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颜面神经麻痹又称为"歪嘴风",是马属动物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分布在面颊、耳、上下唇的面神经因故发生麻痹,而使得面部肌肉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肌肉突发瘫痪的末梢性颜面神经麻痹多见,如果治疗不当常遗留后遗症。多  相似文献   

2.
家畜歪嘴风又称口眼歪斜或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受贼风侵袭,使面神经干及其分枝发生传导性机能障碍。表现为耳、眼睑、鼻和唇的肌肉功能降低或消失。且多为一侧性。本病多发生于马属动物,牛、猪、犬等动物也可发病。1病因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内湿病和溶血性...  相似文献   

3.
<正> 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风”,常见于马属动物,猪、牛、羊均较少发生。其发病原因多为机械损伤所致,脑部疾病也可引起本病。笔者在临床上曾遇到由指形丝状线虫引起的绵羊面神经麻痹一例,经用海群生治疗而痊愈。现将病例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麻痹中兽医称“吊线风”“歪嘴风”,是面神经所支配的耳、眼睑、鼻及唇肌肉发生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笔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对该病的防治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1 病因饲养管理不善,牛舍封闭不严,四处露风,气候突变,贼风侵入面部经络,使气血凝滞不行或遭受跌打、挫伤等而引起一侧面部麻痹不动,造成此病。  相似文献   

5.
<正>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本病是面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损害而发生的传导功能障碍。正常时,面神经是支配耳、口唇、眼睑等面部各肌肉的运动,因此、面瘫可使其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发生功能障碍。本病多见于6~9岁的长耳犬。犬面瘫是一种让犬非常难堪的疾病,我们俗称"歪歪嘴"、"吊线风"。1临床上常见的面瘫病因1.1受风寒睡觉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在空调下或  相似文献   

6.
吊线风为面神经麻痹,又称歪嘴风,以嘴歪眼斜,耳垂唇松为主症。本病多因气血不足,外感风邪侵袭,风邪乘虚侵入头面肌肤,传入经络,邪气滞于经络而成其患;另有外伤、笼头压迫也可引发本病。此病以马较为多见,其它家畜少见。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也各有千秋。十几年来,我们采用电针“平衡穴”,内服“加味牵正散”的办法收治13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风”,是分布在面颊、耳、上下唇的面神经因故发生麻痹,而使得面部肌肉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近来,笔者应用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一例牧羊犬面神级麻痹,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颜面神经麻痹又称之为“歪嘴风”,多见于体质瘦弱的马、骡、驴,也见于牛。是马属动物常见的一种疾病。因马颜面神经受外感风寒刺激而发生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功能丧失,不分年龄、季节均可发病,发病急,多以一侧性面部肌肉突发瘫痪的末梢颜面神经麻痹多见。多年实践证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马颜面神经麻痹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麻痹通常被认为是面神经管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或因炎症使面神经产生肿胀,受压,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出现病侧面瘫。目前民间蜂疗师主要以经验治疗为主,缺少基础理论常识。笔者团队经10多年的临床蜂疗学研究,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蜂产品治疗面神经麻痹,恢复快,疗效好,疗程短,现将体会介绍给同行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有呈上升趋势,发病地区不断扩大,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本病主要发生于寒冷季节,速生型肉鸡多发,公鸡发病多于母鸡,多在3~6周龄发生。本病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危害很大。一、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危害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心衰综合征”、“高海拔病”,主要发生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肉鸡群中,特别是速生型肉鸡。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腹水,右心室肥大扩张,肺瘀血、水肿,以及肝脏肿大等,最后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发病率及死亡率可高达35%以上。如果简单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虽可减少发…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不久的仔猪,引起共济运动失调,局部或全身麻痹,胃壁、肠系膜,颌下发生水肿。1 流行情况根据我县近几年的诊疗经验总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饲喂精料过多,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发生最严重。2 临床表现仔猪突然发病,食欲减退渐而废绝,病初体温升高,眼脸肿胀,皮肤发红,步态不稳,少数病猪在两耳、胸下、腹部等处出现紫斑;后期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呼吸困难,四肢麻痹,很快死亡。3 剖检病变尸体外观营养良好,眼脸与眼结膜水肿,剖检后可见前额皮下胶冻样水肿,腹腔内有少…  相似文献   

12.
蜂刺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亦称面神经麻痹 ,简称面瘫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以非特异性面神经炎所致最为多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而多数患者为2 0~ 4 0岁 ,男性略多。其病因 ,多由脉络空虚 ,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 ,以致经气阻滞 ,经筋失养 ,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起病突然 ,每在睡  相似文献   

13.
前言血管性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血管舒缩性头痛,是头痛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的主要包括典型的和非典型的偏头痛;继发性的可见于发热、缺氧、高血压等引起的头痛。本病发作时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的人可因经常发作而产生悲观、焦虑情绪,对本病的防治更为不利。本病祖国医学亦称“头痛”,或称“头风”、“偏头痛”。如《内经》中提出了“厥头痛”、“脑风”、“首风”等病名;《东坦十书》则将头痛分为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  相似文献   

14.
家畜面神经麻痹,又称歪嘴风。本病由于第七对颅脑神经(即面神经)缺血、水肿、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使面部神经传导失去正常生理机能,面部表情肌运动与感觉发生障碍性疾病,引起外周神经性面瘫。其主要表现为耳、眼睑、鼻和唇的肌肉功能降低或消失,且多为一侧性发病。该病多发生于马、驴、牛、猪、犬等。  相似文献   

15.
蜂螫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民间称歪咀风,病变主要累及咀、眼歪斜,闭合困难,流口水。1980年至1993年,我所先后治疗25例面神经麻痹症。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3岁。1病例介绍王永来,男,58岁,陕西省大荔县双泉乡北龙村一组...  相似文献   

16.
猪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根据巴氏杆菌特异性荚膜抗原特性,可将巴氏杆菌分为A、B、D、E和F5个血清群。本病多发生于中、小猪,成年猪患病较少。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病较多,在南方大多发生于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饲养管理不当、应激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风湿症治疗验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症又叫"痹症".发生于马属动物,牛、猪也有发生.多因过劳,汗出雨淋,受风、寒、湿邪所致.临床上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分为全身风湿、项肌风湿、腰风湿、四肢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等.在病的类型上分为湿痹和热痹两种.寒湿症多为慢性,其主要症状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僵硬,关节疼痛,触之有热,外表无变化,体温不高,口色如常或淡白,阴雨天受凉则疼痛加重,运动后跛行减轻.治疗常用温经散寒、祛风通络药物.热湿痹多呈急性,其主要症状是口色红黄,皮温及体温高,全身或局部肌肉疼痛,关节肿大,治疗常用清热、散风、利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心热风邪症,民间叫中风,主要是热邪积于心胸,煦伤津液,痰迷心窍,干扰心神,心主神明机能发生紊乱,引起阵发性抽搐、汗出肉颤、口流涎沫、惊狂眼翻等症状,与西兽医称主动性脑及脑膜充血症相似。正如《元亨疗马集》记载:“水草如常不住餐,蓦然卧地仰观天,起来似醉浑身颤,白汗流时两眼翻。”根据多年门诊统计,我区马骡发病占2.3%,牛发病占1.5%,驴及其他动物少见。本病虽发病率低,但若治不及时,用药不当,则死亡率高。1病因本病主要发生在夏热农忙季节,如过重使役,回来后因饥喂急或暑月炎天长途急行,上受烈日暴晒,下受暑气熏蒸,机体未能及时散除余…  相似文献   

19.
马颜面神经麻痹的诊治孙玉振田守信刘永贵(肇源县畜牧局·166500)畜的颜面神经麻痹多发生于马,其他动物较少发生。因面神经及其分支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传导机能障碍,使其所支配的耳、眼睑、鼻、唇肌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称颜面神经麻痹。1病因由头部...  相似文献   

20.
当归注射液穴位痛点注射治疗猪四肢风湿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湿痛是由于畜体受风寒湿邪侵袭 ,致使经络阻塞 ,气血凝滞引起肌肉关节肿痛 ,屈伸不利 ,甚至麻木 ,关节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病证。笔者自1 992年以来共治疗该病 1 6例 ,治愈 1 4例 ,治愈率87.5 %,效果较好 ,供同仁参考。1 病因本病的发生多因畜体卫气不固 ,又逢气候突变 ,夜露风霜 ,阴雨苦淋 ,久卧湿地 ,劳役过重 ,乘热渡河 ,带汗揭鞍等 ,使风、寒、湿、邪乘虚而伤于皮肤 ,通过经络 ,侵害肌肉 ,关节筋骨 ,引起气血凝滞 ,经络阻塞 ,遂成本病。《内经》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2 症状突然发病 ,先发生于两后肢 ,继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