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春玉米的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OPT)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和效益,提高了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不施氮肥(O-N)、不施磷肥(O-P)、不施钾肥(O-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的玉米增产率分别为46.10%、9.90%、34.87%、36.74%和36.98%,平均效益增量分别为2363、25、1511、1530和1584元/hm~2。OPT处理较FP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平均增加13.8、2.2和22.0kg/hm~2,玉米增产5.4%,增效779元/hm~2。OFT处理每形成100kg籽粒的养分吸收量为N 1.82kg、P_2O_50.67kg、K_2O 1.52kg,N:P_2O_5:K_2O为2.7:1.0:2.3;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1.84%、15.47%和485%;N、P_2O_5、K_2O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是23.86%、7.88%、8.54%;每千克N、P_2O_5、K_2O分别增产玉米14.74、12.75和11.04kg。在供试土壤上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钾肥和磷肥。双城地区农民氮、钾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过高;宾县地区氮肥用量过高,磷、钾肥用量偏低。  相似文献   

2.
豫东平原超高产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向豫东平原潮土生态类型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进行了5个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在12 835.5 kg·hm~(-2)~14 310.0 kg·hm~(-2)的生产水平下,每形成100 kg籽粒产量分别需要吸收氮(N)2.81 kg、磷(P_2O_5)1.25 kg和钾(K_2O)3.10 kg;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25%和31%;单位剂量养分夏玉米籽粒增产量(kg·kg~(-1))分别为:氮肥9.7、磷肥16.5、钾肥11.9、氮磷钾肥7.7;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氮素1.287 7、磷素1.409 6和钾素0.985 2;无肥区土壤供肥量(kg·hm~(-2))分别为:氮(N)225、磷(P_2O_5)105和钾(K_2O)252;土壤贡献率为64.4%,肥料贡献率为35.6%。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点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不同土壤施肥量与产量的施肥效应模型,经回归方程的边际效益分析,计算出不同肥力条件的最佳经济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杂交早稻产量产生重大影响。最佳氮磷钾处理区较空白对照区平均增产36.1%,比无氮、无磷、无钾区分别平均增产18.1%、9.3%、8.2%。杂交早稻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每667 m2氮肥(N)7~11.4 kg、磷肥(P_2O_5)4~5 kg、钾肥(K_2O)4~7.5 kg。  相似文献   

4.
依据合理施肥原理,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经济性状、肥料利用率、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14个处理以及不同施肥方式中,以配方施肥处理6(N_2P_2K_2)产量最高,为7 929.24 kg·hm~(-2);氮、磷、钾当季肥料利用率最显著,分别为35.93%、31.61%和60.35%;从科学合理施肥和用地养地出发,水稻施肥应选择配方施肥最佳施肥配比:即每公顷施纯氮172.43 kg、P_2O_5为47.98 kg、K_2O为127.44 kg。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CK1)、常规施肥无氮(F1)、常规施肥无磷(F2)、常规施肥无钾(F3)、配方施肥(CK2)、配方施肥无氮(Y1)、配方施肥无磷(Y2)、配方施肥无钾(Y3)8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CK2处理的株高、千粒重比CK1处理提高了8.11%、1.33%;CK2处理的667 m~2水稻产量最高,为493.2 kg;CK2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CK1处理高4%、120%、19.42%;茎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高于籽粒含量,不同处理间籽粒和茎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较小;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了3.76%、1.10%、4.93%。  相似文献   

6.
为验正中稻产区灰泥田最佳施肥配方并加以修正,以期更好地指导中稻施肥,进行了中稻配方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N_(13)P_5K_6)产量最高,为498.23 kg/667 m~2,产值为1494.69元/667 m~2;其次是处理2(N_(11)P_4K_8),产量为484.03 kg/667 m~2,产值为1 452.09元/667 m~2;处理1(N_0P_0K_0)最低,实际产量为396.70 kg/667 m~2,产值为1 190.10元/667 m~2。推荐每667 m~2配方施肥量为纯N 11 kg/667 m~2、P_2O_54 kg/667 m~2、K_2O 8 kg/667 m~2。N、P_2O_5、K_2O的比例为1.00∶0.36∶0.73。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水稻的产量,是长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而施肥量的不同会对水稻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试验将测土配方施肥地区与普通施肥地区的水稻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的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显著。在遂溪县中等地力条件下,要使每667 m~2产量为450~500 kg,建议水稻施肥量为纯N施用10.1 kg,P_2O_5施用4.8 kg,K_2O施用9.6 kg。  相似文献   

8.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单子叶植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较多。在生产上,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种植水稻,可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2016年早造在廉江市石城镇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稻谷产量以最佳施肥处理(N_2P_2K_2)最高,为570.9 kg;每667 m~2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 9.0 kg,P_2O_5 3.5 kg,K_2O 9.0 kg。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氮磷钾用量配比能明显改善花生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为了明确潮土区高产夏花生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氮磷钾肥各4个梯度,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夏花生产量、干物质累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4种梯度下,用量分别为N 120kg/hm~2、P_2O_5 90 kg/hm~2和K_2O 120 kg/hm~2时产量与经济效益最高,在试验基础上通过方程拟合得到最佳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126.2、95.8和137.6 kg/hm~2。花生干物质累积量在膨果期前增长加快,差异达到最大,膨果期后增长速率放缓。幼苗期至开花下针期为养分累积量的关键时期,此时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为氮钾磷。由养分累积量与干物质之间的关系得出花生对N、P_2O_5和K_2O 3种养分吸收比例为5.5∶1∶2.7;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比下,花生的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是有差异的,合理的氮磷钾搭配下花生每形成100 kg荚果需要吸收氮、磷、钾养分量为4.82、0.79和2.57 kg。综上,潮土区高产夏播花生氮、磷、钾肥配比为126.2、95.8和137.6 kg/hm~2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水稻产量及钾素利用率的影响,提高秸秆还田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4个处理[配方施肥无钾肥对照(N-P_2O_5-K_2O=270-90-0 kg·hm~(-2))+秸秆不还田+不施用腐熟剂(T1)、配方施肥(N-P_2O_5-K_2O=270-90-135 kg·hm~(-2))+秸秆不还田+不施用腐熟剂(T2)、配方施肥(N-P_2O_5-K_2O=270-90-135 kg·hm~(-2))+秸秆还田+不施用腐熟剂(T3)和配方施肥(N-P_2O_5-K_2O=270-90-135 kg·hm~(-2))+秸秆还田+腐熟剂(T4)]的水稻钾素吸收累积量、水稻产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与配方施肥相比,秸秆还田处理使水稻抽穗期钾素总累积量和净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5.3%和13.9%(P0.05);水稻成熟期钾素含量提高了5.5%,钾素总累积量和净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1.5%和50%;(2)在相同的施钾水平下,秸秆还田与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处理对水稻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产量增量分别为649.7和1 110.5kg·hm~(-2),增幅分别为6.4%和10.4%;(3)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处理的钾肥贡献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吸收利用率较配方施肥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2%、45.5%、10.4%和39.0%(P0.05)。可见,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可增加水稻钾素吸收量,提高钾肥利用效率,实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并拟合了三元二次方程,探索小麦最佳施肥量,提出了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配方为纯N 15 kg/667 m~2、P_2O5 6 kg/667 m~2、K_2O 8 kg/667 m~2,最佳产量436.1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探索苦荞新品种黔苦5号在贵州省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得到:黔苦5号在每667 m~2施纯N 2.0 kg、P_2O_5 9.1 kg、K_2O 5.9 kg时,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95.99 kg/667 m~2;每施用纯N 1.8kg、P2O5 7.2 kg、K_2O 4.6 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为193.6 kg/667 m~2,每667 m~2纯收益694.6元;P、N、K三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PNK。  相似文献   

13.
测土配方施肥对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山东临沂地区开展金银花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设计了3个肥料因素(N、P_2O_5、K_2O),4个施肥水平(0水平:不施肥;1水平:常用施肥量0.5倍;2水平:常用施肥量;3水平:常用施肥量1.5倍),共14种配比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金银花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处理N_2P_3K_2的产量最高为391.8 g,比不施肥产量增加了37.6%;每施1 g氮、磷、钾肥分别能增加花蕾产量1.98、8.21、4.56 g;拟合了金银花单株产量与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方程,其推荐施肥量为N、P_2O_5、K_2O分别施34.9~47.9、13.1~14.4、18.5~23.8 g,此时单株产量为387.0~430.3 g;氮、磷、钾肥与花蕾长度均呈正相关,其中磷肥效果显著,说明磷肥是影响千蕾重和产量的主要肥力因子,是花蕾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不同施肥处理中,磷肥与绿原酸含量表现为正相关,且影响显著;磷肥和钾肥的协同作用与木犀草苷含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金银花氮、磷、钾合理配方施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辽河三角洲水稻化肥减施潜力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化肥零增长的背景下,减少化肥用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作为单产最高的北方粳稻主产区之一,辽河三角洲化肥减施潜力及对产量的影响有待研究。采用线性加平台函数计算辽河三角洲稻作区氮肥推荐用量;依据作物养分需求量和稻田土壤养分状况,采用磷钾衡量监控方法,估算稻田磷、钾肥适宜施用量;对比240个农户习惯施肥调查结果,分析辽宁省水稻生产化肥减肥潜力。依据8年定位试验结果,对比推荐施肥和习惯施肥对土壤氮库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验证化肥减施时效性。辽河三角洲稻作区目标产量为10000 kg·hm~(-2)时的N、P_2O_5和K_2O的推荐用量分别为234、111和101 kg·hm~(-2);农户N、P_2O_5和K_2O习惯用量平均为271.5、117.0和96.1 kg·hm~(-2),82.1%的农户氮肥效率较低;分别有21.7%、9.6%和7.1%的农户氮肥、磷肥和钾肥减施潜力较大,氮肥和磷肥减施空间分别为13.7%和5.1%,钾肥需要适量补充;在略增产或减产1%以内的情况下,推荐施肥较习惯施肥降低了氮肥用量15.15%~21.15%,0~20 cm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矿质氮含量增加了4.63%~19.24%。辽河三角洲稻作区农民习惯施肥量差异较大,盲目施肥现象依然存在,氮肥过量施用问题突出,可减施13.7%,磷肥可减施5.1%,钾肥需要适量补充。推荐施氮量具有年际间波动变化的特点,能够对土壤氮库进行有效补充,可以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给指导晚稻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在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安排实施了"3414"部分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田肥力中等,富含P肥、K肥,N肥对产量的影响力最大,肥料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力依次为NKP;N_2P_2K_2处理(即667 m~2施用N 14.0 kg、P_2O_5 7.0 kg、K_2O 5.6 kg)可作为当地晚稻最适合的配方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施肥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猕猴桃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陕西省关中地区4个县(区)2010~2014年的猕猴桃施肥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平均产量为32.2 t·hm~(-2),产量中等农户占64.2%。总氮(N)、磷(P_2O_5)、钾(K_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788、505、516 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_2O_5)、钾(K_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636、418、395 kg·hm~(-2)。根据养分分级,农户施用化肥氮磷钾合理的比例分别为6.3%、12.6%和23.2%,过量比例分别为85.3%、76.9%和47.4%,不足比例分别为8.4%、10.5%和29.5%。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施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钾肥投入过量与不足并存,有机肥投入量不足。今后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施肥的重点是降低氮肥和磷肥的投入,合理施用钾肥,增加有机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减氮控磷稳钾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氮、 磷用量偏大,钾肥用量不足不仅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养分利用率偏低。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减量施用氮、 磷肥,稳定钾肥投入对水稻产量、 养分积累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1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2次。结果表明,氮钾、 磷钾、 氮磷钾配施处理的水稻秸秆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 减氮控磷稳钾处理(N 225 kg/hm2、 P2O5 60 kg/hm2、 K2O 90 kg/hm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N 300 kg/hm2、 P2O5 150 kg/hm2、 K2O 60 kg/hm2)能显著增加水稻秸秆生物量(P0.05),明显提高千粒重和籽粒产量; 试验还得出,减氮控磷稳钾处理分蘖期地上部氮、 钾含量和秸秆氮、 钾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 收获期地上部氮、 钾的积累量和氮、 磷的表观利用率显著大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适当减少氮、 磷用量, 增加钾肥用量能改善氮、 钾营养状况,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籽粒产量和氮、 磷表观利用率。N 196.2 kg/hm2、 P2O5 46.5 kg/hm2、 K2O 90 kg/hm2的配施方案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田间试验探讨氮钾配施对高寒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的影响,为贵州高寒马铃薯高产的科学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201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田间试验,控制磷肥的施用量一致,设置不同的氮钾运筹,研究不同氮钾运筹下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不同养分处理马铃薯产量不同,T8处理(N3P2K_2,N∶P2O5∶K_2O=270∶150∶240 kg/hm~2)马铃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30 145 kg/hm~2、33 159.5元/hm~2和29 823.5元/hm~2,高于其他处理1 294~12 967 kg/hm~2、1 423.3~14 263.2元/hm~2和2 068.3~10 927.2元/hm~2;不同处理马铃薯薯块生物量随生育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T8处理为最大,总生物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相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值,T8处理总生物量为6 619 kg/hm~2,高于其他处理;相同处理不同部位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不同,相同部位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相似,相同部位的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地上部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薯块氮素和钾素累积量随生育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总量与地上部养分累积量相似,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不同处理的氮钾养分利用效率不同,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4处理(N_1P_2K_2,N∶P_2O_5∶K_2O=90∶150∶240kg/hm~2)和T8处理(N_3P_2K_2,N∶P_2O_5∶K_2O=270∶150∶240 kg/hm~2)最大,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5处理(N_2P_2K_1,N∶P_2O_5∶K_2O=180∶150∶120 kg/hm~2)和T7处理(N_2P_2K_3,N∶P_2O_5∶K_2O=180∶150∶360 kg/hm~2)最大。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T8处理(N_3P_2K_2,N∶P_2O_5∶K_2O=270∶150∶240 kg/hm~2)可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氮钾运筹,在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钾合理运筹,促进高寒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淮丘陵区水稻钾、氮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淮地区水稻田间小区施钾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生育性状,在氮磷肥充足时,钾肥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水稻钾吸收量明显以秸秆吸钾量为主,约为籽粒吸钾量的5倍。N来自土壤的数量为120.30 kg hm-2;K2O来自土壤的数量为72.83kg hm-2。NPK全素施钾处理吸钾总量平均高出NP处理48.79%,籽粒和秸秆分别平均增加9.21%和56.8%;说明钾吸收量增加对秸秆产量贡献明显小于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除最高施钾量和不施氮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钾素亏缺,说明在不施氮肥或氮肥不足的情况下,水稻对肥料钾的吸收量也相应减少。本试验钾肥(K2O)产投比以NPK2处理最高为2.54。综上所述,本地区同等肥力土壤,水稻钾肥推荐用量为120kg hm-2,根据土壤钾素平衡状况,水稻施钾量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小区田间完整试验,研究金光农场友谊分场采用配方施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对甘蔗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处理N2P3K2产量最高,为5967 kg/667 m2,处理N1P2K1增收最高,为544.620元/667 m2。根据氮、磷、钾肥料效应建立施肥模型,氮、磷、钾最适施肥量分别为34 kg/667 m2、10 kg/667 m2和19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