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的红锥与白锥2个树种种间及种内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此嫁接方法适合2个栲属树种嫁接,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100%,异砧嫁接最高达79%;种间嫁接未见嫁接不亲和现象。在南宁3月是2个栲属树种种间嫁接最佳时期,成活率达79%,接穗生长达7 cm;2月次之,成活率达60%,接穗生长达5 cm。同时,还分析了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包括气温、接穗等。  相似文献   

2.
红松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及生长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生长季节对红松进行了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和劈接法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平均成活率为62%,劈接法为88%。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为5.9 cm,劈接法为11.8 cm,较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提高了100%。经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嫁接成活率及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差异均极显著,说明红松采取劈接法嫁接优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长度对油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嫁接采用形成层贴接法成活率为83.6%,比插皮接、劈接及传统的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成活率高。用3.1 cm~6.0 cm长度的接穗比3.0 cm以下长度的接穗嫁接成活率高出46.6%.  相似文献   

4.
在辽宁西、南部对现有油松林分利用嫁接的方法改造低质、低产、低效油松林分,改建为红松果用林,以此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芽端楔接法其生长情况好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相差不大。套纸袋可提高接穗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嫩枝嫁接成活率,该文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樟子松,从接穗来源(不同嫁接次数的接穗)、储存方式及切面长度等方面对樟子松嫩枝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穗嫁接次数对嫁接成活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接穗嫁接次数增加成活率明显提高,二次嫁接穗条嫁接成活率是一次嫁接穗条的3.45倍,三次嫁接穗条嫁接成活率是二次嫁接穗条的1.20倍;接穗储存时用冰水浸泡比冰敷的成活率高,一次嫁接穗条、二次嫁接穗条冰水浸泡的成活率分别是冰敷的1.42倍和1.27倍;接穗切面长6 cm的嫁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2年生湿地松容器苗为砧木,利用髓心形成层撕皮嵌接法对不同湿地松无性系进行了嫁接,比较其不同无性系容器苗嫁接效果。结果表明:湿地松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79.24%和74.57%;接穗成活率、保存率、高和粗生长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接穗保存率与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3年生红松苗和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选用牡丹江东京城17年生红松人工林中生长优异的林木,在树冠上中部的侧枝采取接穗,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均在70%以上,接穗当年生长量樟子松砧木高于红松砧木。  相似文献   

8.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最佳嫁接方法为劈接法和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最佳时间为春季,但两种方法的最佳嫁接时间略有不同.通过嫁接培育出的新嫁接品种,在观赏价值、生长量、抗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两亲本,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油松髓心形成层贴接成活率与嫁接时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据我们初步研究,油松髓心形成层贴接成活率与嫁接时期有密切关系。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 嫁接时间:4、5、6、8四个月(二) 嫁接方法: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三) 砧木的选择:用2年生或2年半生的一级换床苗做砧木。在嫁接前半年将二、三级苗和等外苗间掉,以扩大一级苗的光照及营养条件,加快高和粗的生长。同时,在春季苗木顶芽抽梢后,摘除侧梢,促使主梢生长。(四) 接穗的选择:选择树冠中上部顶芽饱满的枝条。春季嫁接,选择去年生长一年的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蔚县国营苗圃用侧柏作砧东,杜松作接穗,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使同科不同属的侧柏嫁接杜松获得成功,成活率在80%以上,新梢当年生长达20厘米。砧木选择定植2年以上的侧柏实生苗。接穗选取生长健壮、树形优美、枝条密集的杜松优树中上部外围的1年生枝条。为避免失水,采回的接穗置立于地窖湿沙上。嫁接前,将接穗敖在清水中浸泡1~2天。5月上旬,当砧木幼芽萌发时开始嫁接。嫁接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紫花含笑接穗在不同类型与不同径级的砧木上进行高位嫁接试验,从接穗成活率及冠幅生长情况等方面探讨了试验成效,得出了以下结论:1)应用紫花含笑接穗在乐昌含笑、深山含笑、木莲等大砧上高位嫁接培育大苗能够取得成功。2)紫花含笑接穗与同科同属的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醉香含笑高位嫁接成活率高于同科不同属的木莲。3)以4~7 cm径阶的乐昌含笑砧木嫁接紫花含笑最有利于接穗成活及生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樱砧王扦插易成活、生长迅速、与接穗亲和力强等特点,多芽嫁接樱花进行快速繁育。从嫁接日期对嫁接的数量的成功率的影响、贮藏方法与芽接插条成品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选择出更适宜樱花嫁接苗成活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半枫荷塑料大棚内嫁接育苗试验的结果表明,当年用休眠芽嫁接,翌年6月嫁接成活率可达95.07%,平均接穗高67.33 cm,平均接穗茎粗0.54 cm。砧木以3年生半枫荷I级侧枝为好,嫁接成活率、生长量、保存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容器苗>移植苗>留床苗,砧木切干高度对成活率和生长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思茅松穗条的木质化程度和储存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枝比嫩枝的嫁接成活率更高;嫁接成活率随着穗条储存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当穗条置于冷库(0~10℃)条件下,穗条储存7天后嫁接成活率为10%,常温条件下,穗条储存5天后嫁接成活率仅有3.3%。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新品种"朝霞"为试验材料,对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削砧、削穗后放置不同时间包扎对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及切口处酚类物质与单宁含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地径均有极显著影响。削砧、削穗后放置10 min的处理,其成活率及地径均为最大,分别为97.65%和3.39 mm;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抽梢率、苗高没有显著影响。以削砧、削穗后清水中泡30 min的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达306.43μg。单宁含量以削砧、削穗后放置20 min的处理最高,达0.266 mg/L;其次是削砧、削穗后水泡30 min的处理,为0.241 mg/L。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嫁接方法、接穗来源、砧木粗细度等对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优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洋楹最适宜的嫁接方法是改良切接法,优质接穗为带有饱满隐芽的1 a生木质化枝条,嫁接成活率可达到70.4%,比传统方法成活率提高51.6个百分点;南洋楹嫁接砧木的最佳地径为1.5 ~2.5cm;南洋楹的嫁接成活率随着采穗母株年龄增加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野皂荚嫁接皂荚的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皮接和劈接的成活率均达到82%以上,嫁接当年新梢停止生长后高长量达到2 m以上。但劈接法比较费时、费工,最佳的嫁接方法为插皮接。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大,但砧木越粗接穗的生长量越大。因此,在野皂荚改嫁皂荚定株时,要尽可能保留地径较粗的野皂荚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锥栗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以野生锥栗种子作为砧木,以‘华栗3号’当年生营养枝作为接穗,采用嫩枝劈接法,研究4个嫁接时期(4月20日、5月10日、6月1日、7月10日)、5种日龄砧木(20、30、45、60、90 d)和封口材料及封口方式(铝箔、嫁接膜封顶、嫁接膜不封顶)对锥栗芽苗砧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封口材料与封口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存在较大影响,不同的封口材料与封口方式处理的嫁接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嫁接膜封顶、铝箔、嫁接膜不封顶;6月1日为最佳嫁接时期,嫁接膜封顶处理的嫁接成活率达64.00%;砧木年龄过小(20 d)或过大(90 d)均对嫁接成活不利,当砧木日龄为45 d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9.33%。  相似文献   

19.
对厚朴进行扦插和嫁接试验,以加快厚朴良种的推广应用,提高无性繁殖技术的成活率。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KIBA溶液不同浓度处理对厚朴扦插生根的生根率、生根数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500 mg/L KIBA溶液处理效果最佳,其生根率达89.0%。不同扦插基质间厚朴扦插生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黄砂基质生根率最高,黄心土加草木灰次之,其生根率均在90%以上,泥炭土和珍珠岩基质生根率较低。一年生穗条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二年生穗条,其成活率是二年生穗条的2.1倍;穗条粗度越小,其嫁接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