 2.活立树采皮法。①环割采皮:先分别在树基部离地20厘米处和树干120厘米各环割一刀,在上下割口问从上沿树干向下对齐割一刀,之后慢慢将树皮剥下即可。②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杜皮厚对促进杜仲剥面愈合、再生皮生长以及杜仲伤后促进主干生长的效果,以解决杜仲剥皮后再生皮生长速度慢、幼树皮薄、产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杜仲,别名丝棉皮、玉丝皮、扯丝皮,成分为杜仲胶、杜仲醇、绿原酸、生物碱和微量元素等,有提神抗疲、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用杜仲作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鱼蟹,具有防病促长,提高肉质的特殊效果。 据测定,用杜仲添加剂的饲料内含镁、钙、钠、钾、锰、锌、磷、铁等,还含有氨基酸、糖类及很高药用价值的绿原酸;杜仲提取物对胆固醇动脉硬化的家兔的降压作用比正常家兔更明显;杜仲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用  相似文献   

8.
形态特征杜仲为落叶乔木,成年树高20 m左右,胸径40 cm左右,最粗可达100 cm以上,树干挺直,冠形紧凑;叶片椭圆形渐尖,有锯齿,羽状脉6~9对,短梗无托叶,枝上互生,雌雄异株,花单性,无被;果实阔梭形翅果、扁薄。树皮、树叶及种壳均含有较密集的银白胶丝。杜仲属杜仲科植物,就其树皮形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粗皮杜仲(青杜皮)、光皮杜仲(白杨皮)、中间类型。光皮杜仲木栓层较薄,占皮层厚度178%,而粗皮杜仲最高517%,光皮类型皮厚,含胶、含药量高。  相似文献   

9.
梁栋材  颜文芳 《甘肃农业》2009,(12):111-112
杜仲为杜仲科多年生落叶乔木,别名思仲、丝连木、玉丝皮、扯丝皮、丝棉木,是我国特产古老树种,属国家二类保护树种.我省的陇南、天水、平凉等地都有栽培,主要的适生品种有粗皮杜仲(青冈皮)和光皮杜仲(杨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的优化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杜仲胶纯度测定法测定优化对比实验。结果 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优化生产工艺使杜仲胶得率得到提高,这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须消耗与制作时间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结论 杜仲叶、皮、壳采用优化的亚临界生产工艺技术,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11.
杜仲皮和叶中儿茶素含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杜仲皮和叶中儿茶素含量的差异,为杜仲以叶代皮入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个产地的杜仲皮和叶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4%磷酸溶液(13∶8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所取3个产地的同株杜仲的皮和叶中儿茶素的含量不同,其中河南信阳、四川绵阳和贵州遵义产的杜仲皮中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1.919、1.279和1.167 mg/g,所产的杜仲叶中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49.34、35.75和33.72 mg/g;同株杜仲叶中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杜仲皮。[结论]研究所采用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良好,适用于杜仲不同部位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资源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杜仲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liv.).是我国特有树种,村皮入药.有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痛、高血压等功效.其皮、叶还可提炼硬橡胶(又名杜仲胶),可代橡胶用。杜仲主产贵州.现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杜仲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影响产量和质量。作者整理近20年来国内有关杜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经验和防治研究结果文献,供贵州实施GAP防治杜仲病虫害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仲叶·皮内绿原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84-3084,3086
在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叶和皮的次生代谢物中,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试剂。通过对15年树龄的光皮杜仲树皮和叶片中绿原酸含量的分析,发现绿原酸含量在叶和皮中的差异较大,同一棵树在同一时期,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较皮中高。4~11月绿原酸含量叶中平均为2.656%,皮中平均为0.301%。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杜仲汁饲喂异育银鲫(115.8±5.0 g)60 d,考察对其肉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组、杜仲皮组、杜仲叶组、杜仲汁组肌肉失水率分别为25.17%、21.77%、26.57%、17.80%,肌原纤维长度(反映肌纤维耐折力)分别为28.81 mm、36.57 mm、34.22 mm、30.76 mm,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32 mg/g、0.222 mg/g、0.168 mg/g、0.185 mg/g,其中添加1%杜仲皮、杜仲汁可极显著降低肌肉失水率(p<0.01),提高羟脯氨酸含量(p<0.05)。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可使肌纤维耐折力显著增加(p<0.05);(2)免疫性能方面,添加杜仲叶、杜仲汁可提高血清SOD 30.9%、28.2%(p<0.05),但对溶菌酶活性无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改善异育银鲫肌肉品质和提高血清SO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仲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单种科,别名思仙、玉丝皮、丝连皮等,是我国名贵的特产。医学认为,杜仲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由于杜仲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既是具有高度绝缘性能的硬性橡胶,又是用于制造海底电缆、温控开关、机载雷达天线密封材  相似文献   

16.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丝连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思仲等。属落叶乔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杜仲科杜仲属。杜仲是我国特有树种,经济价值很高,资源稀少。被我国有关部门定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药用部分为杜仲的树皮。主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眙动不安。眙漏欲堕,胎水肿满,滑眙,高血压,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杜仲是一种集杜仲皮、叶茶等绿色保健品,深受人们喜爱.为了在江淮地区更好地种植杜仲,提高产量,对地区地形因子与杜仲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坡面不同的坡位杜仲的树高生长和粗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盖异;②杜仲是一种速生优质的材药两用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③江淮地区栽培杜仲必须优先选择丘陵岗地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8.
杜仲是一种集杜仲皮、叶茶等绿色保健品,深受人们喜爱。为了在江淮地区更好地种植杜仲,提高产量,对地区地形因子与杜仲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坡面不同的坡位杜仲的树高生长和粗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②杜仲是一种速生优质的材药两用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③江淮地区栽培杜仲必须优先选择丘陵岗地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9.
<正>杜仲,别名思仲、木绵,后者又称之"丝棉皮",是著名的中药材,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据《本草纲目》载,杜仲以树皮、叶片入药,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等作用。其树叶、皮及果实还可以提制杜仲胶。杜仲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近几年来,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20.
采集杜仲老林区的土壤和腐殖质,以杜仲皮作为基质多次富集培养,分离其优势菌,通过测定其发酵性能指标并建立菌株综合选择指数,筛选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优良菌株,并研究优良菌株的发酵适宜条件。筛选出了优良菌株P-24,该菌株具有降解能力强,发酵周期短,杜仲胶的发酵损失率小等优点,其适宜的发酵温度为30℃、基质含水率65%、初始pH7.0,在此条件下发酵12d,杜仲皮的发酵物去除率可达93.02%,发酵剩余物中杜仲胶的含量为74.71%,杜仲胶的得率为5.25%。筛选优良菌株是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关键;菌株P-24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