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着十分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除了闻名于世的八大名花外,尚有许多珍贵的野生花卉深埋于山中鲜为人知,有待开发利用。滇丁香(Luculiapinceana)就是其中一种。提到“丁香”二字,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我国南北方庭院中广为栽培酌丁香(Syringa spp,),那是指本犀科丁香属植物,而滇丁香则属于梄草科滇丁香属,因该属植物形态与丁香稍有相似之处,又以云南最多,故名“滇丁香”。  相似文献   

2.
正滇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至东南部,我国有3个种,产于广西、云南、西藏,分别是滇丁香、鸡冠滇丁香、馥郁滇丁香,其中鸡冠滇丁香为云南特有种。滇丁香属植物在原生地表现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长在海拔1200~3200m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云南滇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滇西的大理州、怒江州和滇西南的文山州、红河州等地。栽培滇丁香属植物喜光,也较耐阴,在  相似文献   

3.
<正>暴马丁香又名暴马子、阿穆尔丁香,为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至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等地,在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暴马丁香花序大,花期长,花期晚,是丁香属植物中不可多得的可长成小乔木的树种,不仅可在丁香专类园中起到延长花期的作用,还可做其他丁香的乔化砧,提高丁香的观赏效果。暴马丁香高可达9m,干和枝条上有明显的白色皮孔,小枝较细,叶卵形至卵圆形,叶端尖,叶基通常圆形或截形,北面侧脉隆起。花序大而疏松,长  相似文献   

4.
心有丁香结     
在大理时,见过一种开红花的丁香。被卖花人种在不大的瓦盆,摆在路边上出售。花朵张开,像个婴儿手指,这种丁香颜色娇艳。香气却很清淡,闻起来十分舒适。后来才知道此丁香非彼丁香,这是产自云南的滇丁香。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滇丁香新种质、选育抗性新品种,用不同浓度的氨磺灵溶液浸泡滇丁香种子,以种子下胚轴膨大视为变异株,统计变异率和发芽率,通过形态学观察、气孔观察、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其倍性。结果表明:15μmol/L氨磺灵浸泡种子24 h为滇丁香多倍体诱导最佳方法,变异率达60.1%,发芽率为66.7%,获得2株四倍体植株;25μmol/L氨磺灵诱导24 h,变异率为50%,获得1株八倍体植株。滇丁香变异植株在株高、叶长、叶厚方面均与对照植株呈显著差异,多倍体滇丁香植株株型矮小、叶片畸形较圆润且变厚、叶色较深、叶毛茎毛粗长。多倍体植株气孔的长和宽及保卫细胞的长和宽均显著大于二倍体植株,且气孔密度显著小于二倍体植株。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倍性植株DNA含量近似倍数关系。经染色体计数,滇丁香二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4,四倍体植株4n=88。四倍体滇丁香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倍体,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丁香具有抗旱耐寒能力,是甘肃园林绿化重要树种。结合甘肃实际情况,系统地阐述了丁香植物特性及生态应用价值,归纳了丁香栽培管理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从而为丁香大面积种植推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佛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 cv. 'Albo-plena'),为木犀科丁香属欧洲丁香的栽培品种。灌木,花白色,重瓣,单朵花花瓣有3层,极似茉莉花,香气浓郁。因小花数量并不比单瓣丁香少,而单朵花比单瓣丁香花大3倍,故花序硕大,给人雍容之美。原产欧洲东南部,北京早已引种成功。1991年宣化万柳公园从北京植物园引  相似文献   

8.
景天属植物(Sedum ssp.)隶属于景天科,它的“家族”成员众多,约48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山区,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在南半球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干旱地区,它们的生存方式多样,包括肉质的一年生草本,常绿、半常绿或每年落叶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形态特征是多变的,植株形态从丛生或藓状到基部木质的高大直立草本;肉质叶片轮生或互生,  相似文献   

9.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植物资源丰富,在山林中生长着许多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木。下面择要介绍其中14种木兰科观赏树种。 1.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常绿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分布在南平、三明、永安、龙岩、建瓯、建阳、顺昌、沙县、永泰、华安等县(市),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常绿阔林中。树干挺直,树冠浓密;3~4月开花,花白色,极芳香,故又称“香花木”。可作庭园风景树和行道树。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10.
丁香花又名百结、情客、紫丁白,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开花由春至夏,盛开不绝;花序硕大,花朵细小如丁,盛开时花团锦簇,香气四溢,沁人肺腑;且花色丰富,有紫色、紫红色、淡紫色、蓝紫色、蓝色、白色等,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丁香花耐瘠薄、耐寒耐旱,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均有栽培,是优良的园林观赏绿化树种。繁殖种子繁殖丁香花种子一般在九月中、下旬成熟,采种时机很重要,太早种子不成熟,太迟种子容易飞落,应该在蒴果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时采收,及时储藏在阴凉通风处。播种必须选择籽粒饱满、充分成熟的种子,从而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丁香对卤制鸡肉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道口烧鸡工艺中丁香与鸡肉的配比制作卤鸡腿,运用SPME和GC-MS测定鸡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了丁香对卤制鸡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组与空白组鸡肉中分别鉴定出59种和72种成分,其中59种为共有成分。与空白组相比,丁香组鸡肉中的挥发性成分新增了13种物质,其中丁香油酚、乙酸丁香酚酯、芳樟醇、连四甲苯、2-丁酮、6-甲基-1-辛烯和1-癸烯等7种物质差异显著,2-辛烯醛的含量减少,而苯甲醛、正辛醛、十六醛、己醇、庚醇、十三烷、(+)-柠檬烯、2-庚酮、2-戊基呋喃、乙酰苯、萘等11种风味物质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9日,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获批临时登记首个丁香菌酯混配制剂产品——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丁香菌酯含量10%、戊唑醇含量30%),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纹枯病。此前,该公司于2010年分别获批临时登记丁香菌酯96%原药和20%悬浮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苹果树腐烂病)。两个产品临时登记证均已于2013年12月2日到期。  相似文献   

13.
枯萎病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有威胁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多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本研究旨在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高效抑制枯萎病菌的植物资源,同时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提取物为材料,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丁香、甘草、瑞香狼毒3种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种植物提取物处理96 h后的抑菌率均在44.5%以上。其中,丁香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在0.1473~0.3785 mg/mL之间;瑞香狼毒和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在0.1866~2.6262 mg/mL和0.6281~3.1703 mg/mL之间。试验结果表明丁香、甘草、瑞香狼毒提取物对6种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均可作为防治植物枯萎病的新型植物源农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造成盆栽香花不香的主要因素有二:①由于光照不足,削弱了桂花、米兰、含笑等香花的花、叶光合作用能力,导致“叶工厂”制造香分子原料的匮乏,不能向花香“仓库”——花蕾提供大量的储存。植物都有趋光性,在缺少阳光的阴暗处,它会拼命向上生长,严重干挠了植株正常的生理活动,影响花香的形成。这时不仅香花不香,还会大大减少开花量。  相似文献   

15.
茄科植物夜香花(Cestrum nocturnum)是常绿直立或近手攀绿状小灌木。原产于热带美洲,喜暖畏寒。夏秋新枝叶腋着生聚伞花序,小而细的长筒状花在傍晚开放,香味浓烈,有驱蚊效果,深受人们喜爱,因此苗木需求量较大。但此花在浙北只能盆栽,冬季需移  相似文献   

16.
丁香历来为人钟爱我们所说的丁香是指广泛分市在温带地区的木犀科丁香属(Syringa L.)的所有种类。丁香的栽培由来已久。在中国,最早的丁香引种栽培可追溯到唐朝(618~907年)后期,比欧洲早了约500年。北宋周师厚在《洛阳花木记》中明确  相似文献   

17.
丁香和桂皮提取物对果蔬抑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6种中药提取和抑菌实验研究,选定丁香和桂皮提取液作为抑菌材料,对霉菌和酵母菌进行生长抑制调查,并对丁香的抑菌有效期进行了60天的观察。结果表明,丁香较其它中药对霉菌和酵母菌抑菌效果显著,桂皮较其它中药对酵母菌抑菌效果显著;丁香提取液对供试菌株具有长期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暴马丁香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为研究暴马丁香叶绿体微卫星特征,本研究在暴马丁香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156 141 bp)的基础上,采用MISA v1.0软件,分析其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共识别出231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每676 bp出现一个)。其中,叶绿体微卫星主要集中于大单拷贝区(94.52%),主要由A、T构成。重复序列中主要以单碱基重复序列为主,占重复序列总数的66.97%。微卫星长度集中在8~19 bp,占96.79%,有7个叶绿体微卫星长度大于20 bp,说明暴马丁香叶绿体基因组上的微卫星位点大多数具有多态性的潜能。实验结果为暴马丁香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发现于江苏省境内的隶属于柳叶菜科丁香蓼属的新记录植物3种,分别是黄花水龙Ludwigia peploides(Kunth)Kaven subsp.stipulaceae (Ohwi) Raven、毛草龙L.octovalvis (Jacq.) Raven、细果草龙L.leptocarpa(Nutt.)H.Hara,为江苏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5月份登陆华南市场以来,丁香菌酯正稳扎稳打地挺进各区域市场,各地的试验结果也是捷报频传。试验结果显示,丁香菌酯在已完成的黄瓜、茄子、芋头、菜心、香蕉等众多作物病害防治试验中,与对照相比均表现出卓越的效果,开发使用前景非常广阔。丁香菌酯作为一类非选择性诱抗剂,其免疫功能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吉林八达技术人员在广东廉江、雷州等地对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