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2.
养猪生产中时常发生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突然,以高热、皮肤发红或发斑、粪干尿少为特征的发热综合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发,用抗生素磺胺类和解热药治疗只能缓解一下当时的症状,停药后体温又照常升高,迁延不愈。故有人称之为无名高热。其实猪无名高热,并非无名,而是因为几种高热传染病如非典型猪瘟、猪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引起,由于基层兽医临床鉴别诊断能力差,防治措施跟不上,面对具体疫病流行而束手无策时,便陷入无名高热的困惑。因此,猪群一旦发生“无名高热”,要及早鉴别诊断,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3.
无名高热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当一种新的疾病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兽医临床难以解决的时候,则被冠以无名高热之名。过去猪瘟、猪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都被称为无名高热病,现在无名高热综合征多是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引起猪群高热综合征的病因很多.有以传统猪瘟、伪狂犬、高致病性蓝耳病等为主引起的病毒性高热;有以链球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等为主的细菌性高热;更有以猪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为主要病原导致的高热病。而在兽医技术服务中,我们却碰到了一起由猪群饲养管理不当而致猪蓝耳病感染引发的仔猪高热病例,连续几个批次的相近日龄仔猪发热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猪的养殖过程中,如何更优质的解决猪高热综合症成为养殖户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猪高热综合症的治疗,养殖户应充分了解其特征和病因,对症下药。首先对猪高热综合症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不同情况下的猪高热综合症临床症状,之后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养殖环境、养殖方式、疾病治疗和防疫措施等方面提出策略,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保育仔猪和部分母猪,以高热、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仔猪腹泻等为主要症状,给养殖业造成了极大地损失。现将高热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7.
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大范围流行为特征的高热综合征,造成母猪、育肥猪大批死亡和淘汰。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加强营养和免疫,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赵志国 《猪业科学》2024,41(1):84-86
猪高热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猪群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其主要特征为病猪发生高热、呼吸困难、猝死等症状。该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且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对猪类养殖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和探索猪高热综合征的中西医防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提出对该病要加强防制措施,以期为猪高热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以病猪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发红、耳发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本病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目前我国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近年来,在防制猪高热综合征的临诊工作中,笔者试用清瘟败毒散加减防制该病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今日畜牧兽医》2009,(10):15-16
“请高手帮我看看这是不是高热病?”“急!猪场发生了高热病,请高手提供方案”…… 进入夏季以来,关于高热病卷土重来的消息甚嚣尘上。其中江苏、安徽等地出现疫情,已获官方证实。登陆中国畜牧人论坛,有关高热病的帖子非常火.有的网友发图求证病例是否属于高热病,有的贴子则直接吹嘘有防控高热病的特效药,而一一些较为理性的网友则提出新颖防控方法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种高热、厌食和黄尿等特征明显的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特点。由于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高温、高湿的夏季,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以致出现高热病。高热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近些年,此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由于病因复杂,临床上难以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必须采取以生物安全为基础,保健为重,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高热病又称为猪无名高热、猪高热综合征,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广为流行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猪高热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殖户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幼畜高热在兽医临床上多见,多遭受外感风寒、时疫等,加上幼畜体质较弱而发病。笔者在兽医临床上用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幼畜高热症40余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有些养殖户对奶牛高热不当回事,认为是小病,无关紧要。但有些高热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丧命。这是因为高热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以防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7.
最近,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山东等省、市陆续发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即有些地方常称的“猪无名高热”,此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使用很多常规治疗方法很难见到疗效,致使许多猪场猪只大规模死亡,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8.
《动物保健》2009,(9):15-15
猪高热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毒株为主要病原,协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续高热、发病急、死亡率高和传播迅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热综合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以《“猪高热病”的防制及其启示》为题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养殖场(户)防疫和饲养管理措施不当,致使猪病变得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以高热、呼吸困难和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症的猪高热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兽医导刊》2009,(9):15-15
猪高热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毒株为主要病原,协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续高热、发病急、死亡率高和传播迅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热综合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以《“猪高热病”的防制及其启示》为题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