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8日,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罗马尼亚进口的椴木(Tilia)锯木中截获27头天牛成虫,初步鉴定为楔天牛(Saperda spp.);由西南大学植保学院陈力教授进一步鉴定,确认该虫为楔天牛属的非中国种八点楔天牛(Saperda octopunctataScopoli)[1~3].该虫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国属首次截获.现将八点楔天牛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力 《植物医生》2005,18(5):23-24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是重庆市现公布的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也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属鞘翅目天牛科星天牛属,主要寄主为杨属、旱柳、榆树、复叶械等.国内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四川的132个县市区,尤其在西北4省猖獗发生,极大地威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果,致使大片林分枯死,损失严重.对黄斑星天牛采取检疫性措施,控制其传入危害,对目前重庆市大力发展的杨树产业意义重大,文章就该虫在重庆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斯美脊虎天牛(Xylotrechas smei(Larporte de Castelnau&Gory,1841))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传播历史和寄主情况.该虫传播广泛,适生能力强,寄主范围广,且多数寄主系价值较高的树木,应加强对该天牛的检验检疫,严防其传入危害.  相似文献   

4.
分布于东南亚一带的脊翅凿点天牛 Str-omitaum barbatum(Fab。)是一种寄主植物极为广泛,危害严重的林木害虫。该虫在我国还未有记录,应引起我们对外林木检疫人员的高度警惕,严防该虫的传入(尤其是从东南亚进口木材,应严加注意)。笔者赞同浦富基先生的建议,应将脊翅凿点天牛列入  相似文献   

5.
1999年 3月 ,一种在欧洲广泛分布的重要林木害虫———暗褐断眼天牛Tetropiumfascum(Fabricius)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的一个公园内首次发现。 2 0 0 0年春 ,北京机场检验检疫局也从来自法国的针叶木质包装内截获到该虫。另外据报道该虫也已传播到日本和土耳其。哈利法克斯市地处北纬 44°3 9′,与我国吉林省纬度相近。从以上情况分析 ,我国极有可能也是该虫的适生区。本文对光胸断眼天牛Tetropiumcastaneum(L .)和暗褐断眼天牛这两个近缘种的成虫、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寄生、分布和…  相似文献   

6.
1964年4月中旬,我们在福建省永太县城关公社里岛大队的小麦地里(正当小麦乳熟后期),发现拟吉丁天牛[Niphona furcata(Bates)]雌成虫一只,紧抱麦秆上部靠近麦穗基部处啃食麦秆,啃成很大破孔。当时我们即将此虫捕回室内继续饲养观察,仍见其在被害处继续啃食,证实该成虫确能为害麦秆。这在天牛科中尚未见过。 此虫隶属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Lamnae)。过去国内文献记载仅知为害竹,而食害小麦尚属初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安榆林  邰明 《植物检疫》1993,7(3):203-203
我们在南京紫金山采集到一种为害柘树的天牛幼虫,经实验室饲养,羽化出成虫,经鉴定为黄星桑天牛 Psacothea hilaris(Pascoe)。该天牛幼虫首先在柘树皮下穿食,形成不规则坑道,然后深入木质部做蛹室化蛹羽化,由于枝干韧皮部被取食,致使被害枝干枯死。据报道,该虫在江苏需3年完成1代(实验室观察,6月化  相似文献   

8.
多带天牛(原名黄带蓝天牛)Poyzonusfasciatus(F.),在济南、烟台、青岛、泰安、济宁等地主要为害柳、黄荆、槲树等;在平阴县主要钻蛀玫瑰的茎和根。有虫株率可达10.2%—82.0%,死株率达5.0—67.8%,严重影响玫瑰花的发展。作者对该  相似文献   

9.
白蜡脊虎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脊虎天牛在国内分布于东北及京、津地区,在天牛名录上有其报道,但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笔者经两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老熟幼虫及4龄幼虫在寄主内越冬(在室内外15~20℃时各虫态始活动),该虫世代较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对移植的枫树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10余年生的枫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以爬行为主,能做短距离飞翔.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11日,深圳蛇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一批美国进境长叶松木进行检疫时发现虫样,经深圳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人员鉴定,确定其为结节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nodosus Fabricius 1775),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有害生物。结节长角天牛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长角天牛  相似文献   

11.
北海甘蔗蔗根锯天牛发生为害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蔗根锯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Thomson)俗称“牛角虫”,是一种为害我市甘蔗的常见地下害虫。该虫在北海上世纪80年代就已有发生,但仅零星为害。在防治时,蔗农也只是将其与其它地下害虫一并处理,在蔗根附近挖沟施放农药,一般情况下防治效果尚可,没有形成大害,因此一直未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然而,近10a以来,随着甘蔗连片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含糖量较高的甘蔗新品种,如台糖25、28等的大量引进,蔗根锯天牛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2003年至今不断接到蔗农的反映,该虫的发生为害在局部蔗地几近猖獗,尤以今年更甚。北海市植保站的科技…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昆山局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美国的红橡原木进行检疫时发现树皮下存有大量天牛幼虫,其数量之多、危害之重实属罕见.幼虫经鉴定为宽斑脊虎天牛Xylotrechus colonus (Fabricius).本文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情况,以及脊虎天牛属北美分布种的幼虫检索表进行了收集整理,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天牛是柑橘的主要枝干害虫.分布广、为害重的主要有星天牛、褐天牛、光盾绿天牛3种,这3种天牛在福建武平县柑橘园为害较重,严重的果园受害植株达30%.这3种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害虫,都是以幼虫钻蛀树干、主枝和根部,造成许多虫道,导致树势衰弱,树枝枯死,甚至整株死亡.在生产中这3种天牛容易混淆.笔者现将这3种害虫进行对比,以便大家识别与防治.  相似文献   

14.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和其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幼龄幼虫的优秀天敌。为了明确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最佳虫期和放蜂比例,我们首先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放蜂比例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然后研究了林间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并测定了该肿腿蜂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最佳虫期为栗山天牛1~2龄幼虫期,其寄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在栗山天牛为害较重的林区,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虫蜂比为1:3,其寄生率最高,而且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在补充营养过程中会直接致死较多幼虫,其产生的子代数量也最多,有利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林间建立稳定的种群。在栗山天牛为害程度较轻的林区,按虫蜂比1:1释放即可。经测定,白蜡吉丁肿腿蜂林间种群的成虫过冷却点平均为-26.2℃,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能够在东北林区栗山天牛发生林分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月20,我局对来自西班牙的大理石木质包装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有大量的新鲜细木屑和虫蛀道,截获了多头活天牛幼虫和成虫,经实验室初步鉴定为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innaeus),后由广州中山大学华立中教授复核确认无误.褐梗天牛为广东肇庆口岸首次截获,该虫只在我国少数省份有分布,是一种对林木危害非常严重的害虫.国内有关该虫的报道甚少,现作一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解剖云斑天牛雌虫生殖系统,研究了单次和多次交配对云斑天牛雌虫精子数量的消耗、产卵量、产卵历期和寿命的影响,并对云斑天牛雌虫生殖系统、精子形态及精子在雌虫生殖系统中的分布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次交配的云斑天牛雌虫交配-受精腔内的精子数量长期保持在80万个左右,而单次交配的云斑天牛雌虫交配-受精腔内精子数量随着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多次交配的雌虫产卵量(31.44粒)和产卵历期(30.12d)都显著大于单次交配雌虫的产卵量(27.88粒)和产卵历期(25.75d)(P<0.05);多次交配的雌虫寿命低于单次交配的雌虫,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肖良 《植物检疫》1993,7(1):49-50
1991年4月下旬,笔者到蛇口局了解进口木材情况,在现场从马来西亚原木上采到数头天牛幼虫。幼虫体形硕大,其坑道位于树皮下,坑道中充满大量木屑和虫粪。另外,蛇口所赠送了他们1990年5月和1991年1月从马来西亚原木上采到的2批天牛幼虫标本。经鉴定,这些天牛幼虫都是榕八星白条天牛 Batocena rubus(Linnaeus)。这说明马来西亚原木频繁携带该种天牛。该天牛寄主范围异常广泛,其中许多是经济价值重要的种类,且该虫  相似文献   

18.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及防治检疫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危害侧柏和圆柏属树木 ,是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 ,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传于我市 ,近几年因高温干旱 ,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 ,有虫株率平均在 1 9% ,被害树单株虫口 8~ 1 78头 ,平均 4 3头 ,被害树木死亡率高达 30 % ,严重影响了我市造林绿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此 ,我们对该虫的发生危害及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发生危害特点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bifasciatus)是弱寄生害虫 ,在我市 1年发生 1代 ,以成虫在被害木的边材处越冬。来年 3~ 4月间成虫咬一扁圆形的羽化孔钻出…  相似文献   

19.
桉嗜木天牛     
冯贤  马骏 《植物检疫》2007,21(1):27-29
桉嗜木天牛[Phoracantha semipunctata(Fabricius)]是为害桉属植物的检疫性蛀干害虫。近年来,我国口岸检验检疫局多次截获,但未见该虫发生的报道。桉嗜木天牛原产于澳大利亚,现在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包括所有引进桉树的国家。该虫1963年进入突尼斯,一年后就造成桉树林严重危害。摩洛哥在根除该虫后不久,1981年又暴发,造成200万棵树死亡,占桉树种植面积的1.18%~1.47%(约17万hm^2)。鉴于该虫的潜在危险性,本文对其分布、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危害情况、传播途径、生物学和检验检疫方法等作一简要介绍,以引起对该虫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蓝墨天牛的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墨天牛(Monochamus gerryi Pic)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墨天牛属.俗称牵牛郎郎、老母虫.国内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贵州省主要分布在修文、威宁、息烽等县,是板栗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修文为害板栗树的天牛种类中,蓝墨天牛要占总数的99%以上.此外,还为害栎属、栲、锥栗等植物.2001年修文县板栗农场100hm2(17.5万株)板栗受害,被害株率高达70%以上.由于遭受虫害,导致树势衰弱,挂果少,果实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许多受害重的板栗树已经枯死,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