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态学研究的进展,鸟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了。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鸟类,掌握一些观察鸟类的基本方法已经成为人们的需要。这里,从几个基本方面谈谈对鸟类应该怎样进行观察。一、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鸟类的生活习性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形成的,不同的鸟类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这是区别鸟类的一种标志。鸟类有的栖居在草地,有的营巢在沼泽,有的栖息在树洞,有的则筑巢于山崖岩缝……。鸟类的栖息环境一般需要水源充足、食物丰富、环境隐蔽。鸟类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也各不一样,譬如柳莺喜居阴湿之处,而鹟类却乐于自己的环境阳光充足。因此,我们观察鸟类时要注意记录栖息地的地形地物,如海拔高度、土壤  相似文献   

2.
隼形目和鸮形目的鸟类,在我国均属国家保护鸟类,其中有的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有的为二类保护鸟类。近年来在泰山、徂徕山调查国家二类保护鸟类有16种和来各,隶属2目3科。隼形目鸟类占我国隼形目鸟类16%,鸮形目鸟类占我国鸮形目鸟类25%;是山东省隼形目鸟类的34%,鸮形目鸟类的88%。现将所获两目部分鸟类的生态习性及食性分析列下。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处祖国的大西北,地域辽阔,环境多样,鸟类资源丰富。据调查有34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鸟类,有的栖息、繁殖于森林、草原;有的生活在荒漠、半荒漠;有的分布在高山、水域,有些则飞翔于城镇、乡村上空,与人类结伴。它们装扮了祖国的河山,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鸟类拾趣     
鸟类是人类的良友。它在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生活,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森林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鸟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爱鸟的美德。这里采撷了鸟类的一些趣闻,以飨读者。命名有趣鸟类的命名颇为多样。有的以其站立的姿态命名,如企鹅因其站立时昂首或企望状,有的以喙的形状命名,如琵琶鸟因喙长而扁,中部狭窄,前端特宽,呈琵琶形;有的鸟以栖息地点为名,如爱在水牛背上停留逐食其体表寄生虫的牛背鸟,喜欢在军舰上栖息的大型海鸟军舰鸟;有的以其鸣叫声  相似文献   

5.
鸟类趣闻     
鸟类行为也是一门学问。所有的鸟,一经仔细研究似乎都与最初想象的不同。如研究者发现,鸟类具有高等生物通有的某些情绪,鸟儿歌唱是传递正经的信息,如有的鸟类懂得畏惧、关怀雏鸟;有的鸟则是表明心意或是为了自卫。 研究鸟类行为应先观察个别鸟雀的动态。进而推敲判断其动机。例如英国阅鸟研究者发现海燕起飞时,带头者会闪动尾部的白色环纹,全群海燕就  相似文献   

6.
<正>鸟类灵动的身姿和艳丽的色彩,用千姿百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世界上现有鸟类约9000种,我国有记录的鸟类约近1200种。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得我们生存的环境极富生机。画眉和百灵的善鸣,堪称天簌之音;八哥和鹦鹉的能学人言,甚是有趣;有的鸟儿体态玲珑;有的鸟儿毛羽华丽,招人喜爱,叫人生情。鸽子繁多的品系和各异的体态,给研究进化论的达尔文先生以  相似文献   

7.
说到有益动物,人们一定会首推森林鸟类。是的,森林鸟类每天从清晨到黄昏,有的甚至不分昼夜地活动在林间,捕食害虫和鼠类,为保护森林做出贡献。象猫头鹰、啄木鸟、灰喜鹊、松鸦、黄鹂……稍有常识的人,能一气数出十几种。况且,它们多数身被美丽的羽毛,叫声悦耳,自然会受到  相似文献   

8.
由于环境遭到污染,不断恶化,特别是森林大量砍伐,鸟类受到了严重的危害,数目不断下降,有的鸟类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据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发表的一项报告,在世界上所有的鸟类中,每10种鸟中,有1种以上的鸟已遭到危害。全世界大约9000种鸟类中,有1029种面临着灭绝。在热带地区,鸟类受到的威胁最大。在非洲,受到灭绝威胁的鸟从10年前的65种增加到目前的170种;在巴西,10年前有29种鸟类受到危害,现在已达到121种;在印度尼西亚,10年前仅有14种鸟类受到危害,现在已经达到了126种。自然环境恶化导致鸟类剧减…  相似文献   

9.
<正>候鸟在春秋两季进行两次长距离的迁徙,有的迁徙几乎跨越全球,这让它们长期暴露在危险中,经常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它们千万年来从未放弃。也许,对候鸟而言,迁徙真的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赌博",一种有利的选择。无论是到非洲南部越冬的普通楼燕,还是往返于南极和北极之间的北极燕鸥,这些迁徙的鸟类都带给我们关于鸟类迁徙活动的无限遐想和震撼,而另一些鸟类则一整年都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窗外叽叽喳喳,不时传来各种鸟类的声音,有的悠扬婉转,清脆动人;有的声调优美,歌喉圆润,似一首首乐章,叫人陶醉。你知道吗?这一声一声的叽叽喳喳,这清脆悠美的每一声,都表示着一种语言,展示着鸟类不同的情感世界。据统计,鸟类的语言多达2...  相似文献   

11.
正鸟类是自然界中一个庞大的家族。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鸟也是温血动物。起初,鸟类也是在地下爬行的,只是在一亿四千万年前开始进化,前肢成了翼,才飞了起来,翱翔于蓝天。雨露、阳光、空气,催开了鸟类奋飞的双翼,鼓足了鸟类力量的翅膀。栉风沐雨,扰寒避暑,在不断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鸟类得以生存、繁衍。如今整个世界上,大约有鸟类家族1000亿只,人们习惯分为27目,155科,约8600种。鸟类家族中最多的是雀形目,有5110种;其  相似文献   

12.
鸟类迁徙是鸟类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适应的行为,是与其繁殖,换羽等同样重要的生活机能。鸟类迁徙是自然界中非常壮观的现象,因此,从古至今一直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研究。其中关于鸟类迁徙起因的研究,便是多年来人们颇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关于鸟类迁徙的起因问题,众说纷纭,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冰川说”。在地质时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朋友们:天空因为有了自由翱翔的鸟类,才显得辽阔高远;地球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鸟类,才显得生机勃勃!鸟类是大自然的功臣,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她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拓展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人口的剧增,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鸟类的家园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4.
前言水鸟是重要的经济鸟类,它对教学、科研,特别是在为人类提供羽绒资源、供人们观赏和食用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起一定的作用。对本溪鸟类研究最早的日本鸟类学家黑田长礼,曾对本溪鸟类做过简单报道;水野馨发表的《满洲鸟类分布名录》(1934)、《满洲鸟类分布名录》(1940)、《满洲鸟类原色大图鉴》对本溪地区沈丹线附近的鸟类均进行过报道。  相似文献   

15.
鸣声监测     
《森林与人类》2023,(4):62-63
<正>自然界中的鸟语花香总是带给人们十分愉悦、安宁的感受。鸟类有自己的语言,不同的鸟叫声传达不同的含义。对很多观鸟人来说,只闻鸟声不见其鸟是经常遇到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可通过鸟类的鸣叫声来识别鸟种。鸟类的鸣声监测是鸟类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鸣声监测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直接观察鸟类的特征,即使是在茂密的森林中,鸟鸣声依然可以传得很远,也不怕树叶遮挡,相比目视观察更加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6.
正提到北京,关注自然的人们就会想到这个地区的鸟类。因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野生鸟类是北京地区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北京这么大,鸟类会很多吗?这个问题不太好一言概之来回答。鸟类的多与少是什么概念呢?鸟类是否多,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鸟的种数是否多;二是鸟的只数是否多。一个地区的物种种数是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不断研究、发现、记录、整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禽鸟之类的爱情婚姻生活都很随便,其实并不尽然。鸟类与其它动物一样,有许多鸟类十分注重爱情。细心的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发现许多鸟类的爱情生活,忠贞不渝且丰富多彩。有些鸟在择偶时很认真,对爱情忠贞不二,常是"从一而终"。如一方死亡,另一方则情愿寡居死守,体现出"生命诚可贵,  相似文献   

18.
<正>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有丰富而极具特色的稀有鸟种。科研人员开展“智慧南岭”国家公园野生鸟类智能监测发现,南岭鸟类的“黎明合唱”现象在城市中并不明显,在南岭石门台这样具有优良森林植被的山区尤其典型。自然界很多物种具有独特的鸣声特征。人们通过深度学习对这些声纹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实现对物种的自动识别。南岭国家公园由于其地理区位和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且具有较高特有和稀有的鸟类多样性。我们通过被动声学监测手段开展南岭鸟类调查研究,得到更多南岭鸟类的物种信息。  相似文献   

19.
晓刚 《森林与人类》2006,26(1):44-45
鸟类为什么迁徙?它们又是怎样迁徙的?至今还是一个自然之迷。到目前为止,鸟类学家所提出的所有解释都还是一些假说而已。关于鸟类迁徙的起源问题,有人从地球历史来考虑,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起源于冰川时期。冰川周期性的侵蚀和退却,使鸟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定期性往返的迁徙生物遗传本能,于是便世代相传,形成习性。但此学说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鸟类不迁徙,并且冰川期仅占鸟类生存历史的1%,如此短暂的时间,对鸟类遗传性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也排除不了在冰川期以前鸟类即已开始迁徙的事实。有人认为迁徙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有些动物很有灵性,它们会恋恩、报恩、记怨、报仇。例如人们豢养的宠物猫、狗等。有的当主人突发急病或危难之际,能想法抢救主人的性命,甚至还有舍身救主的例子;如果人们伤害它,或捉弄它,它们也会进行报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70年,美国侵略军“飞虎连”在越南,因杀死一条正在交配的花蛇,而召致蛇群报复,一连数日,蛇群涌向“飞虎连”驻地,喷毒报仇,几乎把“飞虎连”全部歼灭。然而对鸟类恋恩报仇的事,报道较少。以下事例说明原来鸟类也知恩怨。白天鹅恋恩今年1月5日下午,一只展翅约2米、颈长约1米,浑身雪白的白天鹅,因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