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覆双膜就是在早春稻种(或其他种子)播种后,盖上平铺和拱架两层塑料薄膜,利用“两膜一气”(即内层平铺膜+中间的空气层+外层拱架膜)构成的复合结构给种子提供一个温度、水分适宜的有利环境,从而提高成秧率的一种覆膜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面积甘蔗中膜拱架冬育春移试验于1993年11月在枧头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甘蔗中膜拱架冬育春移有以下优点:能有效地提高膜内气温、土温和土壤湿度,出苗早;可保证基本苗足,有效茎多,延长了生长期,单茎重且大;增加了近2个月光渐积数,提前成熟,糖份量增加,有效地错开了甘蔗二点螟虫危害期;成本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培育适合机插的壮秧,水稻机械化插秧成败的关键。因此机插水稻苗期管理分重要,必须抓好以下技术要点。封膜盖草立苗经催芽的稻种,播后需经一段高温高湿立苗期,出苗能整齐,双膜育秧一般采取封膜盖草立苗的方法,操作注意两点,一是把握盖草厚度,薄厚均匀,避免晴天中午高温烧苗;二是雨后及时清除盖膜上的积水。以免造成膜面积水,加之覆盖的稻草淋湿加重,局部受压,造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2及时炼苗盖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第一完全叶抽出时(播后4~5d)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高温晴好天气,容易…  相似文献   

4.
张琳 《农友》2001,(3):13-13
(1)地膜覆盖栽培中发生烤苗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放风不及时或放风量不够,地膜下高温烧伤菜苗;二是定植孔等封闭不严密,膜下高温、高湿气体从孔中冲出伤害作物茎叶。防止办法是及时放风炼苗;平时要把引苗出膜的膜孔及定植孔封严。  相似文献   

5.
袁卫国 《农技服务》2006,(10):16-16
破膜覆土直播技术适宜于春、夏、秋三个季节播种的作物。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先施好肥料.播上种子后将地膜盖上.待到种苗出土后破膜引苗。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遇干旱时无法补充水分,缺肥无法补充肥料.种苗出土后若不及时破膜易烧苗,每天要多次观察.浪费工时,膜内温湿度高时无法调节。而破膜覆土直播技术则克服了以上缺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1前期管理(甘蔗从出苗到分蘖末期的管理)1.1新植蔗1.1.1及时破膜对出苗不能自行破膜的,要及时人工破膜,以防止高温烧苗现象的发生。1.1.2防治螟虫当田间出现螟虫危害形成枯心苗就要予以防治。当前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为拔灌法,每隔3~5d到蔗园巡视一次,拔出枯心苗,带出蔗园集中处理;在拔出枯心苗的同时,使用40%辛硫磷乳油150倍液,即用1.5L左右的饮料瓶水+1.5饮料瓶盖的药液,充分摇匀,并用大头针或小锥子  相似文献   

7.
<正>1前期管理(甘蔗从出苗到分蘖末期的管理)1.1新植蔗1.1.1及时破膜对出苗不能自行破膜的,要及时人工破膜,以防止高温烧苗现象的发生。1.1.2防治螟虫当田间出现螟虫危害形成枯心苗就要予以防治。当前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为拔灌法,每隔3~5d到蔗园巡视一次,拔出枯心苗,带出蔗园集中处理;在拔出枯心苗的同时,使用40%辛硫磷乳油150倍液,即用1.5L左右的饮料瓶水加1.5饮料瓶盖的药液,充分摇匀,并用大头针或小锥  相似文献   

8.
催芽、覆膜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皖麦38、内乡188和周麦12三个当地较为典型的半冬性品种,各设崔芽盖膜、催芽、盖膜和不催芽不盖膜(CK)四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催芽盖膜比对照不催芽膜种植的小麦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幼穗分化时间延长,亩穗数提高11.2-13.9%;穗粒数增加23.2%-39.4%,千粒重提高7.4-9.7%,增产幅度达50.9-73.7%,说明在连阴雨造成小麦晚播的情况下,催芽盖膜播种是较为理想的增产措施,但从投入和环境角度看,催芽不盖膜种植既简便易行,又能显著增产,是一种现实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改进育苗方法,于1982年在南京进行棉花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简称“地膜育苗”,就是用0.015毫米以下厚度的地膜(塑膜),平铺覆盖在营养钵苗床上,棉苗出土后破膜放苗,根在膜下生,苗在膜上长,育出的棉苗矮壮敦实,抗逆性强,移栽后缓苗期短,皮棉产量较高,纤维品质较好,并具有成本较低,管理简便,用工较少等优点。1983~1985年在继续研究的同时,在棉区进行示范,进一步完善这一项技术,目前在江苏淮北棉区已示范推广1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于1993年11月在本县枧头乡开展小而积甘蔗中膜拱架冬育春移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有效提高了膜内气温、土温和土壤湿度,出苗早;(2)基本苗足,有效茎多.延长了生长期.单茎重大;(3)增加了近2个月光温积数.提前早熟,蔗糖份增加;(4)有效地错开了甘蔗二点螟的危害;(5)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比,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新台糖1号为试验材料,在等量施肥的条件下,研究将N肥分不同时期施用对甘蔗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一定量N素和盖膜均能促进甘蔗芽的萌发,增加苗数和分蘖数;增强蔗株光合性能,提高叶绿素含量,扩大光合叶面积,提高幼苗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和根系活力;促进甘蔗幼苗假茎增粗、幼苗增长加快,蔗苗高大,蔗苗素质好。为甘蔗增产增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晚稻旱育秧与普通育秧方式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旱育秧发根力强,其发根具有很强的暴发力,返青快;二是根系发达,秧苗白根多,根毛多,移栽后吸肥力特强;三是分蘖力强,分蘖速度快,能迅速搭起丰产苗架;四是旱育秧苗体矮壮,成穗节位低,茎秆粗壮,抗逆力强。  相似文献   

13.
选择以早熟、高产、优质,适宜山区和平原春秋两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东农303、克新4号当年种为主。春季早熟栽培马铃薯的方式有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覆盖地膜,并搭拱棚(高1.2m)覆盖保温。盖膜要掌握“严、紧、平、宽”的要领,经常检查覆膜,被风揭开要及时用土压住。出苗期及时抠膜。遇晴天高温时应通风换气,3月下旬揭膜炼苗。揭膜后喷施叶面肥,促进块茎发育。及时收获,回收残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已出苗皇草种根带老蔸和不带老蔸,每窝一、二、三苗及不同月份每窝二苗以及未出苗老死繁殖的成活率和分蘖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带老蔸种根成活率三苗最高为94.7%一苗最低为54.0%,繁殖系数二苗最高为374.3%,。三苗分蘖最高为11.0;带老蔸种根的成率-苗为97.3%,二苗和三苗均为00%,繁殖系数一苗最高为78.3%,三苗分恭同为15.3,不同月 的种根繁殖系数4-6月较高,分别为374.  相似文献   

15.
杨海玉 《新农业》2004,(3):52-53
我们推广的户用水压式沼气池采用砖模建池时,—般都没有专用卡具.只是边砌砖边用尺量一下,尤其是用砖拱盖.由于没有专用卡具而造成拱盖的形状不符合曲率半径尺寸。建池模具、卡具的不理想、不完备.造成了建池速度和质量等方面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棉花苗床管理技术要点张改英陈家友曹德玉(周口农业学校,周口466001)搞好棉花苗床管理,是春棉育苗移栽培育壮苗的关键。在苗床管理中,应做到“一控五防三及时”。即控制好苗床温度、湿度;防止高温烧苗、寒流冻苗、发病死苗、高脚旺苗和铁杆老苗等;及时通风炼...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秧落谷后正遇日平均温度20℃以上 ,中午膜内温度高达40℃以上 ,近两年来 ,因高温烧苗 ,干旱死苗和返碱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 ,1999年大丰市新团镇农技站进行了旱育秧覆盖遮阳网试验 ,它具有以下优点 :1.生长加快通过移栽前考察 ,生育进度加快 ,比对照 (未覆盖 )分别增加 :株高3.28厘米 ,叶片1.6叶 ,分蘖0.62个 ,成秧率16.2 %。2.保湿调温覆盖遮阳网 ,遮住强太阳光的直射 ,一般遮光率60 %以上 ,降低地面温度 ,减少水份蒸发 ,保持土壤一定的湿度 ,为水稻旱育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大减…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6,(11):8-8
菜心又名广东菜薹,菜心肥嫩的花苔和嫩叶为食用部分,品质脆嫩,风味好,营养丰富,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培育壮苗1.品种选择:选用抗寒性强、主侧苔兼收的晚熟品种青柳叶迟心。2.播种:10月上旬选用温室育苗。营养土的配制:用1200千克肥沃田土加800千克腐熟圈肥混合后加入3千克二铵拌匀,平铺于20平方米的苗床上待用。平整苗床后浇足底水,盖上薄膜,烤畦3~5天,以提高畦温。一亩地用种量为50克,干籽直播,播后覆细土1厘米,畦上插小拱竿盖膜。3.分苗:出苗后撤掉苗床上的小拱棚,降低湿度,分苗前进行适当的放风,加强幼苗低温锻炼。分苗前15天左右准备好…  相似文献   

19.
粳稻塑盘旱育抛秧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市自1995年引入塑盘早育抛秧技术以来,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累计推广146316.4hm^2,比塑盘水育增效9017.3万元.该技术在现有的粳稻生产技术条件下,充分揉合了塑盘水育与肥床旱育的综合优势,具有秧龄弹性大;成苗率高,出苗整齐;抗植伤、发根力强、立苗快、分蘖起步早;减轻劳动强度;高产高效的特点。其技术基本完善配套。  相似文献   

20.
双膜覆盖栽培就是在大田种植畦上平铺一层厚度为0·08 mm的地膜,种植完毕时在其上再搭盖覆有一层厚度0·14 mm薄膜的小拱形棚,进行保温栽培。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菜农易于接受。为了黄瓜早上市,提高菜农种菜效益,2002年江南乡农业服务中心引进推广了黄瓜双膜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