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对武夷山‘云烟87’品种烟叶质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了2月27日、3月2日、3月7日、3月12日移栽的烟叶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提早移栽的烟叶外观质量略好于晚栽样品,表现为结构较疏松,成熟度较好,油分较足,色度较饱满,光泽较强,烟叶感官质量总体表现出变好的趋势。从风格特征看,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烟叶样品的清香风格更为明显,甜感也逐渐增强。从质量特征看,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烟叶香气质变好,香气量更足,杂气较轻,烟气更为细腻,劲头较适中,刺激性逐渐变小,余味逐渐变好,总体感官质量逐渐变好的趋势。因此,适当提早移栽可以提高武夷山‘云烟87’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集我国烤烟3类香型典型产区(云南、贵州、河南)初烤烟叶样品,分析了常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指标,研究了理化特征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及对感官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①不同香型产区烟叶的理化特征差异明显,云南和贵州的相似性较强,在糖、钾、石油醚提取物和厚度、叶面密度、单叶重等指标上与河南差异显著;②烟叶理化特征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在不同香型产区间存在异同,碳水化合物(还原糖、总糖)与感官指标的正相关性、含氮化合物(烟碱、总氮)与感官指标的负相关性随香型变化(清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呈减弱趋势,单叶重在不同产区均主要与感官指标呈负相关性;③云南、贵州和河南产区对感官质量贡献最大的理化因子分别为总糖(+)、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但石油醚提取物对感官质量的作用在云南和河南产区不同.因此,进行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评价和调控时,有必要针对不同产区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隆回烟区优质烟叶生产的适宜移栽期,研究了该烟区3月上旬、中旬和下旬膜上移栽烟株的生长及初烤烟叶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随气温升高,光照强度增大,烟株大田生育期随移栽期推迟而缩短;受低温影响,上中旬移栽烟株的叶片宽度、单叶重、含梗率、总糖、还原糖均低于下旬移栽烟叶,而叶片厚度、总氮、烟碱、钾、氯含量均高于下旬移栽烟叶;上旬移栽烟叶的干物质积累过少,糖碱比、钾氯比和氮碱比低,烟气杂气大,中旬移栽的烟叶厚度过大,烟气刺激性大,感官评吸质量最差,下旬移栽烟叶糖碱比、钾氯比和氮碱比高,香气质和劲头最好,理化特性较为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好。因此,3月下旬是该烟区的适宜移栽期。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在高海拔区域植烟密度对红花大金元农艺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吸食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开展了红花大金元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发现:当种植密度为86cm(窄行)~ 120 cm(宽行)×45 cm和87 cm(窄行)~120 cm(宽行)×40 cm(一垄双行)时,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减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促进了烟株的田间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种植密度为115 cm× 60cm时,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及均价较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上部烟叶的身份(厚度)降低,色度减弱.表明:种植密度与红花大金元烟叶产量呈正相关,宽窄行高密度处理有利于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形成,种植密度对红花大金元中下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小,但密度增加有效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5.
冯祖卿 《作物研究》2013,(6):630-633
研究了德根贝微生物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香料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德根贝蘸根移栽和移栽后浇灌能有效缩短香料烟云香巴斯玛1号的全生育期,使现蕾、开花、顶叶成熟时间提前。德根贝蘸根移栽能增加云香巴斯玛1号的叶片数和株高,减少叶长在15 cm以下的叶数,增加叶长在16 cm以上的叶数,烟叶产量提高了186 kg/hm2,产值增加5410.4元/hm2,增加调制后上中等烟比例,降低烟叶烟碱含量,提高多酚和石油醚提取物等香气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新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下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326’为材料,探讨新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下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方式对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分两次采烤,其上等烟比例、均价及产值比一次采烤分别显著提高6.98%、9.13%和16.57%,烟叶平均经济效果指数(ECI)显著增加5.3;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指标、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显著改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显著增加2.2;感官质量有所改善;类胡萝卜素香气物总量和中性致香物总量分别提高1.80、80.4μg/g。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郴州安仁烟区烟稻轮作制下,烟稻栽培的最优配套技术,采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与晚稻杂交品种‘C两优448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终采期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套的晚稻品种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24日采收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指标最优,上中等烟比率为91.4%。从配套的晚稻播插期来看,6月9~23日播种,7月12~26日移栽,晚稻C两优4488均能安全齐穗,产量则以6月16日播种、7月19日移栽最高。从烟稻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建议在安仁烟区,上部烟叶的终采期可推迟到7月20日以后,晚稻的播种期应在6月中旬,晚稻的移栽期以不超过7月25日为宜。这样既能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又能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实现烟农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系统选种程序选育出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代号2011-4-8-1)。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芽叶绿带浅紫,茸毛中,发芽密度中;花瓣白色,质地薄,子房有茸毛;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茶茶多酚平均含量为23.74%(>20%),属茶多酚含量略高的优良茶树种质资源。制绿茶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尚鲜醇;制红茶香气花香持久,滋味甜醇带花香,综合评分高于对照‘槠叶齐’。抗寒性、抗旱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对云南景东烟区高(1550m)、中(1350m)、低(1150m)3个不同海拔初烤烟叶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下烟叶外观质量表现一般,部位间差异较小,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偏低,化学协调性较差,感官特性清香风格明显,烟香透发性稍差,浓度劲头较低;中海拔烟叶外观表现较好,油分较足、叶片结构好、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品质好,烟香饱满透发性好;低海拔烟叶外观质量表现稍好,烟叶色度较强,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质量较好。总之,中海拔烟叶质量表现最好,低海拔烟叶质量稍逊于中海拔烟叶,高海拔烟叶质量表现较差,需要通过后续加工技术和醇化技术来提高其烟叶价值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茶树新品系‘椀香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究该品系红茶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茶树新品系‘椀香茗’夏季一芽一叶工夫红茶共检测出39种主要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酮类、杂氧化合物与烯烃等,其中醇类、醛类、酯类是该红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占香气总量的84.28%。该品系红茶香气类型与中阿杂交的大吉岭及云南红茶属于同一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乙醇、β-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2-正戊基呋喃、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及苯甲醛等和相对含量较少的壬醛、柠檬烯、β-月桂烯、顺-茉莉酮、橙花醇、α-雪松醇、苯乙醛、α-萜品醇等都呈花果香,是花果香型红茶的主要成分,表明茶树新品系‘椀香茗’夏茶鲜叶制工夫红茶花果香浓郁、香气好,具有开发高香优质红茶的潜质。  相似文献   

11.
‘鄂烟213’是以MSKentucky8959为母本,Virginia528为父本育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白肋烟新品种,中熟,遗传性状稳定,田间长势强,生长整齐一致,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与对照‘鄂烟1号’相当,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好,原烟4-(N-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含量低;抗TMV,中抗至抗黑胫病,中感至感根结线虫病;能兼顾优质、低NNK、适产及抗性。2015年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晾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川红(CH)和祁红(QH)香气特征及成分差异,以两个地区的红茶样品为材料,运用感官因子审评法结合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HS-SPME/GC-MS)对CH和QH典型样品的香气特征及香气化合物进行分析,依据各物质相对含量与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评估呈香贡献率。结果表明:‘川红1号’(CH1)呈现出以果香、甜香和烘烤香浓郁,花香适中,木香和鲜香较淡,有微弱清香的特点;‘川红2号’(CH2)则以花香和甜香为主,果香、清香和烘烤香较突出,鲜香和木香微弱的特征;QH呈现出甜香和果香明显,其余香型均较突出的特点。ROAV分析结合香气特征性描述表明,3种红茶共有的主要香气贡献物质为芳樟醇和香叶醇;CH1的主要香气贡献物质还有2-己烯醛、柠檬烯和糠醛,其ROAV分别为362.59、6.74和1.05;CH2的主要香气贡献物质是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醛、顺-3-己烯醇和苯甲醇,ROAV分别为1472.33、462.22、383.92和4.42;QH的主要香气贡献物质是芳樟醇氧化物、正己醛、苯乙醛、正壬醛、顺-3-己烯醇和2-戊基呋喃,ROAV均大于100。此外,3种红茶中共有的12种香气物质,包括芳樟醇、苯乙醛、正己醛、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正壬醛、2-戊基呋喃、顺-3-己烯醇、水杨酸甲酯、正庚醛、柠檬烯和苯乙醇,可能是红茶香气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红蓝光间断暗期对甜叶菊扦插苗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陇甜菊1号’、‘谱星6号’和‘甘引35号’为研究对象,动态测定了甜叶菊幼苗扦插到起苗期内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与不间断暗期(CK)下甜叶菊扦插苗长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指标,分析了壮苗指数、生长速率、根冠比及各部位分配率等参数。结果表明:(1)间断暗期处理有效抑制了甜叶菊现蕾开花,明显抑制了株高和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3个品种株高降低范围为4.44%~30.53%,根系条数减少了3.85%~11.36%,而茎粗和叶片数略高于对照;(2)处理显著增大了各品种幼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增大范围分别为12.21%~20.88%和8.05%~12.82%,减少了地上、地下部物质积累,减缓了生长速率,显著促进了干物质向叶片的分配,‘陇甜菊1号’、‘甘引35号’和‘谱星6号’的叶片分配率分别增加了0.189、0.125和0.241个百分点,减少了向茎和根的运输与分配;(3)处理改变了叶绿素a、b和a+b的变化轨迹,最终减少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增大了叶绿素a/b值,增加了甜叶菊幼苗叶片中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烤烟育苗阶段施用含吲哚乙酸的促根剂对烟苗素质和大田期烟株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于2022年在衡阳常宁烟区,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将在苗床期进行促根剂处理的烤烟与不施促根剂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苗期施用促根剂(RP)可显著提高烟苗素质和整齐度,烟苗的根体积、根干质量、最长根长以及根尖数分别较对照(CK)提高14.29%、33.33%、16.26%和15.19%;与对照相比,RP处理烟苗移栽后还苗期提早2~3 d,旺长期历时增加5 d,成熟期(打顶后10 d)烟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有效叶数、株高、茎围和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8.60%、3.69%、8.42%和10.12%;烤后中、下部叶单叶质量分别提高6.56%和24.58%,中、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6.44%和6.49%,下、中、上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28.37%、66.06%和5.77%,下、中部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分别增加57.22%和19.28%,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均价分别提高7.13%、12.91%和4.34%。苗期施用促根剂对烤烟培育壮苗以及大田期的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与质量性状的...  相似文献   

15.
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云南江川、贵州遵义和河南襄县的气温条件,分别在烟草移栽-团棵、团棵-现蕾及成熟期进行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不同生长温度对烟碱、新烟碱、降烟碱和假木贼碱含量以及烟碱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生育期中,较低的生长温度均促进了烟碱的生物合成及其在根系中的积累。在移栽-团棵期,低温处理下根系中的烟碱含量升高至0 d时的1.54倍,而同时期叶片中的烟碱含量显著低于根系;进入团棵-现蕾期以及成熟期后,较高的生长温度则更有利于叶片中烟碱的积累,其烟碱含量较0 d时高约1.80~4.38倍;新烟碱、降烟碱和假木贼碱的含量变化趋势与烟碱基本相似。总体而言,在不同生育期,烟碱的合成和器官水平上的分布不同程度地受到生长温度的影响,成熟期温度对烟碱量的影响最大,具有相对较高生长温度条件的河南襄县更有利于叶片中烟碱的积累。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温度调节烟草生物碱含量及烟碱代谢的作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3个地区烟叶香型风格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实行集中繁育和统一供种,推广G—28、G—140和红花大金元三个优质烟品种,使烟叶产、质都明显提高。1985年三个品种推广面积达到98万亩,占到种植面积的95%以上。但由于一些烟农对这些良种的特征特性没有掌握,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现介绍如下: 1.G—28,全名(SpeightG—28。系美国主料烟当家品种,1971年引入我国,1980年,在我省桂阳县银河公社试种表现良好。1981经过多点区试后,确定在全省进行推广。 该品种苗床期60—70天,大田生育期110—120天,为早中熟品种。株高1.5米左右,节距较短,叶数26—28片,叶片身分厚,组织细致,主脉细,叶片耐成熟,高抗黑茎病和青枯  相似文献   

17.
威优438是用V20A作母本,438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早籼高产组合。1988年在我县大面积制种,亩产达230公斤。现将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一、父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该组合父本438系湖南安江农校科研室用“ 75P12×测64”的杂交后代连续测交选育而成,在我县 4月10日播种, 5月 4日移栽,6月28日始穗,播始历期79天,全生育期110天,主茎叶片14叶,株高87厘米,叶色淡绿,叶片窄立,分蘖力较强,单株 有效穗20.3穗,成穗率73%。株型松紧适度,花粉量充足,花期10~12天,穗平着粒89粒,结实率90%。 二、制种技术要点 (一)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据我县多年气象资料,6月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