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索改进闽北水仙制茶工艺的途径,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管理条件,着力提高茶叶品质,我们在小桥乡上屯村进行生产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桥乡上屯村位于建瓯县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交通方便。全村现有茶园面积1330亩。1981年以来,毛茶生产量达2200担。1987年开始办精制茶厂。加工毛茶520担,年总产值达16.1万元。1988年加工毛茶1074担,年总产值达39.26万元。  相似文献   

2.
浙江淳安茶区制一担干茶耗柴4—4.5担,1982年全县年产茶90000担,耗柴360000担以上,折木材18000立方米。 1981年春,我们对耗柴最多的杀青灶结构进行了改革,根据杀青工艺的要求,试制了淳Ⅰ型杀青省柴  相似文献   

3.
科技简讯     
电热杀青浙江泰顺县水力发电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这个自然资源,该县实行了电热制茶,至1981年底已有36个茶叶初制厂使用“电炉杀青”。全县电热杀青装置共为1350千瓦,电炒茶产量7000余担,占茶叶总产量的25%左右。 1.电热杀青的经济效益每台电炉杀青机,年加工量约200担干茶,电气设备(包括变压机)和茶机等全部投资约6000元,  相似文献   

4.
目前,较为普遍地影响毛茶品质的因子有:一、晾青地盘不足,鲜叶堆积过厚,又不能及时加工,尤其今年前期气温低,雨水多,导致春茶高峰集中在3—5天,引起死青甚至烂青现象。二、采用长滚筒杀青机,由于火温不稳,出茶口与投青者相距4—5米,杀青投叶者往往不能及时调节投叶量,对于制茶新手尤为如此,常常出现杀青过轻或过重现象,引起焦边、碎茶多等现象。三、揉捻机型号较乱,揉捻机配件难以购置,很多机子带伤工作。有的揉捻机棱骨磨断,用不同型号的揉捻机棱骨拉长或压弯代用,改变了揉捻机梭骨的弯曲度,不利于条索形成。四、以往推广的无烟灶烟味未能除净,甚至连炭火亦进入烘干机,造成毛茶烟味,严重损害品质。  相似文献   

5.
杭茶70型滚筒杀青机,是我场本着初制机械化、连续化生产的要求,吸取省内外现有较好的杀青机种,特别是滚筒杀青机的优点,设计制造而成的。目前省内推广的滚筒杀青机,主要是80型滚筒杀青机。因燃料不同,分煤杀和油杀两种。省外推广的滚筒杀青机,主要有65型  相似文献   

6.
槽式制茶机包括槽式杀青机、筒槽杀青机、长锅杀青机、长锅三青机、槽式炒干机等几种制茶机器。用此类茶机进行杀青与炒干的毛茶,品质上带有我国斧炒制茶的传统风格,杀青叶芽叶完整,色泽翠绿、均匀,条索紧直,汤色明亮,香气纯正;且能连续生产,排湿性能好,又能节约能源,是近年较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机种。但在生产中个别茶厂片面追求功效,使槽式杀青机超负荷运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云铃  黄建安  施兆鹏 《茶叶》2008,34(1):24-28
本文研究了汽热杀青、热风杀青和滚筒杀青3种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方式对茶在制品生化成分变化的影响不同,汽热杀青因蒸汽穿透力强,杀青时间短,茶多酚、酯型儿茶素的减少量与氨基酸等水解产物的增加量相对较少,使毛茶茶汤浓烈,汽热杀青能快速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和减少叶绿素的破坏,使毛茶的汤色、叶底较绿;而采用热风杀青制得的毛茶香气高长,滋味浓爽,除色泽稍次于汽热杀青外,其余各品质指标略优于汽热和滚筒杀青方式。  相似文献   

8.
1985年茶叶流通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独家经营、统购包销的局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我县出现了五个方面突破:一是茶叶产量突破五万担,达到52475担,比1984年增长36.5%;二是毛茶产值突破千万元,达到1105万元,比1984年增长45.6%;三是茶叶上交税收突破三百万元,达到326万元,比1984年增长72%;四是精制加工产值突破一千五百万元,  相似文献   

9.
烘青绿茶是我省目前最大宗的茶叶品类,一九八○年收购量达二十六万多担,占各类茶叶总收购量60%以上,是我省窨制花茶的主要原料。理想的烘青毛茶应是香高味爽,色泽黛绿,汤水亮绿,叶底嫩绿,三绿辉映喜人。但是,近年来茶叶供求不平衡的状况下,出现重量轻质,粗采滥制,降低质量的现象,烟味、日味、老火、焦边,条松末多,绿茶不绿。作为花茶品质原料基础的烘青毛茶,如何提高初制技术,提高毛茶品质,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解放初期年产茶叶(毛茶)8万担左右,至1960年产量翻一番达16万多担,1970年发展到26万多担,1978年达40万多担,估计至80年将达45万担以上。茶叶产量随着农业集体化和国营农茶场的巩固发展而上升。同时,随着生产发展,产量日增,迫切要求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国营、公社制茶场所的工厂设备逐步增  相似文献   

11.
6CYH-100型远红外煇干机是《绿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研究》课题的配套主机。成套设备在1982年10月通过部级鉴定时,该机所煇制的毛茶,条索完整,色泽绿翠,香味正常,得到与会者的较好评价。现将6CYH-100型远红外煇干机的设计介绍如下: 一、基本参数与设计要求《绿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研究》课题要求日产干毛茶25担,每套时生产率为62.5公斤。三青叶含水率18~25%,干毛茶含水率4±1%,煇干流程90~120分钟。煇干机连续工作,毛茶品质要具有传统的眉茶风格。  相似文献   

12.
光泽县茶厂于1988年引进试用宁德茶机厂的6CL-11型茶叶热风发生炉(以下简称热风炉),四年来的使用说明,热风炉无烟、省柴、省成本、升温快(只需预热15分钟),温度达120℃左右;日烘毛茶150担,茶(花)坯150~200担,是理想的中、小茶厂复火炉灶.  相似文献   

13.
用B型滚筒复干机(以下简称复干机)杀青,已在我省一些小型绿茶初制厂开始使用。目前,一般茶厂对复干机杀青的特点不尽了解,操作技术掌握不当,给茶叶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笔者根据1988年茶季在桃源县几个小型茶厂使用和调查的情况,对如何使用复干机杀青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绿茶品质,消除初制过程产生的烟味,由宁德地区茶叶公司承担研制的“闽茶65型杀青、烘干联用机”,在福安县茶叶局、宁德县蕉城农机厂等有关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已试制成功。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五日由省茶叶公司主持在宁德召开同行评议座谈会,应邀参加的有:省茶科所、建阳地区茶叶公司、晋江地区茶果公司以及宁德地区、宁德县有关部门,福安、福清有关茶场等单位的代表48人。  相似文献   

15.
“鄂绿”是湖北炒青的简称,发展到七十年代,已成为大宗商品。目前,年产量达到二十多万担。其初制加工特点,是广泛使用滚筒复干机滚炒二青和足干。初制程序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杀青,揉捻,烘(或滚炒)二青和滚炒足干(以下称二青叶直接  相似文献   

16.
眉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绿茶之一,有着很高的声誉,在内销方面,也占很大的比重。提高眉茶品质的关键是在初制工艺上。一、长炒青初制工艺对品质的关系长炒青(即眉茶的毛茶)品质的高低,除鲜叶原料、初制机械等因素外,初制工艺是否得当是决定成茶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杀青是决定品质优劣的关键,是品质的定性过程。而炒干不仅形成长炒青的外形,同时也关系着绿茶的香味。因此,这二个工序对形成长炒青的外形和内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杀青与品质的关系杀青工艺与杀青机的性能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形成的品质风格不同。锅式杀青机(如58型)的产品,表现出浓郁的熟粟子香味和黄绿的汤色,转筒式杀青机的产品,表现为清香型或带有青气,叶色、汤色呈绿;槽式杀青机的产品介平这两种之间而偏于后一种。机种尽管不同但都必须掌握杀青的投叶量、时间和温度,配合适当,以达到杀青充足和均匀。杀青  相似文献   

17.
高温杀青,是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中的重要一环,一般“担茶担柴”耗用很多木柴或煤炭。为了开辟能源途径,一九八三年,我所与南安山美水库联合在山美水库附设茶场,研制一台54KW电热滚筒杀青机,当年试用,八四年春投入生产效果很好,至今还继续使用。 一、原理与结构 杀青机的热能,是由电阻丝通电后所产生  相似文献   

18.
我省茶叶生产不断发展,茶机也相应增加,197。年统计有6108座初制厂,加工能力500担以上的86座、300、500担的210座,100、300担的61座,100担以下的5231座,茶机拥有量11703台,其中杀青机2215台,揉捻机7536台  相似文献   

19.
我场是生产绿茶,其初制杀青工序,1974(?)以前是用锅式杀青机,1974年起改用省茶科所、研究设计的瓶式转简杀青,炒干两用机。1978年改制炒绿时、又调入一台共三台、该机主要转为炒干,并辅杀青。我场74——80竿共产绿茶6220担,在这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80,(1)
中央农机部科技局(77)21031“绿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研究”课题,于1979年春节期间,交临安茶机厂安装在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初制实验工场内的配套机组进行制茶工艺试验。现将“杀青工艺测试优选”部分节录如次: 1.试验样机:临安工农——C70型槽式杀青机,槽锅全长4.4米,半径350mm。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