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香菇939菌株的担孢子为材料,应用紫外线诱变得到1株不能利用香菇多糖的突变株939-5,其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与未突变H型单核菌株相同,多糖产量比未突变H型单核菌株提高30.7%,比双核菌株提高19.6%。该菌株产香菇多糖的最适碳源是淀粉,氮源为酵母膏,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Mg2+ 对其产香菇多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溶氧水平则对产香菇多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产香菇多糖的特性与已报道的香菇939菌株的S1型单核菌株相同。  相似文献   

2.
香菇分段变温红外喷动床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获得节能低耗和品质较优的干香菇,利用红外喷动床干燥设备,对香菇分段变温干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 Design优化试验,研究前期风温、转换点含水率和后期风温对单位能耗、粗多糖含量、亮度L*值和收缩率的影响,通过加权综合评分法推导多项式回归模型,优化红外喷动床干燥工艺参数。经响应面优化的干燥参数为:前期风温56.00 ℃、转换点含水率53.00%、后期风温72.00 ℃,该工艺下单位能耗为143.52 kJ/g、粗多糖含量9.98 mg/g、亮度L*值68.11、收缩率83.15%,综合评分值为35.37,与预测值拟合度高达99.27%,表明应用红外喷动床干燥取得的香菇制品能满足当前香菇干燥的发展趋势及需求,为香菇干制品的综合应用及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原儿茶酸、普鲁兰多糖对辣椒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湘研15号辣椒为供试果蔬,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原儿茶酸-普鲁兰多糖复合膜保鲜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分析优化后制备的原儿茶酸-普鲁兰多糖复合涂膜对辣椒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儿茶酸-普鲁兰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原儿茶酸浓度123 mg·L-1、普鲁兰多糖浓度0.45%、CaCl2浓度1.1%、浸泡时间1.5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原儿茶酸-普鲁兰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处理辣椒,贮藏15 d后发现辣椒失重率、腐烂率显著降低,复合涂膜显著降低了辣椒的呼吸作用,维持了果皮亮度、色泽,并提高了CAT活性,增强了自由基清除能力,对POD、PPO、PAL活性也起到了抑制作用,说明复合涂膜能够有效延长辣椒保鲜期。本研究结果为植物源保鲜剂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组育苗棚、试验地以及近郊辣椒种植田病毒病发病严重问题,开展了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并比较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简易试纸条对同一种病毒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了TMV、PVV和PVS 3种病毒,其中TMV为优势种群,侵染率高达66.7%,未发现CMV侵染。试验结果表明,DAS-ELISA法和简易试纸条法对同一种病毒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一种对槟榔落花落果有抑制作用的新型植物免疫调节剂,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叶面喷雾的方法对9个不同组分的植物免疫调节剂组合物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003%玉米素、8%灵芝多糖和25%磷酸二氢钾的组合物水剂对提升槟榔的坐果效果明显,着果率达28.48%,显著性高于对照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的着果率,同时对槟榔黄化病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因此,该组合物水剂可以作为预防槟榔落花落果和防控黄化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6.
D315树脂分离茶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D315树脂分离纯化茶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315树脂适合用于茶多糖的初步分离和纯化。在上样液pH值6.0~7.0,温度30℃,糖醛酸质量浓度2.5 mg/mL时,先收集上柱吸附的流出液和去离子水洗脱液,得到以中性糖为主的茶多糖NTPS,该多糖总糖质量分数为82.7%,糖醛酸质量分数为7.9%;而后采用0.5 mol/L NaCl溶液洗脱,得到糖醛酸含量高的酸性糖ATPS,该多糖总糖质量分数为85.5%,糖醛酸质量分数为35.2%。  相似文献   

7.
射频辅助提取香菇柄多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射频技术在香菇柄多糖提取中的应用,优化了射频辅助提取香菇柄多糖的工艺,并与传统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Draper-Lin中心组合设计和全因素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射频提取的处理时间、料液比、作用温度、预浸泡时间进行了筛选和优化。优化结果为:射频处理5.2min,作用温度(82.6±3)℃,料液比1:40(5g:200mL),预浸泡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香菇柄多糖提取率达到43.1mg/g。与传统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相比,得率分别提高了94.1%,40.8%和5.38%;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多糖纯度有所提高(42.8%→46.7%),提取时间也大大缩短(6h→5.2min)。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试验药剂200 g·L~(-1)敌草快水剂对调节水稻催枯的适宜用量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开展了敌草快水剂调节水稻催枯试验,通过在水稻成熟后期(收割前5~7 d),使用有效成分用量为450、525、600、1 050 g·hm~(-2)各施药一次,药后1天目测,水稻叶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枯黄现象,催枯效果随着用药量增加而加重;药后3天催枯效果为73.22%~96.24%,并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9.
辣椒营养价值丰富,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种植面积广阔。但是,在辣椒栽培过程中,病毒病为害严重,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介绍了辣椒病毒病的种类、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并结合生产实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生物炭与化肥作基肥配施对辣椒的影响效果,以辣椒“明椒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辣椒植株生长、产量及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加工品质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CF)相比,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处理更有助于辣椒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叶绿素的合成;与CF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辣椒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且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处理对辣椒加工品质影响显著,其中二氢辣椒素含量提高了7.14%~13.39%、辣椒素含量提高了7.43%~16.89%、脂肪含量提高了2.29%~7.79%、色价提高了0.51%~4.49%,但对挥发性物质种类无显著影响;与CF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农学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3.71~97.24、67.14~121.55、22.38~40.52 kg·kg-1和57.93~113.55、12.87~19.19、60.28~80.79个百分点。试验结果为辣椒生产中选择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能有效防治百香果花叶病毒的药剂,选用了Ⅰ:1.8%辛菌胺醋酸盐;Ⅱ:吗胍·乙酸铜,有效成分为10%盐酸吗啉胍、10%乙酸铜;Ⅲ:病毒灵,即盐酸吗啉胍;Ⅳ:菌毒毙,即辛菌胺·吗啉胍;Ⅴ:4%新奥霉素水剂;Ⅵ:对照组,清水喷施等药剂组合,研究了其对百香果花叶病毒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效果明显,5种药剂对百香果花叶病毒有一定的疗效。其中Ⅰ、Ⅱ、Ⅲ、Ⅳ、Ⅴ组别中,防治效果依次为:ⅣⅢⅤⅡⅠ。使用1.8%辛菌胺醋酸盐、吗胍·乙酸铜、病毒灵、菌毒毙、4%新奥霉素水剂各药剂处理对百香果花叶病毒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菌毒毙的效果最好,因此可以作为生产上防治百香果花叶病毒病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陇南山区花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4~1998年对花菇栽培的技术工艺和气候适应性试验,得出花菇形成的农业气象指标为:环境温度10~20℃,温度日较差≥10℃,空气相对湿度60%~70%,最好伴有0.5~1.0m/s微风.陇南南部最佳接种期应安排在8~10月,次年4~5月集中出花菇,东部、北部气温较南部低,最佳接种期应分别较南部提前10d和15d左右,集中出花菇期分别较南部推迟10d和15d左右.按此模式进行花菇生产,可使香菇中花菇的比例,由过去的10%以下提高到54.1%~56.1%,产量提高25%.  相似文献   

13.
以L808为试验菌株,研究了香菇不同生育阶段培养料中碳、氮吸收利用规律与5~15、10~20、15~25、10~30℃(自然常温)4个温度区间香菇产量及品质(蛋白质、可溶性糖、纤维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20℃温度区间香菇产量最高,5~15℃温度区间香菇品质最好.随着香菇生长阶段的推移和出菇潮次的增加,香菇培养...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在重庆市潼南区针对辣椒疫病高发,对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问题,使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72.2%霜霉威盐酸盐AS、70%代森锰锌WP开展了辣椒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 600倍液移栽后灌根,发病初期间隔7 d连续施药2次,对辣椒疫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80.27%~93.21%,但生产投入较高,适合大发生年使用。(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 600倍液及72.2%霜霉威盐酸盐AS600倍液发病初期间隔7 d连续施药2次,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生产上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多糖的提取及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提法提取枸杞、红枣、甘薯、淮山4种植物原料及花菇多糖,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并将植物提取多糖用于双歧杆菌的增殖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多糖提取优化条件,加水比例分别为:枸杞、红枣1∶10,花菇1∶15,甘薯1∶3,淮山1∶9;提取温度:80~95℃;提取时间1~3h。5种原料在优化条件下的多糖提取率相对于植物取样质量分别为:枸杞51.8%、红枣53.2%、花菇28.2%、甘薯18.8%、淮山18.3%。5种原料提取多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菌体在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R)提高135%~85%,世代时间(G)缩短56%~44%。  相似文献   

16.
控释氮肥对辣椒的生理效应及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利用盆栽试验和田间生物试验,研究了控释N肥脲醛类肥料品种脲甲醛(UF)与速效N肥不同品种对辣椒生长、形态指标、产量及利用率的影响;并采用覆膜和露地2种大田栽培法探讨了不同控释肥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辣椒对控释N肥中N的吸收利用率最高,达44.4%,较其它N肥品种提高17.46%~46.05%,其产量为CK的1.88倍。N肥品种的增产效应顺序为UFCO(NH2)2NH4NO3NH4HCO3;UF处理,辣椒的果长、果宽、单果重及座果率等指标明显高于其它速效N肥品种。控释N肥用量试验表明,产量与用量密切相关,以600kg/hm2投入可取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过量施用,效益显著下降。控释肥相同用量,覆膜栽培较露地栽培增产15.16%~16.45%;辣椒总糖、维生素C含量有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对干物质量及总酸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Percoll密度离心等技术,对鲤鱼的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并离体培养。体外暴露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APS)和香菇多糖(LNT)后,分别采用 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法测定它们对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增殖的影响;NBT(nitroblue tetrazolium)还原法和Griess试剂显色法测定对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细胞因子IL-1β诱导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菇多糖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的氧爆发活性;其低浓度时对细胞的氮呼吸爆发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作用;香菇多糖可以显著促进鲤鱼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且能显著增强IL-1β的体外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对离体培养鲤鱼免疫细胞有明显活性作用,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鱼用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率的袋培辣椒水肥耦合方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探究水肥耦合对袋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肥料利用率(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FUE)的影响,构建袋培辣椒水肥精准化管理模式,该研究以'博陇(37-94)Bolon RZ F1'辣椒为对象,设3种灌溉水平(基质相对含水量70%~75%(W1)、55%~60%(W2)和40%~45%(W3))、3个营养液浓度水平(设置150%(F1)、100%(F2)、80%(F3)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浓度)和2个营养液供应量(正常供应、减量供应(每次辣椒采收前6 d营养液减量40%供应))三因素耦合,共18个处理,分析各因子及其耦合效应,建立综合评价辣椒产量、WUE、FUE及果实综合品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法对该模型进行寻优。结果表明: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单因子及其耦合效应均对辣椒产量、WUE和FUE有显著性影响,产量、WUE和FUE均随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利用Topsis法对各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营养液减量供应可在维持产量和WUE较高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综合品质和FUE;营养液减量供应下W2F2处理的辣椒产量、WUE和FUE最高,营养液减量供应下W2F1处理果实综合品质最好。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法寻优表明营养液减量供应结合W2F2处理效果最佳。该试验条件下,高产优质的袋培辣椒水肥耦合方案为:通过灌溉将基质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5%~60%,施用100%浓度的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且每次辣椒采收前6d营养液减量40%供应。该模式下的辣椒产量达到87930.52kg/hm2,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贴合度达到0.742,WUE和FUE分别达到41.14 kg/m3和38.83%,此结果可为辣椒高产优质且水肥科学管理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疫病有效的农药试剂,采用喷雾法,比较丁子香酚、甲霜灵锰锌、氢氧化铜等杀菌剂在大田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丁子香酚、甲霜灵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制剂用量为: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 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施药时期掌握在辣椒疫病发病初始期施第1次药,7 d后再施一次,防治效果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豆皮果胶类多糖的提取及其在大豆蛋白凝胶类食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提高大豆副产物利用率,拓展豆皮果胶类多糖(Soybean Hull Pectin Polysaccharide, SHPP)在凝胶类食品的应用,该研究采用盐辅助结合水热处理技术提取大豆豆皮中的豆皮果胶类多糖,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通过以大豆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凝胶类食品豆腐花为模型,探究不同添加量豆皮果胶类多糖(0~2.0%)与大豆蛋白的离散型相分离行为,分析其微相分离行为与宏观流变学性质、机械性能、持水性与感官评定的关联性,并与商品化柑橘果胶(Citrus Pectin, CP)作对比。结果表明,该提取法所得豆皮果胶类多糖提取率为17.95%±0.21%,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42.13%±2.05%,平均粒径为(210.3±2.9)nm,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 PDI)为0.466±0.037,豆皮果胶类多糖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低黏度特性,易分散于水。添加0~0.5%豆皮果胶类多糖制备豆腐花,发现其微观上无相分离产生,具有良好的网络微结构;宏观上表现为外观白嫩,黏弹性、持水性与口感均良好。添加1.0%豆皮果胶类多糖的豆腐花宏观上出现明显析水,凝胶黏弹性和持水性均显著(P<0.05)减少。继续增加豆皮果胶类多糖至1.5%添加量则会导致相分离产生,蛋白凝胶网络微结构变得无序,网状孔隙增大,凝胶强度进一步减弱,保水性极差(46.2%±3.2%)。由此确定,豆皮果胶类多糖适宜添加量为0.5%。与经优化的柑橘果胶添加量为0.1%的豆腐花作比较,发现添加0.5%豆皮果胶类多糖的豆腐花在质构特性以及色泽、组织状态、滋味气味、口感、可接受度各方面的感官评分上均优于含柑橘果胶的豆腐花。结果表明豆皮果胶类多糖更适用于蛋白凝胶类食品。研究结果为豆皮果胶类多糖的应用开发,大豆副产物的再利用以及全豆食品的发展提供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