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高杉木优良无性系插穗生根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的苗床基质、圃地管理、时间以及穗条的起源、处理和长度等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冬春之季进行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选择长度为5.1-7.0 cm且带有顶芽的穗条经生长素处理,在河沙的插床上培育2个月以加快穗条愈伤组织形成后,将插穗移植到黄心土(80%)+火烧土(20%)为基质的苗床内,可大大提高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生根能力。在插穗培育过程应注意保水保温,同时对筛选出的杉木插穗关键技术进行了组装配套。  相似文献   

2.
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国有林场苗木基地的杉木优良无性系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和不同土壤基质等因素对杉木穗条生根的影响.[结果]以河沙作为杉木扦插穗条的基质,在扦插前后5个月内,随时间推移,插床内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插穗的生根与发芽能力呈上升趋势;IBA、IAA对杉木扦插苗生根率影响显著.[结论]50μg/g IBA+ 50 μg/g IAA生长激素有很好的促进生根作用;河沙是较适合作为杉木扦插穗条的基质.  相似文献   

3.
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插穗生根力变异及扦插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对东北红豆杉不同群体之间的插穗生根率、每穗生根条数、最长根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群体内插穗生根能力的变异幅度与群体间相同。插穗生根率、每穗根条数、最长根长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以腐殖土为扦插基质、提高插床温度(20—23℃)、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等可提高插穗生根率。不同插穗类型之间,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差异,3、4年生枝条扦插后,根系发达,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闽楠扦插育苗中不同穗条母树年龄、不同扦插基质、生根剂、不同扦插时间对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条母树龄、扦插基质和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率影响较大;1a生穗条扦插生根率远大于3a生及5a生穗条苗;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砻糠灰通透性强,生根最快,成活率最高,且在后期生长上均有较佳表现;2~3月份的扦插生根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峦大杉扦插生根及生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峦大杉扦插繁殖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类型、激素种类、激素质量分数、插穗长度、采穗部位、穗条年龄、留叶数量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插穗扦插后84d产生不定根。峦大杉为皮部生根类型的树种。(2)采用1年生已木质化的不具顶芽的1级侧枝为插穗,在100mg.kg^-1的ABT生根粉中浸泡4h,插穗长度12cm,扦插前去掉下半部2/3针叶,黄心土为扦插基质的扦插繁殖技术,有利于插穗的生根及生长,是扦插繁殖峦大杉的最优组合。表7参6  相似文献   

6.
对峦大杉扦插繁殖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类型、激素种类、激素质量分数、插穗长度、采穗部位、穗条年龄、留叶数量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插穗扦插后84 d 产生不定根。峦大杉为皮部生根类型的树种。②采用1 年生已木质化的不具顶芽的1 级侧枝为插穗, 在100 mgkg-1的ABT 生根粉中浸泡4 h , 插穗长度12 cm , 扦插前去掉下半部2/3 针叶, 黄心土为扦插基质的扦插繁殖技术, 有利于插穗的生根及生长, 是扦插繁殖峦大杉的最优组合。表7 参6  相似文献   

7.
对红椿扦插繁殖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穗条年龄等进行对比试验,还对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沙基质上的扦插苗生根率大于黄泥基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80%;3月份扦插生根率最高,为82%,5、9、12月扦插平均生根率依次为76%、78%、66%;穗条母树年龄效益明显,不同年龄采穗母树枝条扦插生根率为:1年生〉2年生〉多年生;使用IBA500mg/L扦插红椿是最适合处理;扦插苗生长量、根系发育都显著大于同龄实生苗。  相似文献   

8.
对使君子插穗扦插后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扦插后65 d 开始形成不定根, 为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综合生根类型树种;②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的生根及生根能力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③在扦插繁殖中, 宜采用2 年生已充分木质化16 cm 长的插穗, 用10-4gmL-1质量浓度的萘乙酸浸插穗基部24 h , 黄心土+火烧土+细河沙+过磷酸钙(5∶3∶1∶1)为基质, 3 月扦插。表5 参7  相似文献   

9.
使君子的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使君子插穗扦插后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扦插后 65d开始形成不定根 ,为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综合生根类型树种 ;②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的生根及生根能力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③在扦插繁殖中 ,宜采用 2年生已充分木质化 1 6cm长的插穗 ,用 1 0 - 4 g·mL- 1 质量浓度的萘乙酸浸插穗基部 2 4h ,黄心土 火烧土 细河沙 过磷酸钙 (5∶3∶1∶1 )为基质 ,3月扦插。表 5参 7  相似文献   

10.
杉木无性系插穗切制方式和采穗部分对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分别用18个和50个无性系研究两种不同的插穗切制方式及不同采穗部位对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穗条在扦插前从基部再次修剪会降低其生根能力或推迟其生根的时间;在离地面15cm之内每隔5cm采穗,插穗的生根能力未见明显差异,但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杉木无性系插穗切制方式和采穗部位对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导了分别用18个和50个无性系研究两种不同的插穗切制方式及不同采穗部位对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穗条在扦插前从基部再次修剪会降低其生根能力或推迟其生根的时间;在离地面15cm之内每隔5cm采穗,插穗的生根能力未见明显差异,但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生根粉处理对杉木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杉木穗条生根过程中的生根特征与穗条内源激素含量的相互关系,探明穗条内源激素对杉木扦插生根影响,以杉木优良无性系020半木质化穗条作为扦插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ABT1~#生根粉浓度、穗条长度和切口类型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穗条生根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根率最高和最低处理穗条在不同生根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在250 mg/L ABT1~#、穗条长度为10 cm和60°斜切口条件下,穗条生根率最高,达86.68%。在穗条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逐渐增加,并在不定根形成时期(20 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并且T9处理(生根率最低)内源IAA含量极显著高于T5处理;而内源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则随着扦插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而且T5处理穗条的ABA和ZT含量显著低于T9处理。上述结果表明,外源生根粉处理通过影响穗条内源激素的水平,进而调控穗条生根,过高的IAA、ABA和ZT浓度均不利于杉木穗条的生根。  相似文献   

13.
对9个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的杉木插穗生根和发芽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扦插后前5个月内,随时间推移,沙质插床内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插穗处理的生根与发芽能力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处理插穗的生根能力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至第4个月发芽能力呈下降趋势,且成活率降低;农田土基质中插穗的生根与发芽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14.
杉木无性系扦插繁殖生根机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杉木穗条不定根的发生属于诱性根原始体型。不定根发生部位有两种类型:皮层生根型和混合生根型,但以皮层生根型为主。不同无性系开始发根时间有显著差异。在观察期内,发根最早的无性系生根时间为23d。  相似文献   

15.
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树头菜11个无性系1年生穗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兼有皮孔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2种类型;树头菜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REI)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1,1个无性系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以SP10最优,SP7其次S,P6最差;不同无性系生根苗间在不定根数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定根平均长度、叶片数上差异不显著;不定根数量与不定根平均长度间、不定根数量与叶片数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筛选出SP10为11个树头菜无性系中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6.
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的杉木插穗生根和发芽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扦插后前5个月内,随时间推移,沙质插床内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插穗处理的生根与发芽能力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处理插穗的生根能力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至第4个月发芽能力呈下降趋势,且成活率降低;农田土基质中插穗的生根与发芽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扦插基质对落叶松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采用轻基质和河沙作为落叶松扦插的基质,对落叶松插穗的最长根长、生根数量、偏根率和生根率等4个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无性系轻基质网袋扦插的生根情况。[结果]2种基质中落叶松最长根长和生根率2个指标达到极显著差异,河沙基质中落叶松最长根长是轻基质中的1.50倍;河沙基质中落叶松生根率是轻基质的1.97倍;2种基质中落叶松生根数量的差异不显著;在偏根率方面,轻基质处理要低于河沙基质处理,但两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落叶松无性系间扦插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生根率达95.56%。[结论]河沙作为扦插基质的效果要优于轻基质作扦插基质;筛选优良无性系可显著提高落叶松轻基质扦插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18.
福建柏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德贤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60-162
本文通过扦插试验,研究在不同季节、生根激素ABT6不同浓度处理和不同采穗母树年龄对福建柏扦插成活率、根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柏不同季节扦插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5月份扦插最好,9月份次之,2月份成活率最低;扦插季节对根条数没有明显影响,但其与生根激素的交互作用,对根条数有极显著影响;使用生根激素处理穗条,可以提高扦插的成活率,缩短生根时间,增加根条数。福建柏扦插,应选择年龄较小的树木采条,不宜选择老年树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樟子松嫩枝扦插生根的特点以及插穗生根与母树年龄、扦插基质、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质量分数、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樟子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只有极少数为皮部生根,生根时间为2~4个月。扦插期间地表温度过低(低于20℃)不利于生根。②扦插的最好时间为6月上中旬,此时扦插的穗条处于半木质化时期。③樟子松扦插生根的最佳组合为:蛭石基质,插穗为2年生母树的穗条,生根促进剂为L2号。母株年龄对樟子松扦插生根有极为显著的影响,母树的年龄效应是樟子松穗条扦插生根的主要限制因子,2年生到5年生的插穗生根率从90%降到2.5%;而扦插基质之间和生根促进剂之间对生根率没有显著影响。基质对插穗生根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为蛭石,草炭,珍珠岩 草炭(1∶1),河沙。生根促进剂以质量分数为1×10-4L2号最好,生根率达到67%,质量分数太小(0.5×10-4)或太大(3×10-4、5×10-4)都使得成活率下降。3种处理对生根率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顺序为:插穗的母树树龄,扦插基质,生根促进剂。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铁坚油杉无性系苗木快繁技术,采用嫩枝扦插繁殖法开展此项研究。研究表明,铁坚油杉无性系间其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参试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93.3%~38.9%。筛选出了扦插生根率高的无性系3个即KD03、KD04、KD06;穗条带6~8片叶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