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长绒棉的选育和应用已成为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中长绒棉的育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 中长绒陆地棉140系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长绒棉育种课题组于1989年育成的,它是我国第一个纤维长度达33毫米的棉花新品系。据1992—1993年河北省中长绒棉区试结果,该系霜前(?)棉产量与中棉所12号基本持平,但纤维品质尤其是长度和细度明显优于中棉所12号。该系1992—1993年在威县七级镇和景县龙化镇进行大面积盖膜试种,两年累计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75—100公斤,最高达150公斤。按两镇棉站收购价,每50公斤皮棉,140系比中棉所12号多卖18—36元,被当地政府和群众认为是棉田实现“两高一优”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陆中9号单产皮棉120~150 kg/667m2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陆中9号是高品质陆地型中长绒棉新品种.该品种既有普通陆地棉的丰产性,又有中长绒棉优异的纤维品质,对入世后增强我国棉花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新陆中9号的需水、需肥规律,从2001年起对该品种进行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进一步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长绒陆地棉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长绒棉发展现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疆发展中长绒棉前景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新疆应适应棉花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发展中长绒棉、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要尽快解决中长绒棉品种存在的产量低、适应性差、抗性低、品质性状匹配不合理、吐絮不畅等问题。同时提出新疆棉花品质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倒三角形结构,发展多类型棉花,满足棉纺织工业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5.
新疆早熟中长绒棉育种进展特点及改进目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据国家、新疆早熟棉区试验结果分析:"十五"期间新疆早熟中长绒棉育种取得新进展,有两个新品种通过2003~2007品种审定,在生产上示范推广,一批新品系参试.新品种(系)产量水平接近常规推广品种,纤维品质基本符合农业部2003~2007年中长绒棉育种目标,抗病性在逐步提高,同时存在熟性偏晚,吐絮不集中,中后期花成熟度差,抗逆、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早熟性、强力和抗逆为重点的育种目标和扩大遗传背景,打破性状间负相关性及田间目标性状选择等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也是我国惟一具有棉花品种多样性的省区,针对目前市场上对中长绒棉等高品质类型棉花的需求增长幅度大于普通陆地棉的特点,在新疆发展中长绒棉生产,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也是我国惟一具有棉花品种多样性的省区,针对目前市场上对中长绒棉等高品质类型棉花的需求增长幅度大干普通陆地棉的特点,在新疆发展中长绒棉生产,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3,(9):890+1027
<正>刘巷禄男,1954年出生,山西临猗人,研究员。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同年分配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工作;1991年调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现任棉花研究所棉花遗传育种室主任。主要从事玉米和棉花的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抗旱棉花亲本材料创新及耐旱棉花新品种选育";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晋棉36号成果转化";山西省科技厅推广项目"棉花新品种晋棉  相似文献   

9.
新陆早16号(原名97——18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根据早熟棉区生态气候特点杂交选育出的早熟中长绒棉新品种,200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物品种审定,为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提供了一个中长绒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1.开发中长绒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着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级棉织品,但由于中长绒棉缺少,需用长绒棉和陆地棉投入一定比例的高级棉织品纺织,增加工业难度,加大原料成本,而采用中长绒棉可直接纺60支以上高档支纱,可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纺织质量的目的。据预测,欧洲每年需要强力中长绒棉花450万吨左右,我国纺织工业每年需求量也在45~50万吨。  相似文献   

11.
晋棉4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晋棉10为母本,用抗病、早熟的品种辽101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棉花新品种。2004年在山西省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皮棉产量832.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棉37增产13.96%。经鉴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在特早熟棉区春播,黄河流域棉区夏播。  相似文献   

12.
快育2号是以GK12选系966为母本、冀棉8号选系638为父本选育出来的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在2004~2007年冀东棉区区域试验中,19个点次全部增产,增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 596 kg/hm2和1 437.75 kg/hm2,分别较对照99B增产14.0%和15.6%。该品种抗病性强,为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纤维品质综合配套:主体长度29.4 mm,整齐度84.6%,比强度28.6 cN/tex,马克隆值4.8。综合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杂交种杂20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20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杂交新品种。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区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皮棉产量1 582.5 kg/hm2,较对照晋棉31号增产39.74%;2005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产量1 987.5 kg/hm2,较对照增产22.46%。分析探讨了杂208的选育过程和遗传基础,并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4.
晋谷52号(太选10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晋谷30号为母本、晋谷36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适合在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适宜麦套的晚春播棉花品种冀178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17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选自夏播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6的508系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169系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适宜棉麦套作的晚春播棉花新品种,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5010号)。该品种具有早熟、稳产、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好、适宜棉麦套作等特点,在棉麦套作模式下棉花霜前花率可达87.2%且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对促进棉田增效和加快河北省棉花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邯棉8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棉802是依据基因累加和亲本性状互补原理,通过复合杂交创造出早熟、高产、优质的新种质97-S.710,再利用高产、优质、抗虫品种邯郸109进行抗虫Bt基因转育,经系统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优质、高产、早熟不早衰和抗棉铃虫,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晋谷5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谷51号(太选8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晋谷30号为母本、品谷2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病等特点。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2,011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合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及我国西北丘陵山区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邯郸515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邯郸93-2为母本、GK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邯郸5158",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强,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冀资123(冀棉25)为母本、97-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冀棉298",抗病、高产,适应性强,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种植,特别是在重病地上种植更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20.
晋谷42号(原名太选3号)是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以中间材料960011作母本、优质品种晋谷2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2007年通过山西省谷子新品种认定,2008年通过国家谷子新品种鉴定。该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稳产性好,后期不早衰,绿叶成熟。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以及陕西、甘肃、河北、北京等无霜期150 d以上的丘陵山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