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棉花的生育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达到棉花高产优质的目的。通过详细介绍棉花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作用机理、增产效果、使用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棉花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验实训在职业技能培训中举足轻重。结合实验教学经验,就《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实验提出改进措施,为相应实验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君 《杂粮作物》2005,25(3):218-220
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建立起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我国也于1999年4月24日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介绍了品种权人的权利、品种权事务及代理等知识,供植物新品种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盐生植物做除虫杀菌剂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生植物做除虫杀菌剂,用于生产绿色食品,解决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问题,使人们重新认识植物源除虫杀菌剂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可用于除虫杀菌的盐生植物的种类和性能,盐生植物除虫杀菌剂的制作及使用方法。面对在农产品贸易中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使用植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盐生植物具有极大的潜在威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新农药植物龙(水稻浸种专用型)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植物龙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达到100%,且对水稻生产安全。植物龙浸种推荐使用量:10ml植物龙(水稻浸种专用型)浸30-40kg水稻种子为宜。  相似文献   

6.
盐生植物做除虫杀菌剂,用于生产绿色食品,解决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问题,使人们重新认识植物源除虫杀菌剂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可用于除虫杀菌的盐生物的种类和性能,盐生植物除虫杀菌剂的制作及使用方法。面对在农产品贸易中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使用植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盐生植物具有极大的潜在威力。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7月23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的同行专家及财务专家,对所承担的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水稻智能化设施育种装备研发与应用"进行结题验收。"水稻智能化设施育种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配套建设一套集自动检测、自动输送功能为一体的植物高通量表型采集平台,用于获取植物三维形态学信息和部分生理学信息,通量为1 500盆,检测速度达130盆/h;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文献检索得知,近十年(1989~1998)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苦丁茶的研究文献有60多篇,主要涉及苦丁茶的原植物种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特性、繁育、栽培、加工、品质、化学成分、保健作用、开发与应用前景等。1苦丁茶的原植物1.1苦丁茶的原植物种类苦丁茶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代茶用的植物,其植物来源较为复杂。经调查及收集资料,共计有5科16种1变种植物作为苦丁茶使用或称做苦丁茶;通过对七个省市地区的商品调查及收到的植物标本复写,全国目前有4科11种植物的叶在不同地区作苦丁茶使用。[']科名有:木挥科、冬育科、金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在我国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中不断推陈出新。基于对"海绵城市"理论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目前沿海城市绿地与植物配置的现状,讨论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进而在国省干线联十一线漳州长泰段公路先导段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植入"海绵城市"理念,并在绿地与植物配置施工过程中展开应用,从土壤整地及微地形处理、边坡喷播草灌木、中分带、侧分带、人行道、场平区、填平区植物种植、硬化部分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绿地与植物配置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具体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可为沿海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施工提供示范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籼粳杂交组合亚优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钵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了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优2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籼粳交F1的农艺性状,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灿粳交F1代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灿粳杂交组合亚优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钵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了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优2号的农艺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灿粳交F1的农艺性状、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2.
FT(Flowering Locus T)作为"成花素"在成花转变及促进开花上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分子克隆和RT-PCR方法,从花生中克隆了一个与FT同源的cDNA序列,命名为AhFT,该序列长度为893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34bp,推测编码蛋白含有17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95kD,等电点为6.9。通过与其他植物PEBP蛋白序列的比对,发现花生FT基因属于FT-Like家族,可能在控制植物开花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湖南农业领域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湖南省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批准于2019年,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基地等为主要平台依托,集聚海内外茶叶功能成分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组建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也是以上述研究平台为依托。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湖南农业领域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湖南省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批准于2019年,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基地等为主要平台依托,集聚海内外茶叶功能成分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组建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也是以上述研究平台为依托。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组建,2013年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植物提取物领域唯一的、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湖南农业领域第二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湖南省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省部共建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批准于2019年,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基地等为主要平台依托,集聚海内外茶叶功能成分及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组建而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深加工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也是以上述研究平台为依托。  相似文献   

16.
需要创新理论如植物营养免疫、秸秆有氧发酵堆制有机肥等,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指导,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新成果综合治理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问题。农业生产以土为本,利用现有资源,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秸秆制作优质有机肥等造土壤,种养结合,恢复土壤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作物及有益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平衡营养,平衡植物体内微生物群体,平衡土壤生物群体特别是微生物群体;采用农艺措施、机械措施、农药与化肥使用技术、植保机械及其规范使用技术等完美结合的综合治理,逐步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就可控制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7.
大豆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臻 《大豆科技》2001,(3):18-18
依据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夏大豆生长期间各地生态条件的差异较大,本文提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抑制或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介绍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性质及怎样合理使用大豆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8.
" 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由纳米级转光材料和多种氨基酸复合而成.随气温变化自动调控植物电阻,能缩短植物"休息"时间,具有抗寒、抗旱和增强光合作用的能力.笔者以清水为对照,通过对同一田块茶芽密度、百芽重和一芽一叶的测定,来探讨其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熹 《中国稻米》1994,1(2):46-47
自从1932年Redrizey使用乙烯和乙炔促进凤梨开花获得成功之后,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园艺作物上应用植物生长物质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表明植物生长物质对于作物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为作物生长克服环境限制,缓和遗传限制、  相似文献   

20.
甘肃瑞香科有毒植物具有药用、观赏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基于甘肃瑞香科有毒植物的特点,提出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综合利用的建议,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